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分析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 sativa在原产地陇东栽植的生物物候与热量条件的关系,鲜、干质量与水分利用率随生长年限的变化特征,以及地上生长量和地下生长量在生长年的变化特征,认为陇东紫花苜蓿在陇东塬区完成3个生长周期从气候角度来说是不可能的.陇东紫花苜蓿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鲜、干质量和水分利用率等要素各年逐茬增加,现蕾期前后是紫花苜蓿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陇东紫花苜蓿生长前3年,地下生长高峰期出现在第2年第2茬生长发育期间.夏季根生长比秋季活跃,秋季主、侧根直径的增长较缓慢.陇东紫花苜蓿不但适宜原产地陇东地区栽植,在西北区域属于优质品种.但该品种干草率较低,适宜青饲,应以生产鲜草带动当地畜牧业发展为主,不宜作为当地商用草产业发展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2.
陇东地区紫花苜蓿栽培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鑫 《草业科学》2004,21(1):7-9
阐明了陇东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栽培及管理利用现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陇东紫花苜蓿在生产上的对策,对陇东地区紫花苜蓿产业的兴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紫花苜蓿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规范河北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生产,针对河北省各个农业生态区域紫花苜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对河北省各个农业生态区域中紫花苜蓿生产的环境条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贮存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是针对河北省的气候条件,将紫花苜蓿播种时期划分为顶凌播种、春播、夏播和秋播4个播种时期,并对各个播种时期做出了具体要求.针对河北省坝上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其紫花苜蓿生产中的品种选择、播种时期和收获时期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该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河北省紫花苜蓿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将大幅度提高紫花苜蓿种植区农民的收入,促进河北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陇东地区紫花苜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生产实践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从气候、土壤条件、生产区划、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利用等方面,提出了陇东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栽培技术,对当地苜蓿产业化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陇东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宪儒  李飞  惠文 《草业科学》2016,33(4):731-738
2010-2014年,在陇东地区引种14个国外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与当地陇东紫花苜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种子用价高,春播当年生育期基本一致,均能安全越冬,以第3年最佳,第4年产量锐减。其中,雷达克之星和德福年均产量分别为11.2和11.0t·hm~(-2),较陇东紫花苜蓿增产9.8%和7.8%。同时,雷达克之星和德福的茎叶比小,品质较好。综合分析,雷达克之星和德福表现最优,适宜作为陇东地区推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甘南高寒牧区紫花苜蓿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甘南州合作市综合实验场,对三个紫花苜蓿品种(陇东苜蓿、阿尔冈金、金皇后)进行了传统种植和“膜侧栽培“阿尔冈金苜蓿的引种试验.经过四年的田间观测结果表明,三个紫花苜蓿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抗寒、耐病虫害能力强,适宜在甘南高寒牧区及类似气候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论陇东紫花苜蓿的产业化生产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从生物学特性、社会需要、经济合理性角度综合考虑 ,陇东地区具有紫花苜蓿生产的理想条件 ,发展苜蓿草产业在技术上和效益上是可行的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实现紫花苜蓿开发生产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8.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及其他37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酯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供试材料间相似系数的计算、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初步探讨了38个紫花苜蓿材料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表现出了24条酶带,其中有5条是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的特征酶带。38个紫花苜蓿材料的相似系数介于0.583~1.000,陇东野生紫花苜蓿与其他37个供试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583~0.833,远远低于其他供试品种间的相似系数(0.625~1.000),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702处可聚为2类,其中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单独聚为一类,其结果与主成分分析一致,由此可确定陇东野生紫花苜蓿与其他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为一相对独立的紫花苜蓿种质资源,以期通过育种途径扩大品种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陇东紫花苜蓿品种单一、种质退化、生产性能低下的特点,特从国内外引进优质紫花苜蓿14个。以陇东苜蓿为对照,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从物候期、株高、抗逆性、茎叶比、产量等方面进行测定,选择出适合庆阳地区种植的苜蓿新品种为金皇后、三得利、牧歌等。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陇东紫花苜蓿品种单一、种质退化、生产性能低下的特点,特从国内外引进优质紫花苜蓿14个。以陇东苜蓿为对照,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从物候期、株高、抗逆性、茎叶比、产量等方面进行测定,选择出适合庆阳地区种植的苜蓿新品种为金皇后、三得利、牧歌等。  相似文献   

11.
