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人工模拟抗体的制备,就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在模板分子周围形成一个高交联的刚性高分子,除去模板分子后在聚合物的网络结构中留下具有能够发生结合反应的基团的过程.近年来,人们在人工模拟抗体的制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获得了很多有效的合成方法,如本体聚合[1]、原位聚合[2]、乳液聚合[3]、沉淀聚合[4]、表面印迹聚合[5]、MIP膜技术[6]等,为人工模拟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因不合理或违规使用兽药, 导致兽药原型或代谢物在动物源性食品和水体中残留, 继而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因此,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受体、抗体、适配体等生物识别元件具有分子识别能力, 根据其特性已发开了不同的检测方法, 如免疫分析法、受体检测法及生物传感器法等方法, 广泛用于生物医药的研究。由于分子识别元件是分析的主体, 影响分析的选择性, 因此不同识别元件与兽药相互作用的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广泛用于残留检测技术, 主要用于药物与蛋白质之间、抗原与抗体之间、受体与配体之间等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笔者重点介绍了单链抗体(ScFv)、受体和适配体3种识别元件与兽药小分子之间的互作机制, 主要分析生物识别元件与兽药结合部位形成的氢键、疏水性及关键氨基酸或碱基, 在分子水平上探究药物与识别元件的机理和规律, 从而找出影响识别元件与药物结合的关键因素, 并对3种识别元件进行了总结, 以期为全面了解识别机制和体外进化, 制备出亲和力更广的ScFv、受体、适配体提供理论支撑, 为后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和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分子识别技术,其制备的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专一吸附能力。近年来,分子印迹在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依据我国农业部文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牧发[2002]235号)内规定的药物,对分子印迹技术在动物源食品药物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4.
利用PCR方法扩增乳源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nEBPS全基因,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鉴定正确后,转化BL21表达菌,经IPTG诱导获得了以可溶性表达的重组蛋白。通过NiNTAPurificationSystem纯化重组蛋白,纯化蛋白质量浓度为2.16g/L。纯化蛋白经免疫印迹检测显示重组蛋白能够被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I,1SA测定抗体效价为1:25600,凝集试验测定抗体效价为1:128。  相似文献   

5.
分子印迹膜具有高选择性、预定识别性且价格低廉等优点,在食品检测、药品分析和检验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电聚合法制备的分子印迹膜制备简单,与电极附着紧密且厚度可控,弥补了已有识别元件的不足,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文章阐述了分子印迹电聚合膜功能单体的选择,对常用和新型功能单体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抗体是生物及医学领域中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质分子,经历了从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到基因工程抗体3个发展阶段。近年来,新型抗体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基因重组抗体、核酸适配子、分子印迹聚合物、受体的理论和技术发展,旨在为抗体的研究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高样品净化方法的选择性一直是痕量分析研究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采用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作为填料的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受到国内外分析家的关注。与使用生物活性物质配体(如抗体)的传统亲和色谱柱相比,MIP—SPE柱的特点是兼具生物吸附材料的选择性和常规填料的理化稳定性,并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商品化。作为样品净化方法,MIP—SPE可以避免MIPs作为分析色谱固定相时峰展宽或拖尾等问题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优化硒蛋白W (selenoprotein W,SelW)的原核表达系统,并评估SelW的免疫原性和基于IgY抗体检测猪体内SelW的可行性。将获得的猪SelW基因序列密码子进行优化、合成并连接至pET-32a (+)表达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 (+)-SelW,转化E.coli BL21(DE3)宿主菌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重组猪SelW的表达情况,并免疫产蛋鸡制备抗SelW的IgY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检测IgY抗体滴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gY识别抗原的特异性。SDS-PAGE结果显示,SelW基因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得到了大小约为33 ku的重组蛋白,IPTG最佳诱导浓度及时间分别为0.5 mmol/L和6 h;可溶性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SelW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45 d的IgY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可达1:51 200。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所制备的IgY抗体与SelW的亲和力较高。本试验成功构建并优化了SelW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提高了SelW蛋白的表达量,获得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SelW蛋白,制备的IgY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猪肌肉组织中的SelW,可用于检测猪组织中SelW的表达、预防硒中毒和缺硒性疾病的监测等,为进一步探究SelW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表达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 VP7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EHDV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材料。试验通过大肠杆菌进行VP7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与透析进行重组蛋白的纯化与复性并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ting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析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与反应原性。结果显示,在37℃与IPTG (0.1 mmol/L)的诱导下,VP7重组蛋白(分子质量46 ku)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纯化与复性处理后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4.52%,可与不同血清型的EHD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制备的兔抗VP7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4 000;以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一抗,通过IFA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EHDV感染细胞中VP7蛋白的表达。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EHDV VP7蛋白的高效表达,制备的兔抗VP7蛋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与特异性,为EHDV诊断抗原的制备与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0.
