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调糖清脂胶囊辅助降血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氧嘧啶高血糖模型小鼠对研制的调糖清脂胶囊的降血糖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 0 9g/kg剂量的调糖清脂胶囊灌胃正常小鼠 30d ,对正常小鼠体重、空腹血糖无影响 ;以 0 3、0 6、0 9g/kg剂量调糖清脂胶囊灌胃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模型小鼠 30d ,3个剂量组对模型小鼠体重均无不良影响 ,同时还能降低模型小鼠空腹血糖 (p <0 0 1) ,增加糖耐量 (p <0 0 1)。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山药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的作用及其与剂量大小的关系,试验随机选取健康小鼠连续2 d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5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值>11.1 mmol/L),将小鼠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山药多糖处理组、低剂量山药多糖处理组,前两组每日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山药多糖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400 mg/kg与200 mg/kg的山药多糖,连续灌胃12 d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表明:山药多糖能显著降低造模小鼠的血糖、血脂,而且高剂量的山药多糖降血糖、血脂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降血糖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长白山天然野生刺五加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试验选用昆明种小鼠,禁食12h,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选择性破坏胰岛β细胞,造成小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取40只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刺五加高、中、低剂量组和四氧嘧啶模型组,另取重量相近的正常10只昆明种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刺五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5.00,1.25,0.25g/kg的刺五加水煎液灌胃,四氧嘧啶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5d,测定其空腹血糖,观察模型小鼠血糖变化。结果表明,刺五加高、中剂量组的血糖值分别为(13.51&#177;1.42)mmol/L、(15.39&#177;0.79)mmol/L,与模型对照组(19.62&#177;1.28)mmol/L相比,极显著降低血糖水平(P&lt;0.01)。低剂量组(17.39&#177;0.64)mmol/L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lt;0.05)。由此可见,长白山野生刺五加对实验性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山药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的作用及其与剂量大小的关系,试验随机选取健康小鼠连续2d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5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值>11.1 mmol/L),将小鼠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山药多糖处理组、低剂量山药多糖处理组,前两组每日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山药多糖...  相似文献   

5.
蚕蛹油的降血糖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以低剂量[300 mg/(kg.d)]、高剂量[600 mg/(kg.d)]蚕蛹油灌胃治疗,糖尿病模型小鼠的体重均明显增加,血糖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降血糖效果与格列苯脲相当;蚕蛹油低、高剂量组治疗糖尿病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比模型对照组有所提高,小鼠血清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的产生得到抑制,提示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作用可能是蚕蛹油降血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药SF叶提取物降血糖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SF叶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200mg/kg体重)腹腔注射方法复制小鼠高血糖模型。试验小鼠均采用灌胃方法给药,给药后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各组的血糖水平及各组小鼠肾重/体重比。结果:中药SF叶提取物三个剂量组对四氧嘧啶型高血糖模型小鼠的高血糖有抑制作用,对正常小鼠无明显降血糖作用。结论:中药SF叶提取物对四氧嘧啶型高血糖模型小鼠有降血糖作用,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抑制肾肿大;对正常小鼠无明显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7.
报导并实验验证小剂量四氧嘧啶可导致实验动物血糖持续性降低,大剂量作用初期也会引起实验动物血糖降低。[方法]将四氧嘧啶按90mg/kg、180mg/kg两种剂量对实验小鼠腹腔注射,并于注射后12h、48h测量小鼠空腹血糖含量,初步探讨四氧嘧啶致小鼠血糖变化规律。[结果]小剂量组两次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大剂量组12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2只小鼠血糖低于2.8mmol/l并死亡;48h血糖值高于对照组,其中3只血糖高于11.1mmol/l,可作为糖尿病小鼠模型。[结论]小剂量的四氧嘧啶可导致动物持续性低血糖;大剂量的四氧嘧啶作用初期也会引起血糖降低,之后血糖升高甚至超出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8.
