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草鱼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基因全长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ACSL4基因在草鱼大脑、心脏、脾脏、肝胰脏、肌肉、肾脏、肠系膜脂肪、前肠、中肠、后肠10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投喂不同淀粉源饲料以及饥饿再投喂0、3、6、12和24 h后草鱼肝胰脏中ACSL4基因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草鱼ACSL4基因cDNA全长2 418 bp,其开放阅读框2 121 bp,共编码706个氨基酸;草鱼ACSL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1个跨膜结构域、1个脂肪酸绑定基序和1个ATP/AMP绑定基序。草鱼ACSL4 mRNA在大脑和脾脏中相对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0.05),在肌肉中相对表达量最低;投喂不同淀粉源饲料对草鱼肝胰脏中ACSL4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饥饿再投喂12 h后,草鱼肝胰脏中ACSL4 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24 h后恢复至最初水平。本试验从草鱼10种混合组织中克隆了ACSL4基因全长cDNA,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主要功能性位点脂肪酸绑定基序和ATP/AMP绑定基序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草鱼ACSL4基因主要在大脑和脾脏中表达;饲料中淀粉源对草鱼肝胰脏中ACSL4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在饥饿再投喂12 h后,草鱼肝胰脏中ACSL4 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随后显著下降至最初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草鱼肝脏对高脂饲料的代谢调控机理,试验研究了连续12周投喂含8.1%脂肪的饲料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肝胰脏生化指标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mRNA表达的影响。将120尾平均体重为(15.0±2.4)g的健康草鱼随机为高脂组和基础组,分别投喂含8.1%脂肪的高脂饲料和4.6%脂肪的基础饲料,并在试验的第4、8、12周检测草鱼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试验第12周,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肝胰脏组织形态,并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肝胰脏AC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高脂组草鱼肝细胞出现损伤,并随投喂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高脂组草鱼血清中AST、ALT活性及TG、CHO含量以及肝胰脏中MDA含量均随投喂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而肝胰脏中SOD和CAT活性则随投喂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在试验第12周,高脂组草鱼血清中AST、ALT活性及TG、CHO含量以及肝胰脏中MDA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或P<0.01),而肝胰脏中SOD和CAT活性则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或P<0.01);与基础组相比,高脂组草鱼肝胰脏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由此得出,高脂饲料的连续投喂升高了草鱼的血脂水平,并使草鱼肝胰脏出现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高脂饲料降低草鱼抗氧化能力以及促进肝脏脂肪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半滑舌鳎肝脏中克隆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1)基因全长c D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半滑舌鳎ACC1基因在肠道、肝脏、肌肉、卵巢、脾脏、全脑、肾脏、心脏、肠系膜脂肪等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半滑舌鳎肝脏中ACC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半滑舌鳎ACC1基因c DNA全长7 811 bp,含1个7 07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 357个氨基酸,ACC1蛋白计算分子质量为266 ku,等电点为6.42。半滑舌鳎ACC1氨基酸序列保守位点包括1个ATP结合位点(Gly~(316)~Gly~(321))、1个生物素结合位点(Val~(785)-Met~(786)-Lys~(787)-Met~(788))、1个辅酶A结合位点(Ser~(1969)~Val~(1995))。此外,半滑舌鳎ACC1基因存在可变剪接,形成另外2个同工型(isoforms),与分子质量为266 ku的ACC1相比,分别少8和15个氨基酸。2)半滑舌鳎所有组织中均检测到ACC1基因的表达,肝脏和全脑中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分别为2.67和2.53;肠道、肠系膜脂肪和卵巢中次之,分别为1.14、1.10和0.97;肾脏中最低,仅为0.48。3)与对照组(未添加鱼油组)相比,3.5%鱼油组肝脏中A 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7.0%和10.0%鱼油组肝脏中A CC1 mRNA相对表达量进一步降低,显著低于3.5%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10.0%鱼油组低于7.0%鱼油组(P0.05)。综上,本试验克隆出了半滑舌鳎ACC1基因的全长c DNA,并得出半滑舌鳎ACC1蛋白的主要功能位点为ATP结合位点、生物素结合位点、辅酶A结合位点,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基本保守。半滑舌鳎ACC1基因主要在肝脏和全脑等生脂组织中表达,饲料中添加鱼油显著抑制其肝脏中ACC1基因的表达,且抑制作用与鱼油添加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比例玉屏风多糖对草鱼肠黏膜形态结构及主要免疫与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750尾平均体重为(74.50±2.50)g的健康草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对照组(Ⅰ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Ⅱ~Ⅴ组)投喂在基础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0.8、1.2、1.6、2.0 g/kg玉屏风多糖的试验饲料。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14天时,Ⅴ组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而绒腺比则显著提高(P0.05)。