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上海动物园7只小熊猫进行丰容,并应用丰容前后的动物行为的变化对丰容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环境丰容对小熊猫行为整体的分配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小熊猫的昼间行为通常以休息(x=34.0%,SD=10.9%)、取食(x=13.4%,SD=5.0%)和攀爬行为(x=10.2%,SD=4.1%)为主,通过开展环境丰容,休息行为(x=21.2%,SD=12.4%)显著减少(P0.05),取食(x=19.3%,SD=4.6%)和攀爬行为(x=16.7%,SD=5.4%)显著增加(P0.05)。小熊猫的移动行为由5.1%显著增加至8.4%(P0.05),刻板行为由4.8%显著减少至1.1%(P0.05)。环境丰容对小熊猫不同个体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大体相似,但不同个体间存在异同。丰容使个体1、5、6、7的探究行为增加,但是对个体2的影响相反,个体3、4则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刻板行为,丰容对个体1、3、6无影响,使个体4、5、7减少,个体2则增加。环境丰容增加了小熊猫的积极行为,如探究行为、增加了活动量,同时还减少了消极行为,如刻板行为。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环境与食物丰容对圈养黑熊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试验以郑州市动物园的4只圈养黑熊(Ursus thibetanus)为研究对象,设计环境丰容和食物丰容,观察采集数据,分析丰容前后黑熊活动时间分配变化。结果表明:第1次环境丰容后,黑熊的休息行为和刻板行为明显减少,移动行为明显增加,其他行为均无明显变化;第2次环境丰容后,休息行为明显减少,但刻板行为几乎没有变化;食物丰容后黑熊的休息行为明显减少,刻板行为较丰容前有所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黑熊在丰容设施上占用的时间由最初刚刚加入第1次环境丰容的8.96%增加到第2次环境丰容观察阶段的15.36%,食物丰容前后在丰容设施上黑熊行为的时间由最初的2.56%增加到9.84%,且其行为时间分配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美洲豹笼舍中开展食物、感官、环境相结合的丰容方式,对比丰容前后动物行为及游客参观效果、观赏时间的变化.结果 表明:丰容后雄性美洲豹运动行为由丰容前的41%增至57%(P=0.041),雌性美洲豹运动行为由丰容前的37%增至64%(P=0.001),休息行为由丰容前的40%降至19% (P=0.007).游客观察效果由1.859增至2.680(P=0.001),游客观赏时间由71.88 s增至121.46 s(P=0.01).结果 显示,丰容后美洲豹运动行为显著增加(P<0.05),游客观赏效果和观赏时间均极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4.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亚洲特有的濒危动物。由于圈养小熊猫活动空间受限、环境单调等因素,时常有刻板行为表现。本研究依据小熊猫自然行为特性及动物福利要求,以环境、食物、气味等因素进行多重丰容,观察频繁出现刻板行为的2只圈养小熊猫个体的行为修正效果。应用聚集动物取样法,从9:00到17:00,全事件记录并观察小熊猫行为。观察发现,受试小熊猫主要表现摇晃与踱步两种刻板行为。通过丰容前与三个阶段的丰容后刻板行为发生率比较,丰容后的刻板行为均显著低于丰容前,而探究行为和修饰行为有所增加。由此可见,多重丰容可以减少圈养小熊猫刻板行为的发生,促进自然行为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社群丰容对重庆动物园圈养小熊猫行为区域分配的影响,2014年1月—2015年2月,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比观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社群丰容前后圈养小熊猫区域分配。结果表明:社群丰容增加了小熊猫对栖架、树上的利用,减少了内室和裸露地面和近游客区域的利用。树上利用的最大占比值在夏季,丰容增加了11.1%;栖架的利用最大占比值在春季,丰容增加了2.8%;冬季对内室的利用占比值最高,丰容后,其利用占比减少了8.4%,从而相应增加了小熊猫户外停留时间;丰容后,小熊猫对裸露地面的最大利用占比值减少了3.7%,近游客区域最大占比值减少了5.6%。小熊猫对六大区域的最高利用占比,丰容前后没有变化,最高为树上,最少为裸露地面。  相似文献   