青钱柳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四氧嘧啶选择性破坏昆明种小鼠的胰岛β细胞,造成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小鼠共1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个重复,设消渴丸组、四氧嘧啶组,青钱柳提取物高、中、低浓度组。尔后用青钱柳醇提取物给该小鼠灌胃,测定其空腹血糖浓度,观察小鼠血糖浓度和体重变化,最后进行糖耐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灌胃青钱柳70%醇提取物2周和3周后,高、中浓度的青钱柳醇提取物组小鼠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小鼠的血糖(P<0 05);给药4周后,高、中浓度组和消渴丸组小鼠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的血糖浓度(P<0 05);给药5周和6周后,低浓度组和消渴丸组小鼠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的血糖浓度(P<0 05),而高、中浓度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与糖尿病模型组的血糖浓度相比,差异极显著(P<0 01);在第4周和第5周时,低浓度组小鼠的体重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小鼠的体重(P<0 05);同时,青钱柳对试验性小鼠的糖耐量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不同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分别对山茱萸乙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茱萸3种提取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P0.01)。山茱萸3种提取物组间比较,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的降血糖作用最明显(P0.05)。正常小鼠对照实验表明,山茱萸3种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P0.05)。本试验筛选出山茱萸乙酸乙酯提取物为山茱萸的降血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郭芳彬 《蜜蜂杂志》2005,25(10):13-14
研究表明,花粉有降血糖作用。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胡福良等(2003)测定和比较了茶花粉对糖尿病SD大鼠血糖的影响,试验用体重300±20g的雄性SD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测空腹血糖后,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40m g/kg,7日后测定血糖值,选择血糖值在20m m ol/kg左右的为糖尿病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花粉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大鼠每天早上9时和下午3时在给饲料之前按1m L/100g体重灌胃(每亳升花粉溶液含花粉0.375g),持续4周。实验结果,花粉灌胃后1周,与模型组相比血糖下降了15.28%(p<0.05);灌胃2周,血糖下降了5.76%;灌胃3周,血…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通过天冬糖苷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该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分别进行了预试验(5 000、1 000、200、40 mg/(kg·BW)),正式试验(5 000、2 500、1 250、625 mg/(kg·BW))和最大给药量试验(60 g/(kg·BW))。给药后,连续7 d观察小鼠精神状态和死亡情况,试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剖检。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高剂量组(10 g/(kg·BW))、中剂量组(5 g/(kg·BW))、低剂量组(2.5 g/(kg·BW))和对照组,各组连续给药30 d,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并记录大鼠的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计算增重率。给药30 d后,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剖检并计算脏器系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在急性毒性试验的预试验、正式试验和最大给药量试验中均未出现小鼠死亡,剖检脏器无肉眼可见病变。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天冬糖苷散中、低剂量组受试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均显著高于雄性对照组(P<0.05);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单核细胞百分率(MONO%)均显著低于雄性对照组(P<0.05),但在正常范围内,且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10 g/(kg·BW)剂量天冬糖苷散对受试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和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天冬糖苷散对小鼠的LD50>5 000 mg/(kg·BW),天冬糖苷散在10 g/(kg·BW)范围内连续灌胃大鼠30 d,对大鼠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究纳米硒作为治疗药物对腺嘌呤诱导急性肾衰犬肾组织离子转运体表达及凋亡的影响。20只体重约4 kg年龄1岁左右的贵宾犬在做基本健康检查并适应性喂养两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饲喂基础日粮30 d)、急性肾衰造模组[Model,15 d基础日粮+15 d腺嘌呤75 mg·(kg·d)-1]、常规输液治疗组[Infusion,15 d腺嘌呤75 mg·(kg·d)-1+15 d静注葡萄糖氯化钠60 mL·(kg·d)-1、呋塞米2~4 mg·kg-1]、纳米硒治疗组[Nano-Se,15 d腺嘌呤,75 mg·(kg·d)-1+15 d纳米硒0.5 mg·(kg·d)-1]、纳米硒预防组[Prevention,15 d纳米硒0.5 mg·(kg·d)-1+15 d腺嘌呤75 mg·(kg·d)-1],每组4只犬。