以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L. cv. Algonquin)和陇东苜蓿(M.sativa L. cv. Longdong)为材料,在甘肃省5个生态区系统调查了春、夏、秋根瘤菌(Rhizobium)有效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阿尔冈金的总根瘤数、总根瘤重极显著高于陇东苜蓿;但有效根瘤数和有效根瘤重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两个苜蓿品种主要在春季结瘤,其总根瘤数占春、夏、秋3季的63.3%,总根瘤重占52.2%,有效根瘤数占55.6%,有效根瘤重占51.2%;春季根瘤菌的有效性比夏、秋季高;苜蓿根瘤菌的有效性以黑垆土最好,其次为灰钙土和灌淤土,而亚高山草甸土和褐土的有效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根茎-平卧型多年生苜蓿,分布于甘肃清水、定西半阴湿山脚地带,经植物学、生物学特征特性观察,结果表明:陇东野生紫花苜蓿与栽培紫花苜蓿相比,其生长速度慢,叶片小且数量少,根系为根茎型,无主根,茎纤细且平卧或半平卧生长,分枝能力强,耐践踏,抗寒、抗旱,有许多栽培苜蓿所没有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各生育期氮利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刘晓静  郝凤  汪雪 《草地学报》2021,29(11):2461-2469
为探讨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各生育期氮利用特征,本研究采用室外营养液砂培试验,选取4种不同氮效率类型的紫花苜蓿品种("LW6010""甘农3号""甘农7号"和"陇东苜蓿"),设2个氮水平(210 mg·L-1和21 mg·L-1),以研究其在各生育期的生长特性、根系特性、结瘤特性、氮代谢酶活性及氮积累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生长特性、根系特性和氮积累量在成熟期达到最大,结瘤特性在结荚期达到最大,氮代谢酶活性在盛花期达到最大;低氮处理,"LW6010"和"甘农7号"的生长特性、根系特性、结瘤特性、酶活性及氮积累量高于"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高氮处理,"LW6010"和"甘农3号"的生长特性、根系特性、结瘤特性、酶活性及氮积累量高于"甘农7号"和"陇东苜蓿"。综上,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品种"LW6010"对氮素的固定、吸收及转化能力高于氮低效型"陇东苜蓿"。  相似文献   

14.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陇东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Longdong)及其他3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供试材料间欧氏距离的计算和聚类分析,初步探讨了39个紫花苜蓿材料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表现出11条酶带,且都具有4条主酶带,其中陇东野生紫花苜蓿表现出条酶带;用组间均连法进行聚类分析,39个供试材料可聚为6类,其中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单独为一类,且与其他38个供试材料间的欧氏距离介于0.48~1.622,平均值(1.088)远远高于其他供试材料间的平均欧氏距离(0.533~1.029),表明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由此可确定陇东野生紫花苜蓿与其他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为一相对独立的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可通过育种途径扩大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青海东部农业干旱区适宜的播种方法,选用陇东苜蓿、WL343和金皇后3个品种,采用撒播、条播和精量穴播进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1)3个品种间越冬率差异极显著(P<0.01),WL343越冬率达到78.74%,比陇东苜蓿和金皇后分别高7.86%和13.16%;但3种播种方式间越冬率差异不显著(P>0.05)。2)2龄WL343的株高、生长速度和茎叶比与金皇后和陇东苜蓿相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其单株分枝数与金皇后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陇东苜蓿间差异显著(P<0.05);精量穴播处理下苜蓿株高极显著高于条播和撒播处理,单株分枝数与条播无明显差异,与撒播差异明显,茎叶比极显著低于撒播和条播。3)2龄WL343鲜草产量与金皇后相比差异不显著,较陇东苜蓿显著提高了10.57%;精量穴播平均鲜草产量与撒播间差异显著;WL343×精量穴播平均鲜草产量达到39.86 t·hm?2,高于其他品种×播种方式的饲草产量。4)WL343粗蛋白含量(19.20%)较金皇后和陇东苜蓿分别高出2.65%和6.12%,粗纤维含量分别低20.41%和7.83%,无氮浸出物比金皇后高出17.23%。综合以上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分析,在青海东部农业干旱区,采用精量穴播种植方式,选取WL343紫花苜蓿品种,其在第2年表现出高的生产性能和饲草品质。  相似文献   

16.
