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瞬时取样法对圈养的2对蓝鹇和2组白鹇繁殖期行为的时间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选择蓝鹇和白鹇繁殖行为较为明显的时期,各记录15 d,即蓝鹇为2008年3月30日~4月15日(12、13日因故未观察),白鹇为2008年4月16~30日;每天观察12 h,即从7:00~19:00。结果表明第一组蓝鹇和白鹇的繁殖行为都明显少于第二组蓝鹇和白鹇,蓝鹇和白鹇的繁殖行为的发生次数随日期出现波动,两物种繁殖行为的高峰多在早晚时段。蓝鹇和白鹇的产蛋周期分别为3~4 d和1~3 d;两物种雌性个体在产蛋前均有较多繁殖行为发生;两物种的繁殖对配对个体日间发情的同时性要求均不高,白鹇的繁殖与配对个体繁殖行为发生的绝对频次多少也无关,蓝鹇的繁殖与配对个体繁殖行为发生绝对频次多少的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圈养大熊猫47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学和血液化学生理指标对大熊猫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刘杰[1]对健康大熊猫23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但未作统计分析;稽美容等[2]对12只大熊猫进行了32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Chen[3]对6只大熊猫41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  相似文献   
3.
2008年7月23日~8月5日和8月7~13日,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分别研究了4只蓝鹇(2♂2♀)、3只白鹇(1♂2♀)和5只白腹锦鸡(2♂3♀)的各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种雉类的各种行为类型都相似,但不同雉类间各种行为发生频次有差异。白腹锦鸡、蓝鹇和白鹇的休息行为分别在8:00、9:00和10:00达到日高峰,分别为12.05次/h、28.39次/h和14次/h。蓝鹇、白鹇、白腹锦鸡运动相关行为分别在7:00、8:00、9:00出现峰值,为19.29次/h、21.76次/h、24.90次/h;10:00蓝鹇、白鹇、白腹锦鸡的运动相关行为发生频次都出现了白昼的第一个谷值,分别为6.71次/h、9.29次/h、15.19次/h。蓝鹇、白鹇、白腹锦鸡的梳理行为9:00出现谷值分别为7.64次/h、8.05次/h、11.67次/h,10:00出现峰值分别为17.25次/h、21.19次/h、21.0次/h。3种雉鸡的采食行为的日节律相似。  相似文献   
4.
通过消化试验测定了成都动物园20只山魈摄入的总能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将动物分为成年组(4个重复)和幼年组,饲以蔬菜、水果、窝头、鸡蛋日粮,根据季节分成春季(3月)、夏季(7月)、秋季(9月)3期,每期采用内源指示剂法(AIA)进行8 d的消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成年山魈总能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1.69%~87.66%和75.72%~82.08%;幼年山魈的总能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2.57%~84.71%和78.68%~80.04%;不同季节之间、成年和幼年之间总能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成年山魈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有高于幼年山魈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酸碱平衡一直是生化、生理学家的研究范畴。直到近10~20年来,随着动物营养学的深入研究,动物营养家才开始考虑日粮配合的酸碱平衡,发现日粮电解质平衡可以改变动物体内的酸碱平衡,进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生产。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日粮电解质平衡可以影响动物的酸碱平衡、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影响动物的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肉畜肉质,奶牛奶产量,产乳热等。  相似文献   
6.
圈养大熊猫主食竹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通过对大熊猫主食竹中氨基酸含量及其相互间比例的分析,为圈养大熊猫的饲料配方中平衡氨基酸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采集了大熊猫喜食的3个产地4种竹叶和竹杆样品各1 7个,共34个样品,并测定了其中1 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竹样品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其中竹叶中为1 .37%±0 .1 8% ,竹杆中为0 .2 8%±0 .0 6% ;其次为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丙氨酸(Ala)、缬氨酸(Val)、赖氨酸(Lys)、脯氨酸(Pro)、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hr)、丝氨酸(Ser)、精氨酸(Arg) ;半胱氨酸(Cys)含量最低,竹叶中为0 .0 7%±0 .0 4% ,竹杆中为0 .0 4%±0 .0 5 %。竹叶中除Cys含量显著(P <0 .0 5 )高于竹杆外,其余所有氨基酸含量都极显著(P <0 .0 1 )高于竹杆。竹叶中总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平均含量为6.2 8%±0 .79% ,竹杆中为4.32 %±2 .5 8% ;竹叶总必需氨基酸(EAA)平均含量为4.66%±0 .5 9% ,竹杆中为3.2 0 %±1 .98%。竹叶和竹杆中NEAA/EAA平均比值分别为1 .35±0 .0 8和1 .2 2±0 .47。  相似文献   
7.
