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全株构树和稻草为原料,按照鲜重质量比10∶0(A组)、9∶1(B组)、8∶2(C组)、7∶3(D组)混合调制青贮饲料。各混合比例设无添加剂(CK)、糖蜜组(T)、乳酸菌组(GLP5)及糖蜜+乳酸菌组(T+GLP5),青贮60 d分析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各混合比例糖蜜添加组(T、T+GLP5)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GLP5与CK处理相比,pH值和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B处理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C、D组(P0.05)。各混合比例添加剂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均降低,A、B及D组T、T+GLP5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显著降低(P0.05),C组T处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全株构树与稻草混合青贮时选用糖蜜添加组(T、T+GLP5),同时选用9∶1的混合比例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组合日粮饲喂干奶前期奶牛对其围产期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况一致的干奶前期荷斯坦奶牛45头,根据体重、胎次及预产期接近(P>0.05)的原则将奶牛随机分为试验A、B和C组,每组15头。分别以精料、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16∶24∶30∶30(A组)、16∶24∶45∶15(B组)和16∶24∶60∶0(C组)比例配合日粮饲喂。产前2周将3组试验牛转入围产牛群,3个试验组开始饲喂场内同一围产前期和新产牛日粮。试验期88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B组在产后1、2和3周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10.46%(P<0.05)、7.79%(P<0.05)和5.65%(P<0.05)。除产后1周外,产后2、3周B组的奶牛体况评分分别比C组高6.60%(P<0.05)和9.06%(P<0.05)。2)各试验组的犊牛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B组初乳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比C组提高10.82%(P<0.01)和18.07%(P<0.01)。3)与C组相比,B组产后21 d产奶量提高9.00%(P<0.05),乳非脂固形物率提高2.83%(P<0.05),乳蛋白率提高10.59%(P<0.05),乳糖率提高5.64%(P<0.05)。各试验组间乳脂率和尿素氮无显著差异(P>0.05)。4)分娩当天和产后21 d,B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A和C组(P<0.05),B组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A和C组(P<0.05), B组的血清尿素氮和胰岛素显著低于C组(P<0.05),B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总蛋白显著高于C组(P<0.05);在产前7 d和分娩当天,B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B(IgM)和IgG显著高于C组(P<0.05);在产后21 d,B组的血清IgM和IgG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产前7 d和分娩当天,B组瘦素显著高于C组,而B组的血清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在产前7 d、分娩当天和产后21 d,B组的胆固醇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B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也显著低于C组(P<0.05)。各试验组间β-羟丁酸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干奶前期饲粮组成和养分水平可影响围产期奶牛的机体代谢和生产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干奶前期奶牛日粮中精料、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的适宜比例为16∶24∶45∶15。  相似文献   

3.
李顺  穆麟  曾宁波  陈东  张志飞  叶志刚 《草业学报》2019,28(12):205-210
为了评价不同添加剂对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在72%籽粒苋与28%豆粕混合青贮中分别添加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以等量水为空白对照组,青贮30 d后进行开包取样并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添加糖蜜、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或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组均较对照改善了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显著降低了pH值、干物质损失率、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P<0.05)。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及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组pH值、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综合评价,建议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时添加糖蜜或复合添加糖蜜与乳酸菌或纤维素复合酶。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稻草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稻草青贮时,分别添加乳酸菌(L)、乳酸菌+糖蜜(LM)、乳酸菌+纤维素酶(LC)和乳酸菌+糖蜜+纤维素酶(LMC),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剂量分别为5×105 cfu/g、0.6 IU/g、20 mg/g,贮存90 d后开包检测。综合评定青贮稻草的青贮质量,测定常规营养成分,浸提液的pH值、氨态氮和有机酸的含量并测定稻草的有氧稳定性。试验结果:L组、LM组、LC组和LMC组的总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C、LMC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高了剩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均提高了乳酸的含量;LC和LMC组显著提高了乳酸的含量(P<0.05)。对照组的总有机酸含量显著低于LC和LMC组(P<0.05),但是和L、LM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的有氧稳定性和有氧损失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提高了乳酸的含量和综合评分;在乳酸菌的基础上,添加糖蜜或是与纤维素酶的组合,有利于提升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5.
