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是我国猪场实现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吸收德国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结合我国养猪业的现有条件,分析母猪生产批次化猪场的设计各要素,建立中国特色的批次化养猪模式。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是我国猪场实现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简单的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管理的执行力和水平,通过吸收德国的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建立中国特色的批次化养猪模式。在我国推行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时,应该有一个渐进过程,先结合中国养猪生产的  相似文献   

2.
牛贤云 《猪业科学》2021,38(6):34-37
批次化管理应用最早源自工业批次化管理,应用在畜牧业逐渐转化成母猪等畜禽批次化生产管理。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大小进行批次生产,达到同期发情、同时排卵、同时配种和同时分娩的目的,是一种提高猪场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近两年来非洲猪瘟给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巨大损失。由于母猪批次化生产对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效益提高、降低成本等方面与母猪连续生产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母猪批次化生产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传统的连续生产养殖模式已难以适应猪场的高水平发展。尤其是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养猪业受到很大影响,批次化生产技术在母猪生产管理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对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对广大养殖户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1批次化生产概念批次化生产管理最早是应用在工业生产当中,逐渐被母猪等畜禽养殖生产所应用。母猪的批次化生产技术起源于20年前的欧洲,目前已在欧美等国广泛应用。随着猪场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养殖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养猪的要求,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逐渐被国内养猪界重视。  相似文献   

4.
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batch management system)是根据母猪繁殖生产周期和批次间隔,将猪场能繁母猪群体均分成若干批次,对各批次参繁母猪进行繁殖同步化调控,实现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同期配种、同期分娩的高效繁殖生产技术体系.因此,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实质是批次化繁殖.综合考虑母猪群体规模、猪场配种妊娠栏舍、产...  相似文献   

5.
余腾 《猪业科学》2024,41(4):13-13
第3期《猪业科学》聚焦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张守全教授等深入探讨了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新技术及批次化管理在我国的创新应用,对后备母猪的情期管理、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高效使用等实践类文章也丰富了养猪人的实践技能。《猪业科学》对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帮助猪企走上批次化管理的标准化道路,助力企业提质降本。  相似文献   

