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筛选得到高产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菌株,本试验以从云南不同地区食品中分离出的27株菌为材料,通过菌株复壮、革兰氏染色形态学观察、过氧化氢酶实验、单菌株发酵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GABA,筛选其中高产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测定其发酵性能。结果表明,27株菌中筛选得到的LSR-L-L4为高产GABA菌株,其发酵液中GABA检测值为490.59 mg/L;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最适发酵温度为42℃;3~12代菌株凝乳时间4.5~5h,酸度52~56°T,120h极限酸度118~122°T;生长曲线稳定期OD600=1.01~1.11,24h未见衰退;活菌数1.20×109~1.50×109cfu/mL;双乙酰含量10.32~11.50 mg/L;γ-氨基丁酸产值467.58~490.59 mg/L。LSRL-L4高产γ-氨基丁酸,兼具优质发酵特性,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本实验室保藏的12株黑曲霉菌株采用培养、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出一株相对酶活较高的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然后通过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等复合诱变筛选出一株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An08-752。以复合碳源(麸皮+花生壳粉+大麦粉)为碳源;有机氮源为豆粕粉,无机氮源为硫酸铵、硝酸钠;添加无机盐磷酸氢二钾(K+)、硫酸镁(Mg2+);料水比为1:1。固态发酵优化条件为:初始pH值6.8;装料量50 g/500 ml;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7 h。酶活力达到了1.23×105 U/g。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通过特定菌株发酵进一步提高山药的抗氧化活性。试验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抗氧化活性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从6株饲用益生菌中筛选出山药发酵菌株,并对山药液态发酵工艺及菌株发酵液功能性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确定山药发酵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最优发酵工艺为山药麸皮总添加量为4 g、山药与麸皮比例为4∶6、氯化钠为6 g/L;发酵72 h,发酵液对·O2-自由基清除效果最佳,为69.91%,比优化前提高了1.2倍。山药与麸皮比例为5∶5,总山药麸皮添加量为4.5 g,硫酸锰添加量0.09%,接种量2.5%,发酵72 h,发酵液对·OH自由基清除效果最佳,为84.82%,比优化前提高了1.43倍。硫酸锰添加量0.12%,硫酸镁添加量0.75 g/L,接种量10%,发酵84 h,发酵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最佳,为72.21%,比优化前提高了2.1倍。发酵液经GC-MS检测新增了3-羟基丁酮、2-甲基丙酸...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探索枯草芽孢杆菌YT168-6产抗菌肽sublancin的最适发酵条件和最适培养基组成,以期提高发酵液中sublancin含量。试验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适发酵条件,确定发酵培养基需要的无机盐、碳源、氮源,再通过正交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YT168-6产抗菌肽sublancin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菌种接种量1.0%、发酵温度37℃、发酵液初始pH 7.0;最适发酵培养基为K2HPO4 5 g/L、KH2PO4 5 g/L、MgSO4 10 g/L、可溶性淀粉30.2 g/L、蛋白胨23.6 g/L、玉米浆18.2 g/L;优化后sublancin产量由756 μg/mL提到1 581 μg/mL,是优化前的2.09倍。综上所述,本研究所筛选的最适发酵条件和最适培养基可为枯草芽孢杆菌YT168-6菌株工业化生产sublancin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实验室保藏的高产ε-聚赖氨酸白色链霉菌UN2-71为生产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此指导新的ε-聚赖氨酸产生菌筛选;同时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以及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白色链霉菌UN2-71的最佳摇瓶装液量30mL、最佳接种量10%、最佳发酵温度30℃、菌丝生长的最佳摇床转速150r/min、最适起始发酵pH值为7.0.经优化后,白色链霉菌UN2-71的ε-聚赖氨酸产量提高至2.37g/L,较优化之前的产量1.64g/L提高了44.5%.  相似文献   

6.
