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为李斯特菌属中的一个种,在病原学上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和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已得到世界范围的普遍公认。LM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耐热(60℃)、耐低温(4℃)、耐盐、耐干燥、耐化学试剂等特性,食用被LM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人体感染发病易感人群如新生儿、孕妇、老人及免疫抑制病人等,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头疼、类似感冒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孕妇感染后流产,致死率高达30%以上,对免疫缺损的病人,致死率甚至高达70%。LM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及其致病性及突出的公共卫生学重要性引起了国际…  相似文献   

2.
使用LAMP技术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s,LM,简称为单增李斯特氏菌)是食品卫生上重要的病原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导致人和动物脑膜炎、流产、败血症等,病死率高达30%-70%,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源性病原菌之一[1-3]。由于该菌生长温度范围较广,在4℃-6℃  相似文献   

3.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造成各种食品的外源性污染.该菌致病性强,病死率高,不易被寒冷日晒等强烈因素所杀灭.近年来,世界各地,特别是北美和西欧由食品感染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病患者数目呈上升趋势,并且死亡率高,国外对该菌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90年代食品中四大致病菌之一.本文选取丹东地区出口动物产品521份,进行了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监测,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s,LM,简称为单增李斯特氏菌)是食品卫生上重要的病原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导致人和动物脑膜炎、流产、败血症等,病死率高达30%-70%,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源性病原菌之一。由于该菌生长温度范围较广,在  相似文献   

5.
耶新氏菌病(Yersiniosis)是人畜共患病,由耶新氏菌属(Yersinia)的致病性细菌所引起。其中主要病原菌有三:一是鼠疫耶新氏菌(Y.pestis)在鼠类中流行,曾给人类造成极大灾难,全球有遇三次大流行,死亡一亿多人,至今仍谈虎色变,令人心有余悸;二是伪结核耶新氏菌(Y.pseudotuberculosis),主要使兔及豚鼠发生类似结核病灶的化脓性疫病,可传染给人;三是小肠结肠炎耶氏新菌(Y.enterocolitica)简称肠耶新氏菌(Y.e.),它引起人与多种动物感染,在人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腹泻与多种病症,人  相似文献   

6.
单增李斯特菌是革兰氏阳性短小杆菌,菌毒性很大,耐热。在自然界中具有细胞内寄生能力。单增李斯特菌可污染奶、奶制品、肉类、水产品和新鲜蔬菜。单增李斯特菌病的发生多与摄入该菌污染的食品有关。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病,感染可致败血症、脑膜炎、坏死性心肌炎、坏死性肝炎及流产等疾病。病死率高达30%以上,严重威胁着我国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类健康。近年来在世界许多港口被检测到。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该菌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进出口食品的必检菌或监控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正>来自韩国的研究人员评价食窦魏斯氏菌D30作为Cottage干酪辅助培养物的潜力,评估干酪的理化、抗氧化和抗李斯特菌特性。Cottage干酪采用商业发酵剂和益生菌菌株鼠李糖乳杆菌GG或食窦魏斯氏菌D30生产,同时制备不含益生菌组样品(对照品)。干酪样品在(4±1)℃条件下贮藏28 d。结果表明:贮藏28d后,采用食窦魏斯氏菌D30生产的干酪中食窦魏斯氏菌D30的数量为6.85(lg(CFU/g));为测定抗李斯特菌作用,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接种到干酪样品中,并在  相似文献   

8.
三明市四种销售畜禽肉品中李斯特氏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明市畜禽肉类中李斯特氏菌的污染情况。2000年6月至2001年5月,采集市区菜市场销售的畜禽肉类,按GB4789-94进行李斯特氏菌分离、鉴定。结果从4种畜禽肉类中检出了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12.2%(49/403),其中猪肉检出率最高为18.2%,鸡肉次之,鸭肉最低为3.8%,(p<0.01)。一年四季均有李斯特氏菌检出,秋季较高,(p>0.05)。本次仅从猪肉中检出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占2.0%,其余44株为格氏李斯特氏菌,占89.9%,默氏李斯特氏菌4株占8.2%。  相似文献   

9.
单增李斯特氏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一种能感染人类的致死率较高的食源性致病菌。肉制品的保存关键问题之一是解决单增李斯特氏菌的生长,研究开发高效、低毒并对单增李斯特氏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新型防腐剂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天然香料、化学抑制和微生物抗菌三个方面介绍控制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首先进行了李斯特氏菌因子血清的研制,制备出了可对所有李斯特氏菌分型的15个O抗原因子和4个H抗原因子的因子血清。利用复合因子血清的多克隆抗体包被磁性球、对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进行免疫磁性分离,并与PCR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的MIPA样品的检测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地克服食品基质、培养基成分和杂菌对PCR检验的干扰作用。食品样品在EB增菌液中增菌12h后,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上海市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在上海市不同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479份动物源性食品样品,依据国标方法进行菌株分离,并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血清型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测定。结果共分离鉴定34株单增李斯特菌,分离率为7.1%(34/47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耐药率虽然不高,但日趋严重,对氨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最高(55.88%),林可霉素次之(41.18%)。血清型鉴定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以血清型1/2a(3a)型为主(76.47%),血清型1/2c(3c)次之(17.65%),而致病性强的血清型4b(4d、4e)仅占2.94%。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实验表明,所有的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76.47%(26/34)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微弱。上海市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流行1/2a(3a)血清型,耐药率日趋严重,均可形成生物被膜。因此,应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监控。  相似文献   

