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56头35日龄断奶DLY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3 mg组(第1天注射3 mg pGRF)、6 mg组(第1、45天分别注射3 mg pGRF)、9 mg组(第1天注射3 mgGRF、第45天注射6 mg pGRF)。到150 d时结束饲养试验,每个处理选择8头猪进行放血屠宰。屠宰前采试猪的全血10 mL制备血浆,分别测定血浆GH、SS和GRF的含量;屠宰后取心、肝、脾、肺和肾各一块用于制作组织切片;另取心、肝、脾、肺、肾、注射质粒部位肌肉和非注射部位肌肉各一块用于检测质粒的残留。结果表明:屠宰前各处理血浆激素的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注射3 mg和6 mg使猪肝脏的器官系数显著下降(P<0.05),对其他器官和功能没有产生不良影响;注射9 mg使肝脏和肾脏产生广泛的颗粒变性。质粒的残留仅在9 mg组注射部位肌肉中能检测到。综合各项试验结果6 mg以下注射剂量的pGRF基因质粒在养猪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对大约克×(巴克夏×沙子岭)(简称大巴沙)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评估。选取99头大巴沙猪进行屠宰测定,主要测定屠宰率、胴体长、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胴体性状及pH、肉色、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大巴沙猪的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为72.24%和59.22%,系水力损失和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93.16%和2.90%。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大巴沙猪宰前活重与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屠宰率、pH1、肌苷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并构建了宰前活重与相关指标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大巴沙猪胴体性状优良、肌肉保水力强、肉质鲜美,可通过宰前活重快速估测屠宰率、胴体长、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含量,大大节省屠宰测定成本。  相似文献   

3.
生长肥育猪骨骼肌注射表达pGRF基因质粒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猪的GRF基因表达质粒注射于猪的骨骼肌后,研究其促生长效应与机理。选用始重6.3kg的44头去势长白×太湖仔猪,分6组,采用2×3因子安排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按6~10kg、10~20kg、20~50kg、50~100kg4个阶段饲养。4个饲养阶段的饲粮低蛋白水平分别是20.70%,17.90%,15.03%,13.00%;高蛋白水平分别是23.70%,20.90%,18.02%,16.00%。pGRF基因质粒注射剂量设0mg、0.5mg、1.0mg3个水平,于试验开始与试验猪体重达60kg时共注射基因质粒2次。测定各阶段日增重,饲料消耗量,耗料增重比以及30、70、100kg时血液中GH、GRF、IGF-I的浓度。100kg时屠宰进行胴体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饲粮蛋白水平对各阶段及全期试验猪日增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50~100kg阶段与全期日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注射pGRF基因质粒对各阶段及全期日增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6~10kg、10~20kg、50~100kg3阶段及全期日采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6~10kg阶段、50~100kg阶段及全期耗料增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注射pGRF基因质粒对30kg及70kg体重时猪血液中GRF、GH、IGF-I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提高饲粮蛋白水平与注射pGRF基因质粒均可明显降低超声波测膘厚及屠宰测膘厚、增大眼肌面积(P<0.05)。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猪生长激素释放因子(pGRF)基因质粒对由脂多糖或三联苗诱导的免疫应激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36头(28±2)d断奶的杜长大(Duroc×Landrace×Yorkshire,DLY)三元杂交仔猪,按体重相近、阎公猪和母猪各1/2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不注射pGRF基因质粒、大肠杆菌LPS或三联苗)、注射pGRF组、注射脂多糖(LPS)组、注射pGRF+LPS组、注射三联疫苗组(猪瘟兔化弱毒,猪丹毒杆菌G4T10弱毒,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E0630弱毒)和注射pGRF+三联疫苗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开始时,pGRF组、pGRF+LPS组、pGRF+三联疫苗组的仔猪大腿肌肉分别注射1.0 mg pGRF基因质粒;试验的第11天给LPS组、pGRF+LPS组仔猪注射100 ug/kg LPS生理盐水溶液,三联疫苗组以及pGRF+三联疫苗组注射2头份三联苗生理盐水溶液,对照组和pGRF组注射生理盐水;第18天时按照第11天的操作重复进行.结果表明,在2次注射LPS或三联苗后,即10~17 d和17~24 d阶段,pGRF+LPS组仔猪的ADG显著(10~17 d,P<0.05)或极显著(17~24 d,P<0.01)高于LPS组,F/G均显著低于LPS组(P<0.05);pGRF+疫苗组仔猪ADG均显著高于疫苗组(P<0.05),F/G显著低于疫苗组(P<0.05).在第11天和第18天,pGRF+LPS组仔猪的血清细胞因子(IL-1、IL-6)水平均极显著低于LPS组(P<0.0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和IgG浓度均极显著高于LPS组(P<0.01);pGRF+疫苗组仔猪的血清IL-1和IL-6浓度显著低于疫苗组(P<0.05),lgG浓度极显著(11 d,P<0.01)或显著(18 d,P<0.05)高于疫苗组,IGF-I浓度显著(11 d,P<0.05)或极显著(18 d,P<0.01)高于疫苗组.证明pGRF基因质粒能缓解由LPS或三联疫苗免疫应激引起的仔猪生长抑制;能够抑制由脂多糖或三联苗诱导的血清IL-1和IL-6浓度的上升和血清IGF-I浓度的降低,同时能提高免疫应激仔猪的血清IgG浓度.  相似文献   

5.