抗体分子是生物及医学领域中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质分子。本世纪30~60年代对抗体的理化性质以及对免疫球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6年德国学者Kohler和英国学者Milstein创建杂交瘤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了小鼠单克隆抗体(McAb)即第二代抗体。80年代早期开始了基因工程抗体即第三代抗体的研究。基因工程抗体指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和制备抗体,它兴起于对鼠单抗的人源化改造,至90年代初产生的抗体库技术将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使抗体制备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兽药、农药及生物毒素等小分子化学物质在食品、饲料或水体中的过量残留对人、动物的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建立一种针对上述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十分必要。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技术是残留检测的常用手段,该技术的关键是制备可用来检测特异性抗原的抗体。随着对抗体结构的解析及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单链抗体为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残留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单链抗体具有分子质量小、免疫原性低、可塑性强、可批量生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以单链抗体为基础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残留检测成为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且单链抗体的筛选策略、表达策略、突变策略及与碱性磷酸酶形成的融合蛋白等进一步提高了抗体产量、灵敏度、广谱性,并使免疫分析方法简便化,从而推进单链抗体免疫分析方法在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检测的应用。作者综述了以单链抗体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方法在兽药、农药及生物毒素等小分子化学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快速测定猪肺炎支原体抗原含量的方法,试验应用P46单抗建立不同CCU含量的猪肺炎支原体抗原蛋白免疫印迹图谱,测定不同批次的猪肺炎支原体抗原CCU含量,并与Western blot(WB)测定的CCU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曝光5 s,107 CCU/mL含量以上的猪肺炎支原体抗原在46 kDa处有条带,且条带粗细、明暗程度随着CCU含量的增高而增强;中试生产的7批抗原中,有3批抗原CCU和WB 2种方法测定的含量相同,两批抗原测定的含量基本相同;两批抗原测定的含量有差异,但差值在1.5~5.0倍之间。结果表明,WB可用于猪肺炎支原体抗原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3.
The recognition and distinction of pig IgG subclasses is a difficult task because no pathological 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s of pig origin are available. Attempts at elucidating the subclass composition of pig IgG based on subfractionation of pooled IgG and preparation of antisera has led to only partial success. Chemical evidence for heterogeneity of the constant portion of pig gamma-chains pointed to the existence of more than one subclass; a final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the number of subclasses could not be obtained. Functionally different antibodies of the IgG class may be isolated from immune sera collected at various stages of the immune response. Precipitating and nonprecipitating anti-dinitro-phenyl (DNP) antibodies differ chiefly in their capacity for forming insoluble complexes with DNP-carrier proteins. Examination of these antibodies by physical methods showed that the precipitating antibody is less compact, more flexible and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binding sites on the same molecule are greater than for the nonprecipitating anti-DNP antibody. The precipitating antibody is very resistant to cleavage by pepsin compared to the non-precipitating antibody. This resistance, together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olecular parameters described above provides evidence that precipitating and nonprecipitating anti-DNP antibodies in swine are representatives of separate IgG subclasses.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pig IgG show a degree of selectivity for certain IgG subpopulations when tested against pooled pig IgG. The limited number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currently available does not allow final conclusions to be drawn on the number of pig IgG subclasses.  相似文献   

14.
