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周龄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对幼龄羊胚胎体外生产技术(JIVET)的影响,试验对10只5~10周龄杜寒杂种羔羊进行激素诱导,获取卵母细胞,分别在基础成熟液和含200μmol/L半胱氨酸的成熟液里成熟,再分别在含2%发情羊血清(ESS)的Ⅰ受精液和含3 mg/m L牛血清白蛋白(BSA)的Ⅱ受精液里受精,测定不同周龄羔羊的采卵数量、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卵裂率。结果表明:5,7,8,10周龄羔羊获得卵母细胞数分别为(111.00±16.97)枚/只、(139.50±28.99)枚/只、(108.50±17.68)枚/只、(42.00±11.31)枚/只,5,7,8周龄羔羊显著高于10周龄羔羊(P0.05),而5,7,8周龄羔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成熟液获得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比基础成熟液高3.64百分点;Ⅰ受精液获得的卵母细胞卵裂率极显著高于Ⅱ受精液(P0.01)。说明选择5~8周龄羔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添加一定量半胱氨酸和体外受精液含一定量ESS可以改善JIVET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绒山羊母羔为研究对象,通过超排母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等试验研究,建立了绒山羊母羔体外胚胎生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PMSG+FHS组与FSH+PMSG组超排方法获得的卵母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PMSG+FHS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极显著高于FSH+PMSG组(P0.01)。成熟液添加EGF组PBⅠ率、卵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 ng/m L EGF组PBⅠ率显著高于10 ng/m L组(P0.05),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卵母细胞成熟培养24~27 h组第一极体率与卵裂率均显著高于21~24 h组(P0.05);SOF受精体系卵裂率显著高于TALP(P0.05),囊胚率极显著高于TALP受精系(P0.01)。秋季胚胎移植受体母羊16只,产羔3只。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氯化锶(Sr Cl2)对小鼠不同减数分裂阶段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试验选取8周龄昆明小鼠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分别获取处于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的成熟卵母细胞和利用细胞松弛素D抑制极体排出的处于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利用含有10μmol/L氯化锶的16 mmol/L培养液进行孤雌激活。结果表明:利用细胞松弛素D抑制第一极体排出的卵母细胞经氯化锶激活后的卵裂率为47.69%,但显著低于成熟卵母细胞的卵裂率(59.72%)(P0.05)。卵裂后,来自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孤雌胚胎囊胚率为16.92%,低于来自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孤雌胚胎的囊胚率(18.06%),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氯化锶可以对处于不同减数分裂阶段的小鼠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但激活效果差异较大,经激活的孤雌胚胎均可正常向后发育。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培养液中添加虾青素(AX)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3~25 g的ICR系雌性小鼠,利用超数排卵,取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受精1 h后将受精卵随机分组、分别移入浓度为0、5、10、25、50μmol/L的虾青素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发育培养,在培养24和96 h后分别观察并统计各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体外培养至96 h后,对囊胚进行细胞计数,统计囊胚细胞数差异;提取各组囊胚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胚胎的TGF-β和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添加10μmol/L虾青素能够改善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环境且显著提高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显著提高囊胚的细胞数(P0.05);极显著提高TGF-β基因表达量(P0.01)。结果表明,添加10μmol/L虾青素有利于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可用于改善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环境;TGF-β和Bcl-2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相关调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BMP10基因对鸡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定量PCR方法对BMP10基因在大恒肉鸡不同组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1~10周龄的体重曲线和增重曲线。