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讨肉质特性的形成和调控机制,为地方猪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肌肉中胶原蛋白特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肌肉总胶原蛋白、可溶性胶原蛋白、不溶性胶原蛋白和胶原蛋白溶解度均显著高于鲁莱黑猪和大约克夏猪,鲁莱黑猪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及其溶解度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在肉质特性方面,不同品种猪间的滴水损失、系水率、烹饪损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大约克夏猪相比,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具有良好的系水力、较强的抗氧化性。猪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和溶解度与系水力、嫩度和抗氧化性能等重要肉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果提示,肌肉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及其溶解度的下降,能够改善肌肉的系水力,但同时也降低肌肉的嫩度;并且肌肉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肌肉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血液中的含量及其与胴体和肉质表型指标的相关性,采用ELISA技术检测了丫杈猪、乌金猪、成华猪、雅南猪和藏猪血液中IGF-1和IGFBP-3的含量,同时测定了肌纤维直径和眼肌面积。结果显示:藏猪肌纤维直径最小,且显著低于丫杈猪、乌金猪、成华猪和雅南猪(P<0.05);丫杈猪和乌金猪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藏猪(P<0.01),显著高于成华猪(P<0.05);血液中丫杈猪的IGF-1含量极显著地低于乌金猪、雅南猪和藏猪(P<0.01),乌金猪、成华猪和雅南猪的IGF-1含量极显著地低于藏猪(P<0.01);丫杈猪的IGFBP-3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雅南猪和藏猪(P<0.01),乌金猪的IGFBP-3在血液中的含量显著地高于雅南猪和藏猪(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肌纤维直径与IGF-1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5),眼肌面积与IGFBP-3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5)。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控IGF-1和IGFBP-3含量来调控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五莲黑猪与杜长大猪的胴体品质及营养成分差异,本实验随机选取25 kg左右、健康无病、发育整齐的五莲黑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三元杂交商品猪(杜长大猪)健康仔猪各20头,在同一个猪场中采取中等营养标准饲喂至约100 kg体重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和猪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胴体性能上,五莲黑猪的屠宰率(75.40%)与杜长大猪(75.90%)差异不显著,而五莲黑猪的胴体长、眼肌面积和腿臀比例低于杜长大猪(P<0.01);五莲黑猪的瘦肉率低于杜长大猪(P<0.01);在肉质性状上,五莲黑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是杜长大猪的1.93倍(P<0.05),肌肉水分含量低于杜长大猪(P<0.01);五莲黑猪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杜长大猪(P<0.01),总不饱和脂肪酸高于杜长大猪(P<0.01),游离脂肪酸高于杜长大猪(P<0.05);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杜长大猪(P<0.01)。由此可见,五莲黑猪的瘦肉率显著低于杜长大猪,但其在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优于杜长大猪。  相似文献   

4.
猪宰后肌肉SOD与MDA的变化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宰后肌肉SOD活性与MDA含量的变化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猪宰后肌肉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肌肉S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则逐渐上升;不同品种猪间的SOD活性和MDA含量,除MDA5 d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并且SOD活性始终是莱芜猪鲁莱黑猪大约克夏猪,MDA含量则是莱芜猪鲁莱黑猪大约克夏猪。②在肉质特性方面,不同品种猪间的肉色、滴水损失、系水率、烹饪损失、肌内脂肪(IMF)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与大约克夏猪相比,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较丰富的IMF含量和较低的PUFA含量。③猪宰后肌肉SOD、MDA与持水性能、肉色、嫩度等重要肉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证明SOD活性越高和MDA含量越低的肌肉,其系水力越高、肉色越鲜艳,并且肉质越细嫩。研究结果提示:猪宰后肌肉SOD通过消除或降低氧自由基而抑制脂质氧化,参与调控了肉质特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研究测定大蒲莲猪与杜蒲二元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与大蒲莲猪相比,杜蒲二元猪的30~100 kg平均日增重提高47.25%(P<0.01),料重比降低20.65%(P<0.01);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分别提高81.43%(P<0.05)和17.28%(P<0.01),平均背膘厚降低30.03%(P<0.01),皮脂率降低27.45%(P<0.01),瘦肉率提高25.83%(P<0.01)。大蒲莲猪L、a、b值分别比杜蒲二元猪提高13.86%(P<0.01)、56.51%(P<0.01)和54.01%(P<0.01),pH24、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都以大蒲莲猪较高,分别比杜蒲二元猪提高6.78%(P<0.01)、11.11%(P<0.05)和75.89%(P<0.01)。每100 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都以杜蒲二元猪较高,比大蒲莲猪分别提高16.67%(P<0.01)、16.11%(P<0.01)、19.92%(P<0.01)、2.76%(P<0.01);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以大蒲莲猪较高,比杜蒲二元猪提高0.55%(P<0.05)。背最长肌硬脂酸含量以杜蒲二元猪较高,比大蒲莲猪提高11.68%(P<0.05),其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猪肌肉中脂肪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经荣斌 《养猪》2006,(4):49-51
