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企鹅(Spheniscus demersus)是一种濒危海鸟,也是动物园展出的重要物种。上海动物园从日本和荷兰引进非洲企鹅,种群不断扩大,并成为国内种群发展的基础。但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了解很少,无法开展有效的遗传管理。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动物园39只非洲企鹅的mtDNA D-loop区430 bp序列,并与已发表的日本种群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片段存在15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3.5%;共定义了10个单倍型,其遗传距离为0.002~0.019。日本种群包含A、B两个mtDNA D-loop单倍型世系,上海种群的10个单倍型均属于A世系,且与日本种群有5个共享单倍型,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略低于日本种群。上海种群可以进一步分为3个小的世系,但置信度偏低(54%~87%)。上述结果提示,上海种群相对于日本种群的A世系而言有较好涵盖度,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引进建群个体,尤其是含有B世系单倍型的个体。  相似文献   
2.
鉴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综合评价过程中的评判与决策作用和动物园展区的特点及性质,本研究首次尝试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动物园展区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评价。本文建立了动物园展区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模拟研究,以期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论证及完善,同时也为专家学者对动物展区及动物园的规划、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动物园小熊猫馆5只圈养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增加多组合高度栖架、矮凳结合改变放置食物的方式进行环境丰容,比较环境丰容前后小熊猫行为的变化,采用SPI指数(the spread of participation index)比较丰容前后动物空间利用度的变化,采用空间利用率比较小熊猫对不同区域空间利用率的变化和喜好程度,评估丰容的效果。结果表明:小熊猫在丰容前主要以休息行为(46. 99±21. 78)%、取食行为(16. 68±6. 64)%、刻板行为(12. 09±24. 18)%为主,通过丰容,攀爬行为(3. 49±1. 86)%显著增加(P <0. 05)。丰容后所有小熊猫的SPI指数均降低,空间区域利用的个数从丰容前的20个增加至29个。丰容显著提升了小熊猫对于展区第3层(0. 7—1. 5 m)区域的空间利用率,在丰容设施所在区域标记行为发生频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越冬白头鹤警戒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1月至2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越冬期白头鹤(Grus monacha)的警戒性进行了观察.通过集群大小与警戒个体比例,说明鸟类越冬集群的生物学意义,同时研究了鹤类对人类不同干扰类型的耐受性.结果表明:白头鹤集群大小对群中个体警戒时间和警戒个体比例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集群中个体警戒时间和警戒个体比例均随集群增大而减小.当鹤群数量超过90只时,警戒个体的比例降到最低((x-)=17.8%),此后保持恒定.白头鹤在农田生境中的警戒观望距离为(408.8±43.3)m,在滩涂生境中为(378.6±32.5)m.白头鹤对人类和机动车(船)的观望距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人类活动敏感,而对机动车(或船)的警惕性次之.在人类二次干扰条件下,白头鹤的观望距离(F=11.797,P=0.003)、躁动距离(F=44.058,P<0.001)和逃逸距离(F=130.035,P<0.001)均显著增加,其中逃逸距离增加最多.  相似文献   
5.
马来熊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其生物学信息缺乏,也缺乏科学的保护和管理对策。本文通过回顾关于马来熊的研究文献,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并针对种群分布现状提出科学保护和管理对策。关于马来熊的研究主要见于野生种群现状、野外生态及圈养种群的饲养管理等,其中野外生态主要集中于生境选择利用、家域特征、行为节律、食性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个体生态学或种群生态学规律。针对马来熊的保护和研究现状,应采取加强立法、推行宣教、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建立保护区、缓冲区及森林廊道等以恢复其栖息地等措施来有效保护其野生种群。  相似文献   
6.
2013年1~4月期间,对上海动物园圈养梅花鹿进行了食物丰容,并基于动物行为对丰容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记录14只梅花鹿丰容前后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改变。研究表明,环境丰容对梅花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分配上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从行为类型来看,丰容前后梅花鹿的摄食行为、反刍行为、乞食行为和运动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5)。丰容使梅花鹿的摄食行为频率明显增加,从而使休息和聚群等其他各类行为频率减少。本研究对空间区域划分的手段能够为圈养区建设提供科学建议,对改善梅花鹿圈养条件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上海动物园饲养的4对吸蜜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吸蜜鹦鹉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过程,包括笼舍的环境管理、饲养流程、饲料配比等方面,并研究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自然繁育情况和常见疾病诊治相关问题。结果表明:给吸蜜鹦鹉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及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是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得以存活、繁殖成功以及预防日常疾病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世界的鹤     
鹤隶属于鹤形目(GRUIFORMES)、鹤科(Gruidae),为典型的湿地候鸟、大型涉禽,广布于南美之外的各个大陆。鹤体形似鹭,头较小而具有裸皮。喙直长而侧扁,鼻孔呈裂状,覆以被膜。翅阔而强,具11枚初级飞羽,次级飞羽较初级飞羽还长。胫、附蹠和趾均细长;后趾小而位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上海动物园圈养岩羊的饲养情况,笔者统计了2011年1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所记录的岩羊总头数、雌雄头数、出生及死亡情况,主要分析了岩羊的繁殖和死亡情况,并在饲养管理上提出了建议。结果显示,岩羊的总头数和雌雄头数处于动态变化过程;近年来岩羊繁殖和死亡情况可能与饲养环境、遗传、营养及季节等因素有关。通过对我园岩羊种群的初步调查,了解目前种群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建议,以正确引导与调控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10年2~6月,应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10只圈养亚成体大熊猫的行为分配和节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圈养亚成体大熊猫的行为组成以取食和休息为主.春季,亚成体大熊猫取食行为频次高于夏季,而休息行为频次则低于夏季,春夏两季的行为总体分配间没有显著差异;从行为节律来看,圈养亚成体大熊猫的行为均呈现非正态特征.走动行为主要集中于7:00~8:00和13:00 ~15:00,攀爬行为主要出现于12:00之后,玩耍行为以13:00~14:00为主;亚成体大熊猫的部分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活动行为与取食行为呈正相关,与休息行为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