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2014年11月11—15日(第1期),2015年5月18—24日(第2期),2015年5月25—31日(第3期)9:30—17:00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2头成年棕熊昼间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第1期为丰容前的行为观察期,第2和第3观察期为丰容期,即改变食物的投喂方式,并在其环境中放入玩具。结果表明:棕熊的采食、休息和乞食、玩耍行为在3个观察期间差异极显著(P0.01)。比较3个观察期间棕熊的行为,棕熊丰容前(第1期)的采食、休息、玩耍行为极显著低于丰容期(第2和3期)(P0.01),乞食行为极显著高于丰容期(第2和3期)(P0.01)。棕熊昼间运动行为高峰为11:00—12:00,次高峰为16:00—17:00;休息行为的高峰期9:30—11:00;乞食行为的高峰期为13:00—16:00。  相似文献   

2.
张伟逸 《经济动物学报》2020,24(2):78-80,87
从环境丰容、食物丰容、感知丰容、认知丰容4个方面,对上海动物园饲养的4头棕熊丰容前后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棕熊对不同丰容项目的反映及效果。结果表明:棕熊对假山、栖架、水池、食物多样性、藏匿食物等很感兴趣,对绿化、地面铺垫物一般感兴趣,对其他熊类和动物的粪便、气味、交换场地害怕谨慎。丰容前,白天棕熊以运动、玩耍、休息和乞食行为为主;丰容后,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乞食行为,但是有效降低了棕熊的刻板行为和乞食行为,运动、玩耍行为发生的频次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环境与食物丰容对圈养黑熊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试验以郑州市动物园的4只圈养黑熊(Ursus thibetanus)为研究对象,设计环境丰容和食物丰容,观察采集数据,分析丰容前后黑熊活动时间分配变化。结果表明:第1次环境丰容后,黑熊的休息行为和刻板行为明显减少,移动行为明显增加,其他行为均无明显变化;第2次环境丰容后,休息行为明显减少,但刻板行为几乎没有变化;食物丰容后黑熊的休息行为明显减少,刻板行为较丰容前有所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黑熊在丰容设施上占用的时间由最初刚刚加入第1次环境丰容的8.96%增加到第2次环境丰容观察阶段的15.36%,食物丰容前后在丰容设施上黑熊行为的时间由最初的2.56%增加到9.84%,且其行为时间分配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2014年3月6~12日(第1期,丰容前),2014年3月27日~4月2日(第2期,丰容后)和2014年5月9~14日(第3期,丰容1月后),采用目标动物瞬时扫描法对成都动物园救护的7~12只普通鵟环境丰容前后的行为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记录。结果发现:丰容前普通鵟昼间的休息行为所占的比例最高(65.2±14.6)%,其次为警戒行为(26.4±13.5)%。但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丰容后,第2期),警戒行为发生比例(73.6±23.8)%显著升高(P0.01),并远超过休息行为比例(24.9±22.8)%。丰容1个月后,休息和警戒行为与第1期(丰容前)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运动行为显著低于第1期(P0.01)。普通鵟在不同丰容设施上停留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80%以上的时间停留在巢箱和栖架上。普通鵟昼间休息行为高峰期(3个时期行为峰值基本没有变化)为16:00~17:00,低谷期是9:00~10:00和12:00~13:00;警戒行为的高峰期为9:00~10:00,次高峰为12:00~13:00,低谷期为16:00~17:00;运动的高峰期是13:00~15:00,低谷期是10:00~11:00;修饰行为的高峰期为15:00~16:00,低谷期为9:00~10:00和11:00~12:00。总之,圈养普通鵟在观察时间段不活跃,很机警,但通过扩大圈舍面积,升高高度,搭建适宜的丰容设施(栖架和巢箱),可以降低它们的紧迫感,提高它们的福利。  相似文献   

5.
