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凝胶剂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药物制剂。本文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中药微乳凝胶剂、黏膜给药系统的凝胶剂型应用,以及新技术在凝胶剂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兽药的剂型     
兽药制剂是把原料药制成一定规格的药剂。剂型则是指药物经过加工制成便于使用、保存和运输等的一种形式。兽药的剂型按给药途径和应用方法,可分为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两大类。前者如散剂、冲剂、丸剂、片剂、糊剂、胶囊剂、糖浆剂、合剂等内服剂型及直肠给药的灌肠剂等;后者则又可分为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豁膜给药剂型(如滴鼻剂、滴眼剂等)、皮肤给药剂型(如涂皮剂、洗剂、擦剂、软膏剂等)及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吸人剂、气雾剂等)。而根据形态可分为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气体剂型四大类。  相似文献   

3.
中药子宫灌注剂在奶牛子宫内膜炎和卵巢疾病等繁殖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临床用于防治奶牛主要繁殖障碍疾病的子宫灌注剂主要有溶液型、混悬型和乳浊型3种。本文对这3种剂型的组方、疗效及作用机理等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型中药子宫灌注剂的研制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透皮给药系统是指通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采用这种给药方式的剂型均为透皮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中药透皮给药治疗疾病的传统,传统的中药剂型为洗剂、搽剂、糊剂、油膏剂。但由于中药多为复方药,药味较多,成分复杂,各种成分含量较低,选择性及专一性较差,大部分透皮制剂属于局部用药,并不具有全身用药的药理作用,而且制备中指控要求低,药物吸收较差,与现代透皮给药系统有一定的差距,后经逐步改进剂型硬膏剂、软膏剂、霜剂、巴布剂。而当今在兽医临床上最常用的透皮剂型为浇泼剂、擦剂等新剂型。  相似文献   

5.
牛皮蝇蚴病在天祝牧区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目前,畜牧生产上用来驱治该病的普选药是倍硫磷,临床应用有注射针剂和外用浇泼剂。倍硫磷浇泼剂是一种粘附性和渗透力极强的新剂型外用驱虫药。1996~1998年间,我们在松山乡黑马圈河村试验推广了该驱虫药,对供试的256头牦牛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江苏南农高科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由南京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动物药品厂有限公司联合出资创建。2005年3月,公司粉针剂、水针剂、可溶性饮水剂、西药散剂、中药散剂、预混剂、口服溶液剂、外用消毒剂、外用杀虫剂九个剂型、七条生产线一次性通过农业部GMP验收[(2005)兽药GMP证字117号]。在全新的管理模式下,公司在各个方面倡导“以诚为基,以信为本”的特色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一、丙硫咪唑(外用擦剂)本品系联合功关的最新科研成果。丙硫咪唑擦剂(透皮剂)的研制成功.改变了国内外用丙硫咪唑驱虫.只能口服给药的局面.扩大了给药途径。新剂型的研制.属国内外新创举。1.作用特点:丙硫咪唑擦剂(透皮剂)驱虫效果好.与口眼角的剂型相同.毒副作用小.既克服了口眼给药的缺点.又保留了强大的驱虫活住.现场使用方便。2.驱虫范围:丙硫咪唑擦剂与口服型一样.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对畜禽体内的多种寄生虫如蛔虫、虫、肺线虫、毛线虫、丝虫、绦虫、肝片吸虫、旋毛虫、鞭虫等均有很强的驱杀作用。3.…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包括用传统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及现代方法制作的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根据功效可分为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祛暑剂、补益剂等二十二类.具有购买、存贮和使用方便,可随身携带,不用煎煮,无中药煎剂异味和不良刺激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中药子宫灌注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药子宫灌注剂在兽医产科临床被广泛应用,这是一种中药新剂型,在药剂书刊上未见有系统介绍。本文结合10多年来研制中药灌注剂的实践,对中药灌注剂作一介绍,旨在抛砖引玉。(一)中药灌注剂的概念和特点中药灌注剂系中药制成的无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或临用前可配成液体的无菌粉末,用输精器或其它适宜器械  相似文献   

