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5头健康黄牛同时施行了牛体外牛黄发生器内培植牛黄手术和肝脏内胆管插管手术,以探讨牛黄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牛黄菌种的作用下,胆汁的理化特性首先在肝内胆管发生改变,转变为成黄胆汁;胆汁进入胆囊后,黏蛋白含量和细菌的数量迅速增加,结果导致胆汁的黏度升高,胆酸含量和pH值下降,这加速了牛黄小颗粒的形成;在牛黄发生器内,胆汁的黏度和pH值下降,这促进牛黄小颗粒的沉降、聚集和附着,从而减少了牛黄的丢失,提高了牛黄产量。牛的体重大,分泌的胆汁多,牛黄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28头黄牛施以双胆囊植黄术,即在胆囊内的牛黄床和腹腔内的模拟胆囊内同时培植牛黄。植黄期间,测定了胆囊和模拟胆囊内的压力及胆汁粘度,胆囊和模拟胆囊内的压力差△P与胆汁粘度η的回归方程为:△P=-0.127+0.498η。  相似文献   

3.
模拟动物胆囊研制与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20头黄牛通过手术方法将模拟动物胆囊植入牛腹腔内,术后3个月在模拟动物胆囊内形成培植牛黄9.55±2.81g,经模拟动物胆囊引流胆汁38.72±19.40L。对20个培植牛黄样品成分含量测定,胆红素为28.72±8.84%,胆酸为10.03±2.76%。培植牛黄电镜扫描呈蜂窝状结构;培植牛黄石腊切片后进行PAS、Alcian蓝-PAS、AlizarinredS钙染色,证明培植牛黄的基质为中性粘多糖和少重酸性粘多糖构成。对模拟动物胆囊内胆汁成分含量测定表明,胆酸含量始终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粘蛋白含量较术前升高(P<0.05)。培植牛黄的药理作用和急性毒性和天然牛黄相似。模拟胆囊内含菌量增加,达1.7亿个/m1,主要为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通过外科手术方法,用16头黄牛进行了腹腔内模拟胆囊胆汁引流和快速培植牛黄的研究。将模拟胆囊植入腹腔网膜囊内,并经胆囊导管与胆囊连接。术后连续性引流采集模拟胆囊内胆汁,每头实验牛日平均胆汁引流采集量529±183ml;3~4个月可提取胆红素4克左右,并由模拟胆囊获取培植牛黄9.33±1.96g,其质量与天然牛黄相似。实验证明,黄牛腹腔内模拟胆囊胆汁引流采集和快速培植牛黄对动物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工培植天然牛黄技术至今已有 2 0多年的历史 [1~ 3]。“牛体外牛黄发生器培植牛黄技术”[4] ,是继“牛腹腔内模拟胆囊胆汁引流和快速培植牛黄的研究”[5] ,“模拟动物胆囊研制与利用技术”[6] ,“牛双胆囊培植牛黄配套技术的研究”[7] 和“培植牛黄成因研究”[8] 最新发展的一项在国内外居领先水平的培植牛黄技术 ,该研究与国内外以前的研究相比 ,首次截断胆总管 ,改建体外胆汁流通径路 ,将牛黄发生器 (AG)由腹内移到体外 ,简化了腹腔内植入模拟胆囊的复杂操作 ,并可随时调节成黄内环境 ,有利于牛黄的形成 ,使牛黄产量在 5~ 7个月的培…  相似文献   