结果显示:BMP10基因在胸肌、腿肌、肝脏组织的2、6、10周龄均有表达,其中6周龄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和肝脏组织(P0.01),10周龄肝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胸肌(P0.05)和腿肌组织(P0.05);胸肌与腿肌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模式,其中胸肌6周龄显著高于2周龄(P0.05)、极显著高于10周龄(P0.01),腿肌6周龄极显著高于2周龄(P0.01)和10周龄(P0.01),推测BMP10基因在孵化后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体外胚胎培养液及微滴内卵母细胞数等因素对肉牛体外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以优化其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OPU-IVP)技术体系,以屠宰场卵巢为卵母细胞来源,对比了不同培养液的胚胎生产效率;根据微滴(100μL/滴)内卵母细胞数量将培养体系分为5、10、15和20枚/滴四组,探究了卵母细胞数对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以OPU为卵母细胞来源,将培养体系分为10枚/滴和≥10枚/滴两组,探索了不同卵母细胞数对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屠宰场来源卵母细胞,Ⅰ组培养液(BO系列培养液)的成熟率(85.85±1.60)、8~16细胞(67.42±1.47)及囊胚率(37.23±0.99)都显著高于Ⅱ组培养液(P0.05)。(2)屠宰场来源的卵母细胞,微滴内卵母细胞数对卵裂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20枚/滴的8~16细胞率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其囊胚率显著高于5枚/滴组(P0.05);≥10枚/滴组的8~16细胞率及囊胚率显著高于10枚/滴组(P0.05)。(3)OPU来源卵母细胞,其微滴内卵母细胞数对卵裂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10枚/滴组的8~16细胞率及囊胚率显著高于10枚/滴组(P0.05)。使用BO系列培养液,微滴内培养卵母细胞数≥10枚时,能显著提高肉牛OPU-IVP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黔东南小香鸡的生长发育规律,以240羽(公母各半)黔东南小香鸡为研究对象,在0、2、4、6、8、10、12、14、16、18和20周龄时进行体重测定,在4、8、12、16和20周龄时测量体尺,在250日龄时随机选取30只黔东南小香鸡(公母各15只)进行屠宰性能和肉质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公母鸡间出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2周龄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其余周龄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不同周龄公鸡体尺显著高于母鸡(P0.05)或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屠宰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其余屠宰指标公鸡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腿肌中的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而腿肌和胸肌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公鸡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鲜味氨基酸(D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苏氨酸(Thr)、酪氨酸(Tyr)、赖氨酸(Lys)、精氨酸(Arg)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中癸酸(C10:0)、十一烷酸(C11:0)、10-顺-十七烯酸(C17:1)、硬脂酸(C18:0)、反亚油酸(C18:2n6c)、二十碳一烯酸(C20:1n9)、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三烯酸(C20:3n6)、花生四烯酸(C20:4n6)、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C22:6n3)这10种脂肪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试验结果可为黔东南小香鸡的选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讨品种对羔羊超数排卵效果和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并将体外受精胚胎进行了移植,为研究利用绵羊羔羊卵母细胞生产后代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对4~8周龄不同品种羔羊用FSH+PSMG处理后获得的平均卵母细胞数量和体外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进行了比较,并比较成熟液中有无β-巯基乙醇对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影响。结果:各品种获得的平均卵母细胞数分别为:哈萨克为210.22枚,湖羊为0枚,美利奴为135.80枚,湖羊与哈萨克的杂交后代为37.80枚,湖羊羔羊和湖羊与哈萨克羊的杂交羔羊获得的平均卵母细胞数显著低于哈萨克羔羊(P<0.01,P<0.05)。哈萨克羔羊卵裂率(69.0%)显著高于湖羊与哈萨克羊杂交羔羊(66.4%,P<0.05);哈萨克羔羊囊胚率(17.5%)和美利奴羔羊囊胚率(16.2%)显著高于湖羊×哈萨克羔羊(13.8%)(P<0.01,P<0.05)。β-巯基乙醇对羔羊胚胎卵裂率影响不显著,对囊胚率影响极显著(P<0.01)。哈萨克羔羊卵子体外受精获得的2-8细胞胚胎进行输卵管移植,14只受体羊中7只妊娠,妊娠率为50.0%;共产羔9只,其中8只存活。  相似文献   

9.
