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中国牛支原体的流行趋势,本试验应用已经建立的牛支原体分型方法,将中国的15株牛支原体进行MLST分型,同时结合数据库中已有的11株中国株的ST型,分析牛支原体中国株的种群结构及进化关系。分型结果显示,15株分离株均获得一样的等位基因号及ST型;共计26株中国株分属于3个ST型,即R-ST10(16/26),RST33(9/26),R-ST34(1/26),而且彼此之间只有1个等位基因的差异,10型和33型之间的差异是rpoD基因,33型和34型之间的差异是danA基因;说明目前牛支原体中国株的种群结构相对单一,流行菌株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疑似牛支原体(Mb)肺炎病例病原种类,试验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对牛支原体贵州流行株oppD/F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引物从支原体分离培养物中扩增出大小约为1 912 bp基因片段,与预期oppD/F基因片段的大小相符,其测序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中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为42.6%~99.8%,与标准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9.6%,与从发病动物中分离得到的内蒙株和湖北株同源性最高(均达到99.8%),与其他途径分离得到的参考菌株同源性都很低;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牛支原体贵州分离株与标准参考株在同一进化分支上,与临床易混淆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此次从疑似牛支原体肺炎病例中分离培养的支原体确为牛支原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牛支原体病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宁夏地区分离鉴定的74株牛支原体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恩诺沙星的MIC分布范围最小,MIC50与MIC90最小,其次是大观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试验菌株对大观霉素的耐药率最低(12%),其次为恩诺沙星(22%),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且相同(36%);肺分离株耐药性最强,关节液分离株次之,乳汁分离株最弱。[结论]恩诺沙星对牛支原体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好,但易产生耐药性,应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长;肺分离株耐药性最强可能与呼吸道感染牛支原体的概率大且频繁使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牛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湖北分离株HB0801作为抗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了6株能稳定分泌抗牛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分别生产腹水并对单抗进行了纯化和特性鉴定。经亚型测定,这些单抗都属IgG类。腹水ELISA效价在1×105~1.6×106。ELISA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6株单抗与临床分离的牛支原体菌株以及ATCC标准株PG45都显阳性反应,但与牛的其他常见病原菌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化脓隐秘杆菌等都显阴性反应。所有制备的单抗都与无乳支原体有交叉反应,其中两株单抗1A5和1C11只与无乳支原体有交叉反应,与其他支原体无交叉反应。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6株单抗分别识别牛支原体全菌蛋白中的不同条带,说明分别针对不同的蛋白抗原。这些牛支原体单克隆抗体为后期建立牛支原体检测方法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牛支原体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2008年以来收集的34株牛支原体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选取11类22种可能敏感的药物,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牛支原体分离株只对5种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其中:94.12%(32/34)的菌株对达氟沙星敏感;70.59%(24/34)的菌株对林可霉素敏感;50.00%(17/34)的菌株对阿奇霉素敏感;20%左右的菌株对多西环素和甲砜霉素敏感;所有分离株对其他7种药物全部耐药。因此,建议目前临床上进行牛支原病治疗首选药物为达氟沙星、林可霉素和阿奇霉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调查新疆喀什某规模化奶牛场的犊牛死亡原因,并确定病原体.无菌采集3份因肺炎死亡的犊牛肺脏病料样品.采用牛支原体专用液体培养基和1.0%牛支原体琼脂固体筛选培养基从3份病死犊牛肺脏病料中分离得到2株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分别命名为M.bovis-NJ-1和M.bovis-NJ-2.通过菌落形态学观察、特异性PCR和oppF测序比对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现典型的"煎蛋状",且Dienes染色特点符合牛支原体菌落着色特征,中心呈深蓝色;PCR能扩增出牛支原体特异的448 bp目的片段;2个分离株的oppF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国际标准株PG45的同源性分别为96.7%和95.3%.结果表明,引起犊牛发病死亡的病原是牛支原体,本研究为犊牛支原体肺炎的快速诊断和防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是引起犊牛肺炎、关节炎和成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从湖北恩施暴发牛支原体的肉牛场(70头引种肉牛出现20%的死亡)分离得到一株牛支原体,命名为HB2015,并对其进行了保藏(保藏号:CCTCC M 2016559),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M.bovis NM2012内蒙株亲缘关系较近,为牛支原体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部分地区牛支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和病原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初步了解牛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更好地防控牛呼吸道疾病。