杨宏波  刘红  占今舜  林淼  赵国琦 《草业学报》2015,24(12):131-13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颗粒饲料对中国荷斯坦断奶公犊牛瘤胃微生物蛋白、发酵参数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用12头3月龄大的中国荷斯坦断奶公犊牛,按照日龄相近(103.92±1.5 d)、体重相似(121.25±4.12 kg)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3头,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5∶25(Ⅰ)、70∶30(Ⅱ)、65∶35(Ⅲ)、60∶40(Ⅳ)的4种全价颗粒饲料。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测定犊牛瘤胃微生物蛋白、发酵参数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处理组Ⅳ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最低,且显著低于处理组Ⅰ(P<0.05);处理组Ⅳ的丁酸浓度最高,且显著高于处理组Ⅰ、Ⅲ(P<0.05);处理组Ⅲ的乙酸/丙酸最大,且显著大于处理组Ⅳ(P<0.05)。处理组Ⅳ的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真菌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处理组Ⅲ的黄色瘤胃球菌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综上所述,高精料全价颗粒饲料虽然能提高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的水平,但会抑制瘤胃纤维降解菌和厌氧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对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4∶6)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乳酸菌制剂组(LAB)、糖蜜组(M)、乳酸菌制剂+糖蜜组(LAB+M)4个处理,青贮后第7, 24和45天打开,测定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加速了青贮早期乳酸发酵进程,但由于底物不足,青贮后期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值有所升高;添加糖蜜补充了发酵底物,促进了乳酸发酵,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含量,降低了pH值(P<0.05),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活性,减少了丙酸和丁酸的生成。乳酸菌制剂+糖蜜组与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组相比显著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 但与单独添加糖蜜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发酵底物不足是限制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中添加小肽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养分降解率以及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3×5交叉设计,以底物的精粗比(40∶60、50∶50、60∶40)和小肽的添加水平(0、0.75%、1.50%、2.25%、3.00%)作为两试验因素,试验共1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发酵48 h后采集发酵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日粮精粗比对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NDF和ADF的降解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P<0.01),以1.50%和2.25%水平效果较佳。日粮精粗比和小肽添加水平对产气量(GP)和干物质(DM)、粗蛋白(CP)的降解率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2)随日粮精粗比的升高,pH逐渐降低(P<0.01),微生物蛋白(MCP)合成量逐渐升高(P>0.05),且50∶50和60∶40无显著差异。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pH和MCP均呈二次曲线变化(P<0.01),以2.25%水平最高。日粮精粗比和小肽添加水平对氨态氮(NH3-N)浓度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日粮精粗比和小肽添加水平对挥发性脂肪酸(VFA)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在3种精粗比条件下,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乙酸与丙酸比(乙/丙)和乙酸、异丁酸、异戊酸比例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以1.50%水平时乙/丙最小,乙酸比例最低,2.25%水平时异位酸比例最高。综上所述,日粮精粗比和小肽添加水平对体外产气量、养分降解率和发酵参数有着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精粗比为50∶50和60∶40时效果较好,小肽的添加水平以1.50%和2.25%为宜。  相似文献   

8.
杨红  张庆  侯建建  玉柱 《草业学报》2016,25(12):94-101
本试验旨在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的单独和复合添加对羊草青贮饲料超微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将1060 U/g的纤维素酶(CEL)、1×105 CFU/g的干酪乳杆菌(LC)、1060 U/g的纤维素酶和1×105 CFU/g的干酪乳杆菌复合添加剂(LC+CEL)添加到羊草中经过切短后装入0.5 L青贮桶中制作青贮饲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常温状态下贮存45 d,测定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混合组LC+CEL的pH为3.86显著低于LC和CEL处理组(P<0.05),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LC和CEL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C+CEL处理组显著降低43.9 g/kg的中性洗涤纤维、22.3 g/kg的酸性洗涤纤维、28.5 g/kg的纤维素和21.6 g/kg的半纤维素,增加20.5 g/kg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9.2 g/kg乳酸。3个添加剂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之,添加生物添加剂能破坏羊草的细胞结构,提供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作为发酵底物,快速降低pH促进厌氧发酵。复合添加干酪乳酸菌和纤维素酶降解细胞壁和细胞内容物,将其转化为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效果最好,单独添加干酪乳酸菌和单独添加纤维素酶的效果次之。生物添加剂对羊草叶片不同部位和结构的细胞降解程度不同,羊草薄壁组织容易降解,木质化程度越高的厚壁细胞降解越困难。  相似文献   

9.