6.
猪场批次化生产具有工业化特征,母猪批次化生产由“批次分娩”发展而来,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母猪批次化繁殖生产,从而实现猪场生长猪的“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母猪批次化生产是根据猪场母猪繁殖生产周期和批次间隔将母猪群分成若干批次,对各批次参繁母猪采用繁殖同步化调控技术,实现同期发情、配种和分娩,使猪场实现“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目标的母猪高效繁殖生产管理体系。近几年,受到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生猪产业的生物安全面临极大挑战,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迅速兴起,传统的连续式生产模式逐渐被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替代,批次化生产已成为规模化养殖的趋势。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定时输精和同期分娩技术。定时输精技术是利用外源生殖激素,人为调整群体母猪发情周期,使母猪在预定时间内发情排卵、进而达到同步配种。同期分娩是指在母猪妊娠末期利用外源激素人为调控母猪分娩时间,进而实现猪群的“全进全出”。在猪场批次化生产中,后备母猪情期管理对于提高母猪定时输精效果和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综合论述后备母猪情期管理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措施,以期为提高母猪终生繁殖性能和猪场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母猪定时输精与批次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主要从母猪的性周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和配种同步化4个方面介绍了母猪定时输精技术与原理,以及猪场的批次化管理。并结合当前我国猪场生产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要介绍了猪场批次化管理的流程和导入方式,以期为猪场定时输精和批次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向东 《猪业科学》2022,39(6):52-54
近年来,受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我国养猪业正面临着重大升级变革,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猪场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在猪场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养猪生产效率。所谓的批次化生产即依托现代生物技术,依据猪群规模大小,将母猪群分批次进行同期发情配种、同步分娩以及同期断奶,执行同批次全进全出的节律性生产,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与传统的每天都要进行断奶、查情配种、上产床的生产模式相比,批次化生产模式优势明显。同一批次母猪的全进全出管理可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猪场的生物安全。批次化生产可以节约人力等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批次化生产还可以提升母猪的生产成绩,同期分娩和断奶可以提高仔猪的整齐度。总而言之,批次化生产一方面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效率、仔猪整齐度和猪场生物安全等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疾病发生风险,从而有利于提高猪场的整体经济效益。然而,想要做好批次化生产仍需要把握关键的生产管理要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非洲猪瘟在我国的广泛发生和流行,我国养猪业遭受到巨大创伤,二元母猪数量骤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有效弥补二元母猪产量不足带来的市场空白,本文运用批次化配种技术对三元商品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批次化管理对商品母猪分娩率、总产仔数和哺乳仔猪日增重等生产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批次化管理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产仔率,还能够提高猪场生产效率,优化劳动力配置,减轻饲养人员工作强度,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生猪规模化养殖与生态保护适度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猪规模化养殖是中国目前生猪养殖的主要方式及发展趋势,规模化养殖会带来生猪产量提高及养殖成本下降,但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论文主要从生猪养殖规模发展现状、生猪规模化养殖负外部性以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简单评述,指出了生猪规模化养殖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86年我国首次自主成功克隆猪,克隆技术在猪的研究获得较大推进,国内陆续报道了地方品种猪的成功克隆。然而,对于克隆猪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暂时未见有较多报道。本文从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克隆技术在生猪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难点和缺点进行阐述,进一步推动猪克隆技术在猪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涂志 《猪业科学》2020,37(11):91-94
规模化猪场使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及生产工艺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益。目前国内猪场普遍存在设施设备使用量低、过分依赖人工劳动力;同时养猪设施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养猪过程中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文章以现代化养猪设施设备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为出发点,重点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中饲喂与饮水设备、环境调控系统、粪污处理工艺以及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现状。指出未来养猪生产相关设施设备的改进与研发应以智能化、低能耗、高环保为出发点,提高我国养猪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是未来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必备工具,也是未来生猪产业链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我国畜牧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相关科研单位以及企业逐步开始将智能化设备应用到生产中,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技术水平。本文就我国生猪产业链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方猪种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地方猪种除作为杂交母本在商品生产中直接利用以外,近年来作为基本育种材料,导入不同比例的国外猪种血统,选育出一批瘦肉型新品系。新品系的选育和推广利用既促进了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也给保种工作带来了挑战。优质猪肉生产为未来地方猪种的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对中南及华东地区二头乌猪及小耳猪(金华猪Ⅱ系除外)的10个品种(系)群体近4万个数量性状数据进行多元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耳猪系统内的两个猪种不仅具有紧密的遗传关系,而且有着相似的体型和生产性能。在二头乌猪系统中,华中两头乌猪各群体也有着相似的体型和生产性能,但金华猪却在繁殖性能和胴体品质上表现特殊,独聚一类。 与生化遗传标记的研究结果结合,作者认为可将我国中南及华东地区的二头乌猪及小耳猪系统11个品种(系)归并为3个同种异名地方猪种,建议将华中两头乌猪统一划分为“江西系”、“湖广系”及“湖北系”3个选种目标各有侧重又相互协调的品系,在中南地区的适当省份建立“二头乌猪种猪中心”。  相似文献   

17.
纳雍糯谷猪种质特性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宰20头180日龄纳雍县农村户养糯谷猪,经测定,结果表明:糯谷猪的屠宰率较高,达74.46%,瘦肉率适中,肉质优良,肉色、嫩度、熟肉率、失水率均优于其他品种猪。初情期和性成熟早,发情周期稳定,发情征状明显。在生产调查记录中还未发现遗传性疾病,后代外貌特征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贸易国,猪肉进口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猪肉产量大幅下降,猪肉进口量进一步增加,猪肉进口额由2017年的22.2亿美元涨至2019年的46.6亿美元;大豆、玉米等主要饲料进口额近三年增长了4~14亿美元。本文分析了国内需求、国际畜产品价格、进口关税、其他贸易国生产消费等因素对我国生猪贸易情况的影响以及是否能依靠进口保障我国猪肉需求等问题,分析认为,我国应加快生猪产业复养复产,积极开发地方品种,促进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国内国际交融合作。本文为推动我国生猪产品贸易健康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20年世界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1年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世界猪肉总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为9788万吨,比2019年下降了4.02%,世界猪肉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生猪产能下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与进口国,2020年中国猪肉进口量为480万吨,比2019年上升了95.84%;占全球进口总量的46.31%,比2019年占比上升近17.30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下半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将呈持续增加的态势,年底生猪产能将达到非洲猪瘟疫情之前的水平。中国生猪产能的恢复将带动2021年世界猪肉产量的上升。  相似文献   

20.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4):58-60
随着中国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养猪生产正在从劳动密集型的连续生产方式过渡到智能化、批次化养猪的管理新模式,与之相伴而来的是猪新旧疫病的不断发生,其仍然是养猪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尤其是近两年非洲猪瘟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猪场在疾病防控、生物安全方面遇到了新挑战。批次化生产模式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疫病传播得到阻断,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综述了批次化生产的概念、批次化生产在猪场疫病净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