2)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7天时,Ⅲ和Ⅳ组头肾中白介素-2(IL-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Ⅱ、Ⅲ、Ⅳ和Ⅴ组头肾中干扰素γ(IFN-γ)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Ⅲ、Ⅳ和Ⅴ组肠道中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 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14天时,Ⅳ和Ⅴ组头肾中IL-2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Ⅱ、Ⅲ、Ⅳ和Ⅴ组头肾中IFN-γ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Ⅲ、Ⅳ和Ⅴ组肠道中SG LT-1和G LUT-2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4)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21天时,Ⅳ组头肾中IL-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Ⅱ、Ⅲ、Ⅳ和Ⅴ组头肾中IFN-γ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Ⅱ、Ⅲ、Ⅳ和Ⅴ组肠道中SG LT-1和G LUT-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5)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28天时,Ⅳ和Ⅴ组头肾中IL-2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Ⅲ、Ⅳ和Ⅴ组头肾中IFN-γ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Ⅱ、Ⅲ、Ⅳ和Ⅴ组肠道中SGLT-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综上所述,在草鱼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玉屏风多糖能够改善肠黏膜形态结构,促进肠道中SGLT-1和GLUT-2基因的表达,调控头肾中IL-2和IFN-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肠道吸收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节约饲养成本出发,草鱼饲料中玉屏风多糖最适添加量为1.6 g/kg。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维生素D3水平对黄鳝抗菌肽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索饲料中维生素D3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抗菌肽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挑选体质健康、平均体重为(21.7±2.1)g的黄鳝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6组黄鳝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0 IU/kg维生素D3)中添加0、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饲料.于投喂试验饲料后20、40和60 d,从各组随机选择6尾黄鳝,分别采集其肝胰脏、脾脏、头肾和后肠组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样品中hepcidin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投喂20、40和60 d后,黄鳝4种组织中均有hepcidin基因表达,并且肝胰脏中显著高于脾脏、头肾和后肠中(P<0.05);随维生素D3添加水平的增加,黄鳝hepcidin基因在4种组织的表达量同一时间点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20天时4种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以2 000 IU/kg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第40和60天时肝胰脏、头肾中的表达量均以500 IU/kg组为最高,其中第40天时显著高于0、250、4 000 IU/kg组(P<0.05),第60天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提示,短期(20 d)内在饲料中添加2 000 IU/kg的维生素D3可显著提高黄鳝内脏组织中hepcidin 基因的表达量;饲喂周期较长(40或60 d)时,饲料中添加500 IU/kg维生素D3可显著提高hepcidin基因在黄鳝肝胰脏和头肾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氨氮胁迫下饥饿与复投喂对黄颡鱼脂质代谢的影响,将360尾黄颡鱼幼鱼[初始体重为(14.95±0.03)g]随机分配到12个养殖桶中,每桶30尾。对照组人工饱食投喂42 d,试验组饥饿14 d后恢复投喂28 d。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被暴露到总氨氮浓度为0(低氨氮处理,正常养殖环境)和5.70 mg/L(高氨氮处理,氨氮胁迫)的水体中,每组分配3桶试验鱼。结果显示:饥饿14 d后,高氨氮处理黄颡鱼肝脏中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脂肪酸合酶(FAS)活性以及6PG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FAS、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低氨氮处理(P<0.05),而肝脏中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以及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则显著高于低氨氮处理(P<0.05);在氨氮胁迫或正常养殖环境下,饥饿14 d后,试验组黄颡鱼肝脏中6PGD、FAS活性以及6PGD、G6PD、FAS、SREBP-1和PPAR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PT、LPL活性以及PPARα、CPT1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投喂28 d后,高氨氮处理黄颡鱼肝脏中6PGD、FAS活性以及6PGD、G6PD、FAS和PPARα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低氨氮处理(P<0.05),而肝脏中CPT、LPL活性以及CPT1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则显著高于低氨氮组(P<0.05);在氨氮胁迫或正常养殖环境下,恢复投喂28 d后,试验组黄颡鱼肝脏中6PGD活性以及6PGD和G6PD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肝脏中LPL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氨氮胁迫下,试验组黄颡鱼肝脏中FAS、SREBP-1和PPAR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知,氨氮胁迫和饥饿胁迫均会促进黄颡鱼的脂质分解代谢,并抑制脂质合成代谢;氨氮胁迫下饥饿后复投喂能够恢复黄颡鱼的脂质代谢稳态。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模式对草鱼特定生长率、肌肉及肝胰脏营养成分与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270尾体质量相近的草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采用矮象草(Pennisetum purpereum)、20%矮象草+80%配合饲料混合、配合饲料(均以干重计)3种营养模式进行饲喂。试验期为180d。