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林业   134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183篇
  284篇
综合类   1340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474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1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富含巯基的低分子量蛋白,在植物的重金属解毒及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甘蔗热带种Badila组培苗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CdCl2、ZnSO4和CuCl2水溶液培养条件下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其对上述3种重金属有较强的耐受与富集能力。继而克隆了ScMT1(登录号为KJ504373)、ScMT2-1-5(登录号为MH191346)和ScMT3(登录号为KJ5043704)3个金属硫蛋白家族基因,它们分别属于植物MT亚家族中的MT1、MT2和MT3型基因。ScMT1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228 bp,编码75个氨基酸;ScMT2-1-5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ORF长246 bp,编码81个氨基酸;ScMT3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ORF长198 bp,编码65个氨基酸。RT-qPCR显示,Cd2+胁迫下,在甘蔗地上部和地下部,ScMT2-1-5均连续显著上调表达,而ScMT1的上调应答出现延迟。ScMT3在地上部的上调应答出现延迟,在地下部呈“扬-抑”趋势,提示甘蔗响应Cd^2+胁迫过程中ScMT2-1-5起更积极的作用,ScMT1参与胁迫后期的分子响应,而ScMT3不起主导作用。Cu^2+胁迫下,地上部ScMT1连续显著上调表达,ScMT2-1-5和ScMT3呈总体上调的表达趋势;地下部,ScMT1和ScMT2-1-5的上调表答均出现延迟,仅在胁迫后期显著上调表达,而ScMT3仅在胁迫前期显著上调表达。该结果提示了ScMT1、ScMT2-1-5和ScMT3在Cu2+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协作关系,三者共同参与了地上部的胁迫响应,其中ScMT1起更积极的作用;此外三者还先后参与了地下部对Cu^2+胁迫的分子响应。Zn^2+胁迫下,ScMT1和ScMT3分别仅在地上部和地下部显著上调表达;ScMT2-1-5在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呈“扬-抑”的应答趋势;提示了在甘蔗响应Cd^2+胁迫应答过程中ScMT1和ScMT3分别在地上部和地下部起主要作用,ScMT2-1-5参与了胁迫前期的分子响应。ScMT1、ScMT2-1-5和ScMT3在甘蔗不同组织中及在重金属(Cd^2+、Zn^2+或Cu^2+)不同累积水平下呈现出相似或互补的应答特性,提示上述甘蔗MT家族不同成员在重金属解毒及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等方面产生了功能分化,且三者在应对过量Cd^2+、Zn^2+或Cu^2+对甘蔗组织造成伤害的过程中存在时空上的协同作用。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多倍体植物甘蔗中MT家族各成员基因在重金属耐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一种针对寨卡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寨卡病毒的3’端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寨卡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在1.41×10^1~1.41×10^10^ copies/μ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为1,斜率为-3.502;灵敏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度为1.41×10^1 copies/μL,是普通PCR的10000倍;特异性结果显示,对CHIKV、DENV和JEV无特异性扩增,特异性强;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重复性好。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寨卡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美国《工程索引》的概况及各种版本形式,并对其中的Ei Compendex Web数据库的检索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利用Powerbuilder开发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好处,及如何保存有关森林资源图形数据,并给出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Landscape-ecological mapping of the Netherlan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Landscape-ecological Mapping of the Netherlands project (LMN project) started in 1983 with the aim of establishing a landscape-ecological database for use in developing and evaluating national land-use plans. The project, working with grid cells of 1 km2, has four working objectives: a) development of mapping potential for basic landscape-ecological data, b) assessment of susceptibility to interventions, c) evaluation of significance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d) production of vulnerability maps, as a combination of susceptibility and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to information on soil, groundwater, ecotopes, flora and fauna, the database also incorporates information on physiographical features and entire landscapes. The resulting database is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project (1985–1989), covering the Randstad area, and focusses on the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s potential of the database.  相似文献   
6.
棉蚜预测预报网络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测报的国家行业标准(GB/T15799.1995)及其测报调查的相关信息标准,利用分布式数据库SQL建立了棉蚜预测预报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包括早春木本寄主蚜虫调查、早春草本寄主蚜虫调查、苗期棉蚜消长情况调查、苗期棉蚜普查、伏期棉蚜系统调查、伏期棉蚜普查、棉田天敌系统调查、植保站信息和气象信息等12个数据表;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和网络开发软件,建立了浏览器/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体系,实现了棉蚜虫情数据维护、查询、统计、报表和打印等网络数据库管理和预测数据挖掘功能。棉蚜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和浏览器/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体系的组建和实现,为棉蚜区域化预测预报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两种一步法RNA提取试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NA的提取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检测上应用广泛。本文分别用进口Invitrogen公司生产的以及我们自己研制的一步法RNA提取试剂,提取大肠杆菌RNA、鸡肌肉组织RNA和尿囊液RNA,通过核酸电泳和荧光定量RT-PC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和进口的试剂提取的RNA都不含有DNA;这些RNA都可以作为模板进行RT-PCR检测,并且在数量上相互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我们自己研制的一步法RNA提取试剂可以取代进口试剂。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此类试剂一些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绵羊PrP基因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痒病是一种传染性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引起绵羊和山羊发病,该病在欧洲流行了大约250年,但是它的流行病学和传播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正常的朊蛋白(PrPc)不能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虽然目前已经对许多组织的PrP mRNA进行了检测,但是对它的生物学功能还知之甚少,对PrP基因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中朊蛋白的表达程度差异很大,主要出现于神经细胞中.PrPc在细胞中的高水平表达可促使PrPc向PrPsc转变,目前的研究中,对绵羊PrP mRNA的转录机制尚未阐释清楚.因此,对绵羊外周和中枢系统PrP 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有助于探讨各组织器官中的PrP在羊痒病的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禽呼肠病毒(ARV)标准毒株S1133株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后对相关鸡Toll样受体(ChTLRs)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和分析ARV-S1133感染CEF后ARV结构蛋白σC和ChTLRs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RV-S1133感染CEF 10h后,ARVσC蛋白的mRNA相对表达量开始迅速上升,在48h达到峰值;同时,感染CEF中的ChTLR3、ChTLR5、ChTLR7、ChTLR15和ChTLR21mRNA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在感染72h内各个受体的mRNA表达量呈波浪式变化。5个不同滴度的ARV感染CEF 24 h后,ChTLR3、ChTLR5、ChTLR7、ChTLR15、ChTLR21mRNA转录水平与病毒滴度均呈正线性相关。上述结果表明,ARV感染后可诱导CEF ChTLR3、ChTLR5、ChTLR7、ChTLR15、ChTLR21的mRNA转录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与禽呼肠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