猪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质粒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选用 30头杜洛克×太湖和汉普夏×太湖二元杂仔猪 ,平均 4 4日龄断奶 ,体重 (10 .30± 1.80 )kg ,研究了经腿部肌肉注射 0 ,0 .2 5 ,0 .5 ,1.0和 2 .0mg猪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pGRF)基因质粒对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血液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pGRF基因质粒对猪不同生长阶段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 ,10~ 4 0kg阶段促生长效果好于 4 0~ 10 0kg阶段 ,且促生长效果与剂量有关。相对于促生长效果 ,在猪整个生长阶段pGRF基因质粒对饲料利用率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10 0kg体重屠宰 ,2mg组对胴体品质改善最明显 ,但对肉质无影响 ;血液中GH、IGF I、GRF及血糖浓度和血清尿素氮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6,(2)
选择4个屠宰体重区间对舍饲型合作猪胴体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30 kg屠宰,后腿丰满度理想,产肉性能高,瘦肉率59.62%,屠宰率66.315%,具有皮薄(0.5 cm)、背膘薄(0.797 cm)、眼肌面积大(16.15 cm2)的特点,属于优良的瘦肉型小型猪。宰前活重与胴体重、眼肌面积,胴体重与屠宰率、眼肌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宰前活重与屠宰率、背膘厚、骨率,胴体重与背膘厚、骨率,屠宰率与眼肌面积,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皮厚与后腿比例,眼肌面积与瘦肉率、骨率,瘦肉率与皮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背膘厚与瘦肉率,后腿比例与脂率,瘦肉率与骨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9,(6)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23头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评定,按宰前活重分为3组,分别为100 kg组(组1)、115 kg组(组2)、130 kg组(组3)。结果表明:1)胴体性能:胴体重、屠宰率、胴体直长、3点平均背膘厚、3点平均皮厚和眼肌面积这6个指标有随着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数值均以组3最高,组2居中,组1最低。其中,胴体重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组3屠宰率比组1高出5.30个百分点(P0.05);组3胴体长极显著高于组1和组2(P0.01);3点平均背膘厚、3点平均皮厚和眼肌面积组3均极显著高于组1(P0.01);皮率以组3最高,分别比组1和组2高出1.93个百分点(P0.05)和1.91个百分点(P0.05)。2)肉品质:宰后1 h背最长肌pH、L、a和b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屠宰体重在100~130 kg之间,屠宰体重对其胴体性能有显著影响,而对其肌肉pH和肉色影响不明显;结合胴体性能和肉质,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的适宜屠宰体重为115 kg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高剂量注射pGRF基因质粒对动物生产性能及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6.78± 0.47)kg的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在试验开始时按不同处理分别注射0、2.2 mg和 4.4mg的pGRF基因质粒。结果表明:注射2.2 mg和4.4 mg的pGRF基因质粒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0.05或P>0.05),注射高剂量(4.4 mg)pGRF基因质粒相对于2.2 mg剂量并不能进一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高剂量(4.4 mg)pGRF基因质粒可相对延长其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时间,可有效提高动物生长后期血浆GRF浓度。高剂量(4.4 mg)的pGRF基因质粒具有促进内源生长抑素(SS)分泌的作用,因而不利于其生物学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五指山猪和长白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五指山猪肉和长白猪肉的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长白猪宰前重、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屠宰率、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及瘦肉率均极显著高于五指山猪(P<0.01);五指山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pH、熟肉率、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五指山猪肉的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因此,五指山猪肉品质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6,(4)
为研究无抗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肥育猪胴体性状、体组分比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60头60 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成2个饲粮处理组,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微生态制剂600 mg/kg,每组3栏,每栏10头(公母各半),饲喂42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栏选取1头体重相近的阉公猪进行屠宰。结果显示,胴体性状,试验组皮厚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3.33%(P0.05),其它指标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体组分比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板油率显著降低10.00%(P0.05),脾重率和胰重率分别显著提高13.63%(P0.05)和10.53%(P0.05);其它指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肉品质,与对照组相比,宰后45 min,试验组猪肉红度(a*)、黄度(b*)分别提高42.05%(P0.05)、24.48%(P0.05);宰后24 h,试验组猪肉b*显著增加15.17%(P0.05)、贮存损失显著减少7.46%(P0.05);其它指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肥育猪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600 mg/kg对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向小鼠后肢小腿肌注pGRF表达质粒并加以电穿孔条件,注射剂量分别为5,10,50μg,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0,20,30d测体质量,并采血分离血清测血清GRF水平。