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DNA条形码技术就是利用一段短的标准的DNA序列来鉴定不同的种群,从DNA水平,来确定不同种群系统发育的关系。随着对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其应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泛。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先前在我国多侧重于植物和海洋及渔业的分类上,现在逐渐发展到对物种的鉴别应用上,特别是在家畜、鸟类和家禽上,都有所应用。本文就DNA条形码技术的特点、优势及在家禽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的综述,讨论了DNA条形码技术在家禽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我国地方家禽品种保护中的优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基因组DNA中一段短的DNA序列作为物种快速鉴定的遗传标记,建立DNA序列和生物物种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检测方法。本文对DNA条形码技术的背景、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着重综述了其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在医学媒介生物鉴定中的应用,与其他鉴定技术相比,利用该技术进行物种鉴定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该技术在今后医学媒介生物鉴定中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DNA条形码与生物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NA条形码是一段特殊的、可用于物种鉴定的DNA序列.是近几年来国际上生物分类学研究的热点.该技术在动物分类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所采用的DNA序列是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号基因(CO Ⅰ)的部分序列.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中,DNA条形码的进展相对缓慢.目前尚处于对所提议的叶绿体DNA片段rpoB、rpoCl、matk、rbcL等进行比较和评价阶段.阐述了DNA条形码在生物分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是通过对标准目的基因DNA序列的分析来进行物种鉴定的技术.2003年,加拿大动物学家Paul Hebert首次将DNA条形码引入生物界.2003年3月份和9月份在美国冷泉港召开的两次国际会议拟定了国际生物条形编码计划的发展蓝图[1-2].2004年6月份成立生物条形码联盟...  相似文献   

6.
鳞翅目昆虫是柞树的重要害虫类群。为了提高柞园鳞翅目害虫早期测报效率和准确度,建立了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为标准基因的DNA条形码物种快速鉴定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从柞园采集的11种鳞翅目害虫的卵和蛹基因组DNA样品进行PCR及产物测序,得到了供试鳞翅目昆虫卵和蛹594~708 bp长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同一种昆虫卵和蛹的DNA条形码序列存在0~2个碱基差异,序列一致度在99.7%~100%之间。供试鳞翅目昆虫DNA条形码序列碱基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7%、38.5%、14.9%和15.9%。获得的DNA条形码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中同源序列相似度性最高物种的DNA条形码序列一致度在91.4%~100%之间,差异度在0~8.6%之间,其中有10种鳞翅目昆虫的卵和蛹的样品(编号1~20)与Gen Bank数据库中同源序列的一致度在99%~100%之间,差异度为0~1.0%,只有1种鳞翅目昆虫的卵和蛹样品(编号21、22)与Gen Bank数据库中同源序列的差异度较大,为8.6%。结果表明:应用建立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根据天幕毛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卵和蛹基因组DNA快速、准确地对害虫进行种类鉴定。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DNA条形码的定义与特征、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范围等进行了介绍,概括了在物种鉴定中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该技术在蚌类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合适的DNA条形码对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进行鉴定,以33株气单胞菌为材料,选取cpn60、recA和ppsA 3个候选DNA条形码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以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序列扩增测序成功率、DNA条形码间隙(DNA barcoding gap)和系统发育树作为评价条形码片段的指标,筛选出该属的DNA条形码。分析表明,cpn60基因的扩增及测序的成功率最高,种内遗传平均距离(0.017)和种间遗传平均距离(0.133)差异显著,且存在较明显的DNA barcoding gap,表明cpn60可作为气单胞菌鉴定的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9.
兽用中药化学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薄弱,质量控制与评价一直是其研究的难点。现行的以理化检测方法为主的质量控制手段难以满足现代中兽医药发展的需要,难以很好地反映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本文阐述了显微、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基因芯片等生物学检测方法与评价技术在兽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建议加强生物学相关检测及评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弥补传统质控方法的不足,促进兽用中药质量控制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DNA条形码技术就是利用一段短的标准DNA序列来鉴别种群,从遗传物质的本身——DNA水平,来确定种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目前随着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泛.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先前在我国多侧重于植物和海洋及鱼业的分类上,现在逐渐发展到对物种的鉴别应用上,特别是在家畜、鸟类和家禽上,都有所应用.本文就DNA条形码技术的特点、优势及在家禽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的综述,讨论了DNA条形码技术在家禽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同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中国地方家禽品种保护中的优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新疆野生哺乳动物物种鉴定找出最好的方法并建立新疆哺乳动物DNA条形码数据库提供资料,本研究选取新疆野生哺乳动物的肌肉、血液、粪便作为研究材料,运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野生哺乳动物线粒体DNA COI基因序列。共检测片段长度为642~729 bp的52条COI基因序列,52条COI基因序列通过BLAST网站同源性比较,序列同源性达到98%~100%,相似度达到90%~99%。全部COI基因序列中A、T、C和G的平均含量为26. 3%、30. 3%、26. 0%和17. 4%,A+T的含量(56. 6%)高于C+G含量(43. 4%),有明显的碱基偏倚性。种内遗传距离为0%~2%,种间遗传距离为15%~42%,二者分离度高。邻接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两种方法所得的系统进化树拓扑结构高度一致,分支明显,都分配在单个支上。