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FAdV-4中国流行株Fiber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抗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中国流行株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所建立方法的最佳条件为:抗原最适包被量为0.25μg/孔,包被时间为37℃1h,然后4℃过夜;被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800,作用时间为2h;二抗选用HRP标记的兔抗鸡IgY,稀释度为1∶4 000,作用时间为1.5h;显色液TMB作用条件为室温5 min。所建立ELISA的判定标准为:样品的S/P值大于或等于0.055 3判为阳性,小于0.041 8判为阴性。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抗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阳性血清进行了检测,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组内和组间重复的最大变异系数为5.6%和5.7%,所建立的ELISA方法重复性良好。用所建立的ELISA方法对50份来自于疑似患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病鸡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8%,与FAdV-4病原学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ELISA方法可用于抗FAdV-4中国流行株抗体的检测,为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克隆并分析小鼠催乳素释放肽基因,从小鼠下丘脑提取总RNA,进行RT-PCR,PCR产物与pMD-19T连接后转化E.coli DH5α,检测阳性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所得序列与大鼠催乳素释放肽编码区序列的相似指数为86.3%。克隆所得序列为小鼠催乳素释放肽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老桃区、老桃园更新再植和桃园机械化对无性系抗性砧木的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经过近40年的评价、创新和多区多点试验等研究,成功育成桃多抗砧木.  相似文献   
4.
营养因素对家禽免疫具有重要作用。脂肪是家禽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不仅是维持家禽正常生长、繁殖、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与营养物质,也是调节家禽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应答反应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作者从脂肪的生理营养功能,就其对家禽的免疫器官发育、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合理配制家禽日粮,提高家禽抵抗疾病的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NDVNL株的F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带有Xba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含NDVF基因的PFL质粒,扩增结果与设计相符,大小为630bp。该片段覆盖F基因的2/3的抗原决定簇。对该片段两端酶切后,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ThioHisB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内,利用AMP抗性筛选阳性重组子,并用PCR及双酶切鉴定克隆成功,用IPTG化学诱导表达了F基因。经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在分子量约为35KD处可见到表达的蛋白条带。这与根据核苷酸大小计算的蛋白及融合蛋白之和的大小相符。说明外源片段插入正确表达成功。用HRP标记的兔抗鸡抗体与该条带进行Western-Blot检测,该条带呈阳性反应。进一步证实表达正确。通过蛋白灰度扫描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20%。  相似文献   
6.
中桃金阳是1998年用五月魁自然实生获得优良单株98-6-40,2008年选用98-6-40为母本、黄肉油桃品种双喜红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培育而成的早熟黄肉桃新品种。2017年正式命名,2021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圆形,两半部对称,果顶平,梗洼浅,缝合线浅,成熟状态一致;平均单果质量190 g,大果质量250 g;果皮茸毛短,底色黄,果面95%以上着红色;果肉黄色,果肉与近核处花青苷含量较少,肉质为硬溶质;果实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3.5%~15.0%,黏核。树势健壮,树姿半开张;叶片长椭圆披针形;花为铃型,花色粉红,花粉多,自花结实。郑州地区3月初叶芽膨大,3月下旬始花,6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生育期85 d左右。落叶终止期11月10日左右,全生育期260 d。可在黄河故道地区广泛栽培。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支气管炎能引起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对我国养鸡业构成严重威胁。而新城疫也是危害我国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疫苗免疫是公认的预防这2种疫病的方法。本研究利用自制的3批ND-IB二联灭活疫苗,分别对28日龄易感雏鸡和120日龄开产前母鸡进行免疫,利用HI试验测出试验鸡群的抗体值。结果表明28日龄易感雏鸡在2个月内,开产前母鸡在3个月内均受到有效保护,为本批新支二联疫苗的实际临床免疫接种提供了依据。   相似文献   
8.
采用体外定量法检测20株鸭源鸡杆菌的被膜形成能力,并对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1株鸭源鸡杆菌在不同环境(培养时间、培养基质、营养条件)下产生生物被膜(BF)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鸭源鸡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形成被膜的能力,其中3株被膜形成能力中等,2株形成能力较强;鸭源鸡杆菌在银染法、试管法和微量板定量检测法中形成BF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是24、60、24h。其生长周期为8h开始起始黏附、20h大量黏附阶段、24h时形成了完整的生物被膜、32h生物被膜老化散播,之后起始新一轮的被膜周期。葡萄糖、蔗糖及NaCl的加入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被膜的形成,且随着加入量增加NaCl对被膜形成抑制更显著,而低质量浓度的MgSO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BF的形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物被膜内鸭源鸡杆菌聚集成团状、相互黏连形成致密的三维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和发展趋势。通过RT-PCR方法,对2012―2013年采自河南省各地疑似病料进行PRRSV检测,并对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54份疑似病料中17份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31.5%,并分离出3株PRRSV;通过完整的ORF5基因和部分NSP2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河南地区流行毒株主要为美洲型PRRSV,且17份阳性样品中10份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高度同源、2份与经典PRRSV高度同源、另外5份与美洲流行毒株NADC30高度同源,该类毒株的NSP2基因在不同部位存在393个核苷酸缺失,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结果表明,2012―2013年河南地区PRRSV主要流行毒株为HP-PRRSV,同时出现了新的变异毒株,使河南地区乃至我国PRRSV变异种类更加多样化,提示加强PRRSV流行及变异的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猪源屎肠球菌的致病力与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本研究分别对9株猪源屎肠球菌进行动物试验、药敏试验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有66.67%的菌株引起小鼠肝脏、脾脏出血等病变,并且其中部分菌株导致接种小鼠急性的高死亡率;9株屎肠球菌中KF-QX-1株耐药率最高为100%,其次为ZKXH01(95.24%)、NY01(90.48%)、NY-XY-4(80.95%)、SBLH(76.19%)、HUAX(71.43%)、NY-XY-1(71.43%)和ZHENGY(66.67%),耐药率低于50%的菌株只有JY02(14.29%);生物被膜检测结果显示9株菌中除NY01株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的被膜形成能力,其中2株菌(JY02和NY-XY-1)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相对较强;通过对上述试验结果综合分析显示,肠球菌菌株对受试动物的致病力与其耐药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之间缺乏明显的相关性,但具有生物被膜形成及耐药两种特性会增强猪源肠球菌的耐药性和传播性,给人类和动物的疾病控制造成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