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献记载熊猫皮螨或熊猫蠕形螨均为单一种螨感染,尚无混合感染报道。本文首次报道2例幼大熊猫混合感染熊猫皮螨和熊猫蠕形螨,所致病情较单一种螨感染严重,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搞清持续胆汁引流对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提高引流熊的饲养管理。据兽医大学陈红,武世珍、刘光泽和长春市动物园的张建滨等四位同志报道:他们对胆汁引流3年以上的5头熊(棕熊1头,黑熊4头)与健康未手术熊5头(棕熊1头,黑熊  相似文献   

3.
熊的电刺激采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在国内外的经济利用是非常重视的。熊胆是珍贵的药材、熊掌、肉可谓上等的名菜。以前,在我国仅有一部分熊在动物园人工饲养繁殖获得幼熊。由于近几年来人工活熊取胆汁研究在我国已见成效,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所以,现在圈养的熊几乎全部由野外捕捉而来,这样使自然资源不断遭到破坏。为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国家已将棕熊和黑熊分别列为一类和二类保护动物。为此,开展对圈养熊的人工繁殖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提高其繁殖力的关键是解决发情期,以及熊的繁殖障碍问题,这是今后解决熊类种源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对棕熊(Ursus arctos lasiotus Cray)和黑熊(Se-  相似文献   

4.
长春市动物园健康黑熊2头,年龄分别为1.5岁及10岁;兽医大学药源动物中心胆汁引流黑熊2头,年龄分别为5岁及7岁,引流时间3~4年.按常规方法进行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及C_(3b)致敏酵母花环试验.结果表明,持续胆汁引流熊比对照熊(健康熊)的T、B淋巴细胞数值显著降低(P<0.01),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世界的熊     
全世界的熊共有8种,欧洲2种、北美3种、亚洲6种、南美1种。在中国分布有大熊猫、马来熊、棕熊和黑熊四种。目前,所有熊类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人类及其活动的威胁,曾经分布很广的熊类的栖息地变成孤立的小区,导致了种群的分离。栖息地消失最严重的是亚洲黑熊、懒熊、大熊猫、太阳熊和眼镜熊。此外,人们还猎取熊骨、熊胆和熊掌用作亚洲传统药材和奢侈的食品,导致熊类数量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6.
初生黑熊几个器官的形态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作为大型食肉兽类,在自然界中的数量日趋减少,较多地圈养于动物园和熊场。因而,对熊类的解剖学取材是相当困难的。除对黑熊、棕熊消化系统及脏器有报道外,国内尚未见到比较系统的解剖学资料。而关于初生幼熊器官形态解剖的文章亦未见报道。 我们从阿城山河实验熊场得到1只产后约2个小时,因母熊卧压窒息而死的初生黑熊,对其进行解剖学研究。有关其表观特征和消化系统已另作报道,本文着重讨论初生黑熊肺、肾、脾脏等器官的解剖学观察。  相似文献   

7.
邱启官  张浪  武娜  吴希有  严霞晖  宋平 《兽医导刊》2020,(6):209-210,221
本研究主要针对采自长沙生态动物园和长沙市天心区希有动物驯养中心的4个黑熊蛔虫样本进行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Ⅰ(cox1)基因序列通过PCR方法扩增,利用DNA分析软件DNASTar 5.0将测得的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登录的蛔虫序列和本地其他野生动物蛔虫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来自长沙生态动物园和长沙市天心区希有动物驯养中心的蛔虫cox1基本一致,长度约为400~414 bp;与采自荷兰株登录号KC543477.1贝氏蛔虫同源性最高达96.3~97.5%;4个黑熊蛔虫样本与KC543477.1贝氏蛔虫在同一分枝上。结果表明:采自长沙生态动物和长沙市天心区希有动物驯养中心黑熊蛔虫与熊贝氏蛔虫同源性最大,为熊贝氏蛔虫;pcox1序列在本研究中表现种间差异大,种内相对保守,说明cox1基因可以作为熊贝氏蛔虫和狮弓蛔虫的分子分类学及种群遗传关系研究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
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分别于2014年11月11—21日(第1期),2015年5月18日—6月7日(第2期)和2015年5月25日—6月14日(第3期)9:30—17:00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4头成年棕熊(Ursus arctos)、2头成年黑熊(Ursus thibetanus)和2头成年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的昼间乞食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其中第1期为丰容前的行为观察期,第2和第3观察期为通过改变食物的投喂方式,并在熊的环境中放入玩具的丰容期。结果表明:3种熊都表现出了3种乞食行为,即蹲坐乞食、站立乞食和走动乞食。棕熊的乞食行为显著高于黑熊和马来熊(P0.01或P0.05),棕熊主要表现为蹲坐乞食和走动乞食,黑熊和马来熊主要表现为站立乞食。对丰容前后熊的乞食行为比较发现,丰容前3种熊的蹲坐、站立和总乞食行为显著高于丰容期(P0.01),走动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黑熊和棕熊丰容期的乞食行为显著低于丰容前(P0.01),且第2和3期丰容间的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马来熊丰容前后的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丰容前乞食行为的高峰为13:00—14:00;丰容后的乞食行为高峰为11:00—12:00。  相似文献   

9.
泰州市泰山公园近年来连续死亡大黑熊两只、狮子1只、河马1只。现就大黑熊与狮子的死亡剖检报告如下。大黑熊年龄10岁,体重250kg,营养良好,从扬州市瘦西湖动物园借来半年多,一天夜里突然死亡。经尸体剖检,发现腹腔内有大量淡红色混浊的液体,大约有3000...  相似文献   