选择4~8、8~12、12~16周龄羔羊进行超排处理,研究羔羊卵巢与卵泡的发育情况、卵母细胞活体采集效果及其体外发育能力。结果表明:羔羊超排处理后卵巢大小随着周龄的增加明显下降;4~8周龄组可用卵泡数、回收卵母细胞数极显著高于8~12周龄组和12~16周龄组(P0.01),但卵母细胞的回收率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升高;12~16周龄的A、B级卵母细胞所占比率较高,A、B级与C级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C级卵母细胞卵裂率显著低于A级与B级卵母细胞(P0.05);酉州乌羊幼羔体外胚胎移植妊娠率为27.03%,生产羔羊14只。结果提示,4~8周龄酉州乌羊羔羊超排效果优于8~12、12~16周龄段羔羊,活体采集的羔羊卵母细胞可经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获得后代。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讨论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损伤的修复作用。选用24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DSS模型对照组、DSS+EGF组。正常对照组小鼠饮用自来水;DSS模型对照组小鼠在试验第1~7天饮用5%DSS水溶液,第8~10天饮用自来水;DSS+EGF组小鼠按照DSS模型对照组处理,同时每天皮下注射EGF 2次,共注射10 d。结果表明: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SS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长度极显著降低(P0.01);与DSS模型对照组相比,DSS+EGF组小鼠结肠长度极显著增加(P0.01)。2)DSS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可见典型溃疡,结肠损伤程度评分(CDS)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SS+EGF组小鼠结肠组织未见溃疡,与DSS模型对照组相比,CDS极显著降低(P0.01)。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SS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DSS模型对照组相比,DSS+EGF组小鼠结肠Occludin浓度显著升高(P0.05)。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SS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DSS模型对照组相比,DSS+EGF组结肠IL-2和IL-4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IL-10浓度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EGF可能通过提高肠道Occludin表达水平,调节肠道细胞因子浓度趋于正常水平,从而修复受损肠道组织,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因素对牛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公牛个体、精子密度、精卵比例、受精前机械脱除卵丘细胞及胚胎培养液体积对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公牛个体的精子受精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囊胚率受到极显著的影响(52.24%vs28.13%,P<0.01);精子密度在(0.5~1.5)×106/mL间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差异都不显著(P>0.05),但精子密度在0.25×106个/mL时的卵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个试验组(52.17%vs91.23%,P<0.05);受精时,精卵比控制在2 000~10 000∶1之间,受精卵的卵裂率、囊胚率均无差异(P>0.05);受精前机械脱除卵丘细胞对受精效果没有影响(45.21%vs36.46%,P>0.05);每枚胚胎培养液体积在2.5~10μL之间的群体培养,对受精胚的发育没有显著影响(51.39%vs35.06%,P>0.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影响绵羊精子胞质内显微受精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操作液中PVP浓度分别为8%和5%时,卵裂率为(83.6±2.98)%和(72.0±2.53)%,囊胚发育率为(30.5±1.95)%和(16.0±1.33)%,均差异显著(P0.05)。2、操作液中添加CB和不添加CB,卵裂率为(77.5±3.17)%和(74.7±2.09)%,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CB的囊胚发育率(29.2±2.81)%却显著高于对照组(14.3±1.99)%(P0.05)。3、在培养液(IVC)中添加VEGF和不添加VEGF,卵裂率为(78.7±3.34)%和(83.9±1.95)%;囊胚发育率为(27.7±2.76)%和(23.6±1.29)%,差异不显著(P0.05)。4、在ICSI过程中恒温和室温条件下,卵裂率为(80.1±3.18)%和(90.6±3.02)%,差异显著(P0.05),囊胚发育率为(31.3±3.87)%和(28.2±3.34)%,没有显著影响(P0.05)。5、在4 h以前注射卵裂率分别为(84.7±3.62)%、(86.0±2.89)%、(80.6±3.04)%,没有显著差异(P0.05)。0~1 h注射的囊胚发育率(33.6±3.37)%,要显著高于1~2 h注射的(P0.05),并极显著高于3~4 h的(P0.01)。1~2 h与3~4 h注射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8.3±2.52)%和(13.0±2.04)%,没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敲除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对高脂饲粮诱导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选择雄性野生型(WT)和Nrf2基因敲除(KO)ICR小鼠各20只,分别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0只。1组WT和1组KO小鼠饲喂普通饲粮,为对照组,另2组饲喂高脂饲粮,为高脂组。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WT和KO高脂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总蛋白(T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但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2)WT高脂组小鼠肝脏表现出小泡性脂肪变性,KO高脂组小鼠肝脏表现出严重的大泡性脂肪变性和温和的小泡性脂肪变性。