结果表明:1)矮象草模式下,草鱼特定生长率及腹肌、背肌、肝胰脏中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营养模式(P<0.05),但饲料系数及3种组织中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腹肌和背肌中钙(Ca)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2种营养模式(P<0.05),且肝细胞内无明显脂肪空泡,肌间和肌内脂肪较少,肌纤维较细且排列紧密。2)混合模式下,草鱼除腹肌无氮浸出物含量最低,腹肌铜(Cu),背肌锌(Zn)、铁(Fe)及肝胰脏Ca、锰(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营养模式(P<0.05)外,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肌纤维直径及间隙、肌间与肌内脂肪、肝细胞中脂肪空泡数量均介于矮象草模式和配合饲料模式之间。3)配合饲料模式下,草鱼特定生长率、肝胰脏无氮浸出物和3种组织中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营养模式(P<0.05);但饲料系数,背肌无氮浸出物含量,腹肌Zn、镁(Mg)、Fe含量,肝胰脏Zn、Cu、Mg、Fe含量以及3种组织中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营养模式(P<0.05),且肝细胞内脂肪空泡数量、肌间和肌内脂肪沉积量、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间隙等均明显增加。综合来看,草鱼的营养模式以20%矮象草+80%配合饲料混合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饲料中糊精水平对乌克兰鳞鲤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试验配制蛋白质水平为30%,糊精水平分别为15%和25%的2种试验饲料,以平均体重为3.92 g的乌克兰鳞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将300尾鱼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饲养8周后,检测乌克兰鳞鲤生长指标、生化指标和糖代谢酶活性;禁食48 h后再投喂,测定投喂后0、3、6、12、24、48 h肝胰脏和肠道葡萄糖激酶(GK)和葡萄-6-磷酸酶(G6 Pase)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25%糊精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5%糊精组(P0.05)。2)25%糊精组的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15%糊精组(P0.05)。3)25%糊精组血清己糖激酶(HK)、GK、丙酮酸激酶(PK)、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肝胰脏HK、GK、G6 Pase活性显著高于15%糊精组(P0.05),而肝胰脏MDH活性则显著低于15%糊精组(P0.05)。4)再投喂24 h后25%糊精组肝胰脏GK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5%糊精组(P0.05)。再投喂6 h后,25%糊精组G6Pase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15%糊精组(P0.05)。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25%的饲料糊精水平对乌克兰鳞鲤生长和糖代谢的促进作用好于15%的饲料糊精水平。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不同脂肪酸对草鱼组织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实验选用初始作重约1.4g的草鱼,在60天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1种不含脂肪的饲料和8种含3%不同脂质的饲料,观察了饲料中添加油酸(18:1n-9)、亚油酸(18:2n-6)、亚麻酸(18:3n-3)和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20:5n-3+22:6n-3)对草鱼肝胰脏、肌肉、头部和去肝胰脏内脏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摄食单纯含油酸饲料的草鱼相比,含1%18:2n-6和1%18:3n-3或1%18:2n-6和0.5%n-3HUFA饲料组草鱼的肝胰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但内脏脂质含量升高。向饲料中添加18:2n-6、18:3n-3和n-3HUFA能明显影响草鱼肝胰脏、肌肉和头部脂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组织中n-6系列和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与饲料中添加18:2n-6和18:3n-3有相关关系,表明草鱼具有生物转化18:2n-6和18:3n-3为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肌内脂肪与脂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关系,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8头乌金猪和6头长白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索氏提取法检测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金猪FAS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虽然高于长白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乌金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高于长白猪,且差异显著(P0.05)。乌金猪和长白猪的FAS和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都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乌金猪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长白猪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乌金猪和长白猪间存在品种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肌内脂肪含量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脱毒剂对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肌肉中含量和肝胰脏非特异免疫指标以及血清酶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连续投喂6 d,建立抗生素模型(E),以投喂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C),6 d后,饥饿处理24 h,采样鲫肝胰脏和血清测定指标。将已建立抗生素模型的试验鱼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投喂添加脱毒剂的饲料(RE)和基础饲料(GE)进行脱毒试验。在脱毒试验的第14、21 d和28 d,检测鲫肌肉中的恩诺沙星含量,并在第28 d检测鲫肝胰脏非特异免疫酶以及血清酶。结果表明:(1)RE组鲫肌肉中的恩诺沙星含量分别在14、21 d和28 d比GE组降低87.08%,44.97%和28.97%,差异显著(P0.05)。RE组鲫肌肉中的恩诺沙星含量在7~14 d消除速度较快,14 d后消除速度变慢直至21 d后基本趋于平稳并达到安全浓度。GE组在21 d后,恩诺沙星在鲫肌肉中消除速度趋于平稳,但在28 d时,依然高于安全浓度。(2)E组肝胰脏非特异免疫酶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血清酶(AST和AKP)显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综合以上结果,脱毒剂可在7 d内促进恩诺沙星的消除,加快鲫肝功能的恢复,显著缩短鲫投喂恩诺沙星的休药期。