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股部和乳房后部清洁度对日产奶量及体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奶牛体表清洁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意义,本研究通过评价河南省3个奶牛场472头泌乳天数在0~33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股部清洁度和乳房后部清洁度,并结合2014年7月河南省牛奶记录系统(dairyherd improvement,DHI)中心提供的数据,对清洁度与平均日产奶量、体细胞数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究两个清洁度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固定效应模型除清洁度评分外,还包括泌乳阶段效应和场-胎次效应等。结果表明,清洁度评分对SCS和平均日产奶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股部清洁度评分对平均日产奶量回归系数为-0.14,即每增加1分,奶牛平均日产奶量降低0.14 kg/头;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对平均日奶量回归系数为-0.02,每增加1分,奶牛平均日产奶量降低0.02 kg/头。对于SCS,股部清洁度评分≥ 4分时,SCS ≥ 5的比例极显著增加(P<0.01);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 3分时,SCS ≥ 5的比例有增加趋势(P=0.0546)。相关性检验和相关系数估计结果显示,股部和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奶牛体表清洁度不仅是牛群的管理指标,而且可通过清洁度评分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对日常生产过程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荷斯坦牛部分乳房结构特性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规模化场奶牛乳房结构部分性状进行评价和测定,旨在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与泌乳性能的关系。现场评价和测定我国北方6个规模化奶牛场荷斯坦牛的乳房均衡(2 030条)、乳头长度(1 551条)和乳头位置评分(分前、后乳头,2 839条),使用SAS 9.2 GLM过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上述3个乳房性状的因素,同时分析3个单项性状对校正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和胎次对3个乳房性状影响极显著(P0.01);前、后乳头位置和后乳头长度对校正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校正日产奶量与前乳头位置评分值呈正比,与后乳头位置评分值呈反比;前乳头位置和长度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体细胞评分随前乳头位置评分的增大而减小;5~5.5 cm的乳头长度对于校正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都最佳。本研究结果为通过乳房性状选择、淘汰并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乳房健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50头二胎泌乳早期荷斯坦牛体重、日产奶量、平均日增重和周平均日产奶量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体重与产奶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体重影响显著(P0.05),奶牛体重在第6泌乳周达到最低值;(2)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3)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在第5泌乳周达到产奶高峰;(4)泌乳早期荷斯坦牛平均日增重和日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4周奶牛体重和产奶量呈负相关。该结果为提高奶牛健康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择胎次相同,泌乳月份相近的经产荷斯坦牛197头,分别测定其后乳房宽度、后乳房深度、后乳房高度、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乳头长度等6个高遗传力性状,并对其与排乳性能及产奶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纵沟深、后乳房宽度、乳头长度、乳头直径与排乳速度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后乳房高度与排乳速度呈中等正相关(P<0.05),平均排乳时间与后乳房宽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日产奶量与乳头长度呈中等负相关(P<0.05),与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305d产奶量与乳房纵沟深、后乳房宽度呈强正相关(P<0.01),与乳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乳头长度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某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危害远远高于临床型乳房炎,为了解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因素和发病规律,本研究以陕西省某牛场2014—2018年的奶牛群体改良(DHI)数据为主,对该奶牛场各年不同月份的奶牛体细胞评分、不同月份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不同胎次的奶牛、不同泌乳天数分组的奶牛和不同日产奶量分组的奶牛发病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高发季节;不同胎次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胎次和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泌乳天数分组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泌乳天数在1~44,45~99 d的发病率最高,305 d以上的发病率较高;不同日产奶量分组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日产奶量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性状与产奶量及排乳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胎次相同,泌乳月份相近的经产荷斯坦牛197头,分别测定其后乳房宽度,后乳房深度,后乳房高度,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乳头长度等6个高遗传力性状,并与排乳性能及产奶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乳头长度等6个高遗传力性状,并与排乳性能及产奶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纵沟深、后乳房宽度、乳头长、乳头直径与排乳速度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后乳房高度与排乳速度呈现中等正相关(P<0.05),平均排乳时间与后乳房宽度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日产乳量与乳头长度呈中等负相关(P<0.05),与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305 d产乳量与乳房纵沟深、后乳房宽度呈极显著强正相关(P<0.01),与乳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乳头长度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奶牛的生理机能,节约精饲料,不同泌乳期奶牛最好分群饲养。