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批次化生产模式是利用现代化的生物技术,根据不同类别母猪繁殖生产群体的规模大小,分别对其进行批次化生产和管理,以达到同时期发情、同期排卵、同期配种和同期分娩的目的。批次化生产将原有的连续式管理模式(即每天或每周都有断奶、配种、分娩及销售)的工作,改为在短时间内完成,且间隔分明有规则,便于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的实行。这种批次化生产模式将猪群形成批次来管理,有助于实现整体的饲喂管理、免疫接种、查情、配种、妊娠检测、转舍和分娩等;同一批次出生的仔猪也便于统一饲养管理和免疫,利于促进生产的均衡性,提升猪群的整齐度以及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生物安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杨光 《养猪》2022,(2):74-78
规模猪场5周批次化生产模式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是彻底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5周批次化生产是依据母猪群的大小合理划分批次,批次间间隔分明有规则,并利用生物技术和管理手段使批次内母猪达到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分娩,并且仔猪断奶、免疫接种和生猪出栏等形成批次化.有规划地将同一批次(生长阶段和日龄相同)的猪只饲养在一个圈...  相似文献   

3.
随着散养户的退出和规模化猪场的增加,我国养猪业已迈入规模化饲养时代。长期以来猪场实行的连续式繁殖生产模式,造成了不同繁殖状态的母猪混养,不同时间断奶的仔猪同舍混养,保育舍与生长育肥舍无法实现猪群的全进全出。不同日龄猪的混养会增加疫病交叉感染风险,猪舍不能彻底消毒,严重影响猪场内部的疫病防控效果。通过研究母猪对不同生殖激素调控的应答效应及其机制,优化母猪定时输精程序,结合同期分娩等技术,建立了母猪批次化生产工艺,制定了相应生产技术规范和生物安全水平,本文重点解说了生产效率最高的四周批次化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4.
批次化生产是根据猪场产房产床数、配种妊娠舍定位栏数、年出栏目标等参数设定批次生产模式,对母猪分群并利用生殖激素对同批次母猪进行发情、排卵同步化调控,使批次处理的母猪集中配种、分娩、断奶、出栏,进而实现猪场全进全出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确定的断奶时间间隔,集中断奶(分娩)确定的母猪数量,这样的生产模式叫批次化生产.简而言之,即根据场内母猪的群体规模、配怀栏位以及产房产床数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处理使母猪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分娩、同期转出,这样可以使养猪工作流程更具有计划性,而且能保证全进全出式管理,减少疾病水平传播风险.种猪批次化生产起源于2...  相似文献   

6.
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母猪批次化生产实例母猪的批次化生产可以改变原有的连续生产方式,将同批次母猪进行同期的断奶,发情,配种和分娩,并且每个操作环节都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每栋栏舍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饲养,这样极大地提高了猪场设备利用率,更利于猪场进行工厂化的高效管理。以下为一实例。浙江某生态猪场,母猪存栏900头。2016年10月份之前,该场采用连续式生产方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猪场周间管理制度对于猪场生物安全、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猪场需从猪舍设计、种猪选育及分群、同期发情、后备种猪培育、猪场记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调整。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猪场的周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规模化猪场周间管理制度对于猪场生物安全、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猪场需从猪舍设计、种猪选育及分群、同期发情、后备种猪培育、猪场记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调整.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批次化生产是根据猪场母猪繁殖生产周期和批次间隔将母猪群分成若干批次,对各批次参繁母猪采用繁殖同步化调控技术,实现同期发情、配种和分娩,使猪场实现“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目标的母猪高效繁殖生产管理体系。近几年,受到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生猪产业的生物安全面临极大挑战,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迅速兴起,传统的连续式生产模式逐渐被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替代,  相似文献   