对新疆部分地区195份牛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了牛支原体的抗体检测;对其鼻拭子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培养,对培养物进行了形态、生化特性和PCR鉴定。结果显示,牛支原体感染率平均为19.0%,分离到1株牛支原体。在防控牛呼吸道疾病时应考虑牛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新疆规模化奶牛场病牛死亡原因并确定病原,本研究无菌采集7份肺炎病死牛病变肺组织样,通过牛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分离到1株支原体,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鉴定该分离株,采用支原体特异性引物和牛支原体16S rRNA通用引物扩增基因序列并测序,使用DNA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采用Mega 6.0软件中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菌落呈典型的"煎蛋样",菌落中心凹陷深入培养基,周边菲薄而透明,经Dienes染液染色后,菌落中心呈深蓝色。该分离株不分解葡萄糖、尿素、不水解精氨酸,血细胞吸附试验和溶血试验均呈阴性,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反应呈阳性,产生膜和斑。PCR反应扩增出大小为1 911 bp的牛支原体特异性目的片段;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的序列同源性为99.8%,与牛支原体地方株(Mb NM2012、Mb HB0801、Mb Hubei-1、Mb Ningxia-1、Mb CQ-W70和Mb 08M)的同源性为99.3%~99.7%。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株16S rRNA基因与Mb Ningxia-1株和Mb 08M株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分支。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引起病牛死亡的病原为牛支原体,为新疆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凌晨  郝成武  何海  张飞  候凤  贺笋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5):1466-1473
为调查新疆规模化奶牛场病牛死亡原因并确定病原,本研究无菌采集7份肺炎病死牛病变肺组织样,通过牛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分离到1株支原体,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鉴定该分离株,采用支原体特异性引物和牛支原体16S rRNA通用引物扩增基因序列并测序,使用DNA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采用Mega 6.0软件中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菌落呈典型的"煎蛋样",菌落中心凹陷深入培养基,周边菲薄而透明,经Dienes染液染色后,菌落中心呈深蓝色。该分离株不分解葡萄糖、尿素、不水解精氨酸,血细胞吸附试验和溶血试验均呈阴性,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反应呈阳性,产生膜和斑。PCR反应扩增出大小为1 911 bp的牛支原体特异性目的片段;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的序列同源性为99.8%,与牛支原体地方株(Mb NM2012、Mb HB0801、Mb Hubei-1、Mb Ningxia-1、Mb CQ-W70和Mb 08M)的同源性为99.3%~99.7%。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株16S rRNA基因与Mb Ningxia-1株和Mb 08M株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分支。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引起病牛死亡的病原为牛支原体,为新疆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牛支原体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靶位的突变情况,对分离自我国多个省份的牛支原体进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检测和耐药株筛选,通过对临床分离敏感株、耐药株及体外诱导高度耐药株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进行测序分析,发现分离菌株中有19%(6/32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其QRDR中均存在gyr A(Ser83Phe)或par C(Ser80Ile)的氨基酸突变;但在体外诱导的高度耐药株中QRDR突变类型则以gyr A(Ser83Phe/Tyr或Glu87Lys)和par C(Ser80Ile或Asp84Asn/Tyr)的氨基酸发生突变为主,以上靶位突变在介导牛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水平方面是否起着决定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确定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筛选牛支原体免疫保护性基因奠定基础。本研究以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为研究对象,运用Overlap PCR方法扩增得到点突变后的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48,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诱导剂ITPG的诱导下获得重组蛋白P48,纯化后的重组P48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验证其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48,重组蛋白P48大小约为66ku,纯化后的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较高水平(D450nm值为1.126)。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的鼠血清与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及牛支原体全菌蛋白抗原均能产生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表明P48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可作为牛支原体新型疫苗的候选基因,且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与国内外5株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同源性很高,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3.