通过血液生化分析,尿常规分析,肾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检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纳米硒治疗与预防有效降低肾衰特征指标CRE、BUN,恢复肾衰异常尿常规指标尿比重、尿pH,改善肾衰犬机体钙磷代谢;纳米硒治疗对比急性肾衰造模组可有效增加肾组织CaSR、WNKs mRNA与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NKCC2 mRNA与蛋白表达量(P<0.05),从而减弱了急性肾衰中过度代偿的重吸收功能;纳米硒治疗较肾衰造模组肾组织促凋亡Bax、Caspase3/9 mRNA与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降低急性肾衰中肾的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菍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及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活性。试验以单次最大给药剂量(5.6 mg/g体重)和最大给药体积(40 μL/g体重)的地菍总黄酮混悬液对正常小鼠进行灌胃。24 h内给药2次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及一般状态,给药14 d后采集小鼠血清并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肌酐(Cre)、尿素氮(BUN)含量,计算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质量系数。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0.160 mg/g体重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地菍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设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6 mg/g体重)、地菍总黄酮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1.2、0.8、0.53 mg/g体重),连续给药21 d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体重、采食量、饮水量及24 h尿蛋白含量。地菍总黄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地菍总黄酮灌胃给药的日最大给药量为11.2 mg/g体重;给药后14 d,与正常组相比,给药组小鼠体重、各脏器质量系数、血清中AST、ALT活性及Cre、BU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验证地菍总黄酮降血糖活性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地菍总黄酮给药组小鼠FBG、饮水量、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上述结果证实地菍总黄酮安全性高,未引起试验小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含量,缓解小鼠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D-半乳糖饲喂及D-半乳糖、葡萄糖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4种方法能否成功建立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找出一种快速、有效、安全性高、实用性及可重复性强的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建立方法,并为犬糖性白内障模型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D-半乳糖饲喂(日粮30%)及50% D-半乳糖(15 g/kg)、50%葡萄糖(15 g/kg)和STZ(70 mg/kg)腹腔注射4种方法对同日龄大鼠进行模型建立,试验周期为30 d,给药48 h后尾静脉穿刺测定血糖,72 h后用裂隙灯检查晶状体变化情况,每隔3 d测定体重变化,同时每天测定饮水量及摄食量。试验结果显示,D-半乳糖饲喂组晶状体无异常变化;D-半乳糖腹腔注射组和葡萄糖腹腔注射组血糖始终未达到糖尿病血糖标准,但均在第3天可见白内障发生;STZ腹腔注射组在72 h动物出现糖尿病症状,4~5周诱发白内障。结果表明,D-半乳糖饲喂不能使大鼠产生白内障;D-半乳糖腹腔注射及葡萄糖腹腔注射仅需3 d即可诱发白内障,快速且成模率高,适合进行白内障药物延缓效应的研究;STZ腹腔注射需4~5周建立糖性白内障模型,因而更适用于研究糖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紫锥菊多糖(EPP)与硫酸化紫锥菊多糖(SEPP)对雏鸡免疫抑制状态的调节作用,将320羽14日龄健康岭南黄公鸡随机均分成空白组(NC)、环磷酰胺组(CY)及CY+EPP高、中、低3个剂量组(EPPH、EPPM和EPPL组)和CY+SEPP高、中、低3个剂量组(SEPPH、SEPPM和SEPPL组),除NC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7组连续3 d肌内注射80 mg/(kg·d)CY进行造模,造模后EPPH、EPPM和EPPL组连续7 d分别给予10、5、2.5 mg/(kg·d)EPP,SEPPH、SEPPM和SEPPL组连续7 d分别给予10、5、2.5 mg/(kg·d)SEPP。在首次给药后第7、14、21和28天测定鸡群的体重,肝脏、脾脏、肾脏的脏器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作用,血液生化指标,细胞因子和抗氧化因子指标。结果表明,SEPP和EPP均能显著提高CY诱导免疫抑制鸡体重、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肾脏指数(P<0.05),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作用,降低葡萄糖(GLU)、尿素(UREA)浓度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浓度,且能显著提高白细胞介素-2(IL-2)、IL-6浓度(P<0.05),SEPP效果优于EPP。说明雏鸡口服一定剂量的EPP和SEPP对CY引起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具有一定的颉颃作用,其中在各采样时间点SEP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效果优于EPP,给药21和28 d SEPP对鸡外周血细胞因子IL-2的分泌效果优于EPP。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当归水煎醇沉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Ⅰ)、模型组(Ⅱ)、当归高剂量组(Ⅲ)、当归中剂量组(Ⅳ)、当归低剂量组(Ⅴ)。造模前,Ⅲ、Ⅳ、Ⅴ组小鼠分别按20.0、10.0、5.0g/kg皮下注射当归水煎醇沉液,Ⅰ、Ⅱ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6d,末次给药后2h,Ⅱ、Ⅲ、Ⅳ、Ⅴ组小鼠腹腔注射0.1%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0.1mL/10g)建立肝损伤模型,Ⅰ组注射等量石蜡油。禁食不禁水,24h后处死小鼠。取肝脏左叶相同部位组织,10%的甲醛固定,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结构与病理变化。结果:当归水煎醇沉液高、中、低剂量组肝细胞损害程度轻于模型组。结论:当归水煎醇沉液对小鼠四氯化碳致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罗汉果皂苷改善高脂喂养诱发肥胖的小鼠脂代谢异常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昆明小鼠60只,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以及罗汉果皂苷高(200 mg/(kg·d))、中(100 mg/(kg·d))、低(50 mg/(kg·d))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同时维持高脂喂养。