3)与对照组相比,WT和KO高脂组小鼠肝脏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WT小鼠相比,KO高脂组小鼠肝脏中MDA含量增加49%,但GSH含量及SOD、POD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与WT对照组小鼠相比,KO高脂组小鼠肝脏中SOD、P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GSH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高脂诱导Nrf2基因缺失小鼠发生较严重的脂肪变性,同时高脂饲粮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肝脏发生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幼龄杜泊羊胚胎体外生产技术(JIVET),给幼龄杜泊羊卵巢卵泡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撑,试验采用促卵泡素(FSH)和孕马血清(PMSG)对4~8周龄杜泊羊进行诱导、活体采集卵母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受精卵培养及2~4细胞期受精卵移植研究。结果表明:从8只4~8周龄杜泊羊中采集到可用卵母细胞585枚,平均73.13枚/只;获得2~4细胞期受精卵346枚,卵裂率59.15%;将77枚2~4细胞期体外受精卵移植于17只受体母羊的输卵管壶腹部,7只母羊受孕,产羔13只,受胎率41.18%。说明采用4~8周龄杜泊羊胚胎体外生产技术可作为JIVET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DTT或GSH预处理猪精子,统计ICSI后精核解聚率、雄原核形成率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①精核解聚率随DTT浓度的增加而提高,6 mmol/L DTT处理组的2PN 2Pb形成率(P<0.01)和卵裂率(P<0.05)均高于其余各组.随着DTT浓度的增加,囊胚总细胞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6 mmol/LDTT预处理精子的ICSI效果较好,但DTT在促进精核解聚的同时所产生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CSI胚胎的后期发育;②随着GSH浓度的升高,注射卵母细胞的2PN 2Pb形成率、MPN形成率和精核解聚率均呈上升趋势.0.5 mmol/L GSH处理组的卵裂率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和对照组(P<0.01),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0.50 mmol/L GSH处理组的ICSI效果较好;③0.5 mmol/L GSH处理组的2PN 2Pb形成率、卵裂率和囊胚总细胞数极显著高于6 mmol/LDTT处理组(P<0.01),两者MPN形成率差异显著(P<0.05).表明0.5 mmol/L GSH预处理精子的ICSI效果要好于6 mmol/L DTT.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发酵葡萄籽粕对5~12周龄五龙鹅消化生理、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发酵葡萄籽粕使用效果和适宜添加水平。选用5周龄五龙鹅288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公母各占1/2)。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Ⅱ组)、4%(Ⅲ组)、6%(Ⅳ组)、8%(Ⅴ组)、10%(Ⅵ组)的发酵葡萄籽粕。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Ⅴ组十二指肠和空肠中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及胰腺中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胰腺中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Ⅴ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Ⅳ组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Ⅴ组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Ⅳ、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Ⅳ组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Ⅳ组肌层厚度显著提高(P0.05),Ⅴ组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4)各组免疫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Ⅴ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Ⅴ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发酵葡萄籽粕能显著提高5~12周龄五龙鹅消化酶活性,优化肠道组织结构,提高鹅的抗氧化能力,对免疫器官指数没有影响。建议饲粮中发酵葡萄籽粕适宜添加水平为6%~8%。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研究在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IVC)中添加芝麻素(sesamin,SES)对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采集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受精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 SES组。采用Fluorescein-dUTP和Hoechst 33342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囊胚内细胞凋亡率和总细胞数;采用DCFH-DA检测早期胚胎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采用CMF_2HC检测早期胚胎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采用JC-1检测早期胚胎线粒体膜电位强度。