12.
活性包装通过改变包装环境来延长食品货架期或改善安全性和感官特性,同时保持食品的品质不变.活性包装系统对包装食品的防腐作用有别于传统的包装材料,后者仅能阻止外来因素对食品的影响.包含抗菌成分的生物降解膜是近年来活性包装中最令人瞩目的材料.鉴于降低细菌污染是延长食品货架期的主要措施之一,大量研究关注了这种抗菌包装对李斯特菌(全文中如无特别说明,李斯特菌均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等食源性细菌的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单增李斯特氏菌(LM)和副溶血性弧菌(VP),根据各菌的相关基因设计引物,分别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单增李斯特氏菌溶血素O上的hlyA基因和副溶血性弧菌的热稳定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建立一种MPCR快速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结果表明,三条特异性扩增片段分别为279bp、243bp和202bp,经DNA测序证明其序列与模板被扩增片段一致。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家兔大肠埃希氏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特定血清型株感染所引起的,发生于家兔、豚鼠等的肠道传染病,常在家兔群中形成大范围传播,并且可导致感染兔死亡。家兔大肠埃希氏菌病尤其对幼龄兔(4~6周龄幼兔)的影响最为严重,其不但极容易受到感染,而且在感染后常常迅速死亡。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的家兔,近年来多次发生大肠埃希氏菌病,为了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与发展,我们对2002年10月的发病家兔进行了病原学检查和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表现发病动物主要表现为腹泻,少食,体温降低或正常,并且多数迅速死亡。大多…  相似文献   

15.
李斯特氏菌属特异单抗试剂的研制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斯特氏菌制备免疫原,应用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试验筛选,得到6株分泌特异性单抗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C11、B18、B5、B6、D2、C5。单抗与标准菌株反应结果显示,C11、B18、B5三株单抗能与全部24株李斯特氏菌发生反应,所试菌株中包括L.M.14株,以及无害李斯特氏菌、伊凡诺夫李斯特氏菌、西里杰氏李斯特氏菌、威斯福尔氏李斯特氏菌和格氏李斯特氏菌  相似文献   

16.
PCR扩增单增李斯特氏菌ActA基因,纯化后克隆到pMD 18T simple vector 中,以BamHI和EcoRI双酶切克隆载体pMD-18T/ActA,再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3X中,获得重组质粒 pGEX-3X/ActA,转化E.coli BL21(DE3)细胞,IPTG诱导融合蛋白(GST-Act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与单增李斯特氏菌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试验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合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对单增李斯特氏菌ActA的原垓表达与纯化的研究为单增李斯特氏菌诊断试剂的研制及Acth的免疫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首先进行了李斯特氏菌因子血清的研制,制备出了可对所有李斯特氏菌分型的 15 个 O 抗原因子和4 个 H 抗原因子的因子血清。利用复合因子血清的多克隆抗体包被磁性球,对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进行免疫磁性分离,并与 P C R 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的 M I P A方法(免疫磁性分离—聚合酶链反应方法,m agn etic im m uno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对菌液、模拟样品的检测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地克服食品基质、培养基成分和杂菌对 P C R 检验的干扰作用。食品样品在 E B增菌液中增菌 12 h 后,检测的敏感度达 5 C F U/m L,可以在 20 h 内完成检测。本方法对实际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检测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正>水貂出血性肺炎主要由铜绿假单胞菌(原称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及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等单独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水貂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程2~3d,很快死亡,常呈地方性暴发流行。夏秋两季,尤其是在7~9月份的水貂换毛期多发。水貂不分品种、年龄及性别均可感染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10%~50%。在我国,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导致出血性肺炎的主要病原,分别有50%及20%以上的病例与此二者有关,且常见两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快速、简便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 Bank上已发表的单增李斯特菌iap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各种条件建立针对iap基因的单增李斯特菌的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估及初步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0℃,Mix最佳使用量为12.5μL,模板使用量为30 ng;该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纯培养物的检测限为1×105cfu/m L,且能够区分单增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及猪链球菌均无交叉反应;对42份疑似感染单增李斯特菌临床样品进行PCR检测,有7份扩增结果呈阳性,与传统分离培养结果一致。说明试验所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正鹌鹑溃疡性肠炎是由鹌鹑梭菌引起的一种以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该菌呈杆状,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两端钝圆,有芽孢,对外界环境和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该菌营养需要丰富,要求严格厌氧;最适pH值为7.2;最适生长温度为35℃~42℃.其卵黄囊培养物在-20℃能长期存活,60℃能存活4h,90℃能存活1h,100℃仅能存活3min。1流行病学鹌鹑的易感性最高,常见于4~12周龄雏鹑中暴发,成年鹌鹑也可感染发病,火鸡、鸽子、鸵鸟和鸡也有感染。病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