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丙二醛(MDA)对草鱼肠道、肝胰脏抗氧化防御能力的影响,以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通路为研究对象,选择初始体重(74.8±1.0)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pond),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4组草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61(B1组)、124(B2组)、185 mg/kg(B3组)MDA的试验饲料,在池塘网箱养殖72 d后,测定肠道、肝胰脏和血清中MDA和GSH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测定草鱼肠道、肝胰脏GSH/GSTs通路中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谷胱甘肽还原酶(GSR)、pi-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pi)、微粒体谷胱甘肽硫转移酶1(MGSt1)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除B3组肝胰脏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外,其余试验组肠道、肝胰脏MD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各试验组血清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除B1、B3组肠道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外,其余试验组肠道、肝胰脏GSH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B1、B2组血清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B2、B3组肠道及B1组肝胰脏GCLC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除B2组肠道G SR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外,其余试验组肠道和肝胰脏G SR表达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B2、B3组肠道及B3组肝胰脏GSTpi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B3组肠道MGST1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各试验组肝胰脏MGST1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结果表明,MDA引起草鱼肠道、肝胰脏GSH/GSTs通路抗氧化应激反应,且肠道和肝胰脏受M DA的影响程度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猪的唾液酸合成酶基因(SAS)的生物学功能,研究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民猪唾液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S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构建分子进化树;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该基因在大肠、腿肌、肺、脂肪、心、脾和肝脏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猪的唾液酸合成酶基因全长1080 bp,编码359个氨基酸,是一种跨膜蛋白。该蛋白存在1个似抗冻蛋白域标记,同时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所构建的分子进化树与物种进化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该基因在肺和脾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脂肪在大肠、肌肉、心和肝中表达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饥饿胁迫对淡水石首鱼形体指标、肌肉脂肪酸组成及肝脏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淡水石首鱼(Aplodinotus grunniens)180尾,平均体重为(20.88±0.91)g,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分别在饥饿0、1、4、8、12、24、36、48 h及3、4、6、10、14、21、28、42 d时采集样本,每个重复随机采集3尾,每个饥饿时间点共采集9尾,分析形体指标、肌肉脂肪酸组成及肝脏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结果显示:1)部分饥饿时间显著降低肥满度(CF)、脏体比(VSI)、肝体比(HSI)、腹脂比(IPF)(P<0.05)。2)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在饥饿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饥饿14 d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下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上升(P<0.05)。3)饥饿14、42 d,肝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饥饿0和24 h(P<0.05),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饥饿0和24 h(P<0.05);饥饿24 h及14、42 d,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但显著高于饥饿0 h(P<0.05)。研究表明,饥饿胁迫降低了淡水石首鱼的CF、HSI、IPF、VSI,影响了肌肉不同类型脂肪酸的组成,促进了脂肪分解代谢而抑制了脂肪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7,(4):19-23
为探究FoxO4基因序列和组织表达特征,采用RT-PCR法从猪肝脏中克隆FoxO4基因c DNA的部分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大白猪、从江香猪2个猪品种的不同组织m RNA表达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获得猪FoxO4基因615 bp编码区序列;FoxO4基因m RNA在大白猪所检测的9个组织样中均有表达,在肺中表达量最高,在脂肪中表达量次之;FoxO4基因m RNA在从江香猪所检测的9个组织样中也均有表达,在脂肪中表达量最高,在肺中表达量次之;在2个品种中FoxO4基因在肺、肾、大肠、脂肪中m RNA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一种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试验以不同生长阶段的阿勒泰羊羔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肌肉和脂肪组织中MSTN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该基因在不同月龄阿勒泰羊羔羊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阿勒泰羊0~6月龄羔羊MSTN mRNA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4月龄羔羊MSTN mRNA表达量在肌肉中最高,0~4月龄的表达量逐渐上升,4~6月龄逐渐下降.6月龄羔羊脂肪中的MSTN mRNA表达量最高.