陇东地区紫花苜蓿播种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宏  韩雍  方刚 《草业科学》2013,30(2):238-244
在陇东半干旱地区,对新引进的优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了2~3年的播种时期、播种密度和播种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中,秋播平均产量0.772 kg·m-2,夏播0.700 kg·m-2,分别比春播高10.29%和4.79%(P<0.05);参试品种中,苜蓿王、三得利、金皇后和甘农1号分别比陇东苜蓿高13.88%(P<0.05)、3.54%、2.22%和7.53%。2)不同密度中,以720和480株·m-2产量较高,平均产量分别为0.72和0.66 kg·m-2,与240株·m-2间有显著差异(P<0.05);参试品种中,苜蓿王和金皇后产量较高,并与皇冠差异显著(P<0.05)。3)播种方式中,膜侧沟播与普通沟播在出苗率、越冬率以及产草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机械条播差异较显著(P<0.05)。4)总体来看,不同播种技术及品种对苜蓿第1-2年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当地应以秋季播种并采用普通沟播较好,其种植密度以480~720株·m-2、播种量在15.0~22.5 kg·hm-2为宜。不同试验中,苜蓿王增产效果极显著,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黄土区苜蓿人工草地群落生态与生产功能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土区苜蓿人工草地群落31年时间序列生态和生产功能演替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1)人工草地群落生态功能越来越趋向于天然草地。生态功能随群落结构变化显著,其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演替阶段,即2~6龄紫花苜蓿草地阶段、6~31龄苜蓿人工草地向长芒草天然草地演替的过渡阶段、31龄之后的长芒草次生天然草地阶段;苜蓿种群在6龄后开始退化演替,其重要值、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逐渐减小,群落结构趋向于复杂化,生态稳定性相对增大,群落演替逐步向天然植被演化。2)苜蓿人工草地群落生产功能呈“倒V”型变化趋势。群落生产力随演替年限延长先增大后减少,6龄苜蓿草地的年生物量最大,之后,年生物量逐渐下降。年生物量与苜蓿种群重要值相关系数最高,与多样性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多样性指数和年生物量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随人工草地生长年限延长呈“倒V”型变化趋势,6龄苜蓿人工草地二者相关性最高,成为人工草地“生产”和“生态”功能的转折点。3)可通过灭杂、施肥、有效利用水分和探索适宜栽培种植方式来遏止人工草地向“生态稳定性”天然草地恢复的趋势,延缓其“生产稳定性”,以保持人工草地的生产、生态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的遗传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雪婷  师尚礼 《草地学报》2009,17(3):343-348
为初步判定陇东野生紫花苜蓿(Native Medicago sativa L. cv. Longdong)的遗传特异性,及与其他苜蓿材料的亲缘关系,借助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包括该材料在内的41个紫花苜蓿材料进行POD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出现22条酶带,最多9条,最少5条;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出现6条酶带,其特征谱带为Rf0.26;将0,1二态性矩阵转化为遗传距离矩阵进行聚类,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单独聚为一类。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陇东野生紫花苜蓿与其他40个材料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为其在形态学上与其他苜蓿的差异提供了有利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