蓝鹇等3种雉鸡的饲料和营养摄入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20日~12月20日(冬季)和2009年2月24日~6月14日(春季)期间,对成都动物园圈养的2对蓝鹇、5只白鹇和5只白腹锦鸡每天的饲料和营养摄入量进行了记录和分析。结果显示:白腹锦鸡的饲料摄入量显著低于白鹇和蓝鹇(P〈0.01);3种雉鸡冬季的饲料摄入量显著低于春季(P〈0.01);光照度高的圈舍内雉鸡饲料摄入量较高。统计分析表明,除铜和锰外,每只雉鸡春季的其他营养摄入量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光照对雉鸡的营养摄入量有显著的影响(P〈0.01)。根据雉鸡的产蛋量和受精率情况,我们认为本研究中的饲料搭配和营养供给比较适宜,能够满足雉鸡的健康和繁殖需要。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0月,采用正强化方法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5只环尾狐猴开展了行为训练工作.训练通过口令、响板和食物的关联建立条件反射,从而达到训练目标.训练的结果为:经过15 d左右的训练,环尾狐猴与训练员之间基本建立了信任关系,但不同个体有一些差异.通过进一步训练,达到了以下的一些目标:伸手、坐、听诊、测体温、进笼等.在动物完成训练目标的基础上,获得了2只环尾狐猴在非麻醉状态下的上、下午腋温和心率,分别为37.7±0.4℃、37.9±0.3℃和112.8±15.0次/min.  相似文献   
9.
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分别于2014年11月11—21日(第1期),2015年5月18日—6月7日(第2期)和2015年5月25日—6月14日(第3期)9:30—17:00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4头成年棕熊(Ursus arctos)、2头成年黑熊(Ursus thibetanus)和2头成年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的昼间乞食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其中第1期为丰容前的行为观察期,第2和第3观察期为通过改变食物的投喂方式,并在熊的环境中放入玩具的丰容期。结果表明:3种熊都表现出了3种乞食行为,即蹲坐乞食、站立乞食和走动乞食。棕熊的乞食行为显著高于黑熊和马来熊(P0.01或P0.05),棕熊主要表现为蹲坐乞食和走动乞食,黑熊和马来熊主要表现为站立乞食。对丰容前后熊的乞食行为比较发现,丰容前3种熊的蹲坐、站立和总乞食行为显著高于丰容期(P0.01),走动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黑熊和棕熊丰容期的乞食行为显著低于丰容前(P0.01),且第2和3期丰容间的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马来熊丰容前后的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丰容前乞食行为的高峰为13:00—14:00;丰容后的乞食行为高峰为11:00—12:00。  相似文献   
10.
体外消化过程中蛋白质品质与寡肽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胃蛋白酶 胰酶两步体外消化法测定 6种豆饼 (粕 )、3种鱼粉、菜籽饼、玉米蛋白粉、肉粉、蚕蛹、酪蛋白等 1 4种蛋白质饲料的寡肽释放量 ,并研究了它们与蛋白质质量和氨基酸组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酪蛋白、鱼粉、豆饼 (粕 )的寡肽释放量最高 ,贮藏的鱼粉及加热、贮藏过的豆粕、饼寡肽释放量降低 ;寡肽释放量与饲料赖氨酸、有效赖氨酸、异亮氨酸呈正相关 (r =0 .86~ 0 .93,P <0 .0 1 )。鱼粉、豆饼、蚕蛹、菜子饼寡肽平均链长在 5~ 6之间 ,新鲜豆粕、酪蛋白、玉米蛋白粉链长为 7.5、8.4、1 1 .4 ,大分子肽含量较高 ;植物饲料的寡肽中非必需氨基酸 (NEAA)占总氨基酸的 5 0 %~ 70 % ,必需氨基酸 (EAA)相对较低 ;动物性饲料NEAA比例仅略高于EAA。所有饲料释放的FAA不到总氨基酸的 1 % ,其中主要是EAA ,饲料中含有效碱性氨基酸的真蛋白与饲料总真蛋白的比值 (CBBG/TP)与寡肽和FAA的释放量呈显著线性相关 (r=0 .92和 0 .87) ,寡肽释放量和CBBG/TP均较好地反映了蛋白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