不同月龄阶段阿勒泰羊羔羊肌肉和脂肪MSTN 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等指标,这对进一步理解MSTN基因的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44.34±1.58)g的津新鲤1 2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尾鱼。6组饲料分别含有豆油、鸡油、玉米油、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饲养8周后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津新鲤生长、相关脂代谢酶活性及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油组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5组(P0.05),但玉米油组饵料系数则最低。不同脂肪源饲料对肝胰脏及肾脏中LPL、肝脂酶(HL)、总脂酶(GE)、脂肪代谢酶活性影响很大(P0.05),且玉米油组酶活性均最高;各组肝胰脏及肾脏FAS变化不大(P0.05)。从基因表达来看,玉米油组更容易诱导和调节肝胰脏和肾脏中FAS及LPL m RNA的表达(P0.05),再次投喂后6 h,肝胰脏和肾脏中LPL m RNA表达丰度均达到峰值,而肝胰脏中FASm RNA表达丰度达到最低值,肾脏中FAS m RNA表达丰度逐渐下降。总之,玉米油可作为津新鲤优质脂肪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对草原红牛AIDA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差异表达研究,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以期在细胞水平上探究AIDA基因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应用RT-PCR方法从草原红牛脂肪组织中扩增AIDA基因编码区,测序鉴定后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AIDA基因在草原红牛9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肌肉、脂肪)和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BI-CMV3-AIDA,转染草原红牛前体脂肪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IDA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AIDA基因编码区全长921 bp,编码306个氨基酸,含有4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和29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上。AIDA基因在草原红牛9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成脂分化结果表明,AIDA基因mRNA表达量在分化的第2天达到最高,随着脂肪细胞的成熟,其表达量逐渐降低;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AID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BI-CMV3-AIDA,且过表达组AIDA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试验成功构建了AID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草原红牛前体脂肪细胞中高度表达,该结果为体外研究牛AIDA基因对脂肪合成代谢及其机体代谢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对草原红牛AIDA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差异表达研究,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以期在细胞水平上探究AIDA基因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应用RT-PCR方法从草原红牛脂肪组织中扩增AIDA基因编码区,测序鉴定后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AIDA基因在草原红牛9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肌肉、脂肪)和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BI-CMV3-AIDA,转染草原红牛前体脂肪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IDA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AIDA基因编码区全长921 bp,编码306个氨基酸,含有4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和29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上。AIDA基因在草原红牛9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成脂分化结果表明,AIDA基因mRNA表达量在分化的第2天达到最高,随着脂肪细胞的成熟,其表达量逐渐降低;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AID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BI-CMV3-AIDA,且过表达组AIDA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试验成功构建了AID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草原红牛前体脂肪细胞中高度表达,该结果为体外研究牛AIDA基因对脂肪合成代谢及其机体代谢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得到黄颡鱼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同时掌握其组织表达差异,并揭示饲料中添加碘化钾对黄颡鱼甲状腺TSHR基因表达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TSHR基因c DNA全长序列,再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SH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制备了碘化钾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10、50和100 mg/kg的4种试验饲料进行为期27 d的黄颡鱼养殖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克隆得到长度为2 786 bp的TSHR基因c DNA的全长序列,其中开放阅读框2 238 bp,编码745个氨基酸,Blast程序分析表明黄颡鱼TSHR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已知鱼类的相似性为60%~87%。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SHR基因在甲状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其次是肝脏、肌肉和肠道。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00 mg/kg组甲状腺TSHR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0和100 mg/kg组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碘化钾不仅影响TSHR基因的表达,还能有效促进黄颡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