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河南地区猪戊型肝炎感染情况,同时掌握该地区猪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对来自河南新乡、平顶山、南阳等地区不同商品猪场血清、肝脏、粪样品,采用ELISA技术检测猪血清中抗HEV特异性抗体水平,并使用套式RT-PCR检测肝脏和粪便中猪戊型肝炎病毒核酸。结果显示530份样品中HEV抗体阳性率0.6%,HEV RNA均为阴性,推测目前河南省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兔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对兔出血综合征(RH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未知感染HEV的兔接种RHD疫苗,对其产生的RHD特异性抗体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淋巴细胞增殖、IL-2、IFN-γ及HEV基因残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兔产生兔出血综合征病毒(RHDV)和HEV的抗体水平较低;血清中ALT含量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增殖、IL-2、IFN-γ的水平降低;接种疫苗后7,14 d检测到HEV基因,而21 d未检测到该病毒基因。结果表明,HEV在兔体内残留时间较长,对RHDV免疫水平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黄芩素对镉致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芩素组、镉组、镉+黄芩素组,各组每天分别灌服生理盐水、黄芩素、氯化镉、氯化镉+黄芩素。6周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和肝脏,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镉可极显著提高AST、ALT活性(P0.01),显著升高MDA和降低GSH含量(P0.05);黄芩素能显著降低镉组AST、ALT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和升高GSH含量(P0.05)。说明镉可导致大鼠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黄芩素对镉导致的损伤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由硫代乙酰胺(TAA)所致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作用及其对Bcl-2、Bax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试验将大鼠分5组,其中GBE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连续灌服GBE 30 d,1次/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GBE低、中、高剂量组在第28天用300 mg/kg的TAA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3 d,于末次注射后24,48,72小时采血,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并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肝脏Bcl-2、Bax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ALT、AST水平明显升高,在肝脏中Bcl-2 mRNA表达水平下调,Bcl-2蛋白水平在48小时时达到最低点,而Bax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上调;与模型组相比,GBE组血清中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脏中Bcl-2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上调,Bax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长时间应用对机体血清生化值的影响,试验以25只日本大耳白兔为试验动物并将其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皮下注射注射用水,其余4组每天皮下注射0.5,1,2,5 mg/kg地塞米松,分别于给药时(0天)及给药后1,4,7,14,21天采血,并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ALT、AST、TBIL的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LP的变化趋势不一致,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不能仅凭血清生化值的高低来判断肝脏的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6.
2014年-2015年陕西杨凌地区部分商品蛋鸡场产蛋量下降了10%~40%,剖检部分鸡只发现肝脏肿大出血。为确诊该疫情的病因,从发病的6个蛋鸡场采集了337份血清和268份粪便,利用间接ELISA和套式RT-PCR分别对血清中的禽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和粪便中的禽HEV RNA进行了实验室检测。ELISA检测结果发现,168份血清为禽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49.85%;套式RT-PCR检测结果发现,63份粪便为禽HEV RNA基因片段阳性,阳性率为23.51%。基因片段的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杨凌地区的禽HEV分离株与国内的同源性为93.0%~99.2%;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分离株在同一进化分支上,同属禽HEV基因3型。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在中毒大鼠肝脏中的作用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Ⅱ,ACE2)在CCl4中毒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参与抗损伤的作用机制。16只120 g左右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n=8)。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大鼠腹腔注射40%CCl4,首次剂量为5 mL.kg-1,以后每3 d 1次(剂量为3mL.kg-1),每周称重1次,4周后宰杀。