添加剂和混合比例对裸燕麦和紫花苜蓿混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添加剂和不同混合比例对裸燕麦和紫花苜蓿混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开展牧草混播及调制高质量的混合青贮饲料提供参考。以裸燕麦和紫花苜蓿为原料,按质量比1∶1、2∶1和1∶2进行混合青贮,并分别加入0.4% 甲酸(formic acid,FA)或2%蔗糖(sucrose,S),青贮6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物质含量。结果显示,裸燕麦与苜蓿混合比例为2∶1时青贮饲料的感官评价上均优于其余2种混合比例,添加0.4%甲酸或者2%蔗糖,感官评定为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随裸燕麦比例增加而不同程度提高。其中,pH值随裸燕麦比例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裸燕麦与苜蓿混合比例在2∶1时,添加2%蔗糖组乳酸(lactic acid,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及0.4%甲酸处理组(P<0.05),且与另外2种混合比例的处理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此混合比例下添加0.4%甲酸处理组pH值和氨态氮/总氮(AN/TN)较低,乙酸(acetic acid,AA)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FA,TVFAs)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LA/AA)较高,丙酸(propionic acid,PA)和丁酸(butyrate acid,BA)含量极低未检出,V-Score评分最高,总体发酵品质最佳。随苜蓿比例增加,混贮饲料CP含量提高,纤维组分(NDF、ADF和HC)含量降低,青贮饲料养分更加均衡,但添加剂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影响不大。裸燕麦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可形成养分互补,提高营养价值;加入适量甲酸或蔗糖有助于抑制不良发酵,提高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玉米粉和乳酸菌对甘薯蔓、酒糟及稻草(4∶4∶2)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玉米粉添加组(CF)、乳酸菌添加组(LAB)、玉米粉和乳酸菌组合添加组(CF+LAB),每个处理6个重复,室温下贮藏60 d开封,取样分析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均明显提高了青贮料的感官品质,与CK相比,CF处理、LAB处理及CF+LAB处理中 CP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 NH3-N/TN、AA、PA、Ash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CF处理极显著地提高了DM、CP、LA含量(P<0.01),而LAB处理则极显著地降低了NDF、ADF含量(P<0.01),CF+LAB中NH3-N/TN、AA含量及pH值极显著低于LAB(P<0.01),显著低于CF(P<0.05)。综上所述,添加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均提高了青贮品质,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青贮品质要次于单独添加玉米粉,两者组合添加青贮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4种不同添加剂对薯渣与玉米秸秆混贮饲料发酵品质以及牛瘤胃降解率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添加剂。试验采用密封塑料桶进行混贮,薯渣和玉米秸秆混贮水分含量控制在70%(混贮比例为1∶2),设置了对照组(CK)、微贮博士组(处理1)、青贮邦组(处理2)、拉巴克思复合添加剂组(处理3)以及亚芯组(处理4)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贮存期60 d。采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法及半体内试验测定第60天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和对照组(CK组)的感官评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经过发酵品质分析测定,4种添加剂处理均改善了薯渣饲料的发酵品质,其中处理4组的乳酸含量最高(P<0.01),pH和氨态氮含量最低(P<0.05);各添加剂处理均提高了薯渣混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其中以处理4组效果最佳(P<0.01),有氧稳定时间为162 h,比CK组延长50 h,其次是处理2组(P<0.01)、处理3组(P<0.01),处理1组改善效果不明显;在瘤胃中培养48 h后,处理组干物质(DM)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CK组(P<0.05),粗蛋白质(CP)瘤胃降解率极显著高于CK组(P<0.01);处理4组的NDF瘤胃降解率最高,显著高于处理3(P<0.05),但与其他处理组的NDF瘤胃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4组的ADF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3组和CK组(P<0.05),与处理1组和处理2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1组的淀粉瘤胃降解率比CK提高2.83%(P<0.01),其他各处理组间淀粉的牛瘤胃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添加剂处理对薯渣与玉米秸秆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瘤胃降解率等均有改善作用,其中以亚芯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凋萎和添加剂对稻草裹包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10月底收割的鲜稻草和凋萎24 h稻草(干鲜比分别为36.5%、42.3%)均设4个组,即对照组、糖蜜组(单独添加糖蜜)、青贮宝组(单独添加青贮宝)和糖蜜+青贮宝组(糖蜜和青贮宝联合添加),每组制作3包。常温裹包青贮50 d后,开包采样进行感官品质、发酵参数和营养价值评定。结果显示:无论鲜稻草是否凋萎,稻草单独青贮难以成功,添加剂糖蜜、青贮宝的添加有利于稻草的裹包青贮;单独添加青贮宝显著降低凋萎稻草青贮的氨态氮(NH_3-N)含量(P0.05);单独添加糖蜜显著提高凋萎稻草青贮的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凋萎稻草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联合添加糖蜜和青贮宝可显著提高鲜稻草或凋萎稻草青贮的粗蛋白质(CP)和钙(Ca)含量(P0.05),显著降低鲜贮稻草青贮的NDF含量(P0.05),显著降低凋萎稻草青贮的NH_3-N含量(P0.05),显著增加凋萎稻草青贮的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P0.05)。凋萎显著降低稻草青贮的干物质回收率和丙酸含量(P0.05),提高稻草青贮的CP和NH_3-N含量(P0.05)。综上,稻草单独青贮难以成功,添加糖蜜和青贮宝有利于提高稻草青贮的发酵品质,稻草青贮前凋萎要适度。  相似文献   

13.