农药、兽药、重金属、生物毒素等残留物质的痕量检测在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但如何获得小分子化合物的特异性抗体是研制免疫分析技术的关键。作者介绍了基于杂交瘤技术制备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杂交瘤技术制备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因素,然后综述了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在兽药残留、药物开发、环境保护等动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生产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为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知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分别在体外扩增SRY基因及1个常染色体基因,能同时扩增出2个基因的胚胎为雄性,只能扩增出常染色体基因的胚胎为雌性。通过该方法对50个卵母细胞进行PCR验证,有49个扩增出1条常染色体基因,准确率为98%;鉴定了48枚用普通精液受精所得胚胎及57枚用经SRY抗体处理的精液受精所得胚胎的性别,雌性比例分别为56%和82%。  相似文献   

16.
张瑶  张升祥  崔为正 《蚕业科学》2008,34(2):375-380
昆虫对气味物质的识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连锁反应过程,气味分子首先被嗅觉感器淋巴液中的气味结合蛋白或化学感受蛋白所结合,然后运转到位于嗅觉神经元末梢膜上的气味受体并将其激活,最后引起嗅觉神经兴奋,并传入中枢神经而被感知。家蚕成虫的嗅觉十分灵敏,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研究昆虫化学通讯的理想模型。近年来,随着家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家蚕中已发现了7种气味结合蛋白、多种化学感受蛋白和气味受体蛋白,这些蛋白质因子对于家蚕识别气味分子起着关键作用,但多数蛋白因子的具体生理功能仍不清楚。以家蚕方面的研究为重点,综述了与嗅觉相关的蛋白质的生化特性、分子结构、基因表达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Corticosteroid-induced alkaline phosphatase (CALP) and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 (IALP) from dogs were purified to homogeneity, as determined by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urification involved an un-interrupted system using DEAE-cellulose, concanavalin A-agarose, and monoclonal antibody affinity columns.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was prepared by use of IALP as the antigen. The 2 isoenzymes were compared, using molecular weight determinations, amino acid analyses, peptide mapping, N-terminal sequencing of the first 10 amino acids, carbohydrate analyses, and recognition by anti-IALP monoclonal antibody.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canine IALP and CALP are identical with regard to recognition by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N-terminal amino acid sequence, nearly identical in amino acid content and peptide maps, but different in carbohydrate content. It was concluded that CALP is a product of the same gene as IALP and that differences in glycosyl transferase activities between liver and intestines or the presence of glycosidase activities in or around the intestinal mucosae result in the marked difference in carbohydrate content.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囊虫病免疫诊断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有1.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AS-ELISA)、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ELISA)、酶联免疫印渍技术(ELIB);2.基因检测技术,包括DIG标记DNA探针、细胞因子基因检测方法、基因重组技术;3.免疫试剂盒的应用,包括循环抗原酶联免疫试剂盒、猪囊虫短程抗体IgG4快速ELISA检测试剂盒等。  相似文献   

19.
环丙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自组装体系的分子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环丙沙星(CIP)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y)为功能单体,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的LC—WPBE方法和6—31G(d,P)基组,模拟CIP印迹分子与MAA、4-Vpy两种功能单体分子印迹聚合物自组装体系的构型,讨论了其稳定复合物的成键作用位点及数目、NBO电荷的转移及反应的结合能,探讨了CIP与两种功能单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分子印迹中溶剂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CIP印迹分子哌嗪环上的N、喹啉羧酸上的H和O与两种功能单体均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在化学基团及空间结构上相互匹配的有序复合物;两种功能单体中MAA与CIP印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强,且在印迹比例为1:6,以甲苯为溶剂时,合成的复合物能量最低,对CIP的吸附性和识别能力更强。该分子模拟试验可为CIP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