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低温时期对新型发酵床猪舍与普通猪舍室内平均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新型发酵床育肥舍室内平均温度波动幅度较大,而普通育肥舍室内日平均温度波动幅度较小;在冬季中午室外温度较高时新型发酵床育肥舍室内日平均温度基本能达到普通育肥舍室内日平均温度(P〉0.05),而在早上和晚上室外温度较低时猪舍室内的日平均温度明显低于普通育肥舍内日平均温度(P〈0.05)。试验表明,冬季新型发酵床育肥猪舍室内日平均温度具有显著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京地区发酵床猪舍夏季热应激严重以及冬季通风不足的问题,试验在发酵床猪舍改造安装湿帘-风机负压通风降温系统,研究其对冬夏季节舍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在舍外日平均温度33.7℃时,与对照舍相比,妊娠试验舍和育肥试验舍内日平均温度分别低3.0℃和2.8℃(P0.05),有效环境温度(EET)分别低10.0℃和9.8℃(P0.01),猪只处于舒适区域而对照舍猪只处于热应激水平;在高温时刻14:00,妊娠试验舍内发酵床表面温度、母猪的呼吸频率和皮肤温度比妊娠对照舍分别低2.9℃、17.2次/min和1.6℃(P0.05)。冬季在气温较高时段开启小风量风机短时间通风期间,试验舍内温度降低0.4~1.3℃,NH_3和CO_2浓度及细菌总数降低幅度分别为58.1%~71.2%、49.6%~53.5%和21.9%~36.0%;当舍内相对湿度75%时机械通风后舍内PM_(2.5)和PM_(10)降低幅度分别为12.3%~20.0%和11.3%~24.9%,当舍内相对湿度75%时机械通风会增加舍内的粉尘浓度。因此,发酵床猪舍使用湿帘-风机系统既能满足夏季降温通风的需要,还能在冬季潮湿环境中改善空气质量,但冬季在适宜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应控制较小的气流速度。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发酵床养猪方式冬夏季环境状况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冬、夏两季选取北京某猪场有窗密闭式和塑料大棚式2种样式、漏缝地板和发酵床2种地面形式的育肥猪舍进行环境监测,综合评价不同季节、不同建筑样式下发酵床在减少猪舍有害气体、调节温湿度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冬季用简易热风炉供暖的有窗密闭漏缝地板猪舍日平均温度、氨气和硫化氢的浓度与不供暖的有窗密闭发酵床舍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酵床舍二氧化碳含量较高(P<0.05),夏季时,发酵床能显著降低舍内氨气和硫化氢浓度(P<0.05),但床面日平均温度、猪舍空气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均极显著地高于有窗密闭漏缝地板舍(P<0.01),猪的增重明显低于漏缝地板舍,大棚式发酵床舍空气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又显著高于有窗密闭发酵床舍(P<0.05),有窗密闭发酵床舍又显著高于有窗实体地面舍(P<0.05)。因此,做好冬,夏季发酵床的管理以及选择与发酵床相配套的猪舍类型和环境调控措施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发酵床猪舍采用水帘降温系统的可行性。试验在发酵床猪舍和传统猪舍同时进行,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启用水帘降温系统,试验期63d,监测两栋猪舍内3个区域(A区靠近水帘端、B区猪舍中央、C区靠近风机端)的温湿度分布特点、舍内空气微生物数量和氨气浓度。结果表明,采取水帘降温系统后,发酵床舍温度降低1.79℃~4.23℃,两栋猪舍3个区域温度分布特点相同,即靠近水帘端最低,发酵床猪舍中央比水帘端高0.58℃~1.04℃,风机端比水帘端高1.51℃。2.49℃。发酵床舍内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高于传统舍(P〈0.05)。发酵床舍与传统舍的舍内氨气浓度分别为(6.56±0.32)mg/m3,(8.55±0.82)mg/m3,差异显著(P〈0.05)。南方夏季发酵床猪舍采取水帘降温后,可以有效降低舍内温度和氨气浓度,但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高于传统舍,尤其是靠近风机端。  相似文献   

5.