从达乡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纯化出13株疑似乳酸菌,其中5株球菌、8株杆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3株疑似乳酸菌合成γ-氨基丁酸能力,结果发现其中一株球菌具有很强合成γ-氨基丁酸能力,γ-氨基丁酸产量为2.91g/L;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高产γ-氨基丁酸菌株为嗜热链球菌QYWLYS-1。此外,考察了实验室保藏的4株双歧杆菌和7株乳酸菌合成γ-氨基丁酸能力,结果发现其中一株植物乳杆菌QYW-L-11具有较强合成γ-氨基丁酸能力,γ-氨基丁酸产量为1.38g/L。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利用随机诱变技术选育出高产绿原酸(CGA)菌株,并通过优化发酵条件进一步提高CGA的产量。以烟草肠杆菌(Enterobacter tabaci)N22为试验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和紫外复合诱变获得高产CGA的菌株,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结合的方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经ARTP和紫外复合诱变处理获得了一株遗传稳定、CGA产量高的菌株AU-34,产量为4.7 mg/L,为野生型菌株的2.8倍。最优培养基成分为玉米浆124 g/L、果糖31.06 g/L、MnSO4 0.1 g/L、L-Tyr 1 g/L、VB1 3 mg/L、CaCO3 3 g/L、Tween-800.05%,此条件下CGA产量达102.55 mg/L,约为未优化前的22倍。研究表明,试验结果为工业化发酵生产CGA提供了潜在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乳酸菌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筛选出具有高共轭亚油酸转化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并探讨其最佳的发酵条件。分别对15株分离于猪胃肠道的乳酸菌发酵培养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筛选出具有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能力强的菌株。以2株产共轭亚油酸能力较强的菌株为出发菌株,探讨温度、时间、p H、接种量和葵花籽油添加量等不同发酵条件对代谢产物中共轭亚油酸的影响。结果发现乳酸菌W1和W2(分离自胃)具有较高的生产共轭亚油酸的能力,其共轭亚油酸的产量分别为2.58和9.44μg/m L。并获得这株菌生成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发酵条件:W1产生共轭亚油酸最佳发酵条件为37℃,p H6.0,培养时间120 h,菌种接种量为5.5 m L/100 g,葵花籽油接种量为2.5%,W2产生共轭亚油酸最佳发酵条件为37℃,p H5.5,培养时间120 h,菌种接种量6.5 m L/100 g,葵花籽油接种量3.0%。  相似文献   

9.
α-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样、水样和面样中分离产α-淀粉酶的芽胞杆菌,对3个样品进行淀粉平板分离和革兰氏染色、芽胞染色,选出产α-淀粉酶芽胞杆菌10株(土样4株、面样3株、水样3株).同时测得其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均在1.9~2.6之间,通过产淀粉酶液体培养基发酵产酶,采用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α-淀粉酶活力均在4.8~5.7 g/mL之间.以筛选出产酶活力较高的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选育,经过大量筛选得到优良菌株,在适宜条件下经过发酵其α-淀粉酶活力可达9.6~13.0g/mL,较出发菌株酶活力提高了69.9%~129.5%.  相似文献   

10.
从健康桑树根系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内生产油脂真菌——菜豆壳球孢菌MOD-1(Macrophomina phaseolina,MOD-1)。结合均匀设计和单因子筛选法得到该菌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最优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5 g/L,蛋白胨1.1 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铵0.3 g/L,硫酸镁0.32 g/L,氯化锰4.9 nmol/L。在此基础上优化该菌株产油脂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液初始pH7.0,发酵温度26℃,摇瓶转速190 r/min,装液量100 mL。在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及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6 d,菌体生长量(干质量)高达41.852 g/L,油脂产量达到25.511 g/L。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别测定菌株在优化后的培养基或发酵条件下产生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前一种条件下检测出9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7.92%;后一种条件下检测出7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32%。结果表明,在优化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下,MOD-1菌株的油脂产量增高,组成简单,易于纯化,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曾莹  王伟平  黄维  邱思 《饲料工业》2006,27(10):17-20
为了开发利用油菜籽壳这一油脂工业副产品,从60株保藏菌种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发酵油菜籽壳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木霉T5。通过实验初步研究其适宜产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木霉T5在m(油菜籽壳):m(啤酒糟):m(麸皮)=5:2:3、NH4NO32%、CaCl20.1%、Tween800.1%的基质上,加水量为120%,接种量为10%,置30℃下培养60h,产酶量可达80.116IU/g,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利用吸水链霉菌BS-112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防治家蚕真菌病,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BS-112菌株分泌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后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8.0g/L葡萄糖,12.0g/L玉米粉,35.0g/L黄豆饼粉,0.4g/LKH2PO4,0.8g/LMgSO4。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后的菌株发酵液对家蚕病原绿僵菌的抗菌效价达到4916.85μg/mL,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3.08倍。