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提取条件对黑果腺肋花楸果原花青素、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及其与牛磺胆酸钠的结合能力。试验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同时提取黑果腺肋花楸果中原花青素和花色苷,以原花青素、花色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在提取溶剂为50%乙醇水溶液、温度为80℃、时间为1.5 h、液料比为65 mL/g、提取2次的优化条件下,原花青素提取量为10.37 mg/g,花色苷提取量为0.88 mg/g,总提取量为11.25 mg/g,出膏率29.90%。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与牛磺胆酸钠结合率IC50值为0.83 g/L。研究表明,采用50%乙醇水溶液同时提取黑果腺肋花楸果原花青素、花色苷,优化后的提取效果良好,工艺稳定,其提取物具有与牛磺胆酸钠结合的能力,结合能力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复方银红滴丸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试验采用经典恒温加速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为指标,分别在55,65,75,85℃条件下,不同间隔时间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银红滴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变化,确定反应动力学方程,并运用Arrhenius公式,研究复方银红滴丸的稳定性,预测其在常温下的有效期。结果表明:复方银红滴丸的稳定性与温度有关,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随着温度、时间改变而变化,符合Arrhenius公式,属于一级降解反应;经统计学处理推算,复方银红滴丸在25℃条件下保存时的有效期为22个月。说明该制剂稳定性好,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  相似文献   

3.
不同条件下木聚糖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木聚糖酶在不同温度、pH值和保存条件下酶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整体耐高温性能较好,85℃下相对酶活仍然能保持在70%以上,同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损失也呈增加趋势;偏酸性条件木聚糖酶能保持较高的酶活,碱性条件不利于木聚糖酶的存活;在常温和37℃恒温保存条件下木聚糖酶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福建地区3种主要蜂蜜(龙眼蜜、荔枝蜜、八叶五加蜜)荧光的稳定性,包括金属离子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光稳定性。金属离子稳定性考察了8种外加金属离子(Na+、K+、Ca2+、Mg2+、Cu2+、Zn2+、Pb2+、Cd2+)对蜂蜜荧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200 mg/kg)8种外加金属离子对蜂蜜的荧光强度均没有显著影响。热稳定性考察了三种温度条件下(50℃、70℃、90℃)蜂蜜荧光随加热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h的加热时间内50℃和70℃的加热温度对蜂蜜荧光没有显著影响;在90℃加热条件下,蜂蜜荧光出现增强现象,其增强幅度分别为龙眼蜜45%,荔枝蜜21%,八叶五加蜜1 0%。光稳定实验研究了持续紫外光照对蜂蜜荧光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蜂蜜荧光随光照时间延长均出现不同程度光漂白。其中龙眼蜜和荔枝蜜光照30 min后荧光强度分别下降30%和25%,但光谱形状没有显著变化;八叶五加蜜则发现363 nm处荧光发射峰出现光降解现象,其荧光强度下降了54%,且荧光光谱中出现发射波长位于397 nm的新荧光发射峰。该研究表明蜂蜜荧光具有较好的金属离子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正常蜂蜜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能的金属离子或高温接触不会对其荧光产生影响;此外,在应用荧光光谱技术进行蜂蜜相关研究中样品需要避光保存,以避免长期光照对蜂蜜荧光产生漂白或降解。  相似文献   