畜禽肌肉的脂肪主要由丙三醇(甘油)、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组成,此外,还有亚油酸、挥发酸、不皂化物和微量脂溶性维生素等。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是其重要经济性状,对肌肉的风味、嫩度和多汁性等食用品质有重要影响。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猪肌内脂肪含量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对猪品种的选育、肉品的加工利用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我国地方猪种肌内脂肪含量我国养猪科学工作者对某些地方猪种肌内脂肪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在相同条件下研究比较中国地方猪种与引入的国外品种肌内脂肪含量(表1)[1,2]。结果表明,12个地方猪种背最长肌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云南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促进云南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测定了撒坝猪、丽江猪和迪庆藏猪等7个云南地方猪种及国外引进品种长白猪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云南地方猪种肌肉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7.82±0.87)%~(37.82±5.63)%、(20.18±1.60)%~(23.81±2.07)%和(4.58±1.47)%~(15.71±4.68)%;品种间以上三种成分的高低顺序分别是撒坝猪丽江猪明光小耳猪≈迪庆藏猪滇南小耳猪保山猪≈大河猪、迪庆藏猪撒坝猪保山猪≈大河猪明光小耳猪丽江猪滇南小耳猪和丽江猪撒坝猪滇南小耳猪迪庆藏猪≈大河猪≈明光小耳猪≈保山猪;云南7个地方猪种的肌肉粗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干物质含量除保山猪和大河猪外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说明云南地方猪种沉积脂肪能力强,肉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高、蛋白含量低,肌肉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较好,尤其是肉品香味要远优于国外引进品种,是生产高档猪肉的理想原料猪种,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特性生产高档猪肉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活性硒对不同品种育肥猪生长性能、组织硒含量、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2个猪品种:“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以下简称三元杂交猪)和从江香猪;3个硒处理:0.25 mg/kg亚硒酸钠、0.25 mg/kg生物活性硒和0.50 mg/kg生物活性硒。分别选取体重接近的三元杂交猪[初始体重为(56.12±0.68)kg]90头和从江香猪[初始体重为(37.22±0.48)kg]72头,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三元杂交猪10头/重复,从江香猪8头/重复)。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三元杂交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从江香猪(P<0.10),料重比(F/G)显著低于从江香猪(P<0.10)。2)与饲粮中添加0.25 mg/kg亚硒酸钠相比,添加0.50 mg/kg生物活性硒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和腿肌中硒含量(P<0.10)。3)对于三元杂交猪,与饲粮中添加0.25 mg/kg亚硒酸钠和0.25 mg/kg生物活性硒相比,添加0.50 mg/kg生物活性硒可显著增加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脱碘酶(DIO)含量及背最长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XNRD)活性(P<0.10);对于从江香猪,与饲粮中添加0.25 mg/kg亚硒酸钠相比,添加0.50 mg/kg生物活性硒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和腿肌TXNRD活性(P<0.10)。4)从江香猪背最长肌和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三元杂交猪(P<0.10)。从江香猪背最长肌和腿肌中大部分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三元杂交猪(P<0.10),而大部分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三元杂交猪(P<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生物活性硒更有利于增加猪肌肉中硒的富集和肌肉中一些氨基酸含量,提高猪的抗氧化能力;三元杂交猪与从江香猪在肉品质方面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肌肉中肌内脂肪及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对肥育猪血浆生化和免疫指标及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120头平均体重为(62.90±2.37)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和200mg/kgBS。预试期7d,正试期63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C组肥育猪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B组血浆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2)C组肥育猪血浆免疫球蛋白A含量和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3)饲粮中添加BS对肥育猪血浆和肌肉中内毒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B、C组粪便中双歧杆菌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B组粪便中巨大芽孢杆菌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C组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相对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BS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肥育猪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优化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0.
