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多种动物共患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世界范围内每年出现约50万例人布鲁氏菌病病例,我国尤甚。进入2000年以后,人布鲁氏菌病在我国成为报告发病数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危害人畜生殖系统,人与人之间几乎不传播,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中病羊感染人的比例较高[1]。目前疫苗免疫是布鲁氏菌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布鲁氏菌病高发地区,我国在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家畜中,牛羊最易发生,且可以感染人和其他家畜.我国首次报告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在1905年,由Boone报告两例人感染布鲁氏菌病.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病在我国人畜中流行较重,七十年代始,该病疫情逐年下降.至1993年,该病出现反弹,部分省区疫情明显回升.1991年布病爆发点为零,1996年升至76个,疫情明显回升,人感染布病病例逐年增长,年病例数自五百例升至三千例.卫生部报告2004年上半年感染人数5735例,2005年,全国新发布病19664例,2006年全国共报发病数190131例,比1993年增加近7000例.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2008年病例27767例,2009年35816例,2010年1~7月份发病23728例,2011年报告病例33772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布病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羊布鲁氏菌病全球分布,每年上报WHO的病例数愈50万。地中海地区、亚洲及中南美洲为高发地区。国内多见于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区,全国104个疫区均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发病例以30%~50%的速度增加,个别地区还发生暴发流行。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可以由染疫动物直接感染人,据报道羊布鲁氏菌病感染人的机率明显高于其他家畜。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进入21世纪之后,布鲁氏菌病的发病人数激增,到2009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人数达到37104人,是1992年的169倍。因此我国加强了对布鲁氏菌病的防制技术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氏菌病俗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为每年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之一。随着政府部门对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人们对布病的了解日益深刻,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人感染布病的病例和牛羊布病阳性病例每年均有发生,如何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已经成为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乃至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1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1.1做好检测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5.
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发布的《OIE疫病感染及侵染名录》,每年更新一次,与2016年相比,2017年生效的《OIE疫病感染及侵染名录》中,疫病数少了两个,但实际总病种是一样的.在2016年生效的《OIE疫病感染及侵染名录》中,分别列入了布鲁氏菌病(流产布鲁氏菌)、布鲁氏菌病(马耳他布鲁氏菌)、布鲁氏菌病(猪布鲁氏菌),在2017年生效的《OIE疫病感染及侵染名录》中,将这三种病列成了一种,即流产布鲁氏菌、马耳他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感染.为了使动物疫病相关方能够及时了解全球疫病动态,有针对性的做好动物疫病防范工作.笔者翻译了2017年生效的名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浙江省人布鲁氏菌病病例感染来源,探讨当前布鲁氏菌病防控重点,对存在人间病例的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开展溯源问卷调查。调查发现:2018年的98例人间病例以职业人群为主,主要为从事羊养殖、屠宰、运输和羊肉加工、销售的人群,占55.10%;人间病例流行病学相关场点以羊屠宰场为主,占33.67%;人感染的可能途径以接触、屠宰活羊为主,占63.27%;接触的动物或其产品来源不明的病例占44.90%,而接触的动物或其产品来源于省外、省内其他县和本县的病例分别占31.63%、15.31%和8.16%。调查认为,当前浙江省布鲁氏菌病防控的关键是对省外调入活羊的监管,应加大对违法调运活羊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快牛羊定点屠宰和牛羊肉冷链配送体系建设,协调实施畜牧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联防联控,及时深入开展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共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种猪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每年春秋两季对昌平区种猪场进行布鲁氏菌抗体监测,笔者总结了2016—2018年三年的监测结果,昌平区辖区内的6个种猪场,抽检的种猪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为0,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昌平区猪群未感染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之一。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特别是从事密切接触布鲁氏菌的相关职业,如兽医、畜牧、屠宰、肉食品加工、皮毛加工、疫苗、诊断制品生产及从事布病防治的工作人员、动物科研人员是感染该病的高危人群。布鲁氏菌分6型:羊型、牛型、猪型、犬型、森林鼠型和绵羊附睾型,前4种可引起人类感染。布病的传染方式是动物传染给人,但人和人之间、人向动物一般不传染。该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尤其是羊、牛和猪。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病牛可通过其产品和代谢产物排出病原菌,感染人和其他动物,引起其他动物发病.国家对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近年来,不断有人感染布病的报道出现.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对当前我国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做了现状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8年3月,湖南省冷水江市一猪场饲养员确诊感染布鲁氏菌病。为了解病例的传染源、动物感染情况,防止疫情扩散,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对疫点基本情况,以及人员感染、饲养场与生猪交易市场猪布鲁氏菌病监测、疫病溯源与追踪、疫情处置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及时处置了阳性动物,因而未发生疫情扩散。调查认为,病原来自生猪交易市场的可能性极大,可能通过调运车辆传入猪场,最终导致人员感染。结果提示,应加强生猪调运监管,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联合防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世界上曾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部分地区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出现上升势头。据统计,2013~2015年湖北省共发生599例人布病病例,而染病布病的羊群与人布病病例的发生密切相关。2014年,十堰郧西确诊的一例人布氏杆菌病病例,省市均发生人感染布氏杆菌病例,布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宁夏某县秋季集中免疫结束后,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感染了布鲁氏菌病。为了解村级动物防疫员布鲁氏菌病感染的分布及可能的原因,对该县全体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员布鲁氏菌病平均感染率为25.4%,最低为0,最高为83%;村级动物防疫员布鲁氏菌病检测阳性与个人防护不完善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调查认为,防疫过程中个人防护不到位是防疫员感染布鲁氏菌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对屠宰从业人员和消费环节羊肉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屠宰环节肉品风险评估专项监测中的定量监测数据,以及文献检索数据、专家咨询和调研结果,采用@RISK软件,分析估计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情况下的感染人数和消费者因烹调不当发生布鲁氏菌感染的风险。[结果 ]构建了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感染风险模型。假设接触漏检羊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概率为20%,那么0.001%、0.08%、1.5%三种漏检概率可能导致的感染人数分别为0~4人、0~114人和7~1 829人(90%置信区间);不同接触感染概率的感染人数有较大差异:5%概率时每年有0~541人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60%概率时,多数情况下有155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最多可达到6 473人。应用该模型对某省居民消费漏检布鲁氏菌病羊肉后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人数的估算结果表明:按照0.1%概率计算,该省2016年度屠宰313.25万只羊可能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病例111~148例(90%置信区间)。如果因厨房生熟不分、烹调不当等因素而使感染概率提高至1%,则可能出现1 234~1 352个新增病例。[结论 ]羊屠宰环节存在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现象,从业人员受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较高;消费环节存在因烹调不当而导致的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应加强养殖环节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控制和宰前检疫,提升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对布鲁氏菌病危害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能感染人,也能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动物,人和动物被感染后主要引起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导致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在畜牧生产中,布鲁氏菌病对牛羊的危害尤为严重,一旦发病,将造成人和家畜的双重损失。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工作。1病原  相似文献   