5.
桑皮苷的提取方法及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皮苷是桑白皮中具有药用保健功能的成分之一。为了从桑白皮中高效提取桑皮苷,比较了超声波提取法和冷浸提取法的提取效果,针对不同提取方法的工艺条件如溶剂、原料质量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液pH值等因子进行了优选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检测提取样品中的桑皮苷含量,确定采用超声波法的提取效果较好,在以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和原料质量浓度67 g/L、提取液pH 7、提取温度25℃的工艺条件下,桑皮苷的提取得率可达1.346%。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饲料添加剂黄芩苷在因素及加速试验中的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在因素试验(高温60℃、高湿RH90%±5%,光照4 500±500 Lux)及加速试验(温度40±2℃、RH75%±5%)中的含量变化、降解率。结果表明,黄芩苷在因素、加速试验中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以乙醇和水为提取溶剂,选择根黄分散片提取物最佳的提取工艺。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40%、50%、60%、70%、80%、90%和100%)的乙醇和煎煮法分别提取,以黄芩苷得量和提取物得率为指标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根黄分散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渗漉提取,药渣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时间分别为2、1 h。先用70%乙醇进行渗漉提取,再水煎提取,此工艺简便可行,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来源的脂肪酶在不同温度和p H值处理后的酶活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选择更合适的饲用脂肪酶提供参考。温度处理分别设定为40、50、60、80℃,p H值处理分别设定为7.5、6.0、5.0、4.0和3.0,试验用酶分别为脂肪酶A、B和C。结果表明,三者不同来源的脂肪酶对温度和酸度的耐受性有差异,温度由40℃升高到80℃时,酶B变化比较平稳,损失率仅达18%,酶A损失率达50%,酶C损失率最高,达到80%;p H值由7.5降至3.0时,酶A和B的酶活损失率均达70%,C的酶活几乎消失。表明不同来源的脂肪酶在耐稳定性和耐酸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尼龙袋法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MOS)对绵羊瘤胃养分降解率的影响。选取6只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羯羊(白萨福克×小尾寒羊♀),采用4×6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共设饲粮精粗比和MOS添加水平2个因子,其中饲粮精粗比分别为20∶80(A1)、30∶70(A2)、40∶60(A3)和50∶50(A4),MOS添加水平分别为0(B1)、0.4%(B2)、0.8%(B3)、1.2%(B4)、1.6%(B5)和2.0%(B6)。结果显示:饲粮精粗比对不同时间点绵羊瘤胃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蛋白质(CP)的降解率、降解参数[DM、OM:快速降解部分(a)、慢速降解部分(b)和可降解部分(a+b);CP:a、b和b的降解速率(c)]及有效降解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其变化规律均为随饲粮精料比例的升高而升高,在A4组达到最高;MOS添加水平仅对不同时间点绵羊瘤胃CP的降解率及降解参数a+b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其变化规律均为随MOS添加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B5组达到最高。饲粮精粗比和MOS添加水平对绵羊瘤胃养分降解率没有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由此得出,饲粮精粗比为50∶50时绵羊瘤胃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最高,MOS添加水平达到1.6%时绵羊瘤胃粗蛋白质的降解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大蒜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法考察微波时间、溶剂浓度、微波功率、加热温度等因素对大蒜中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来优化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时间12min,乙醇浓度85%,微波功率600W,加热温度70℃,大蒜中总黄酮的提取率达0.21%。  相似文献   

11.
采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氮气,流速5 m L/min,进样量0.2μL,分流比:10∶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保持5 min,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80℃,再以每分钟26.7℃的速率升温至240℃。在该色谱条件下,甲醇与内标异丙醇及溶剂间二甲苯分离度良好,检出限为6μg/m L,重复性RSD为3.0%,添加回收率为90.8%。不同色谱柱、柱温、流速、不同进样口温度、不同检测器温度耐用性良好。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阿维菌素残留溶剂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周林  徐立  伍春  余茂德  黄先智 《蚕业科学》2010,36(3):491-495
桑枝皮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黄酮类化合物。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桑枝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原料质量浓度、溶剂乙醇的浓度以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桑枝皮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工艺条件中各因素对桑枝皮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原料质量浓度。确定桑枝皮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原料质量浓度33g/L,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桑枝皮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01%。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黑豆花色苷,主要考察提取液浓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液p H值等因素对黑豆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黑豆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经过优化的试验参数为pH值2.0,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57 min,提取温度55.5℃,料液比1:9。经过3次平行试验得出的实际值为385.72 mg/100 g,与预测值386.38 mg/100 g基本吻合,说明该试验模型具有可行性。黑豆花色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具有其较强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分别为92.56%和85.76%。  相似文献   

