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应用胶乳凝集反应进行蚕病毒病的诊断时,致敏胶乳粒子的IgG量、胶乳粒子的大小及密度等不同则影响凝集反应。IgG致敏量增加则灵敏度增加,凝集块增大,但IgG量过剩则反而阻碍反应;由于反应病毒不同,胶乳粒子的最适粒径也不同。软化病病毒(IFV)和浓核病病毒是0.65μm或1.00μm,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CPV)是0.45μm;粒子密度影响反应的速度和凝集块的大小,粒径1.00μm以8.5×10~9/ml最适。改变了致敏IgG量粒径和密度在某种范围内可随意调节,凝集块的大小,检出灵敏度及反应速度。可以使IFV、DNV及CPV诊断的胶乳液的品质,做到大致均一。  相似文献   

2.
胶乳凝集反应能检查出蚕的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cpv)、软化病病毒(IFV)和浓核病病毒(DNV)。但是,为了检测灵敏度比较高,则要求其抗血清具有高的特异性(shimizu清水1982;清水·荒川1986)。 Carter(1973)用微量板测试胶乳凝集反应检出大蛟病毒,两小时以上的反应可以  相似文献   

3.
<正> 把家蚕的四种病毒病原(IFV、CPV、DNV、NPV)分别从病蚕体中提纯精制,免疫于家兔,制得抗血清,并进行IgG精制和吸收反应,除去非特异性因子,提高特异性,调整抗体致敏胶乳液。这种抗体致敏胶乳液只与各自对应的病毒发生特异反应,其可能检出的病毒蛋白量是IFV0.6ug/ml、  相似文献   

4.
家蚕的病毒病是一种对养蚕业危害最大而又在防治上比较困难的蚕病。现已知蚕有4种病毒病。引起这些病的病毒有核多角体病病毒(NPV)、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CPV)、传染性软化病病毒(IFV)和最近发现的浓核病病毒(DNV)。核多角体病病毒(NPV) NPV在蚕细胞核内形成大量包埋着许多  相似文献   

5.
通过病毒提纯、电镜观察、病毒核酸性状鉴定、病毒蛋白测定、血清学反应、品种感染性及理化因素处理等方法对广东蚕区采集的家蚕浓核病病毒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是:广东家蚕浓核病病毒为直径20nm左右的球状粒子;病毒核酸为单链DNA;顺德株病毒蛋白有6个亚基,南海株病毒蛋白有4个亚基;其它理化性状均与中国株DNV相似。因此认为,广东蚕区发生的浓核病病毒亦属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浓核病毒属(Densovirus)。但顺德株病毒除有直径20nm的粒子外,还观察到有直径较小的球状粒子,病毒蛋白构成与中国株DNV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广东各株浓核病病毒对高温、甲醛、漂白粉、石灰浆等的耐受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正>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蚕病、增产蚕茧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而选用抗病亲本又是抗病育种成败的关键.我们分别于1970年、1981年和1982年的不同蚕期对32个家蚕品种添食浓核病毒(DNV)和中肠型脓病病毒(CPV)进行抗病性鉴定.现将主要结果介绍如下:不同蚕品种对DNV和CPV的抗病性1970年春期对兰溪10号、中51、中54、德清1号、余杭7号、余杭2号、温州土种、土  相似文献   

7.
关于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CPV)感染蚕排粪中多角体的检测及发病规律等,佐藤(1962)、古田(1963)等人的报告指出,粪作为2次感染源是很重要的。因此著者研究了随着CPV感染被排泄的多角体在粪中是怎样存在的。用宝钟的2龄起蚕作材料蚕供试,在桑叶上涂抹CPV(TC)10~6/ml(多角体),经口接种,定时采取粪及蚕。采取的材料用Carnoy液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脱蜡后用1N HCl60℃加水分解2~3分钟后,行吡啶染色。  相似文献   

8.
<正>蚕对病毒的感染抵抗性,因蚕品种、用桑质量、技术处理及蚕所处的气象环境条件等的不同,差异很大.本试验探讨了对转青卵和蚁蚕不同温度抑制时间的长短,以及起蚕绝食饥饿时间长短,与其对胃肠型肤病病毒(CPV)、血液型脓病病毒(NPV)、浓核病病毒(DNV)等三种病毒的感染抵抗性的关系.现将调查结果简报于后,以为养蚕中采取合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家蚕CPV、DNV 病毒病是蚕业生产上发生最为普遍的病害,均属慢性病,家蚕在感病后4~7天才出现症状,这时已近晚期。同时潜伏期蚕粪已造成蚕座污染,并将酿成更大发生。应用琼脂双向扩散法与对流免疫电泳法早期诊断家蚕CPV、DNV 病毒病技术,进行家蚕CPV、DNV 病毒病的发生期、发生程度的预测预报,可以使生产者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其蔓延,减少损失。本课题共进行了五方面的研究:(1)应用血清化学反应检测家蚕CPV、DNV 病  相似文献   