麻叶荨麻与玉米粉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析添加玉米粉对麻叶荨麻青贮发酵品质和养分保存效果的影响,将麻叶荨麻与玉米粉5∶1混合调制青贮饲料,将其DM含量提高到310 g/kg,以麻叶荨麻单独青贮作为对照。每个处理18个重复,室温袋贮60 d后开封取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及消化率,并分别在贮藏后第0,3,5,15,20和60天调查pH、有机酸、氨态氮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玉米粉混合青贮通过快速降低pH和提高乳酸含量而明显加快了麻叶荨麻的发酵进程,发酵前15 d,混贮组pH下降速率和乳酸累积速率较单贮组快;混贮组显著降低了(P<0.05)pH、氨态氮、乙酸、丁酸及NDF和ADF含量,显著提高了(P<0.05)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费氏评分及干物质与纤维组分的体外消化率;脂肪含量在两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麻叶荨麻与玉米粉以5∶1混合青贮能够成功保存麻叶荨麻的高品质营养特性,从而生产高品质青贮饲料,同时还能改善家畜对它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玉米秸秆和废弃白菜混合青贮可行性,考查二者在不同质量比时的混贮品质,设计了6个不同的混贮比例,分别为29∶19,27∶21,25∶23,23∶25,21∶27和19∶29。混合青贮30 d后对其化学组分和发酵品质进行分析,筛选品质最佳的混贮比例,并进一步研究了品质最佳混贮组的乳酸菌多样性。结果表明,质量比为21∶27的混贮5(ME5)组的pH和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其余混贮组(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余混贮组(P<0.05)。ME5组的干物质和能源组分综纤维素含量较高,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较低,综合判定该组的混贮品质优于其他5组。乳酸菌多样性结果显示,从ME5组中共分离出10株乳酸菌,分属于3个属,4个种。3个属分别是乳杆菌属、肠球菌属和明串珠菌属。4个种分别是2株短乳杆菌、1株屎肠球菌、5株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和2株植物乳杆菌,其中同型发酵乳酸菌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为该青贮体系的关键乳酸菌。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以无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甲酸以及两种乳酸菌类青贮添加剂(Sila-Max,Sila-Mix)对小黑麦和黑麦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黑麦和黑麦青贮饲料的调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的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最优;Sila-Max和Sila-Mix处理组的DMD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和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对照组,其中Sila-Max用量最少,发酵品质最优;青贮原料间小黑麦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黑麦,更适于调制青贮饲料。综上,小黑麦添加甲酸调制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优,小黑麦添加Sila-Max处理调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选择体重350 kg左右健康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45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不同日粮,其中试验Ⅰ组(精料+玉米秸秆黄贮)、试验Ⅱ组(精料+全株青贮玉米)和试验Ⅲ组(精料+添加剂全株青贮玉米),试验期140 d。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的日增重极显著地高于试验Ⅰ组(P<0.01)和试验Ⅱ组(P<0.01),分别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高出90.35%、24.00%。试验Ⅰ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和Ⅲ组(P<0.01),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的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肉牛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瘦素的含量试验Ⅰ组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肉牛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的头均日收益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高22.21和9.27元。综上所述,添加剂全株青贮玉米的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7.
糖蜜添加对西兰花茎叶稻秸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坚  王亚琴  闻爱友  邵涛 《草业学报》2014,23(3):248-254
本试验目的是评价糖蜜添加对西兰花茎叶稻秸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即糖蜜添加为0(对照组),2.5%,5.0%,添加比例以鲜重为基础。在青贮后的第1,3,5,7,14和30天打开青贮罐,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对照组pH值在青贮发酵最初14 d缓慢下降,青贮第30天,对照组的pH值显著上升到4.96(P<0.05),糖蜜添加组pH值从第3天开始随青贮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30 d后,pH值均低于4.0。在青贮的第14天,所有处理组乳酸含量均达到其最大值,分别为50.82,84.84,86.64 g/kg DM。所有处理组乙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随着青贮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青贮发酵过程中所有处理组丙酸和丁酸均未检出或少量检测到。与对照组相比,糖蜜添加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乙酸、乳酸含量,同时显著(P<0.05)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但2.5%和5.0%糖蜜添加青贮在pH值、乳酸/乙酸、乳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上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添加2.5%糖蜜即可提高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