奶牛分群饲养,可根据不同泌乳期分别使精饲料和粗饲料保持适当比例。泌乳一期(产后20~120天,日产奶高于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占日粮的41~44%,每产1公斤奶喂精饲料400~500克;泌乳二期(产后121~210天,日产奶15~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占33%,每产1公斤奶喂精饲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江苏某发酵床养殖奶牛场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该牛场2018年4 560头次荷斯坦牛DHI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不同胎次、产犊季节、采样月份、泌乳阶段等因素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产犊季节、采样月份和泌乳阶段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SCS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经产奶牛日产奶量显著高于初产奶牛(P﹤0.05);产犊季节为秋季时日产奶量最高,冬季时SCS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在8月份的日产奶量最低,而SCS最高;日产奶量随泌乳阶段增加而降低,SCS随泌乳阶段的增加而升高。综上所述,胎次、产犊季节、采样月份和泌乳阶段均是影响发酵床养殖环境下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轻者造成奶量下降,病牛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淘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造成一定经济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更普遍。乳头阳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可见的肉眼变化,所以很难发现.以致常不被人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荷斯坦牛步态评分(locomotion score,LS)影响因素及其对生产性能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本研究收集测定了北京地区2个规模化牧场1 486头泌乳牛的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LS和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数据,并测定了101头泌乳牛的血常规指标。采用固定模型分析了牧场、胎次和泌乳阶段对LS的影响,以及LS和BCS等因素对日产奶量、体细胞评分、乳成分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牛的胎次和泌乳阶段均对LS有极显著影响,LS随胎次的升高而增加,从1胎至5胎及以上,LS升高了0.71分;泌乳阶段Ⅲ(100~199 d)、Ⅵ(350 d以后)的LS均显著高于阶段Ⅱ(45~99 d)(P<0.05),且均高于2分。LS对日产奶量、乳成分和体细胞评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LS≥4分的奶牛日产奶量最低,较LS=1分的奶牛日产奶量降低了2.29 kg。各项血常规指标中,LS对奶牛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白细胞数无显著影响(P>0.05)。随LS升高,奶牛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LS较差的奶牛,其机体的免疫力和造血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规模化牧场中,定期评估牛群的LS能及时发现牛群肢蹄管理的问题,对减少因肢蹄问题引起的生产性能损失和过早淘汰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奶牛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健康状况在奶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对山西省奶牛场的514头泌乳牛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进行评分,并收集了该场2013年6月24日的DHI数据。采用固定模型分析牛只泌乳阶段、胎次、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四个因子对产奶量和体细胞数(SCC)的影响。经抽样分析发现,该牛场泌乳牛群乳头长度集中在4~6cm。乳头长度短于4cm的个体有22头(6.6%),最长乳头超过6cm的个体有53头(15.8%)。与乳头长度为4~6cm的牛只相比,乳头长度超过6cm或短于4cm的奶牛,其乳头末端健康状况显著下降(P<0.05)。该牛群乳头末端评分的均值为2.25分,参照文献评价乳头健康的标准,该场泌乳牛乳头健康状况良好。经对前后乳区的乳头末端损伤程度进行分析,表明奶牛后乳区乳头末端状况极显著好于前乳区(P<0.01)。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对产奶量和SCC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乳头过长时奶牛平均SCC比正常个体高出5.8万个/mL。乳头有损伤的个体较乳头健康奶牛SCC的均值高出2.2万个/mL。评价牛群的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有助于了解牛群的乳房健康状况,可为牛群管理提供有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牛粪垫料环境性乳房炎的安全性和对泌乳牛趴卧行为的影响,试验在完达山奶牛养殖小区选择2栋相同的散栏式泌乳牛舍分别作为试验舍和对照舍。试验牛舍采用橡胶垫+牛粪垫料卧床,对照牛舍采用橡胶垫卧床,测定了牛粪垫料使用前后环境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数量、泌乳牛后躯的清洁度及泌乳牛的趴卧行为。结果表明:试验牛舍使用橡胶垫+牛粪垫料卧床3 d后奶牛环境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数量并未显著增加(P0.05),说明牛粪垫料不会增加泌乳牛患环境性乳房炎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泌乳牛每天的趴卧时间增加2.2 h(P0.05),趴卧前的准备时间减少64.1s(P0.05),每天趴卧次数增加2次(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泌乳牛后躯清洁度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1.7,2.1分。根据清洁度分类原则,对照组属于分类一,为轻度污染;试验组属于分类二,为中度污染。