10.
家蚕浓核病1975年在日本首先被发现,是一种由家蚕浓核症病毒(Bombyx moridensonucleosis virus 简称DNV)所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蚕病,近几年在广东老蚕区严重流行,据1986~1987年两年全省蚕病普查结果,DNV已居我省老蚕区病毒性蚕病中的首位,粤北、肇庆等新蚕区亦有扩大流行的趋势,是蚕病防治中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蚕业科学工作者在蚕病病原,传染发病规律,蚕的抗病生理,蚕病早期诊断,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在应用研究方面的近况综述如下:一、蚕病病原的研究1.DNV 与病毒新株系的发现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通过对我国家蚕“软化病病毒”进行的纯化分离、生化性状、血清学和蚕品种抗病性等研究,证实该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的浓核病毒(DNV),从而澄清了与病毒性软化病病毒(FV)长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检测犬细小病毒(CPV)的方法,本研究基于CPV 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CPV的重组酶聚合酶(RPA)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8℃恒温反应15 min即可快速、特异性的检测出CPV。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除CPV (BJ-2b株、BJ-2c株)外,犬瘟热病毒、犬冠状病毒、犬腺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等检测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以重组质粒pEASY-CPV-VP2为模板,RPA的检测下限为1×10~1拷贝/μL,其敏感度比普通PCR方法高10倍。利用建立的RPA方法对疑似CPV感染的临床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88%,高于普通PCR的检出率(82%)和胶体金的检出率(76%)。本研究建立的CPV RPA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反应灵敏,结果确实可靠,适用于CP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脓病清对家蚕NPV、CPV、DNV,只需经4h处理,就能将病毒杀灭;对家蚕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及浓核病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能降低死蚕率及死笼率;使用安全,对蚕生理及茧丝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国内外迄今为止从病蚕体内分离到的浓核病病毒(Densovirus,简称 DNV)已有六株,其中伊那株、松井株和古田株病毒在对不同蚕品种的感染性、病毒本身的理化性状和血清学性状方面完全一样,属于同一种病毒,而佐久株和山梨株则同属于另一种与前者不同的浓核病病毒(松井等,1977;川濑等,1982;渡部等,1986)。对于我国目前生产上流行的 DNV,在对蚕品种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15.
短小棒状杆菌菌苗(CPV)腹腔注射3日龄来亨鸡后,对鸡腹腔巨噬细胞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试验组血清溶菌酶的平均含量为17.60±0.40μg/ml,体重为66.68g/只,脾重为0.17g/只,对照组血清溶菌酶含量为11.67±0.40μg/ml,体重为57.58g/只,脾重为0.08g/只。体脾增重及血清溶菌酶含量均有显著差异。3日龄来亨鸡腹腔注射 CPV.能耐受2×10~4卵囊/只的感染,无死亡及临床症状,仅出现轻微盲肠病变。对照组却有60%的死亡率,并出现严重肓肠病变及血便。口服腹腔注射10倍剂量的 CPV(400~600亿 CP),可获得常规腹腔注射(40~60亿 CPV)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理化因子对家蚕浓核病病毒的病原性及抗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理化因子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软化病病毒(FV)的影响,国内外很多学者做过试验.浓核病病毒(DNV)原先作为FV的一个株,也有人做过理化因子影响的试验.本文主要报道一些理化因子对我国家蚕浓核病病毒的病原性及抗原性的影响,为保存、提纯及消灭本病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家蚕属变温动物,体内缺乏调节温度的神经中枢,体温极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从整个发育过程来看,一般是大蚕期体温高于小蚕,并高于外温,而小蚕期体温低于气温。为查明蚕儿感染病毒后的体温变化规律,我们于1985~1987书在室内给蚕儿分别按种了NPN、CPV和DNV三种病毒,测定了病茧体温、体重的变化,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家蚕抗CPV病性和抗DNV病性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简称CPV病)和脓核病(简称DNV病)是目前在蚕业生产上危害最烈的两种病毒病。有关家蚕对质型多角体病和脓核病抵抗性的遗传和育种已有广东农科院蚕研所抗病品种选育组,黄龙全,张志芳等进了研究。但有关两种抗病性相互之间的遗传相关研究则未见报道,而两种抗病性的遗传相关研究对于兼抗品种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把有关两种抗病性的遗传相关分析工作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选用大造,武一,3C,72秋,新九,7532,306等19个品种作为材料。按单因子遗传相关设计要求,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  相似文献   

19.
夏秋季高温多湿,叶质差,桑虫多,加之蚕农养蚕规模小,养蚕收入偏低,蚕农对养蚕重视不够,因而蚕病防治技术不能到位.夏秋季蚕病严重发生,尤其是病毒病(NPV病、CPV和DNV病)、细菌病的发生,导致夏秋蚕蚕茧产量和质量显著降低.另外,现又处于蚕丝业  相似文献   

20.
<正> 家蚕对浓核病病毒(DNV)的罹病性非常特殊,对蚕经口接种 DNV 时可区分为感病的和完全耐病的两个系统。业已明确耐病性(严格地说是不罹病性)是遗传的,是受单一的隐性基因所支配。为了了解耐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