6.
对28头健康鲁西黄牛施行双胆囊内培植牛黄手术,使胆汁经肝管、胆囊、胆囊引流导管,模拟胆囊、胆总管“T”型插管和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术后测定了每头牛的胆汁分泌量;每隔2h测1次,对1d内各个时段的胆汁量的多少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培植牛黄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131头牛采用三种不同植黄方法,研究影响牛黄形成、增产的有关因素及牛黄形成机制。三种植黄方法牛胆汁中的胆汁酸、胆汁钙、胆红素、pH值均降低。牛胆囊内植黄期间胆汁粘蛋白、总蛋白含量升高(P〈0.01),胆汁粘度增大(P〈0.05),在牛腹腔模拟胆囊内(以下简称AG)和牛双胆囊(以下简称DG)内植黄期间胆汁粘蛋白、总蛋白含量降低,粘度变小。3种不同植黄方法牛胆囊内胆汁充盈度、胆汁郁滞量和胆道内压力不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通过体外插管抽取牛双胆囊培植牛黄期间的模拟胆囊内胆汁,测定六种植黄菌种与胆红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菌种胆汁中游离胆红素为0.12±0.05mg/d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胆汁沉淀物中胆红素含量为3.07±0.1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
体外植黄牛胆汁分泌和排空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培植天然牛黄技术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牛体外牛黄发生器培植牛黄技术”,是继“牛腹腔内模拟胆囊胆汁引流和快速培植牛黄的研究”,“模拟动物胆囊研制与利用技术”,“牛双胆囊培植牛黄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培植牛黄成因研究”之后最新发展的一项培植牛黄技术。该研究与国内外以前的研究相比,首次截断胆总管,改建体外胆汁流通径路,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培植牛黄产量的有关因素试验表明,埋植异物以塑料网架和10#菌株为宜;植黄方法以常规术为主;植黄时间愈长,其产量愈高。不论黄牛,牦牛以5-6岁龄较好,性别不限。培植牛黄质量检验表明,11批样品中符合药用标准的有6批,合格率为54.5%。至1191年底,推广应用植黄技术的施术牛达30905头,手术成功率99.6%,范围达12个地区包括83个县(市,区,场)中424个乡的946个村。  相似文献   

11.
牛黄即牛的胆结石 ,是名贵中药材之一 ,有牛黄的牛平时较难见到。本文通过对 1例牛黄牛和 3例非牛黄牛胆汁的理化检验和细菌分离鉴定 ,分析了牛胆汁的物理化学改变和细菌感染与牛黄形成的关系 ,初步表明胆汁中糖蛋白、间接胆红素、胆固醇和钙离子含量的增加 ,磷脂含量的降低 ,以及胆汁的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感染等 ,对促进牛黄生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清宁夏地区肉牛和奶牛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3年-2015年采集自宁夏地区肉牛主要养殖区的57个肉牛场886份血清和奶牛主要养殖区的39个奶牛场1 088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013年抽检的16个奶牛场阳性率为32.17%(148/460),场群阳性率100%(16/16);2014年抽检的银川地区12个奶牛场,阳性率为26.52%(61/230),场群阳性率100%(12/12);2015年抽检的11个奶牛场,阳性率为44.97%(179/398),场群阳性率100%(11/11);2014年阳性率较2013年和2015年低,2015年最高,2013年与2014年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2015年与2013年和2014年的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2013年抽检的19个肉牛场,阳性率为7.26%(18/248),场群阳性率为26.32%(5/19);2014年抽检的38个肉牛场,阳性率为5.02%(32/638),场群阳性率为50%(19/38);2014年较2013年的阳性率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部分地区和肉牛场未检测到牛支原体阳性血清.上述结果表明,宁夏地区奶牛养殖场牛支原体感染状况较为严重,应引起养殖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关于猪的理想蛋白模式 (IPP)已有不少研究 ,但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并考虑猪的体重或生长阶段差异的研究很少。本试验拟用Wang&Fuller( 1 989,1 990 )的氨基酸部分扣除后的N平衡试验法研究在实用饲粮条件下 ,两个体重阶段生长肥育猪 ( 35~ 6 0kg ,6 0~ 90kg)可消化赖 (Dlys)、蛋 胱 (D SAA)、苏 (DThr)、色氨酸 (DTrp)的平衡比例。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设计 本研究共进行 2个氮平衡试验 ,分别在 35~ 6 0kg和 6 0~ 90kg阶段进行。每阶段均设 6个试验处理 ,分别饲喂 6种不同的饲粮 ,即高蛋白…  相似文献   