结果显示,5μgpGRF质粒电穿孔组注射后10dGRF分别比对照组、5μgpGRF质粒组升高44.73%(P0.05),12.86%(P0.05);血清中GRF水平升高。30d累积增重,5μgpGRF质粒电穿孔组分别比对照组、5μgpGRF质粒组高11.46%,6.75%(P0.05);10μgpGRF质粒组分别比对照组和10μgpGRF质粒电穿孔组高19.52%(P0.05),19.42%(P0.05)。50μgpGRF质粒组45d累积增重分别比对照组、pGRF质粒电穿孔组高14.00%,12.00%(P0.05)。结果表明,电穿孔处理可提高GRF基因在小鼠肌肉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活牛与牛肉产品质量需求的对应程度,实现肉牛产业优质优价、优质优加、优质优营的高效率、规模化、规范化生产,试验选取19~21月龄安格斯阉牛55头,按宰前活体评定规则分为特级牛(试验1组)、优级牛(试验2组)、良级牛(试验3组),进行了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及部位肉重等指标的测定,分析了宰前活体评定等级与安格斯牛产肉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1组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P0.01),试验2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3组胴体重、屠宰率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肉品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3组胴体深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1),胴体胸深显著低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5),后腿长、肋部肉厚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1)。试验1组小瓜、辣椒条部位肉重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P0.01),米龙、上脑、里脊部位肉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试验1组、试验2组眼肉、外脊部位肉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说明宰前活体评定分级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等级活牛的产肉性能,提高高档、优质部位肉分割产出率,提升肉品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13.
选择四个屠宰体重区间对舍饲型合作猪12个胴体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30 kg(即6月龄)屠宰,瘦肉率59.62 % ,屠宰率66.32%,具有皮薄(0.5 cm)、背膘薄(0.797 cm)、眼肌面积大(16.15 cm2)的特点,表明合作猪属于优良的瘦肉型小型猪.经分析可知,宰前活重与胴体重、眼肌面积,胴体重与屠宰率、眼肌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宰前活重与屠宰率、背膘厚、骨率,胴体重与背膘厚、骨率,屠宰率与眼肌面积,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皮厚与后腿比例,眼肌面积与骨率,瘦肉率与皮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背膘厚与瘦肉率,后腿比例与含脂率,瘦肉率与骨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12个胴体性状指标经主成分分析可获得5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胴体性状总变异量的87.025%.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pGRF基因质粒对免疫应激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探讨pGRF基因质粒缓解免疫应激引起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选取18头日龄为(35&#177;2)d、体质量为(7.86&#177;0.59)kg未去势的杜洛克&#215;长白&#215;大白(DLY)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采用单向分类试验设计,按体质量相近、性别一致的原则配对,分为3个处理,即pGRF(pGRF基因质粒)组、pGRF+LPS(脂多糖)组和LPS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结果表明:pGRF基因质粒可以缓解因注射LPS导致的日增质量的降低(P〈0.05),饲料转化率有所改善(P〉0.05);能够抑制由LPS诱导的细胞因子(IL-1I、L-6)浓度的上升(P〈0.05或P〈0.01)和血清IGF-I浓度的降低(P〈0.05或P〈0.01),同时显著提高血清IgG的浓度(P〈0.05)。结论:pGRF基因质粒缓解了断奶仔猪因注射脂多糖引起的生长抑制,降低了血清IL-1和IL-6的水平,提高了血清IgG的浓度,提高了仔猪的抗病力,从而缓解了断奶仔猪的免疫应激;pGRF基因质粒缓解免疫应激的作用与其促进IGF-I的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研究β-葡聚糖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探明β-葡聚糖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96头20 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猪,按体重和性别比例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 mg/kgβ-葡聚糖。试验期为10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β-葡聚糖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改善饲粮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β-葡聚糖显著提高猪只胴体长和肌肉p H(P0.05),显著降低肌肉滴水损失(P0.05),显著改善肉色(P0.05),同时显著提高肌肉中肌苷酸含量(P0.05),改变猪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比例,从而改善肉的风味。