6.
2015年1—5月,对上海动物园西天鹅湖中的岛屿进行丰容改造,采用定点观察和瞬时扫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丰容前、丰容后天鹅湖中天鹅类和雁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丰容有效性。结果表明:开展岛屿丰容后,天鹅类的活动范围均有所减少,由(5671.7±967.1)m^2减少为(3756±1003.7)m^2,但无显著差异(one-way ANOVA,F=5.667,P=0.076);雁类的活动范围亦减小,由(4034±882.4)m^2减少为(3874.7±1454.1)m^2,无显著差异(one-way ANOVA,F=0.026,P=0.879)。丰容前后水鸟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丰容前主要集中于D岛及投食点周边区域,丰容后水鸟向北移动,分布于半岛和C岛区域,岛屿丰容丰富了天鹅湖的环境资源,减少了物种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2014年3月6~12日(第1期,丰容前),2014年3月27日~4月2日(第2期,丰容后)和2014年5月9~14日(第3期,丰容1月后),采用目标动物瞬时扫描法对成都动物园救护的7~12只普通鵟环境丰容前后的行为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记录。结果发现:丰容前普通鵟昼间的休息行为所占的比例最高(65.2±14.6)%,其次为警戒行为(26.4±13.5)%。但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丰容后,第2期),警戒行为发生比例(73.6±23.8)%显著升高(P0.01),并远超过休息行为比例(24.9±22.8)%。丰容1个月后,休息和警戒行为与第1期(丰容前)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运动行为显著低于第1期(P0.01)。普通鵟在不同丰容设施上停留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80%以上的时间停留在巢箱和栖架上。普通鵟昼间休息行为高峰期(3个时期行为峰值基本没有变化)为16:00~17:00,低谷期是9:00~10:00和12:00~13:00;警戒行为的高峰期为9:00~10:00,次高峰为12:00~13:00,低谷期为16:00~17:00;运动的高峰期是13:00~15:00,低谷期是10:00~11:00;修饰行为的高峰期为15:00~16:00,低谷期为9:00~10:00和11:00~12:00。总之,圈养普通鵟在观察时间段不活跃,很机警,但通过扩大圈舍面积,升高高度,搭建适宜的丰容设施(栖架和巢箱),可以降低它们的紧迫感,提高它们的福利。  相似文献   

8.
对川金丝猴笼舍进行环境丰容前后的毛尾线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丰容前7只川金丝猴毛尾线虫的感染情况,通过7次取样结果显示每克粪便中毛尾线虫卵达到10 000/g以上的占70%;其次分析7只川金丝猴在相同季节进行的丰容前后毛尾线虫感染程度的变化,通过2012年9~11月和2013年8~10月共12次取样,结果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发现丰容后感染情况明显低于丰容前(F=13.33,P=0.001);再次对环境丰容3个月后毛尾线虫卵与丰容前比较,通过2014年1月的5次取样,结果同样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发现,丰容后3个月的虫卵与丰容前无显著差异(F=1.529,P=0.240).此次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丰容对动物感染寄生虫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发现感染毛尾线虫的川金丝猴在群养条件下,丰容后3个月要对地面的垫料进行更换.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动物园小熊猫馆圈养展出的4只小熊猫为研究对象,对该处小熊猫笼舍进行丰容,包括外活动场搭建绳梯、内室增加竹制高栖架、增加镂空漏食网格球和竹筒取食器等,观察该笼舍内4只小熊猫昼间的行为变化,发现活跃行为显著增加,安静行为显著减少.丰容后动物表现出更多的走动、玩耍、探究行为,睡觉行为显著减少.将4只小熊猫按年龄分为老龄...  相似文献   

10.
于2019年7月至9月以福州动物园饲养的8只细尾獴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全事件取样法与瞬时扫描取样法确定细尾獴的昼间行为谱:警戒、运动、休息、采食、排泄、社交和进入洞穴,之后根据行为谱设计环境丰容。设计了五种环境丰容(棉网、竹网、木桌、木桩和绳梯丰容),研究不同环境丰容对细尾獴警戒及采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网、竹网、木桌、木桩和绳梯丰容方式均使细尾獴的警戒行为显著增加(P0.05);竹网、木桌和木桩丰容显著增加了细尾獴的采食行为(P0.05),绳梯丰容显著降低了细尾獴的采食行为(P0.05),而棉网丰容与丰容前相比并未有显著变化(P0.05)。就增加细尾獴的警戒行为和采食行为而言,木桩的丰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2017年4月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5只黑帽悬猴(Cebus apella)的行为,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日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圈养黑帽悬猴的主要行为活动为休息(52. 06±1. 03)%、移动(23. 22±0. 58)%、取食(14. 65±0. 69)%、理毛(4. 98±0. 35)%等。雄猴和雌猴的休息、玩耍、乞食和刻板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差异显著。相比于成年黑帽悬猴,幼猴玩耍的时间更长(χ~2=13. 643,P <0. 05),乞食行为所占时间更多(χ~2=4. 057,P <0. 05)。雄猴取食时间先于雌猴和幼猴,在上午和下午投食后均优先取食。周末游客人数比平日显著增加,雌猴和幼猴乞食行为也显著增多,其波动节律具有一致性。针对圈养黑帽悬猴行为管理提出了一些丰容措施和游客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圈养条件下小熊猫对人工环境的选择和行为习性,为笼舍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在春夏两季对圈养的10只小熊猫进行了行为观察。结果表明,与野生小熊猫白天主要以活动行为为主不同,圈养小熊猫白天以睡和卧等安静行为为主(68.32%),对行为发生的地点具有明显的选择性(P〈0.001),而且几乎不受气温和天气的影响(P〉0.05)。自然生长的树为圈养小熊猫的首选地点(53.6%)。小熊猫在地面主要以活动行为为主(83.06%),对笼箱的结构和材料没有明显的选择性(P〉0.05)。因此,圈养小熊猫笼舍内最好能种植树木,而笼箱的结构和材料则依景观的需要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13.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mating behavior on cardiac function, changes in heart rate (HR), electrocardiogram (ECG), hematocrit (Hct) and serum concentration of alpha-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lpha-ANP) were evaluated in 10 clinically sound Thoroughbred stallions before and after mating behavior. The stallions were submitted twice to experimental pseudomating in the same month in 2009 and 2010. Measurements 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a stable before mating (baseline) and at a covering yard before and after mating. ECG was recorded by a Holter-ECG system. Arrhythmias were detected in 5 stallions before or after mating behavior. Minimum HR (HRmin), maximum HR (HRmax) and HR recorded when the stallions entered into yard (HRent) and ejaculated (HRejc) were 34.2 ± 3.7, 168.9 ± 14.2, 141.8 ± 35.3 and 142.6 ± 27.3 beats/min, respectively. Time from entrance into the yard to ejaculation (mating time; MT) ranged from 30 to 2,103 sec and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HRent (r=-0.82) and the time required for attaining HRmax after entrance into the yard (dT HRmax) (r=0.87). Hct and serum alpha-ANP concent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ejaculation (60.0 ± 3.2%, P<0.0001, and 1.54 ± 0.61 ng/ml, P=0.0353)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s values (46.9 ± 4.4%, 1.40 ± 0.60 ng/ml). HRent and Hc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allions with an MT of less than 5 min (n=5) compared with those (n=5) with an MT of more than 5 min (P=0.0324 and P=0.0082). Mating behavior increases the workload of the heart in Thoroughbred stallions.  相似文献   