说明DNA条形码技术可用于新疆野生哺乳动物物种鉴定并弥补其他物种鉴定方法的不足和缺点,在新疆濒危野生动物的管理与保护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For over a decade, molecular short standardised DNA fragments, termed DNA barcod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species discrimination around the world. As of 2010, the vast majority of barcoding research was biased toward particular taxonomic groups and geographic regions largely because research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the ones with the resources and capacity to carry out such work. To rectify this, the International Barcode of Life Project was launched with the intent to extend the geographic and taxonomic coverage of the barcode reference library. South Africa committed to this mission in an attempt to catalogue all of its known biodiversity and, possibly, help identify new species. To date, approximately 48 000 South African faunal barcodes are housed in the Barcode of Life Data System (BOLD), which represent only 2.3% of all known South African animal species. Although insects are the best represented in absolute terms, with over 37 000 samples recorded, they are still grossly lacking with just over 1% representation. Much like the global trend, there is a general taxonomic bias, with fish, birds and mammals showing the greatest representation. Moreover, geographic bias is also present, with the Free State province particularly under-represented on BOLD, likely owing to limited human capacity. Although few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with respect to barcoding, the majority reveal that the cytochrome c oxidase 1 (CO1) gene, used in isolation or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molecular markers, can greatly benefit South African biodiversity research. Several limitations of DNA barcoding are discussed and recommendations specific to South Africa provided.  相似文献   

13.
穿心莲作为一种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近年来,穿心莲因资源广泛、疗效确切,在中兽医临床及畜牧养殖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关注。但因其内在质量不够稳定,提取工艺尚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本文主要从化学成分、提取工艺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穿心莲的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衍生出了一系列种类丰富的中药外用剂型,如:散剂、膏剂、酒剂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外用剂型种类逐渐增多,如:栓剂、膜剂、喷雾剂等。对常用传统和当代新的中药外用剂型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研发外用中药新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部分,其整体性的研究思路与中医药整体观念相一致。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根据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现状预测其在中兽药作用机制研究、毒理及安全评价研究、质量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其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对山东泰安地区鸡毒支原体的流行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和纯化,并针对该分离株筛选体外敏感的中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从病鸡组织样品中分离、培养和纯化鸡毒支原体,并通过瑞士染色和姬姆萨染色、血清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8种中药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而筛选到对分离菌株敏感的中药。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鸡毒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后,培养基颜色由红变黄且呈半透明状态,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呈典型的"煎蛋"样儿菌落,均符合鸡毒支原体培养特性;瑞士染色和姬姆萨染色结果显示,菌体形态符合鸡毒支原体的特征;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与鸡毒支原体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所扩增的核酸序列与鸡毒支原体匹配度高达99%;MIC测定结果显示,中药黄连和黄柏对分离的鸡毒支原体的抑菌活性较强,属敏感范畴,其MIC分别为≤0.98和0.39 mg/mL,而中药金荞麦和鱼腥草对鸡毒支原体中度敏感,MIC均≥125 mg/mL,板蓝根、白鲜皮、当归、艾叶对鸡毒支原体均不敏感。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鸡毒支原体,并且筛选出4种对该菌株敏感的中药,分别为黄连、黄柏、金荞麦和鱼腥草,为后期进一步研究防治鸡毒支原体病的中药组方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由小鱼眼草、凉粉草、圆穗蓼、梁王茶4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效果,首先对病料进行分离鉴定,然后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抑菌圈直径,通过小鼠测定中药安全性,最后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模型治疗试验,并应用中药分别以高、中、低3个剂量(1、0.5和0.25 g/mL)对试验鸡进行灌服治疗。结果显示,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现红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见红色短小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甘露醇、吲哚和MR显阳性,三糖铁产酸产气,枸橼酸盐、VP和硫化氢显阴性。对分离细菌进行PCR检测,检测基因与对照基因均得到大小为1 466 bp的特异性条带。中药、西药环丙沙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2和18.3 mm。小鼠灌服中药后全部存活,各试验组小鼠平均增重和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未见不良反应。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环丙沙星组、感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96.7%、93.3%、63.3%、93.3%、50.0%和100%,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环丙沙星组治愈率分别为96.7%、93.3%、63.3%和93.3%。中药高、中剂量组平均增重及胸腺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和环丙沙星组脾脏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中药低剂量组和感染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1和0.5 g/mL中药口服液抗菌效果明显,与环丙沙星效果相似,中药低剂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对河南部分地区采集的样品(50份)进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对分离鉴定后的致病性猪大肠杆菌选用12种中药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将筛选出来的中药与抗生素进行中西联用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做体外抑菌试验,并分析中西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采集的50份样品有23株菌符合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且23株菌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耐药性检测,23株试验菌株对测试的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试验菌株对甘草耐药率最高(82.6%),其次为生地(78.2%),而对黄柏(17.3%)和白头翁(21.7%)耐药性较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中药与抗生素联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黄柏、白头翁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效果最明显。以上结果说明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不仅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还可以延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