14.
2017年3月娄底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人感染布病疫情开展动物布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份犬布鲁氏菌病阳性样品,通过对疫情的发生、疫情追踪溯源及疫情防控等进行调查,初步认定为人和犬感染羊种布鲁氏菌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属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经常发生,还可经其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1流行病学布鲁氏菌既感染家畜和人,又能感染野生动物。各种布鲁氏菌对相应动物具有最强的致病性,而对其他种类动物的致病性较弱或缺乏致病性。其中羊布鲁氏菌对绵羊、山羊、牛、鹿和人的致病性较强,牛布鲁氏菌对牛、水牛、马和人的致病力较强,猪布鲁氏菌对猪、野兔、人等致病力较强,绵羊布鲁氏菌只感染绵羊。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奶牛是布鲁氏菌病最易感的动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奶牛业在全国各地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市大力发展以奶牛产业为龙头的牧业经济,奶牛跨省调运数量日益增加,使原来在牧区流行的布鲁氏菌病在我市也有病例发生,并且有些地方已有人感染此病的病例发生.下面将我市奶牛场在布病防治和净化方面的一些经验和采取的措施概括如下,供广大同行及奶牛场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人和动物的生殖系统。病畜主要通过流产的胎物和乳汁传染,从事动物饲养、屠宰、挤奶的工作人员和接生的兽医人员均可感染细菌,引发人感染布病。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是生殖器官、胎膜发炎,流产、不育和睾丸炎为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2014年8月27日下午,舟曲县动物疫控中心接到八楞乡政府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该乡西岔村人有疑似布  相似文献   

18.
正布鲁氏菌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羊、牛、猪的易感性最强,潜伏期为14~180 d。母畜感染后可发生屡配不孕,流产,公畜发生睾丸炎、附睾炎或关节炎,对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多表现发热、乏力、多汗、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初期易被误诊为感冒而延误治疗时机。1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笔者经过对人间布病病例走访调查及易感动  相似文献   

19.
对保山市2018—2022年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牛、羊、猪中布鲁氏菌病阳性检出率较高,畜间点状散发疫情频繁发生,人感染病例不断增加。对当前保山市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增加投入、加强培训、加强监管、加强监测、加强队伍建设的防控对策,为兽医人员及广大养殖场(户)防控布鲁氏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犬布鲁氏菌病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而且发病数量逐年上升,由犬布鲁氏菌病感染人的病例报道也日益增多。因此犬布鲁氏菌病的控制和根除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开展锡盟地区犬感染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调查,可以了解犬布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并且能为预防和控制人间犬布鲁氏菌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