于2014年3月27日~4月2日,7月12~16日,8月22~25日,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记录法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3头亚成年非洲狮在环境丰容前后的行为进行了观察。第1期动物在环境相对狭小的检疫馆(丰容前),第2、3期动物已转移到狮虎苑(第2期为环境丰容期间,第3期是丰容后)。结果:第1期非洲狮的运动、采食、警惕行为发生比例极显著高于第2、3期(P0.01),第1期的休息行为极显著低于第2、3期(P0.01)。第2期非洲狮的运动和玩耍行为显著低于第3期,休息行为显著高于第3期(P0.05)。对非洲狮昼间行为日节律分析发现,运动行为主要发生在9:00~10:00,10:00~17:00期间休息行为占比例最高。第2、3期玩耍行为主要发生在9:00~11:00。观察结果表明,动物从相对狭小笼舍转移到有丰容设施且又宽敞的兽舍,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如警惕行为减少,休息行为增加。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美洲豹笼舍中开展食物、感官、环境相结合的丰容方式,对比丰容前后动物行为及游客参观效果、观赏时间的变化.结果 表明:丰容后雄性美洲豹运动行为由丰容前的41%增至57%(P=0.041),雌性美洲豹运动行为由丰容前的37%增至64%(P=0.001),休息行为由丰容前的40%降至19% (P=0.007).游客观察效果由1.859增至2.680(P=0.001),游客观赏时间由71.88 s增至121.46 s(P=0.01).结果 显示,丰容后美洲豹运动行为显著增加(P<0.05),游客观赏效果和观赏时间均极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7.
2009年4~5月,对上海动物园一对鬃狼开展了环境丰容,并应用鬃狼行为评估了鬃狼丰容工作的有效性。实施环境丰容前后,鬃狼的行为时间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其中,休息行为显著减少(P0.05),探究、标记、社群和玩耍行为极显著增加(P0.05),刻板和乞食行为显著减少(P0.05)。环境丰容对鬃狼的移动、取食、警戒、修饰行为影响不显著(P0.05)。通过丰容,鬃狼的异常行为显著减少(P0.05),踱步(刻板)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显著降低(P0.05),发呆(刻板)行为和乞食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也显著减少(降低)(P0.05)。  相似文献   

8.
于2019年7月至9月以福州动物园饲养的8只细尾獴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全事件取样法与瞬时扫描取样法确定细尾獴的昼间行为谱:警戒、运动、休息、采食、排泄、社交和进入洞穴,之后根据行为谱设计环境丰容。设计了五种环境丰容(棉网、竹网、木桌、木桩和绳梯丰容),研究不同环境丰容对细尾獴警戒及采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网、竹网、木桌、木桩和绳梯丰容方式均使细尾獴的警戒行为显著增加(P0.05);竹网、木桌和木桩丰容显著增加了细尾獴的采食行为(P0.05),绳梯丰容显著降低了细尾獴的采食行为(P0.05),而棉网丰容与丰容前相比并未有显著变化(P0.05)。就增加细尾獴的警戒行为和采食行为而言,木桩的丰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动物园小熊猫馆5只圈养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增加多组合高度栖架、矮凳结合改变放置食物的方式进行环境丰容,比较环境丰容前后小熊猫行为的变化,采用SPI指数(the spread of participation index)比较丰容前后动物空间利用度的变化,采用空间利用率比较小熊猫对不同区域空间利用率的变化和喜好程度,评估丰容的效果。结果表明:小熊猫在丰容前主要以休息行为(46. 99±21. 78)%、取食行为(16. 68±6. 64)%、刻板行为(12. 09±24. 18)%为主,通过丰容,攀爬行为(3. 49±1. 86)%显著增加(P <0. 05)。丰容后所有小熊猫的SPI指数均降低,空间区域利用的个数从丰容前的20个增加至29个。丰容显著提升了小熊猫对于展区第3层(0. 7—1. 5 m)区域的空间利用率,在丰容设施所在区域标记行为发生频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上海动物园长颈鹿馆是以圈养模式为主的城市动物园,长颈鹿每日取食时间较为固定,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久站不动的呆板行为、舔食展区设施和啃食笼舍绿化等异常行为,自然行为表达受到一定的影响。针对出现的问题,2019年10—12月对该园圈养的8头长颈鹿实施丰容,分别为感知丰容、认知丰容和食物丰容。通过运用可回收物制作丰容物品,将可回收物和动物饲养技术管理相结合,分析可回收物在圈养长颈鹿丰容中的运用。采用瞬时扫描法来记录8头长颈鹿丰容前后行为频次的变化,结果表明:实施丰容后,8头长颈鹿的休息和异常行为都极显著低于丰容前(P0.01),所占日常观察比例平均为7.49%和2.50%。采食行为和运动行为显著高于丰容前(P0.05),所占比例平均为14.08%和21.50%。