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物作为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应用相当普遍。但其对人及动物的药物残留危害问题亦日益凸显。本文综述了动物性食品中FQs残留的研究进展,包括残留危害、残留限量、休药期和检测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FQs残留检测的研究和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牛奶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的残留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均属于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药物,为一族人工合成的新型杀菌性抗菌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动物和人类的多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但食品动物中的药物残留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并且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菌株,从而影响该类药物的临床疗效[2]。因此许多国家都对这两种药物实施例行监控,国家农业部规定恩诺沙星(恩诺沙星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环丙沙星)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RL)量不得超过100μg/L[3]。用0·1 mol/mL磷酸盐缓冲液…  相似文献   

3.
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氟喹诺酮类是一类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当广泛。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及深入研究,一方面,有关FQs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报道越来越多,其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而大量的用于动物,因而其残留在动物可食性产品中的可能性相对很大。这些残留物可直接对人造成危害外,更严重的是低浓度的残留药物可能会对FQs类药物敏感的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间接危害人类健康。目前,用于FQs残留检测的方法有微生物法、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4.
氟喹诺酮(FQs)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在兽医及人医临床应用广泛,对水产鱼类的消化道及鳃细菌性疾病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近些年,由于该类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其耐药性的报道越来越多,对FQs耐药的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所引发的人类食源性疾病也大多被证实与食用动物中使用FQs有关,该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龚勇  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8):2509-2516
氟喹诺酮(fluoroguinolones,FQs)类药物作为强效的抗菌药被广泛地用于预防与治疗家禽的肠道、呼吸道等系统的细菌感染。但是人类食用含FQs类药物残留的食品会造成系统损伤及产生细菌耐药性,因此,建立灵敏、准确的检测FQs类药物残留的方法十分必要,包括对食物、血液、尿液等中的FQs类药物残留的检测。作者对近3年来国内外检测FQs类药物残留的最新研究方法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电化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免疫-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法及薄层色谱法等,对以上几种方法在检测FQs类药物残留中的具体应用分别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同时对今后FQs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动物生产上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且动物源耐药菌极有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和动物性食品(肉制品和奶制品)传给人类,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畜禽病原菌,常引起腹泻、尿道感染、腹膜炎,甚至败血症等.此外,大肠杆菌也是肠道菌群的共生菌,食品动物中治疗或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给肠道中的大肠杆菌造成一种选择性压力,导致大量耐药大肠杆菌的出现,因此共生型大肠杆菌常作为抗菌药物选择压力的一个指示菌.肠道的内环境也为耐药基因的传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共生型大肠杆菌作为一个可能的耐药基因储存库,在耐药基因的传播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强,而且很多细菌已由单药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动物机体长期与药物接触,造成耐药菌不断增多,耐药性也不断增强。抗菌药物残留于动物性食品中,同样使人也长期与药物接触,导致人体内耐药菌的增加。如今,不管是在动物体内,还是在人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已经达到了较严重的程度。为此,加强和控制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滥用抗生素现象,避免或减少细菌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中兽药在动保行业中的应用背景所谓中兽药是指的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炮制加工而成的饮片及其制剂,并在中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用于动物疾病防治与提高生产性能的药物。大量的实践证明,中兽药具有防治效果显著,对畜禽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在动物性食品中无残留或残留少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尤其是在某些疾病的辩证施治上具有独到之处。目前,在我国兽药行业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抗菌药物在畜牧生产中具有抗病治疗和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抗菌药物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物是动物性食品安全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污染物,造成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而非法使用药物,滥用抗菌药物和药物添加剂,不遵守休药期的规定等.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兽药使用范围及用量的不断增加,从而提高了动物产品的产量,但却常导致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兽药残留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还可以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从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并成为我国动物性食品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如"瘦肉精"( 盐酸克伦特罗)致人中毒、鸭蛋中含有"苏丹红"、多宝鱼中含有硝基呋喃类违禁药品等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因此,了解动物食品兽药残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族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的总称。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该类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简述了对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研究以及细菌耐药性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或其添加量超过规定剂量水平,可造成动物性食晶中抗菌药物的残留,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动物性食牖中的抗菌药物残留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对药物残留对药物进行控制和检测。以下就动物性食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0,(3)
正在养殖生产中使用兽用抗菌药物,可防治猪的疾病,改善营养,促进生长,增加经济效益等。但抗菌药物长期不科学不合理滥用,也会造成动物源细菌耐药性菌株大量产生,并诱发"超级细菌"的出现,兽药在动物体内残留,污染生态环境,给动物性食品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带来重大的隐患。目前,动物养殖中出现的细菌耐药性与兽药残留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3.