测定平均日增体质量、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肝组织中ACE2含量和Mas受体mR-NA的表达及ACE2 mRNA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鼠平均日增体质量、血清Alb和T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TBIL和血浆AngⅡ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Real-time PCR结果提示肝脏中ACE2和Mas受体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3.21±0.52 vs 1.03±0.11,P0.01;1.64±0.22 vs 1.02±0.10,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ACE2 mRNA着色较少,主要集中在中央静脉周围细胞,试验组大鼠ACE2大量出现在病变区域、胆管周围细胞、血管及微管内皮细胞当中。本研究表明CCl4诱导的肝损伤大鼠肝脏中ACE2和Mas受体的mRNA表达均增加,提示ACE2参与了肝脏的抗损伤过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CE2-Ang 1-7-Mas轴,减少AngⅡ的产生,从而减轻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2019年9月,陕西西安市某海兰褐蛋鸡场场出现产蛋率下降,死淘率升高,剖检部分死亡鸡只表现肝脾肿大且易脆破裂,为弄清该鸡场疫情的病因。我们采集了鸡血清32份,胆汁13份,粪便、肝脏和脾脏各11份,然后利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禽HEV抗体,巢式RT-PCR检测粪便、肝脏、脾脏和胆汁样品中是否存在禽HEV核酸。间接ELISA检测结果发现,28份鸡血清禽H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87.5%;巢式RT-PCR检测结果发现,6份胆汁,5份粪便,3份肝脏和脾脏样品为禽HEV RNA阳性。阳性PCR产物测序后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获得的禽HEV ORF2部分基因序列相互之间同源性为99%~100%,与GenBank已知的禽HEV序列同源性在78%~99%,进化树分析表明分离的禽HEV与国内多数禽HEV分离株以及欧洲部分分离株在同一分支上,属于基因3型。上述临床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技术说明,该鸡场存在禽HEV的感染,此次疫情可能主要是由该病毒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是一种单链、非包膜的RNA病毒,目前可分为8个基因型。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HEV能引起人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和动物的感染,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也可通过输血和母婴传播。HEV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有散发的病例。目前,检测HEV的常用方法是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有学者利用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T-RPA)和CRISPR系统等新型检测方法进行HEV检测。在药物治疗方面,可用利巴韦林、干扰素或多烯磷脂酰胆碱(PPC)等化合物治疗HEV引起的感染,也可使用中药单味或复方改善临床症状并作协同治疗。接种疫苗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HEV感染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仍无有效的HEV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传统的灭活苗和减毒苗无法批量制备。当前HEV疫苗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基因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联合疫苗和口服疫苗等。接种疫苗是预防戊型肝炎的重要措施,采用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也可控制该病的流行。笔者主要通过对HEV的检测方法、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内毒素血症中肝脏病理损伤与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的关系及阳离子A(CA)的保护效应。试验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ET致病组、CA保护组。3组动物经相应处理后分别在第3、4、8、12小时采集血清与肝脏作为检测样本,检测血清中ALT与AST水平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肝脏中H2S生成率,采用原位杂交染色与图像分析检测肝脏组织中CSE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ET组血清ALT与AST水平显著升高,CA保护组血清ALT与AST水平则显著低于ET组;ET能够使肝脏组织中H2S生成率显著升高,而CA保护组H2S生成率显著低于ET组;原位杂交图像分析可见ET上调肝脏组织中CSEmRNA的转录水平,而CA能够抑制这种上调效应。研究表明,在内毒素血症的肝脏病理损伤过程中,CSEmRNA的转录水平与H2S的生成率上调,而CA则下调肝脏组织中H2S的水平从而对肝脏损伤发挥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镉致大鼠肝脏损伤及槲皮素对损伤的作用,试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镉处理组、槲皮素组和镉+槲皮素组。6周后,采集血清并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并制成匀浆液,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脏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镉处理组AST、AL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GSH-Px、CAT、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镉处理组比较,镉+槲皮素组AST、AL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MDA和GSH含量分别显著降低和升高(P0.05),GSH-Px、CAT、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说明槲皮素能保护由镉导致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2.