综上,饲粮中添加100 mg/kgβ-葡聚糖可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消化率,提高胴体长,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一水肌酸对肥育猪胴体组成及肌肉系水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观察一水肌酸(creatine monohydration,CMH)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系水力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选用体重7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8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含CMH为0或0.25%的日粮,饲养试验时间为30 d。结果发现,CMH对猪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CMH显著提高了肥育猪的眼肌面积(P<0.05),而对屠宰率、瘦肉率、胴体直长、胴体斜长、腹脂重、脂肪率、背膘厚、皮肤比率、骨骼比率等无显著影响(P>0.05);CMH还使试验组猪的背最长肌率显著提高(P<0.05),股二头肌率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对其他骨骼肌重率无明显影响(P>0.05);CMH使肥育猪宰后24 h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的滴水损失明显降低(P<0.05)、pH显著提高(P<0.05),而肌肉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一水肌酸可通过降低肌肉中乳酸的积累,提高肌肉的pH,从而降低宰后肌肉的滴水损失,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17.
以育肥期湖羊公羔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栏饲养的方式,以20 d为一个测定周期,测定80~180 d湖羊公羔的采食量、体尺和体重等生长性能指标,旨在研究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生长性能指标测定结束后立即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指标。按照80~180 d期间ADG将试验群体分为高(H)、中(M)和低(L) 3组,分别为76、110和66只湖羊。结果表明:1) H组湖羊的体高、体长和胸围增加幅度显著高于L组(P 0.05),优于M组(P 0.05)。2) H组的湖羊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长显著高于L组(P 0.05);L组的湖羊头蹄重和器官重(除肝重外)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H组的肝重及其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著高于L和M两组(P 0.05);H组的GR值、背膘厚、尾脂重、肾周脂重和肠系膜脂肪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肠系膜脂肪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著高于L组(P 0.05)。3) 3组湖羊的熟肉率、失水率、滴水损失、剪切力、pH_1和24 h肉色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L组45 min a~*(红度)和45 min b~*(黄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H组的pH24和45 min L~*(亮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0.05)。由此可见,H组湖羊的生产性能最优,有较高的机体质量和产肉绝对值,3组肌肉品质无较大差异;肝脏相对重对湖羊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可能与肝脏代谢能力有关,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胴体品质,试验通过对F2代海南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和胴体品质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2代海南特种野猪体型较小,初生重和断奶重较低,生长速度较缓慢;F2代海南特种野猪胴体重为25.19 kg,屠宰率为73.56%,背膘厚为2.46 mm,眼肌面积为37.47 cm2,后腿比例为14.93%,瘦肉率为52.38%,骨率为28.66%;屠宰率与宰前活重、眼肌面积、瘦肉率、后腿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胴体重、皮脂率、背膘厚、板油比例、骨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瘦肉率与皮脂率、骨率、胴体重、背膘厚、板油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屠宰率、宰前活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海南特种野猪体型小,生长缓慢,但屠宰率和瘦肉率均较高,胴体品质呈现中国优质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甘加型藏羊与当地蒙古羊屠宰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加型藏羊和蒙古羊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存在差异,而且指标不同,差异的程度不同。在体重方面,甘加型藏羊的宰前活重为38.2 kg,较蒙古羊宰前活重重;各项指标除屠宰率比对照组低两个百分点外,在体高、体斜长、胸围、胴体重等体尺体重指标方面,甘加型藏羊都高于蒙古羊;净肉重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蒙古羊,胴体产肉率指标也均高于蒙古羊(P<0.01)。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胍基乙酸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72头初始体重(75.10±0.75)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育肥猪,按体重一致、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期45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胍基乙酸。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胍基乙酸显著提高了育肥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其耗料增重比(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胍基乙酸提高了育肥猪胴体重、屠宰率和标准无脂瘦肉率(P0.05),显著降低其第10肋背膘厚度(P0.05),但对其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胍基乙酸提高了育肥猪背最长肌肉红度(a*)、pH_(45 min)和pH_(24 h),显著降低了其滴水损失(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500μg/kg胍基乙酸改善了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