10.
新药倍特(Butox)治疗大熊猫螨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引起大熊猫顽固性皮肤病之螨虫,据报道主要为大熊猫痒螨(Chorioptes auliropodis)、大熊猫足螨(Cborioptes panda,亦称大熊猫皮螨)和大熊猫蠕形螨(Demodex panda)三种,可单发,亦可并发。大熊猫螨病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至今仍未得到很好解决。深受世界各国人民青睐的“国宝”大熊猫一但患上此病,其观赏价值将大为降低。本园大熊猫已有近十年的螨性皮肤病发生史。经查为并发性螨病,病原主要是痒螨和蠕形螨两种。先后采用过硫磺烟叶水、硫磺软膏、克霉唑和灰黄霉素等药物治疗措施和方法,均无甚疗效。不尽如  相似文献   

11.
黑熊的生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的分布是从喜马拉雅山系、中印半岛到我国,日本及西伯利亚东南隅(郑作新,1964)。我国的黑熊有五个亚种。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黑熊为四川亚种(S.t.mupinencis),是我国特有,主产于川、陕、甘一带(马逸清,1981)。对这一亚种的生态研究报道较少。作者从1984年2—11月在唐家河参加林业部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对大熊猫,黑熊生态对照的合作研究,结合近两年在卧龙保护区、南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动物园饲养的大熊猫均程度不同感染蠕形螨和食皮螨,严重侵害大熊猫的皮毛,影响大熊猫的生长发育。作者用伊维菌素治疗该病,效果较好,现总结于后。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大片皮肤发红、粗糙、脱屑及脱毛或断毛。搔痒不安,常啃咬患处或在门栏等处擦痒,严重影响采食和休息。易感部位是头颈部、面鼻部、胸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某些城市动物园里常发生虎、狮、熊、狼、狐、猴等贪食动物突然发病死亡的事件。尤其是在春节前后,泰州市泰山动物园连续死亡虎、河马、狮子、梅花鹿各1只,黑熊2只。据了解,在死兽中除了外伤及其他原因死亡外,还有典型消化道疾病,如腹痛、便秘等原因死亡。为此,笔者以黑熊病亡为例,浅析病症,报道如下。1 情况介绍 从扬州瘦西湖公园调来几个月的一只黑熊,营养状况良好,体型较大,活泼逗人,可是,在一天夜里黑熊突然病亡。据了解,黑熊死前临床表现拒食,停止排便,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精神极度沉郁,弯腰独坐,有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养熊业开始兴起。特别是国内一些动物园和医药科研单位研究成功人工引流胆汁新技术之后,人工养熊就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分布最广的是黑熊。它属于森林动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四川、湖北、云南等地,俗名叫“狗熊”和“黑瞎子”,是  相似文献   

15.
黑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一物种,提供充足的熊胆粉来源,必须积极地进行驯养繁殖,提高母熊的准胎率及幼熊的成活率。中国的养熊业始于1984年,从朝鲜引进活熊取胆汁技术,1985—1990年是发展最快时期,养熊场圈养的大部分熊是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生效(1989年)以前从野外和动物园引入的。与此同时,熊类圈养繁殖研究、胆汁引流技术、圈养设施、管理技术、疾病防治等也发展起来,为中国养熊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活熊取胆技术的日趋成熟,养熊企业的数  相似文献   

16.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隶属于食肉目(Carnivora)熊科(Ursidae)的中大型兽类,也是国家规定的重点保护的二级野生动物。黑熊体毛黑色,前胸具有白色“V”形带,我国多数地区均有分布。熊的全身几乎都可入药。因此,黑熊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工引流熊胆技术的开发,人们愈来愈重视熊的饲养、繁殖。然而,对于黑熊的血液学数值所知甚少,国内至今未见报道。为此,我们测定了健康黑熊的十二项血液生化指标,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研究大熊猫的历史分布及其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大熊猫在古籍中称为貘、白豹或貊。《尔雅·释兽》:“貘,白豹”晋郭璞注:“貘,似熊,小头,脚,黑白驳……”。用现代动物学来解释,《尔雅》认为大熊猫属于猫科,而在郭璞注中则为熊科。自从1869年法国人戴维(David)将大熊猫定名为:“黑白熊”。以后,又经米尔思一一爱德华研究,将大熊猫的学名订正为:Ailun-opoda melanoleuca David。大熊猫现在仅分布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熊的行为习性作了许多深入的研究,为熊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我国境内常见的棕熊(Vrsus arctoss)和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的行为生态(ethology)综述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熊类种类较多,动物园常见的有马来熊、黑熊、棕熊;养殖业中常把黑熊作特种经济动物来养殖。熊类食性较杂,耐粗饲,适应性强。在日常饲养中,国内对其饲料研究较少,主要以稀饭或窝窝头、蔬菜、水果等为主,再辅以鱼、肉、奶粉等。自1998年底开始,我园所饲养的熊(其中马来熊2只,黑熊4只,棕熊3只)的饲料改用颗粒料加蔬菜、水果等饲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 改颗粒饲料前饲粮情况1.1 改颗粒饲料前熊的(窝窝头)饲粮情况 饲粮的配方及营养浓度,见表1。1.2 饲喂情况,见表2。2 改颗粒后的饲粮情况2.1 颗粒料配方及营养浓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工养熊业的迅猛发展,黑熊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因此不少的雌黑熊在发情季节不出现发情或发情行为微弱。据延边某熊场1987年的统计看,在22只可繁殖雌黑熊中不出现发情的占82%(18╱22只)。这对于黑熊资源的保护和种群的繁殖影响很大。为此我们1988年6月在延边某熊场对4只雌黑熊进行了催情比较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