10.
中药的制剂有浸出制剂、散剂、注射剂,片剂、丸剂、胶剂、胶囊剂、膏剂等。兽医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浸出制剂和散剂。浸出制剂中以汤剂、浸剂、酊剂等剂型较多;散剂主要是开水冲调、候温灌服的。近几年,国内外在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方面认为:药物的疗效,除了药物本身的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编制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历版兽药典相比,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更加体现出了中兽药的特色,通过专属性鉴别、检测和新技术的应用,使中兽药在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对中兽药鉴别、含量测定、性味与归经、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和中药材拉丁名、拉丁学名等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粉剂、散剂、最终灭菌注射剂等九大类生产剂型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中化药兽药产品生产剂型。为此,选择其中的粉剂、注射剂、中药提取生产剂型并对其所需关键生产、检验设备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以帮助企业选择适合的生产与检验设备以满足兽药GMP要求,同时也为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检查人员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中药复方软膏剂透皮效果,筛选最佳组方,以中药软膏剂中绿原酸成分为标记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透过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评价不同的中药剂型和不同的透皮促渗剂对中药软膏剂透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超微粉直接入药并以含45 g/L冰片+45 mL/L氮酮作为促渗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制剂新技术在兽药研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系统阐述了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微型包囊技术、纳米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乳化技术及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等制剂新技术在兽药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综合性研究体系。中药产生的药理作用不完全归功于该药物特有的化学组成,还应该与药物的物理状态(如颗粒大小)密切相关,通过将纳米技术引入现代中药的研究开发,可以扩展中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扩大中药的应用范围。通过对近年来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重点从纳米中药的特点、类型、制备技术、研究方向、研究中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6.
兽药对畜牧生产中的疾病防控和健康养殖意义重大,但由于某些药物味苦、对胃黏膜刺激性大、稳定性差和药理作用部位靶向性差等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包衣技术在改善药物适口性、提高药物稳定性和实现药物控缓释和靶向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者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包衣技术在改善药物适口性、提高药物稳定性、制备控缓释剂型和高效靶向释药剂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包衣膜的形成原理,剖析了几种常见包衣技术的优缺点和其产业化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包衣技术在兽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基于包衣技术的兽药新制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研究自制外用中药膏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中药治疗运动损伤提供临床依据。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肿胀、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试验研究外用中药组方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外用中药膏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的肿胀及蛋清致小鼠足的肿胀(P<0.01);能提高小鼠在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中的痛阈值(P<0.01)。研究证明,外用中药膏剂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药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中药活性成分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代谢过程(ADME),是一门新兴的介于数学与药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笔者从国内外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发展概况及其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进行阐述,这对中药给药方案、质量控制、新药的开发、剂型的改进等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兽药制剂在猪病防控中的科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草药作为我国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在我国中医的研究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其不仅在治疗人们体内的病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治疗和防治猪病中也有着良好的效果。本文就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中兽药制剂,在猪病防控中的科学应用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抗菌增效剂属于人工合成的二氨基嘧啶类药物,此类药物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时会以特定的机制来增强抗菌药的药物活性。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细菌耐药的问题日益显现,通过加入抗菌增效剂而研制出的新制剂可以提高抗菌药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降低药物用量、增强药物疗效、降低兽药残留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文章分析了近年来甲氧苄啶、二甲氧苄啶和艾地普林与各类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制备的制剂产品,发现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普遍优于单独使用抗生素。同时,配合中药的使用对细菌耐药的问题有显著改善,为后期抗菌增效剂的研究打开新的局面。随着对兽药制剂的研究,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剂型,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研制出的制剂,针对不同的给药部位和给药途径可以对病患进行更精准的治疗,减少药物达到靶部位的时间,增加患病部位的药量,此思路可为后续的研发方向提供支持和参考。文章将对抗菌药-抗菌增效剂联用制剂的研发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