说明,丰容有利于减少长颈鹿的异常行为,生活习性得到了天然的表达,进一步提高了长颈鹿在圈养条件下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亚洲特有的濒危动物。由于圈养小熊猫活动空间受限、环境单调等因素,时常有刻板行为表现。本研究依据小熊猫自然行为特性及动物福利要求,以环境、食物、气味等因素进行多重丰容,观察频繁出现刻板行为的2只圈养小熊猫个体的行为修正效果。应用聚集动物取样法,从9:00到17:00,全事件记录并观察小熊猫行为。观察发现,受试小熊猫主要表现摇晃与踱步两种刻板行为。通过丰容前与三个阶段的丰容后刻板行为发生率比较,丰容后的刻板行为均显著低于丰容前,而探究行为和修饰行为有所增加。由此可见,多重丰容可以减少圈养小熊猫刻板行为的发生,促进自然行为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2015年4月-5月,对一对成年非洲狮进行了户外活动场气味丰容。每天从8:00-16:00采用瞬时扫描法每5 min对丰容前后非洲狮行为进行记录。结果表明,气味丰容前休息行为占比86.06%,采用羊驼粪便、东北虎粪便和兔子血液丰容后非洲狮休息行为比例分别下降了6.77%、5.71%和9.39%;活动频次有所提高;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多重比较(LSD)法研究发现,气味丰容时非洲狮活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通过不定期采用不同气味对非洲狮进行丰容刺激,可以显著改善非洲狮的活动情况,从而提高非洲狮的观赏展示效果,也有利于提高非洲狮的福利。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5月,对上海动物园西天鹅湖中的岛屿进行丰容改造,采用定点观察和瞬时扫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丰容前、丰容后天鹅湖中天鹅类和雁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丰容有效性。结果表明:开展岛屿丰容后,天鹅类的活动范围均有所减少,由(5671.7±967.1)m^2减少为(3756±1003.7)m^2,但无显著差异(one-way ANOVA,F=5.667,P=0.076);雁类的活动范围亦减小,由(4034±882.4)m^2减少为(3874.7±1454.1)m^2,无显著差异(one-way ANOVA,F=0.026,P=0.879)。丰容前后水鸟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丰容前主要集中于D岛及投食点周边区域,丰容后水鸟向北移动,分布于半岛和C岛区域,岛屿丰容丰富了天鹅湖的环境资源,减少了物种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王晶晶 《经济动物学报》2019,23(4):215-218,222
2017年10—11月对上海动物园3只葵花凤头鹦鹉和2只小白凤头鹦鹉进行展区的社群丰容试验,包括环境丰容、认知丰容和食物丰容。通过运用城市固体废弃物制作丰容物品,将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动物饲养管理结合在一起,分析城市固体废弃物在凤头鹦鹉丰容中运用的影响和意义。采用瞬时扫描法记录并分析丰容对5只凤头鹦鹉的行为节律和异常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丰容期间,凤头鹦鹉的休息和异常行为明显减少,与丰容前后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取食和玩耍行为与丰容前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丰容有利于减少动物的异常行为,增加动物行为多样性,让其表达自然天性,从而提高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评估福州动物园华南虎丰容效果,本研究使用豪猪粪便、含稻草纸箱和麻布袋对福州动物园2只华南虎(雄虎444和雌虎442)进行丰容,采用一零法对其行为变化进行观察记录,研究3种丰容对2只华南虎行为(运动行为、观望行为、休息行为和其他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含稻草纸箱丰容能显著降低雄虎444的休息行为(P0.05);豪猪粪便丰容能显著降低雄虎444的观望行为(P0.05);豪猪粪便丰容和含稻草纸箱丰容能显著提高雌虎442的运动行为(P0.05)和显著降低雌虎442的休息行为(P0.05)。3种丰容都能提高雄虎444的运动行为,但效果不显著(P0.05);豪猪丰容和麻布袋丰容能降低雄虎444的休息行为,但效果不显著(P0.05);麻布袋丰容能提高雌虎442的运动行为和降低雌虎442的休息行为,但效果不显著(P0.05)。3种丰容对雄虎444的其他行为影响不大,3种丰容对雌虎442的观望行为和其他行为影响不大。结果表明,本次丰容对福州动物园两只华南虎行为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第四周到第六周,试验选择200只海兰白羽蛋鸡雏,按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0组,每组5只鸡。试验鸡只被饲养在14%、17%和19%共3个不同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水平条件下,研究观察鸡只啄羽、采食、寻食、趴卧、站立、走动、饮水和修饰等行为。