说明牛粪垫料可以提高泌乳牛的舒适度,但也会使泌乳牛后躯的清洁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复合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用88头泌乳后期多胎黑白花奶牛,根据应用复合半胱胺盐酸盐(CSC)前(泌乳19周)的日奶产量(M)将奶牛分成4组,各组内分复合半胱胺盐酸盐处理组(CSC,n=45)与对照组(control,n=43),CSC处理组曾在泌乳中期(泌乳20~32周)饲喂过复合半胱胺盐酸盐,在此基础上继续饲喂复合半胱胺盐酸盐9周(泌乳33~41周),剂量为2000单位/d.CSC处理组奶牛(n=45)的平均乳脂率比对照组(n=43)提高6.2%(P<0.01),乳蛋白合成量有升高的趋势(0.05<P<0.15).CSC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与奶牛试验前生产水平有关:第1组(M≤30kg/d)饲喂复合半胱胺盐酸盐的奶牛试验期内平均日产奶量增加26.7%(P<0.05),标准乳的产量也趋于增加(0.05<P<0.15);乳蛋白合成量有所升高(0.05<P<0.15);奶中的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P<0.05).第4组饲喂复合半胱胺盐酸盐的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合成量均有所增长(0.05<P<0.15).第2组(30 kg/d<M≤35 kg/d)乳脂率增加10.9%(P<0.05);本试验结果与已报道的泌乳中期应用复合半胱胺盐酸盐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复合半胱胺盐酸盐可提高泌乳后期奶牛奶产量,改善乳品质,调动高产奶牛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和步态评分(Locomotion Score,LS)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在2016年7月至8月通过对北京地区7个奶牛场近5 000头泌乳牛进行体况和步态评分并收集相关的DHI数据,采用固定模型分析BCS和LS的影响因素及场、胎次、泌乳阶段、LS和BCS对日产奶量、体细胞数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BCS和LS对日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BCS对乳蛋白率有显著影响(P0.05);胎次对LS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BCS无显著影响,场-测量人、泌乳阶段对BCS和LS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LS与BCS之间回归关系显著,LS较高的个体BCS较低。在生产上可以综合运用BCS和LS加强管理,提升产奶量,改善乳品质量,使牛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的群体特征及其与泌乳性能和体型性状的关系,实验测量了2 840头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利用SAS 9.2 GLM过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乳房皮肤厚度对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并计算其与体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群体均值为7.16 mm;场效应、泌乳阶段和体况评分对乳房皮肤厚度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乳房皮肤厚度二次项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与日产奶量存在负相关趋势(P<0.1);乳房皮肤厚度与前乳房附着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通过初步分析得到乳房皮肤厚度与生产性状的关系,并为后续乳房皮肤厚度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南清丰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为今后该地区防控本病提供科学参考,选取该地区3 个规模化养殖场和2 个散养户共320 头泌乳牛,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快速诊断法(CMT)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发病率为46.5%,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的发病率分别为45.3%(129/285)和57.1%(20/35),差异显著(P <0.05)。且发病率随奶牛胎次的增加而升高,5 胎次以上达78.6%;随日产奶量的增加而降低,日产奶量≤15 kg的奶牛发病率为70.1%,>30 kg的发病率为13.8%,差异极显著(P <0.01)。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收集了西安某奶牛场的620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全年报告中体细胞数据、生产性能和兽医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数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减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增大。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较少,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民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3):69-69,71
乳房对奶牛极为重要,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最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泌乳牛中约占50%左右,占乳房炎的绝大多数。该病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常被人们所忽视,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使奶牛产奶量下降,奶品质发生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必须引起奶牛饲养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研究胎衣不下在不同年度、季节、产犊季节、泌乳阶段、胎次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收集某奶牛场4 247头奶牛2013至2015年度DHI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产后胎衣不下奶牛在不同测试年、测定季节、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产犊季节、测定季节、测试年、泌乳阶段和胎次情况下,胎衣不下对奶牛日产奶量、体细胞评分、乳糖和尿素氮这4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春、夏、秋季产犊胎衣不下奶牛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P0.05),泌乳前期胎衣不下奶牛的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P0.05)。秋冬季测定的胎衣不下奶牛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P0.05)。第1胎、3胎胎衣不下奶牛的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