10.
母猪批次化繁殖对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批次化繁殖是利用现有生物技术,使母猪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同期配种和同期分娩,最终实现"全进全出"、工厂化生产的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批次化繁殖对母猪妊娠期、产仔数及仔猪的相关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减轻猪场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实现猪场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关键环节,通过简单的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管理的执行力和水平,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繁殖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将成为中国养猪模式的必然趋势。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分群并组织批次生产,是一种母猪繁殖的高效管理体系,也是实现猪场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关键环节。母猪生产批次化最早是欧洲国家中小母猪场的生产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不断推进,猪场生物安全越来越重要。全进全出是猪场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批次化生产作为全进全出的基础,在现代养猪场中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连续生产模式下1 000头基础母猪猪场栋舍和栏位情况,结合猪场消毒程序,进行批次化生产设计,旨在通过改变生产模式,达到生产平衡,提高养猪场生物安全和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牛贤云 《猪业科学》2021,38(6):34-37
批次化管理应用最早源自工业批次化管理,应用在畜牧业逐渐转化成母猪等畜禽批次化生产管理。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大小进行批次生产,达到同期发情、同时排卵、同时配种和同时分娩的目的,是一种提高猪场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近两年来非洲猪瘟给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巨大损失。由于母猪批次化生产对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效益提高、降低成本等方面与母猪连续生产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母猪批次化生产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4,(11):139-140
<正>1猪场介绍该猪场设计规模300头存栏母猪,目前实际存栏母猪187头。为了保证做到全进全出,采用批次配种的生产模式,即每批配种母猪预计装满全部产床为限,仔猪21 d断奶,两批配种间隔1个月,该批次为本场第4批分娩母猪,共75头;1单元从3月22日开始产仔,4月11日产仔结束4单元仔猪分娩,总产仔774头,平均窝产健仔数10.32。  相似文献   

15.
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一个年产万头肥猪的养猪场,每周约出场200头肥猪,并有25头母猪配种妊娠,22头母猪(分娩率88%)产仔,22窝仔猪断奶、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工艺流程严整,各生产车间能按时完成任  相似文献   

16.
<正>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是我国猪场实现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吸收德国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结合我国养猪业的现有条件,分析母猪生产批次化猪场的设计各要素,建立中国特色的批次化养猪模式。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是我国猪场实现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简单的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管理的执行力和水平,通过吸收德国的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建立中国特色的批次化养猪模式。在我国推行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时,应该有一个渐进过程,先结合中国养猪生产的  相似文献   

17.
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一个年产万头肥猪的养猪场,每周约出场200头肥猪,并有25头母猪配种妊娠,22头母猪(分娩率88%)产仔,22窝仔猪断奶、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工艺流程严整,各生产车间能按时完成任务并紧密配合,连续均衡有节奏地生产。同时有效的切断病原微生物在猪场的传播链,并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猪舍设施。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7,(1)
<正>批次化生产就是将原有不间断的连续式生产模式,即每天都有断乳、配种及分娩的工作,改为在集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工作,且间隔分明有规则。传统的生产模式无法做到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模式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疾病散播得到阻断。猪群生产管理采用全进全出方式隔离饲养,所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国内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规模化猪场尝试使用批次化的生产模式来管理猪群,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后,批次化生产具有的一系列特点正适合更加严格的生物安全要求。本文通过6个平行试验,重点研究了应用批次化技术控制母猪的同期分娩、同期发情,以及后备猪的整体入群,并试图找到一种最优的批次生产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批次化生产对实现母猪同期分娩、提高分娩率、提高产仔数等相关性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减少工作及人员与猪的接触频率,降低疫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20.
小规模猪场工厂化养猪生产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继忠 《猪业科学》2001,18(2):M1-M3
工厂化养猪生产方式是现代化养猪生产最优化组织方式,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猪舍建筑和养猪设备得到最充分利用,可以降低养猪生产成本,同时可以组织起猪群周转的“全进全出”,有效减少猪只发病的机会。 工厂化养猪生产以“周”为单位安排全部生产活动,500头基础母猪规模的猪场若实行四周哺乳、五周育仔、七周育成、八周育肥制度,则该猪场每周都有25头母猪配种,按配种分娩率80%计20头母猪分娩产仔,约200头仔猪断奶,190头育仔猪进入育成猪生产车间,185头育成猪进入育肥猪生产车间,同样,每周有180头左右育肥猪出栏上市,猪场的管理者可以据此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 为实施“全进全出”,这样的猪场必须建有六间各自相对独立的产仔车间,每个车间有20张产床,7间各自相对独立的育仔车间,每个车间有20张育仔床,此外,还包括相对应的后续生产车间,才可能有效地组织起工厂化生产。 小规模猪场(基础母猪存栏数量在200头或以下),怎样组织这样小规模猪场实施工厂化生产工艺?以四周为单位进行组织,即每四周有20头母猪配种,16头母猪产仔,160头仔猪断奶,152头育仔猪进入育成猪生产车间,按此计算,可以确定后续所有车间的猪只存栏数量,该猪场的群体结构相应也就确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