研究发现蛋白质质量分数对育雏期蛋鸡啄羽、采食、寻食和趴卧行为的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质量分数对育雏期蛋鸡站立、走动、饮水和修饰行为的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蛋白质质量分数水平的上升,育雏期蛋鸡的趴卧行为逐渐增多,啄羽、采食、寻食、站立和走动等行为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斑嘴野鸭在圈养模式下的行为习性,制订福利式的饲养方法,合理开发利用这一优良品种,研究采用Media Record进行跟踪记录,并用Observer XT(11.5)行为学软件对斑嘴野鸭的行为进行定义,对行为时间分配和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斑嘴野鸭白天主要以站立(0.297 8)为主,其次是卧立(0.275 1),插翅(0.154 3)、理羽(0.072 2)、摆头(0.066 3)、伸头(0.057 1)、采食(0.024 9)、行走(0.018 8)、饮水(0.009 9)和摆尾(0.001 4)、爪抓(0.004 6)等行为所占比例较少。休息时间在12:00—13:00达到明显峰值,9:00—10:00和15:00—16:00是全天活动高峰期。理毛高峰出现在13:00—16:00,采食高峰出现在13:00—14:00。饮水曲线趋于平缓,饮水高峰出现在8:00—9:00和14:00—15:00。站立高峰在9:00—10:00和15:00—16:00,11:00—12:00达到峰谷。对28种行为类型之间的逻辑紧密度转换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摆头与插翅和理羽有一定相关性,卧立与站立、站立与行走、伸头与摆头具有相关性,其他行为之间没有逻辑转换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戏水与快走、饮水与警觉以及摆爪与连续点头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981,R=1.000,R=1.000;P0.01),卧立与站立和点头以及采食与飞翔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996,R=-0.895,R=-0.965;P0.01)。  相似文献   

18.
2017年4月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5只黑帽悬猴(Cebus apella)的行为,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日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圈养黑帽悬猴的主要行为活动为休息(52. 06±1. 03)%、移动(23. 22±0. 58)%、取食(14. 65±0. 69)%、理毛(4. 98±0. 35)%等。雄猴和雌猴的休息、玩耍、乞食和刻板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差异显著。相比于成年黑帽悬猴,幼猴玩耍的时间更长(χ~2=13. 643,P <0. 05),乞食行为所占时间更多(χ~2=4. 057,P <0. 05)。雄猴取食时间先于雌猴和幼猴,在上午和下午投食后均优先取食。周末游客人数比平日显著增加,雌猴和幼猴乞食行为也显著增多,其波动节律具有一致性。针对圈养黑帽悬猴行为管理提出了一些丰容措施和游客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将150只9周龄海兰白蛋鸡随机分2组,每组5只鸡。试验组鸡被饲养在15只/m2和30只/m~2两个不同的饲养密度条件下,观察鸡的啄羽、采食、趴卧、修饰、寻食、饮水、站立和走动行为。研究显示:饲养密度对育成期蛋鸡啄羽的影响很大(P0.05);饲养密度对趴卧行为、寻食行为和走动行为影响显著(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育成期蛋鸡的啄羽、趴卧、饮水和站立行为逐渐增加,采食、修饰、寻食和走动行为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0.
2014年3~10月,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对湿地展区中饲养的黑冠鹤和灰冠鹤进行了局部丰容改造前后食物选择对比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观察期内2种冠鹤对于植物的选择是有规律性的,2种冠鹤对于狗尾草、金狗尾草、苍蝇、蚂蚁和人工饲料的觅食选择(0.01≤P≤0.05)表现为差异显著;对白车轴草、苦荬菜、车前、藜的觅食选择(P≤0.01)表现为差异极显著;但对于稗草、香蒲、青麻、蒲公英、蚂蚱、蜻蜒等的觅食选择(P≥0.05)表现为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黑冠鹤和灰冠鹤在丰容前的4月对植物型饲料的采食比例分别为30.40%和25.13%,而丰容后的8月对植物型饲料采食比例高达83.22%和79.15%,因此园区内增加稗草、香蒲、蒲公英、藜等植物的种植更有利于冠鹤的食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