14.
兰存子  刘旭  刁丽丽  刘振生  张明明 《野生动物》2011,32(4):191-193,227
2008年11~12月,在姚家坪小熊猫繁育基地采用目标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9只圈养小熊猫指名亚种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养小熊猫1d大部分时间用于休息(56.2%),其次是运动(25.1%)和采食(9.9%),其余行为分配的时间较短。在行为节律上,休息行为除9:00~9:55外,其余时间均为所占比例最高的行为,出现4个休息高峰,分别为8:00~8:55、11:00~11:55、14:00~14:55和17:00~17:55,在9:00~9:55出现极低值16.3%,此时是运动和采食的高峰;运动行为在9:00~9:55、13:00~13:55和15:00~15:55形成波峰;采食有2个高峰,分别为9:00~9:55和19:00~19:55;标记行为在9:00~9:55、10:00~10:55和13:00~13:55出现频率较高,超过5%,修饰行为在9:00~9:55超过5%,其余时间标记和修饰行为均低于5%;其他行为所占比率较低。不同年龄组间小熊猫的行为时间分配有差异,老年在休息行为上明显高于幼年和成年,约占总行为的72%;幼年在休息、运动和标记行为上略高于成年;成年的修饰行为明显高于幼年和老年。  相似文献   

15.
小熊猫犬瘟热病及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2月和1999年7月,重庆动物园和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喂养的小熊猫(red panda)分别大面积爆发和流行犬瘟热病,重庆动物园小熊猫死亡11只,死亡率达100%,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小熊猫死亡4只,死亡率为25%。两地发病小熊猫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不完全一致,但均有血便、呼吸急促、不食,精神差,肺出血充血等类似症状。从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患病小熊猫分离出的犬瘟热毒株(cdv2株)对VERO细胞适应性比从重庆动物园分离的(cdv1株)强,其TCID50达10^-6/0.2mL,两地分离的毒株均能同抗犬瘟热阳性高免血清反应。此外,用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治疗,成功地挽救了12只病重的小熊猫。  相似文献   

16.
2017年3—6月,在上海动物园笼养环尾狐猴展区布设定时饲喂器,探讨其对环尾狐猴(Lemur catta)行为的影响。采用瞬时扫描法记录环尾狐猴行为,分析环尾狐猴的行为变化及其对定时饲喂器的认知。开展定时饲喂器丰容后,环尾狐猴的休息行为显著减少,移动和取食行为显著增加(Mann-Whitney U,P<0.05),对展区空间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chi-square test,P<0.05)。环尾狐猴通过学习,适应了定时投喂器的工作模式,并形成了相应的行为模式。本次丰容在短时间内效果较好,但在后期,动物的反应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7.
春施多效唑对高羊茅生长及饲草品质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春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的生长及饲草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对高羊茅的营养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多效唑处理后30 d,处理浓度为250,500,750和1 000 mg/L时,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7.9%,43.5%,62.6%和71.1%.多效唑处理后叶色加深,叶片变小,叶面积指数下降,光合有效面积减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减少,与此同时单株茎蘖数增加,叶茎比提高,饲草中粗蛋白含量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饲草品质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