结果显示,不同浓度SES组分裂率和囊胚率较对照组均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50μmol/L SES组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 SES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在IVC中添加SES可提高囊胚内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细胞内GSH水平,改善早期胚胎线粒体功能,减少胚胎氧化应激的损伤,提高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5 ~10周龄扬州鹅体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4二因子试验设计,3个能量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低)、11.29 MJ/kg +16%(中)、11.75 MJ/kg+17%(高),其蛋能比均约为14g/MJ;4个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和1.10%.首先配制低、中、高能量蛋白质水平的3种基础饲粮,通过在3种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得到12种试验饲粮.选取384只体重相近的5周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1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饲喂不同的试验饲粮,持续至10周龄末.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扬州鹅6、8、10周龄的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扬州鹅6、8、10周龄的体重,表现为0.65%赖氨酸组6、8周龄的体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0.80%和1.10%赖氨酸组,10周龄的体重显著高于1.10%赖氨酸组(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6周龄的体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8、10周龄的体重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扬州鹅的腹脂率(P<0.05),表现为低能量蛋白质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中、高能量蛋白质组,但对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饲粮较低的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即可满足5 ~10周龄扬州鹅获得最佳体重和屠宰性能的需要,本试验认为5 ~10周龄扬州鹅获得最佳体重和屠宰性能时能量、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和0.65%.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性控犏牛胚胎体外发育率,从性控精液的精子密度、受精时间、卵丘细胞的脱除程度、胚胎培养体系和胚胎培养环境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受精24h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受精6h、18h(P0.05);(2)性控精液的精子密度0.4×10~6~0.6×10~6个/mL时的卵裂率显著低于4×10~6~6×10~6个/mL组(P0.05),但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性控精液0.04×10~6~0.06×10~6个/mL的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3)卵丘细胞不脱除组的囊胚率(23.42%)显著高于半脱除组(13.77%)和完全脱除组的囊胚率(15.61%)(P0.05);(4)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的囊胚率(24.63%)和卵丘细胞共培养的囊胚率(23.42%)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FBS CR1aa培养液的囊胚率(P0.05);(5)性控犏牛早期胚胎在低氧培养环境下囊胚率(23.42%)显著高于高氧培养环境(11.83%)(P0.05),而孵化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生产性控犏牛胚胎最佳的条件是性控精液的浓度0.4×10~6~0.6×10~6个/mL,受精时间为24h,采取卵丘细胞不脱除的方法,胚胎培养方式采用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的方式,胚胎培养环境采用低氧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精子获能时间,精卵孵育时间,精子密度以及颗粒细胞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从而达到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体系优化的目的。比较了精子获能时间分别为40 min、60 min、80 min试验组的受精卵卵裂率。结果表明,带颗粒细胞卵母细胞(COCs)在三个试验组中卵裂率无显著差异,不带颗粒细胞卵母细胞(NO)在精子获能时间为60 min时卵裂率最高;比较了精卵孵育时间分别为2 h、4 h、6 h、8 h试验组的受精卵卵裂率,结果显示COCs精卵孵育时间2 h试验组的效果最好,NO孵育时间为6 h试验组的效果最好;比较了精子密度分别为3×105/mL,3×106/mL,3×107/mL试验组受精卵卵裂率,结果显示COCs和NO均为3×106/mL试验组卵裂效果最好;比较COCs和NO的受精卵卵裂率,结果显示COCs与NO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裸卵卵裂效果显著优于颗粒细胞卵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过程中,精子获能时间60 min,精子密度为3×106/mL,精卵孵育6 h,培养24 h后卵裂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