14.
二氢吡啶对雏鸡血清甲状腺素和皮质醇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求二氢吡啶促雏鸡生长发育的机理,试验分两批进行。(1)选用28日龄海赛克斯父母代母雏250只,随机分为5组,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二氢吡啶。饲养试验表明二氢吡啶可促进雏鸡的生长,且以150mg/kg组促生长作用最佳,添加饲喂到61d时,体重比对照组提高7.68%(P<0.01),血清中T  相似文献   

15.
环丙沙星对实验性猪支原体性肺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环丙沙星及对照药物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其中环丙沙星的抗支原体活性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0.01μg/ml。通过给18头健康猪气管内接种含有猪肺炎支原体的病肺悬液,复制具有典型症状的猪支原体性肺炎疾病模型,并进行环丙沙星2.5、5.0mg/kg肌注给药对实验性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疗效实验及血浆药物浓度监测,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3.3%(5/6)和100%(6/6)。治疗组多剂量给药期间,第1、3、5、7、9次给药后0.5及6h的血浆药物浓度,在2.5mg/kg剂量组平均为0.41μg/ml和0.17μg/ml,5.0mg/kg剂量组平均为0.71μg/ml和0.28μg/ml。两剂量组环丙沙星均无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猪ESR基因一个外显子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参考人、鸡、鼠的ESR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出猪ESR基因一段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 Easy质粒中,重组质粒用PCR扩增和酶切分析进行阳性克隆鉴定,然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将测定的猪ESR基因的部分序列(332bp)与人、鼠、鸡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人、鼠、鸡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0.06%和86.36%,85.54%和88.18%,74.10%和71.82%,显示了强的保守性,猪的核苷酸序列与人、鼠、鸡相比存在着4处特有变异,氨基酸序列aa25-30存在高变异区。  相似文献   

17.
泌乳母猪饲粮适宜赖氨酸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30头大长北经产母猪随机分为3组,产后饲喂0.60%(I组),0.80%(II组),1.00%(III组)3种赖氨酸水平的泌乳期饲粮,研究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及血液,奶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饲粮赖氨酸浓度对哺乳21天的母猪体重,采食量,断奶至再发情天数(P>0.10)和21日龄的平均窝仔数,仔猪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21日龄仔猪窝重随着饲粮赖氨酸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6),初生至7日龄(P<0.06),14日龄(P<0.03)和21日龄(P<0.01),的窝增重均随饲粮赖氨酸浓度增加而增加,产后14天猪乳蛋白II组,III组极显著(P<0.01)高于I组;固形物含量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产后21天猪乳固形物含量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泌乳期母猪血清尿素氮[浓度I组显著(P<0.05,泌乳14天),极显著(P<0.01,泌乳21天)高于II组,III组;白蛋白浓度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从本次试验的结果看出,在生产条件下,大长北母猪泌乳期饲粮赖,氨酸水平以0.80-1.00%为宜。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反转录(RT)及套式PCR(N-PCR)方法扩增了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兔脾组织毒主要保护性抗原E2(gp55)基因,成功地将其克隆并测定了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外已发表的猪瘟病毒(HCV)E2基因序列比较的结果是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SK6)毒、C-株疫苗(犊牛睾丸细胞,HCLV-C)毒、HCV-SM株(石门)毒、Brescia株(荷兰)毒、Alfort株(德国)毒的E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7%、98.34%、94.58%、91.00%、80.78%;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5%、97.37%、94.22%、91.60%、89.23%。对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毒、经典强毒及国内流行野毒E2上的A、B、C三个中和性抗原区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其结果为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毒的差异很小甚至没有差异,而与流行野毒及经典强毒在B、C区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经典强毒石门毒与国内80年代和90年代流行毒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表明我国猪瘟流行毒株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19年8月,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某一牛场中出现了大批牛死亡现象,其病死牛主要表现为气性坏疽、化脓感染,并且全身实质器官有明显出血等特征。经统计发病率为30%,病死率为90%。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病料为剖检后当日死亡且病理变化明显的病死牛,确诊为牛魏氏梭菌和牛化脓隐秘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在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时发现,产生耐药性的药物有恩诺沙星、硫酸庆大霉素、盐酸林可霉素、链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