营养水平对荣昌猪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84头10 kg左右荣昌阉公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在参照中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高营养水平组)、荣昌猪(GB 7223—1987)饲养标准(低营养水平组)配制的2种日粮饲喂条件下,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生长肥育期荣昌阉公猪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营养水平对生长育肥阶段荣昌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高营养水平组显著提高荣昌猪35 kg时硬脂酸含量(P0.05)和20 kg时亚麻酸含量(P0.05);荣昌猪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低营养水平组在各个体重阶段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深县猪肉质及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国外猪种杜洛克和中国地方猪深县猪体重 95 kg 的阉割公猪各 5 头,比较 2 个猪品种背最长肌之间肉质、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杜洛克猪的肌内水分、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于深县猪(P<0.01);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中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半光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呈味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低于深县猪(P<0.01);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棕榈酸、豆蔻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低于深县猪(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含量低于深县猪(P<0.01),而油酸没有显著性差异;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中微量元素钾、锶、铜、锌、硅和铬含量均低于深县猪(P<0.01),镍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中国地方猪深县猪在肉质及营养价值方面优于瘦肉型的杜洛克猪,为深县猪的品种资源保护和肉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定远猪及其杂交F1 代猪肌浆中Ca、P、Zn、Mn、Mg等元素含量与肌肉生长和后肢发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杂交使得猪肌浆中的Ca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1 ) ,导致肌浆Ca、P比例改变并升高 ;肌浆Mg、Mn、Zn含量变化不明显。杂交F1 代猪肌浆中Ca、Zn与肌肉蛋白质含量间呈较高的正相关 ,r =0 84~ 0 91 ,(定远猪r =0 40 ) ,肌浆Ca、Zn水平可能是肌肉生长的指示剂。肌浆Mn、Zn含量与后躯及后肢骨骼发育状况间的关系尚未能肯定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断奶仔猪、生长猪和肥育猪3个试验研究了日粮添加洛克沙胂对猪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分别选择96头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8.29±0.99)kg、生长猪(32.68±3.43)kg和肥育猪(62.74±8.89)kg,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处理1为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洛克沙胂,处理2、3和4分别在日粮中添加50、100 mg/kg和150 mg/kg洛克沙胂。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各处理日粮营养水平均为等能量、等蛋白。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洛克沙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与生长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减少仔猪腹泻率(P<0.01)。但对肥育猪增重效果不明显(P>0.05);日粮中添加洛克沙胂使动物血红蛋白、肌酐和谷草转氨酶含量升高,白蛋白含量降低(P<0.05)。表明洛克沙胂对猪具有一定的促生长效果,可增加动物血液运氧能力,但同时有可能对动物肝脏、肾脏造成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四川地方猪的种质特性,本试验测定了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凉山猪6个纯种地方猪的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指标和代谢组(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关肉质指标。结果:丫杈猪的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地优于成华猪(P<0.01或P<0.05),油酸+亚油酸和己醛+壬醛含量极显著高于成华猪和雅南猪(P<0.01);90 kg体重时的成华猪和雅南猪肌肉中硬脂酸极显著高于其他地方猪种(P<0.01),主要鲜味氨基酸含量则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猪种(P<0.01或P<0.05),且两猪种背膘均随屠宰体重增加明显增厚(P<0.01或P<0.05)。研究结果表明,丫杈猪综合性能最好,而成华猪和雅南猪肉质风味相对较差,且通过提高屠宰体重方式并不能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15.