14.
红三叶总异黄酮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乙醇溶剂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豆科牧草红三叶中的异黄酮。通过对提取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苜蓿异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预浸8h,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h。在此条件下红三叶异黄酮的提取量为24.6mg/g,粗提物得率为24.74%,粗提物纯度为5.99%。  相似文献   

15.
白头翁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热回流和超声两种不同提取方法,以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为溶剂,制备10个样品,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比较得膏率、色谱图、白头翁皂苷B4峰面积等,考察提取方法对白头翁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中,热回流提取得膏率、白头翁皂苷B4得率均较超声提取法高;乙醇浓度对皂苷B4的提取有一定影响,热回流提取70%~80%乙醇提取率最高,超声提取50%~70%乙醇提取率最高。研究结果为白头翁提取方法的选用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速派颗粒中牡丹皮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和丹皮酚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和水平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芍药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是70%乙醇、提取温度80℃、乙醇用量12倍、提取时间0.5 h;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是蒸馏时间为4 h、收集8倍液量、0℃冷藏36 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大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纤维素酶和乳酸菌混合制备槐树叶青贮饲料,通过正交实验L9(34)分别以还原糖糖化率和粗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了纤维素酶降解和乳酸菌发酵槐树叶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4.4、温度50℃、纤维素酶量0.75%、酶解时间48 h、含水量70%、温度35℃、乳酸菌添加量1.5%。  相似文献   

18.
初步探索了一种羧酸酯酶对伏马毒素B1(FB1)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该酶具有较强的pH值和温度适应性,最适反应pH值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30℃。较低的酶浓度(1 U/l)下反应1 d,有36.91%的FB1残留;较高的酶浓度(100 U/l)下反应3 h,FB1能被完全转化成水解型伏马毒素B1(HFB1)。当FB1浓度低于50μg/ml时,降解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一级反应;高于50μg/ml时,降解速率基本保持不变,表现为零级反应。最大降解速率Vmax为0.148μmol/(l·min),米氏常数Km为33.2μmol/l。该酶能够将玉米粉中的FB1降解,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试验将由高分子非溶剂变温相分离法包被技术包被的维生素C置于温度为85℃,相对湿度设定为95%的恒温、恒湿箱内储存30min和60min,同时将包被的维生素C分别添加于育成蛋鸡料和团头鲂幼鱼料中,并分别经过温度为75℃,压力为3.0个大气压,调质时间30s和温度为95℃,压力为3.5个大气压,调质时间为40s的条件调质、制粒,了解高分子非溶剂变温相分离法包被技术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得知,通过高分子非溶剂变温相分离法包被技术包被后的维生素C在温度为85℃,相对湿度设定为95%的恒温、恒湿箱内储存30和60min后损失分别为0.25%和0.27%,差异不显著(P0.05);在育成蛋鸡料和团头鲂幼鱼料中添加,并分别经过温度为75℃,压力为3.0个大气压,调质时间30s和温度为95℃,压力为3.5个大气压,调质时间为40s的条件调质、制粒后损失分别为5.82%、6.88%和6.95%、9.09%,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高分子非溶剂变温相分离法包被技术对维生素C进行包被后能提高其在高温、高湿储存环境中以及高温、高压调质,制粒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照品中的残留溶剂乙醇、甲醇和丙酮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法。采用Agilent-HP-5毛细管色谱柱,以氮气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为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为250℃,以起始温度50℃,保持10min,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8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min。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乙醇、甲醇和丙酮与空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分离良好。乙醇在11~974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5μg/mL,定量限为11μg/mL,回收率为92.1%~109.9%;甲醇在8~606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4μg/mL,定量限为15μg/mL,回收率为94.4%~109.5%;丙酮在12~972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2μg/mL,定量限为6μg/mL,回收率为92.5%~102.4%。该方法分离度好,回收率高,适用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照品中残留溶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