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2%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ml/kg.bw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保肝护脾液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同时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评价肝脏损伤程度和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该药物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升高,减轻四氯化碳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讨宠物犬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感染情况,试验采集了21例宠物犬肝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上述肝脏组织中的HEV-Ag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H.E染色和Mallory三染色法对其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21例宠物犬肝脏中均检出了HEV抗原。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肝脏有明显的炎症变化。提示宠物犬感染HEV程度很高,并且是人感染HEV潜在传染源,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东地区规模化种鸡场禽戊型肝炎病毒(avian hepatitis E virus,a HEV)的流行情况,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期间,从广东地区7个规模化种鸡场(A~G)的祖代和父母代鸡群(25周龄以上)随机采集血清样本325份、新鲜死淘鸡的组织样本(肝脏和脾脏)134份。利用商品化的a HEV抗体试剂盒检测血清样本,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样本中的a HEV。结果显示:血清样本中a HEV抗体的个体阳性率为0.0~36.0%,组织样本中a HEV核酸个体阳性率为0.0~25.0%;基于a HEV的部分ORF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B、C、D场的a HEV属于基因3型a HEV,A场的a HEV在单独的进化分支上。结果表明,广东地区有部分种鸡场已有a HEV感染,需要加强对a HEV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猪戊型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戊型肝炎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其病原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无囊膜的RNA病毒,基因组全长为7.2 kb~7.4 kb。研究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猪群中普遍存在较高的HEV抗体,也检测到猪戊型肝炎病毒,与猪接触的职业人群的血清抗HEV抗体均高于非职业人群,有些国家从猪群中分离到的HEV核苷酸序列与当地居民感染的HEV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据此认为猪戊型肝炎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猪可能作为戊型肝炎的贮存宿主,在人类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公共卫生、异种器官移植和食品安全等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5):126-130
旨在了解掌握乌鲁木齐地区屠宰的绵羊群戊型肝炎流行情况。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DS-ELISA)和免疫组化法分别对来自新疆6个县(市)的258份屠宰绵羊血清中HEV抗体和229份肝脏样品中HEV抗原进行了检测,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绵羊HEV感染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屠宰绵羊血清HEV抗体阳性率为14.7%(38/258),肝脏HEV抗原感染率为14.0%(32/229),不同地区之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无论检测血清样品,还是检测肝脏样品,公羊的感染率(16.7%和15.0%)均高于母羊的感染率(13.7%和13.4%);所检测的6个品种绵羊中均存在HEV感染,其中吐鲁番地区饲养的黑羊感染率最高,血清抗体感染率为17.1%,肝脏HEV感染率为17.2%;不同年龄的绵羊感染率之间有一定的差异,1岁以下的绵羊与2岁以上的绵羊感染率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肝脏样品出现肝细胞变性、细胞核挤于细胞边缘、细胞核周围出现空泡、细胞核萎缩、空泡占满细胞质、细胞器减少等病理变化。研究结果说明新疆地区绵羊仍然普遍存在HEV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不同的G2系和G5系鸡在感染马立克氏病毒(MDV)后立即早期病毒复制及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实验对14日龄G2和G5系SPF鸡滴鼻接种超强毒(vv MDV)Md5株,以28S r RNA基因为内参,利用双重荧光定量RT-PCR(dq RT-PCR)方法对接种后4 h、24 h、48 h和96 h肺淋巴细胞、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MDV meq、IFN-γ、IL-18、IL-4和IL-10的m R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96 h仅在两品系感染鸡的肺淋巴细胞和脾脏中检测到了meq m RNA,G2系鸡群肺淋巴细胞中病毒m RNA含量高于G5系,但脾脏中较低。96 h肺淋巴细胞和脾脏中IFN-γ、IL-4和IL-10转录水平大幅上调,并且G2系鸡群均略高于G5。本研究结果提示G2系对MDV的抵抗能力强于G5,这两种品系鸡感染MDV后可能主要启动以Th2型为主的细胞免疫反应,为研究MDV对不同MHC单倍型鸡的致病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小鼠急性汞中毒后血液、肝脏及肾脏的中毒表现及木犀草素对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指标、肝脏及肾脏的影响。将28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木犀草素组(灌胃100 mg/kg木犀草素)、氯化汞组(腹腔注射4 mg/kg氯化汞)和氯化汞+木犀草素组(腹腔注射4 mg/kg氯化汞,灌胃100 mg/kg木犀草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水平,血液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水平及肝脏组织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肝脏、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氯化汞组的血清ALT、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 < 0.01),血清CREA、BUN,血液WBC及肝脏组织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 < 0.05),血液RBC、HGB及肝脏组织GSH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明显。与氯化汞组相比,氯化汞+木犀草素组的血清ALT、AST活性,CREA和BUN,血液WBC及肝脏组织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 < 0.05);血液RBC、HGB及肝脏组织GSH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减轻。小鼠急性汞中毒后,其中毒表现为炎症和贫血的发生及肝脏、肾脏不同程度的损伤,木犀草素可减弱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实验性感染猪瘟病毒猪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的病毒RNA进行检测,将所扩增产物点样于尼龙膜上进行Dot-blotting鉴定,扩增结果与各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比较。从攻毒对照组猪的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中检出了猪瘟病毒RNA,未从免疫攻毒猪只的脏器中检出猪瘟病毒RNA;所有扩增产物经Dot-blotting鉴定均得到了阳性信号;病毒基因的检出率与猪瘟病毒导致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程度相一致。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套式RT-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猪瘟病毒RNA方法,为猪瘟病毒的诊断和回顾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