种养结合型生态发酵床养猪舍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河北省滦南县利民种猪繁育养殖场育肥猪栋舍设计为例,进行了该地区发酵床养猪舍建筑选型和尺寸设计。在归纳总结传统发酵床养殖栋舍形态的基础上,研发了种养结合型发酵床养猪新模式。栋舍暖棚部分、通风口、窗户和檐高等设计充分考虑猪舍温度、采光和通风条件,满足冬季日照满窗,夏季窗口遮阳的要求,为栋舍提供良好的日照和保温条件。同时考虑猪舍内小气候的调节并兼顾冬季补饲青饲料之需要,特意设计了舍内牧草种植区。该建筑模式具有易于推广、生态环保、经济适用等特点,是适合于我国一定区域中小规模养猪场的发酵床栋舍的建造方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冬季和夏季两批育肥猪的环境状况及生产性能,探讨在新型大棚、单列式和双列式三种类型猪舍中,舍内环境状况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大棚舍内气温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相对湿度略高于单列舍,显著高于双列舍;气流速度显著低于单列舍和双列舍;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双列舍,但与单列舍差异不显著;夏季环境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单列舍,但与双列舍差异不明显;冬季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料重比显著低于两类猪舍;夏季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与双列舍差异不显著;料重比显著低于单列舍,与双列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育肥猪舍主要内环境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种猪场进行日光温室育肥猪舍主要内环境指标测定,其测定结果表明:春季舍内平均温度为15.78℃,相对湿度为52.11%;冬季舍内平均温度为12.89℃,相对湿度为65.22%。日光温室育肥猪舍的氨气浓度和硫化氢浓度均符合畜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冬季和夏季2批育肥猪的环境状况及生产性能,探讨新型塑料大棚、单列式和双列式3种类型猪舍内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大棚舍内气温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相对湿度略高于单列舍,显著高于双列舍,气流速度显著低于单列舍,极显著低于双列舍,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双列舍,但与单列舍差异不显著;夏季环境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单列舍,但与双列舍差异不明显。冬季大棚舍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料重比显著低于单列舍,极显著低于双列舍;夏季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与双列舍差异不显著,料重比显著低于单列舍,与双列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用不同的保育及育肥猪舍,通过分别控制保育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清粪方式设计了4组试验,分别探究保育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清粪方式对猪舍内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NH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育舍的日清粪次数对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增加育肥舍的日清粪次数可以显著降低舍内NH3浓度,而清粪次数过于频繁也使得舍内CO2浓度上升;随着猪的日龄增长,舍内的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均有所增加;采用不同清粪方式的育肥舍中,水冲粪尿沟的育肥舍内NH3浓度显著低于只冲粪沟的猪舍。因此在猪舍的粪污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清理粪尿沟,随着猪只日龄增加适当加强舍内通风,维持冬季猪舍良好的生长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猪舍屋顶热工指标和通风量进行计算,对舍内空气环境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了新型大棚猪舍保温隔热、通风性能及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猪舍屋顶冬、夏季总热阻分别为0.824 m2k/w和0.864 m2k/w,冬、夏季通风量分别为355.8 m3/h和12 153.4 m3/h,优于有窗舍,且优于或符合设计要求.舍内空气环境,温度冬、夏季分别为11.3℃和26.5℃;相对湿度冬、夏季分别为72.3%和80.2%;气流速度冬、夏季分别为0.19 m/s和0.72 m/s;NH3浓度冬、夏季分别为0.113 mg/m3和0.656 mg/m3;CO2浓度冬、夏季分别为1 964 mg/m3和1 257 mg/m3,优于有窗舍.大棚舍用于育肥猪舍冬、夏季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通过可拆迁式猪舍与传统(固定)猪舍的饲养对比试验,研究了冬季可拆迁式猪舍对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及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选取同期转群、体重30 kg左右杜大长生长猪216头,随机分成可拆迁式猪舍组和传统猪舍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6头。试验至猪体重达到100 kg左右出栏结束。结果表明:可拆迁式猪舍组试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传统猪舍组提高17.28%(P0.01)和12.13%(P0.01),饲料料增重比降低7.00%(P0.05);可拆迁式猪舍的舍内平均温度为20.33℃,比固定猪舍的16.86℃高3.47℃,比室外的15.15℃高5.18℃,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可拆迁式猪舍对生长育肥的生长性能和室内环境控制优于传统猪舍。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取880羽21日龄岭南三黄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其中对照组在传统的固定鸡舍内饲养,试验组在迁移式鸡舍组内饲养。旨在研究迁移式鸡舍对肉鸡生长性能及空气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迁移鸡舍组和传统鸡舍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8.05 g和27.84 g(P>0.05),饲料增重比分别为3.10和3.13(P>0.05)。在舍内空气环境指标方面,迁移式、传统鸡舍内日平均温度分别为11.22、9.96℃;隔日测定氨气浓度分别平均为2.98、2.70μg/mL,均未超过规定的安全浓度(5~20μg/mL)。因此迁移式鸡舍能够替代传统的固定鸡合并推广。  相似文献   

13.