云南3个地方猪种猪肉的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利用云南地方猪种资源和生产优质猪肉,选用高黎贡山猪、撒坝猪、滇南小耳猪3个云南地方猪种,测定其背最长肌的水分、粗蛋白、灰分、粗脂肪、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高黎贡山猪脂肪含量较撒坝猪、滇南小耳猪高(P0. 05),而撒坝猪粗蛋白含量最高(P0. 01)。3个猪种各种氨基酸含量依次为撒坝猪、滇南小耳猪、高黎贡山猪,且3个猪种之间差异性极显著(P0. 01)。撒坝猪胆固醇含量最低,极显著低于高黎贡山猪(P 0. 01),低于滇南小耳猪(P0. 05)。结果表明,高黎贡山猪猪肉营养成分丰富,脂肪品质好;撒坝猪猪肉味鲜,胆固醇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水平对淮猪育肥后期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体重相近的淮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即低蛋白组(11.96%)、中蛋白组(13.04%)和高蛋白组(14.16%),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期为138 d。结果表明,1)各组猪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蛋白组的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各组猪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2)各组的肌肉pH、肉色评分、失水率以及干物质、粗蛋白、粗灰分和肌苷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蛋白会显著提高肌肉粗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P<0.05);3)高蛋白组猪肌肉中的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而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4)低蛋白组的血清中ALB含量显著高于中蛋白组(P<0.05),随着蛋白水平提高,血清中的BUN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85)。根据本试验结果,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3.04%对淮猪育肥后期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放射免疫法测定枫泾(FJ)和长白(L)青年母猪(各4头)首次发情周期内外周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17β-雌二醇(E_2)、孕酮(P_4)、和睾酮(T)的含量。测定结果,初情期开始日龄FJ猪平均为104.3±11.50天,L猪为235.0±1.95天。两猪种首次发情周期内外周血清中同种生殖激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首次情期内,FJ和L猪的FSH平均含量分别波动在28.6±8.6~49.4±6.0ng/ml和16.8±2.5~38.9±0ng/ml之间;FSH总平均含量FJ猪组(37.8±2.7)显著高于L猪(27.0±3.1ng/ml)P<0.05;FJ猪发情0~2小时的FSH平均含量(34.4±2.1ng/ml)极显著地高于L猪(22.2±1.7ng/ml)P<0.001。排卵前LH峰均值FJ猪组(5.31±0.75ng/ml)显著高于L猪组(1.83±0.75ng/ml)P<0.05。发情当天(0天)E_2达峰值,FJ和L猪组分别是30.5±3.9和20.4±5.3pg/ml,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FJ和L猪组各自的P_4(ng/ml)和T(pg/ml)分泌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γ_F=0.71,P<0.05,γ_L=0.95,P<0.01。LH、FSH的含量高很可能是FJ猪高排卵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麻黄复方制剂(CECP)在育肥猪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健康、体重相似的丹系大约克×美系长白二元杂交育肥猪40头,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头育肥猪。用猪场现行日粮直接饲喂对照组猪,在猪场现行日粮中添加0.50%CECP后,饲喂试验组猪。饲养试验期45 d。饲养试验结果:试验组猪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猪;试验组猪对饲料的转化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育肥猪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育肥猪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CECP对育肥猪的生长、饲料利用和营养生化代谢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及特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试验采用不同比例民猪血统的育肥猪(100 kg左右)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肌肉品质、胶原蛋白含量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民猪血统育肥猪总胶原蛋白含量、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溶解度、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压榨损失和剪切力值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肌肉可溶性胶原蛋白与剪切力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肌肉胶原蛋白溶解度与剪切力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民猪及其杂交猪与杜长大杂交猪相比,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和肌肉胶原蛋白溶解度高,剪切力值低;胶原蛋白含量及性质对肌肉品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西藏小型猪对猪瘟病毒(CSFV)的敏感性,试验采用CSFV石门株1×10~5TCID_(50)/头人工感染西藏小型猪后,研究CSFV感染猪体温变化、临床症状、血液CSFV核酸载量及组织/器官病理变化。结果表明:CSFV感染后第1天猪只体温超过40.0℃,感染后第2天猪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便秘等临床症状;感染后第1天猪只血液中CSFV RNA含量为1×10~(3.79)copies/mL,感染后第7天CSFV RNA含量最高为1×10~(8.58)copies/mL,濒临死亡时保持在1×10~(8.36)copies/mL;CSFV感染后猪只组织/器官出现猪瘟典型病理变化,未感染猪组织/器官未发现异常。说明西藏小型猪对CSFV敏感,可作为CSFV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