新疆不同地区牛支原体分离株oppD/F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疆不同地区牛支原体分离株oppD/F基因的遗传特性,从哈密、塔城等新疆不同地区的规模化奶牛场采集了疑似牛支原体感染的病死奶牛肺脏组织、关节液及鼻拭子。对病料进行病原分离,PCR检测特异性基因oppD/F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固体培养基上得到典型的"煎蛋状"菌落,并扩增出448bp特异性目的条带。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24株新疆不同地区分离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与国际标准株PG45(CP002188.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3%~100.0%,具有高度同源性。研究结果为新疆地区牛支原体流行病学分子信息及免疫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牛精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9%柠檬酸钠将奶牛原精密度调到5×10~8/ml,取其3ml经26%Percoll洗涤(1700转,25分钟),置于pH7.0、渗透压300mmol/kg的9级Percoll梯度溶液上分离(1000转,15分钟)从第9层取得精子作去Percoll处理(2500转,20分钟),再用含甘油和卵黄的牛冷冻稀释液平衡滴冻,解冻后活力可达0.4左右。分离后精子的受胎率为52.2%(47/90),母犊率为44.2%(19/43),对照组母犊率为36.8%(21/57)。说明分离后精子可正常受胎,并有提高母犊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采集到的疑似牛支原体肺炎肺组织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成功分离获得1株牛支原体,命名为NM001。该分离株的菌落形态呈典型的“荷包蛋状”,不能发酵葡萄糖,不能水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PCR能够扩增出牛支原体特异的P48基因条带,16S rRNA基因序列与Ningxia-1序列同源性为99.03%。将该分离株接种2头6月龄犊牛均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剖检后胸腔中少量淡黄色渗出液,肺脏出现肉样实变。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牛支原体NM001株对牛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为牛支原体攻毒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某肉牛场新进育肥牛群发生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为确诊病因,对表现明显临床症状的病牛进行迫杀,无菌采集肺脏、肝脏、血液和心肌进行病原分离,共分离到4株菌,分别编号为CQ1、CQ2、CQ3、CQ4.经16S rRNA序列比对,CQ1与牛支原体同源性达99.9%,CQ2与羊创伤球菌同源性达99.8%,CQ3、CQ4分别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同源性达99%.通过培养特性、菌落形态观察、牛支原体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确定CQ1为牛支原体;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动物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四环素、壮观霉素敏感,不致死小白鼠.按牛支原体肺炎临床用药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该场爆发的是以牛支原体感染为主的牛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17.
为确诊新疆北屯市某牛场致犊牛肺炎死亡的病原,试验无菌采集2头病死牛肺脏组织分离培养牛支原体,并进行特异性PCR鉴定及oppF基因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分离获得2株牛支原体,分别命名为M.bovis BT-1和M.bovis BT-2;2株分离株的菌落形态呈典型的"煎蛋样";PCR扩增出牛支原体oppF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2株分离株的oppF基因与国际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的同源性分别为97.3%和97.8%;与HB0801、CQ-70W在同一进化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包头不同辖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致病菌的分离菌株及分离率,以期为指导该地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从包头市所属昆区、青山区、九原区及石拐区的奶牛养殖场采集到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120份,对其进行了葡萄球菌分离试验,并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种属水平鉴定。从120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中共分离到50株葡萄球菌(41.7%),结果显示:昆区、青山区、九原区及石拐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分泌物的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43.3%(13/30)、36.7%(11/30)、40%(12/30)、46.7%(14/30)。分离的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64.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株(36.0%)。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产色葡萄球菌8株(16.0%),腐生葡萄球菌5株(10.0%),表皮葡萄球菌2株(4.0%),头葡萄球菌2株(4.0%),溶血葡萄球菌1株(2.0%)。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对小鼠腹腔注射40h内,10株分离菌株均能引起小鼠死亡,其中,致死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80.0%);致死率最低的是溶血葡萄球菌(40.0%);其他菌属的致死率在50.0%~70.0%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抗牛支原体NM001株单克隆抗体,并评价其特性,以牛支原体分离株NM001作为抗原免疫6周龄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和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2株能稳定分泌抗牛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命名为2C5和7G3。其细胞上清的间接ELISA抗体效价分别为6.4×103和1.2×104。经亚型测定,单抗2C5和7G3均属于IgG1类,轻链均是λ型。制备腹水并对单抗进行纯化和特性鉴定,两株单抗的间接ELISA抗体效价分别为1.02×105和4.09×105,且两株单抗与无乳支原体、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牛巴氏杆菌均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牛支原体全菌蛋白中的相应蛋白。试验表明,单抗2C5和7G3能够与牛支原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从而为牛支原体血清学检测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检测内蒙古地区某牛场患乳房炎的奶牛乳样中是否存在牛支原体,同时建立直接提取乳样中牛支原体DNA进行PCR检测的方法,本研究无菌采集乳房炎乳样,通过支原体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分离株为牛支原体,然后提取液体培养基菌体DNA进行牛支原体特异性PCR鉴定,同时,采用Chelex-100法直接提取原乳样中菌体DNA进行PCR鉴定,并测序分析扩增片段序列。液体培养物提取DNA与Chlex-100法直接提取原乳样菌体DNA进行特异性PCR均扩增出目的条带,该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牛支原体oppD/oppF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9.8%,证实分离株为牛支原体。说明Chlex-100法可直接提取乳样中牛支原体DNA进行快速PCR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