给药完成后,称量各组小鼠体重及脂肪组织重量,计算脂肪系数;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以及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 (ApoB)含量,并测定肝脏中脂蛋白脂肪酶(LPL)和肝酯酶(HL)的活性。【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脂肪重量及脂肪系数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罗汉果皂苷高、中剂量组小鼠的脂肪重量及脂肪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罗汉果皂苷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及肝脏TC、LDL-C含量(P<0.05;P<0.01),极显著升高了血清HDL-C含量(P<0.01);高、中剂量罗汉果皂苷极显著降低了血清ApoB含量(P<0.01),极显著或显著升高了小鼠肝脏LPL和HL的活性(P<0.01;P<0.05)。【结论】 罗汉果皂苷能预防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小鼠血脂、肝脂和体脂的增加,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ApoB的合成及HL、LPL的活性。研究结果为将罗汉果皂苷开发为新的减肥降脂产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药"乳宁散"的安全性。将"乳宁散"制备成相当于原药材1.0 g/mL的水煎提取浓缩液,选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以5000、7500、10000、15000 mg/kg体重的剂量1次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和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浓度(1.0 g/mL)、最大容积(0.04 mL/g)1次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 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大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大鼠体重3000、1500和750 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 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检测大鼠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 g/kg体重,表明该产品实际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大鼠体增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乳宁散"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离纯化沙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昆明种小白鼠为动物模型,研究饲喂沙葱黄酮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应用纯昆明种小白鼠480只,体重(20±2)g,随机分为4组,每组12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添加75.36mg(/kgBW·d)沙葱组,第3组为添加75.36mg(/kgBW·d)75%乙醇提取的沙葱总黄酮粗提物组,根据预试验的结果第4组为添加75.36mg(/kgBW·d)30%乙醇洗脱纯化后沙葱黄酮添加组,预饲期5d,正式试验期14d,正式试验期内2次宰杀采血并分离血清,剖离肝脏、胸腺和脾脏称重。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各组的脾脏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沙葱黄酮纯化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沙葱黄酮纯化组的血清ACP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试验各组肝脏A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各组碳廓清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沙葱黄酮纯化组的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沙葱黄酮纯化组能提高免疫器官指数、血液和肝脏的ACP和溶菌酶的含量,从而增强吞噬细胞消化和降解异物的能力,并且沙葱黄酮纯化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碳廓清指数(κ)和吞噬系数(α),因此,沙葱黄酮在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索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联合注射建立犬I型糖尿病模型的最佳剂量。本试验选取18只9~12月龄、平均体重为(5.09±0.30)kg的健康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按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不同剂量混合分组,其中Ⅰ组(20 mg·kg-1/40 mg·kg-1)、Ⅱ组(30 mg·kg-1/50 mg· kg-1)和Ⅲ组(40 mg·kg-1/60 mg·kg-1)进行单次静脉注射;Ⅳ组(10 mg·kg-1/20 mg·kg-1)、Ⅴ组(15 mg·kg-1/25 mg·kg-1)和Ⅵ组(20 mg·kg-1/30 mg·kg-1)进行两次静脉注射,两次注射间隔为24 h。通过注射后血糖、葡萄糖耐量、血液生理生化和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来评价各组建模效果。结果显示:1)Ⅰ组和Ⅳ组的空腹血糖始终处于正常水平,Ⅱ组和Ⅲ组连续7 d超过15 mmol·L-1,Ⅴ组和Ⅵ组虽有上升,但试验期间均未超过10 mmol·L-1;2)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各组血糖均在15 min升高至峰值,之后Ⅰ组和Ⅳ组逐渐下降到注射前水平,Ⅴ组血糖虽下降但未达到注射前水平,Ⅱ组、Ⅲ组和Ⅵ组持续保持高血糖水平;3)各组血常规指标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Ⅲ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和肌酐(CREA)均超过正常生理范围;4)胰腺组织形态学显示,Ⅱ组和Ⅲ组的胰岛结构被明显破坏。综上所述,对犬使用30 mg·kg-1+50 mg·kg-1的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联合单次静脉注射,血糖值连续7 d大于15 mmol·L-1且未造成严重的肝肾毒性,可有效建立I型糖尿病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