分别以价格低廉的玉米粉和豆饼粉作为发酵培养基的缓效碳源和有机氮源,有利于该菌株在蚕用抗生素产业化开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1株饲用益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7,B.amyloliquefaciens B7)为研究对象,为了增强其在液态条件下的发酵水平,提高其芽孢发酵工艺优化效率,拟采用测定芽孢吡啶二羧酸(dipicolonic acid,DPA)浓度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平板芽孢计数法,以探讨此测定方法在芽孢发酵优化工艺中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菌株产孢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因子,进一步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蛋白胨、玉米粉、大米蛋白粉和Mn2+组合的最优水平。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芽孢浓度与测定的DPA荧光强度呈线性相关,在蛋白胨20 g/L、玉米粉10 g/L、大米蛋白粉20 g/L、Mn2+1.0 mmol/L时发酵48 h,检测到DPA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其相应的芽孢浓度达到7.0×109 CFU/mL。与实验室常用的LB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3.3倍;与工业生产用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2.2倍。本研究为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芽孢浓度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方法,为工业菌株B.amyloliquefaciens B7的发酵提供了一种成分简单且高产芽孢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对已构建枯草芽孢杆菌WB600角蛋白酶重组菌WB600-K进行发酵条件优化,获得最佳产酶条件,以期提高重组菌角蛋白酶的产量;同时通过研究不同种类碳源和氮源间的组合优化获得成本低廉的重组菌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显示,当发酵液D600 nm=1.0时添加0.5%木糖诱导发酵WB600-K分泌表达角蛋白酶酶活最佳(P<0.05);山梨醇作为碳源可显著提高WB600-K角蛋白酶酶活(P<0.05),但成本较高不宜作为混合碳源来源;不同种类碳源(葡萄糖、玉米粉、糖蜜、甘油)组合添加能显著提高重组菌角蛋白酶酶活(P<0.05)。不同种类氮源(蛋白胨、酵母粉、豆粕粉、尿素)组合添加对于重组菌提高角蛋白酶酶活效果不如单一氮源(蛋白胨)(P<0.05)。在诱导发酵48 h时WB600-K产角蛋白酶酶活最高(P<0.05)。对发酵配方进行正交试验优化,WB600-K在玉米粉5.1 g/L、葡萄糖5.9 g/L、糖蜜5.9 g/L、甘油3.0 g/L、蛋白胨20 g/L、NaCl 10 g/L,发酵液D600 nm=1.0时加0.5%木糖诱导发酵48 h能显著提高角蛋白酶酶活(P<0.05),达到56.9 U/mL,较初始培养条件提高49.74%。综上,在优化发酵条件下进行发酵及不同种类碳源间组合能提高WB600-K角蛋白酶活性,可为角蛋白酶工业化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黑曲霉(A.niger)中重组表达灵芝L菌漆酶基因,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旨在获得一株高产灵芝漆酶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方法】 从灵芝L菌克隆漆酶基因Lac-L,并根据黑曲霉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选用黑曲霉糖化酶启动子(PglaA)、信号肽及终止子为表达原件,以米曲霉pyrG基因为筛选标记,构建漆酶表达盒,采用聚乙二醇-CaCl2法将其转化至黑曲霉X1(ΔpyrG)原生质体中。对转化子进行PCR验证及固态发酵酶活测定,筛选高产漆酶重组菌株,并对阳性转化子固态发酵培养基碳源、无机与有机氮源比例、Cu2+浓度及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 经尿嘧啶缺陷及含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mmonium salt),ABTS)培养基筛选获得25株重组漆酶转化子,酶活复筛获得灵芝漆酶异源表达6号重组菌株,发酵72 h酶活可达3 532.6 U/kg,宿主菌株的酶活仅为58.37 U/kg。重组6号菌优化后的最适固态发酵条件为:以麸皮为基础培养基,添加2%麦芽糖、2%(NH42SO4、0.25 g/L CuSO4,发酵60 h时重组菌株产漆酶活力最高,达到6 255.47 U/kg。【结论】 在黑曲霉中成功实现灵芝L菌漆酶基因Lac-L的异源表达。  相似文献   

16.
从定型的优势血清型菌株中选择了2株,制备了基础种子,并对基础种子第1代、第10代和第13代的传代细菌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以及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证明,鸭大肠杆菌GX-5株和GX-21株的基础种子传至13代,其培养特性、免疫原性和毒力均不发生变化,表明这两个分离株是良好的疫苗生产菌株,为建立种子批提供了依据。本试验还进行了鸭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试验,获得了鸭大肠杆菌在马丁肉汤培养基中的最佳发酵条件,即发酵温度37.5 ℃,pH 7.4,初糖浓度10 g/L,补糖量为10 g/L,接种量为4%,通气量为1 L/L·min,搅拌转速为200 r/min,培养12 h后得到的发酵菌液浓度最高,D600 nm值达到30.32。本研究为鸭大肠杆菌抗原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新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7.
利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法研究奶牛瘤胃中肽浓度的变化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并探讨瘤胃适宜肽浓度值。试验按0、10、15、16g/L和20g/L氨基氮的肽浓度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pH值、氨态氮值及微生物蛋白产量。结果表明:在各个时间点各组之间的pH均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8h后,15、16g/L和20g/L3组的NH3-N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于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MCP),在第4h和24h时,15g/L和16g/L组与0g/L和10g/L组分别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2h时,16g/L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条件下,人工瘤胃内适宜的肽浓度为16g/L。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培养基和培养温度、起始pH值等发酵条件对IL-15产量的影响,初步确认了摇瓶水平发酵各因素的最优条件。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发酵起始pH值7.0、培养温度37℃、乳糖诱导浓度1.5g/L、菌体生长密度OD600达到1.0时加入乳糖、诱导时间4h,此时IL-15产量达到最高水平,从而为IL-15批量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