试验针对夏季北方地区正常生产的哺乳母猪舍、保育猪舍、育肥猪舍的氨气浓度,检验纳米光催化环境改良剂干粉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处理20 min后猪舍平均氨气浓度快速降至1.11 mg/L~1.61 mg/L之间。哺乳母猪舍处理后72 h内保持较好的使用效果,96 h恢复至处理前氨气的浓度水平。保育猪舍与育肥猪舍再处理后96 h仍然保持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对猪舍氨气的去除效果及其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在选取1栋猪舍(NO.1)开展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另选用1栋猪舍(NO.2)的育肥猪作为试验组,猪只基础日粮中添加5‰的益唯康和2.5%的瑞尔康,同时,采用喷洒和泼洒的方式,利用瑞尔加喷洒液对猪只体表和猪舍内各区域进行除臭,试验周期60 d;对照组猪舍(NO.3)中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猪粪及猪舍内区域不用除臭剂进行处理,试验周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3天试验组猪舍的氨气浓度降至5.6 mg/kg,去除率达到70.05%;试验期间试验组猪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3.79%,日耗料量增加了4.45%,存活率高于对照组2个百分点,但料肉比降低了15.83%。综上提示,饲喂和喷洒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去除猪舍氨气,并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o demonstrate the occurrence of seasonal infertility of sows in large production units in Eastern Europe. DESIGN: Weaners in this trial originated from a 1000 sow Croatian herd that weaned piglets at 14 or 28 days of age. The production records of 15 indoor (795 to 1849 sows per herd) pig farms with identical feeding, similar genetics and health status, were evaluated.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ows when the average daily (9 am to 4 pm) temperature was more than 35 degrees C, was compared with the weeks when it was lower than 30 degrees C. RESULTS: During periods of high temperature (> 35 degrees C) sows had significantly (P < or = 0.05) longer weaning to service intervals and more regular returns to service (P < or = 0.05) compared to weeks of less than 30 degrees C daily temperature in the same summer season. Irregular returns to service were low and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ring the same time periods. Farrowing rates and total litter sizes were lower (P < or = 0.05) for periods of higher than 35 degrees C daily temperature compared to weeks of less than 30 degrees C daily temperature in the same summer season. CONCLUSION: When daily temperatures are higher than 35 degrees C,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s likely to be depressed in large pig production units.  相似文献   

16.
高温季节羔羊育肥舍环境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原农区(山东东营、河南洛阳、河北衡水)三个国家肉羊试验站同类型半开放式羊舍,取中伏10d高温时段(14∶00),测得羔羊育肥羊舍内平均温度(30.34±1.16)℃,平均湿度71.9%;测得舍外平均温度(31.89±2.88)℃,湿度70.2%。舍内比舍外低1.55℃(P〉0.05),湿度增加1.7%(P〉0.05)。而同步测得本试验羊场(济南)同类型羊舍与三个试验站的平均温度、湿度相吻合。极端温度舍外温度40.3℃时,开放式羊舍内达到38.2℃,半开放式羊舍内35.5℃,密闭式(空调)舍保持在24.4℃,比开放式羊舍降低13.8℃(P〈0.01),比半开放式羊舍降低11.1℃(P〈0.01)。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开放式羊舍中鲁西黑头羊公羔呼吸次数达到94次/min,而半开放式羊舍中的鲁西黑头羊公羔为62次/min(P〈0.05)。综合分析,夏季农区羔羊育肥最好选择半开放式羊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冬、夏季肥育猪的12 项生理生化指标,探讨在大棚舍,有窗舍和开放舍三种不同类型猪舍条件下,寒冷和炎热季节猪的生理及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冬季,大棚舍猪的血红蛋白极显著高于开放舍,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血细胞压积、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开放舍,血红蛋白和总蛋白显著高于有窗舍。夏季,大棚舍猪的呼吸频率极显著低于有窗舍,显著低于开放舍,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血糖和胆固醇显著高于有窗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北地区肉牛舍冬季建筑热环境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设计中国西北地区满足肉牛冬季温度通风要求的肉牛舍,采用建筑环境模拟软件DEST模拟了不同围护结构和通风率肉牛舍的冬季自然舍温。结果表明,在屋顶传热系数为1.0W/(m2·K)时,非保温窗牛舍在通风率分别为5次/h、10次/h和15次/h时,1~2月日平均温度最低值分别为-7.4℃、-12.3℃和-14.4℃,高于肉牛低临界温度,但需对饮水加热;在通风率为10次/h时,保温窗和非保温窗牛舍1~2月日平均温度分别为-11.6~-8.7℃、-12.3~-8.2℃;在通风率为5次/h、10次/h和15次/h时,非保温窗牛舍1~2月舍内外温差分别为8.8~12.2℃、5.2~7.6℃和3.7~5.4℃。建议西北地区肉牛舍采用非保温窗,屋顶材料采用单层彩钢板或者传热系数为1.0W/(m2·K)的材料,冬季通风率取10~15次/h;天窗和窗户分别选用阳光板和塑料膜卷帘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