益生菌,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对生命有益"。近几年,随着中国养殖业的发展,动物养殖数量越来多,在动物的细菌病的防治过程中,在临床中大量广泛的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对细菌性疾病产生很强的耐药性,不仅造成了肉、蛋、奶等畜产品中大量的药物残留,人们还可以通过采食了这些含药物残留食物可以传播给人类,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因此,食品的药物残留问题成为公共问题。许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很好的动物保健和治疗动物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广谱抗菌药物,因为其疗效好且价格相对低廉,在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类药物在使用后易以原型排出,且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时会造成其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对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是保证产品食用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磺胺类药物由于种类多、使用广泛、在不同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情况也不相同,在对其残留进行检测时,应选择合适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和检测。本文介绍了样品前处理的常用方法,如液液萃取等传统方法和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以及基质固相分散法等的原理、优缺点等。对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应用较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放射免疫法、免疫传感器发和酶联免疫法等,可使实现对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但是也存在需要专门仪器、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的问题;快速检测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可以实现对中多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和定性的检测,是食品种抗菌药物检测技术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对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残留进行初步筛查,确定为阳性的样品在进行实验室的定量检测,是保证产品安全、可操作的基本程序。研究高通量、敏感、快速、操作简便的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兽药残留与动物性食品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兽药残留的原因、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解决兽药残留的建议3个方面论述了兽药残留与动物性食品安全,并具体阐述了兽药自身质量现状、兽药违规使用、人体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特殊毒性作用、一般毒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兽药在畜牧业广泛使用,用于疾病预防、治疗、促生长改善产品品质。但不恰当的使用兽药,往往造成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动物性食品中兽药的残留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细菌耐药性、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以及激素(样)作用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要从加强兽药研究、兽药的合理使用、法律法规的健全等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避免兽药残留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就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重视,并于80年代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成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设立了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法典委员会(CCRVDF).兽药残留法典委员会负责研究和讨论药物残留的有关问题,制定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允许限量标准.从此,保证食品安全和保护人类健康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对此问题的关注则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8.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磺胺类药物特别是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异口恶唑等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动物疫病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然而不合理的用药导致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进而危害人类健康。作者对目前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SAs)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微生物检测法、分光光度计法、免疫分析法、色谱法及色/质联用技术等,重点介绍了免疫分析法和色谱法,并对各种检测方法做出评价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及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 ,在我国养殖业流行这样一句话 :“养猪的不吃猪肉 ,养鱼的不吃鱼肉 ,养鸡的不吃鸡肉、鸡蛋 ,养牛的不喝牛奶。”这主要因为他们知道上述动物性食品中往往存在有害物质的残留 ,其中兽药残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兽药残留是“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的简称 ,它是指动物在使用药物治疗后 ,药物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可能蓄积、储存在动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中。广义的兽药残留除了用于防治疾病用药外 ,也可由于使用促生长饲料添加剂、接触或吃入环境中的污染物 ,如重金属、农药等。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  相似文献   

20.
1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的来源食品动物用药后,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和有关杂质可能蓄积、残留在动物的组织、器官或食用产品中,这样便造成了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影响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不正确地使用兽药和饲喂不安全的饲料,导致动物产品药物残留。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