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试验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的发酵巨菌草配比以研究其对香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5头处于生长期的香猪[体重(10.00±1.05)kg],随机分为5组,4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18周的饲养试验。对照组饲料采用基础日粮,配方中不添加发酵巨菌草;试验组1、2、3、4饲料添加发酵巨菌草比例为20%、30%、40%、50%。试验结果表明,与饲喂基础日粮相比,采用添加一定比例发酵巨菌草饲料的香猪血清中总蛋白含量、葡萄糖浓度升高,谷草转氨酶活性降低,表明添加发酵巨菌草的饲料更容易被香猪所吸收,发酵巨菌草在一定程度上对香猪的生长发育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比例巨菌草发酵饲料对绵羊瘤胃发酵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4只3~4月龄绵公羊[平均体重(31.55±2.00)kg]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A,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D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和30%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比例为1:1:1,含菌量各为108CFU/kg)发酵的巨菌草饲料,每组6只。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D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戊酸含量以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分别提高了4.37%、4.70%、17.30%、4.54%和5.23%;D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分别提高了4.15%、3.27%和3.35%、2.91%; D组瘤胃pH和氨氮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分别降低了3.45%和11.14%;且D组和C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分别显著高于B组和A组,分别提高了3.05%、4.37%和1.93%、3.23%(P <0.05)。可见,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发酵的巨菌草饲料,可改善绵羊瘤胃...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优化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固态发酵白酒糟开发为蛋白质饲料的条件,并评定其营养价值。将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1∶1∶1∶1混合后按10%接种到培养基中,采用L16(54)正交试验设计,共5个发酵条件,分别为基料、尿素、磷酸二氢钾、p H、水分,每个条件4个变量,共16组发酵条件。按条件配制好的混合物放置于(30±2)℃中培养72 h。对发酵前后真蛋白质、粗纤维含量进行极差分析确定最优条件,再比较最优条件发酵前后白酒糟营养水平和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1)基料按照80%白酒糟、10%麸皮、5%玉米粉、5%菜籽粕配比,尿素添加量为1.5%,磷酸二氢钾添加量为0.7%,p H为5、水分为50%时发酵效果最好,为最优发酵条件。2)最优条件下发酵后白酒糟与发酵前相比,真蛋白质含量提高了57.85%(P0.01);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42.39%、31.95%、27.73%、21.48%(P0.01);钙、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6.67%和68.18%(P0.01);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4.47%,其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9.68%、38.09%、39.39%、71.43%、28.93%、10.87%和3.70%。综上可得,利用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发酵白酒糟的最佳条件是:基料组成80%白酒糟、10%麸皮、5%玉米粉、5%菜籽粕,尿素1.5%,磷酸二氢钾0.7%,p H 5,水分50%,发酵产物的真蛋白质含量为24.34%。  相似文献   

4.
巨菌草粉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在鹅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试验分析了刈割高度为50~100 cm巨菌草制备的草粉营养成分,以及巨菌草粉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将360只20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处理1(对照组)、2、3、4、5、6的饲粮分别添加0、5%、10%、15%、20%、25%的巨菌草粉,试验期30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鹅,采用全收粪法测定饲粮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巨菌草粉的DM为90.11%,GE为15.33 MJ/kg,CP、EE、CF、ADL、NDF、Ca、TP分别为10.90%、1.09%、36.53%、29.83%、52.85%、0.45%、0.29%,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为0.78,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为0.44,甜鲜味氨基酸是苦味氨基酸的2.21倍。(2)处理3、4的ADG显著高于处理1、2、5、6(P0.05)。添加巨菌草粉的处理组ADFI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饲粮GE和EE的表观消化率随巨菌草粉的比例增加而降低,处理2、3、4的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处理3、4的CF、NDF、T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处理1、5、6(P0.05),Ca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处理1、2、6(P0.05)。研究表明,巨菌草对于鹅是一种纤维含量高、蛋白质质量及适口性较好的牧草,20~50日龄四川白鹅饲粮中添加10%、15%的巨菌草粉可改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5.
两株白腐真菌发酵秸秆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采用白腐真菌混合发酵法制备高蛋白玉米秸秆饲料,优选2株白腐真菌的原种培养基,利用2株白腐真菌混合发酵玉米秸秆粉,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粗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原种培养基最适宜两株白腐真菌的生长,经过混菌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1.87%.  相似文献   

6.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混合菌株固态发酵法生产大豆多肽饲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分泌蛋白酶降解基料中的蛋白质,使其分解成小肽;利用米曲霉将淀粉和纤维素降解为简单糖类物质;利用酿酒酵母分解糖类,产生醇香味,增加多肽饲料的适口性。以高温豆粕为原料,研究了发酵培养基组成、接种菌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豆粕中多肽得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豆麸比为8:1(m:m),加蜜量为2%,混菌菌种比(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酿酒酵母)为5:1:1(V:V:V),加水量为120%,接种量为25%,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96 h。最终发酵物中多肽得率达54.89%,发酵产物中多肽含量为21.47%(干基)。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17,(15):15-21
为了制备仔猪液体微生物发酵饲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仔猪全价饲料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发酵后饲料中还原糖含量作为发酵条件的优化指标。得出最佳发酵条件为:总接种量4%其中芽孢菌与乳酸菌各为2%,料水重量体积(W/V)比为13.5,发酵温度32~37℃。在条件37℃下发酵3 d,饲料含水量80%,还原糖含量达到2.17%提高10倍,乳酸含量3.4%,柠檬酸含量0.331%,丙酸含量0.130%,乳酸菌活菌数达到1010CFU/g。选取24头6.45 kg左右的健康仔猪,分2个处理组,每个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全价粉料,试验组饲喂添加50%发酵液态饲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1.68%(P0.05),平均日采食量提高1.96%(P0.05),料肉比降低8.55%(P0.05),腹泻率下降54.88%。  相似文献   

8.
何海燕  覃拥灵 《饲料工业》2007,28(11):52-53
以蔗叶粉和糖蜜作为发酵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初步研究了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混菌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得出最佳配料比为:蔗叶粉与糖蜜比8:2,料水比1:1,(NH4)2SO4添加量为5%。最优发酵时间为:绿色木霉单菌发酵时间为36h,绿色木霉与产朊假丝酵母混菌发酵时间为48h,总发酵周期84h。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达19.35%,比发酵前的7.69%提高了1.52倍,且发酵后饲料的香味及适口性都较发酵前有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针菇菌糠的条件进而制备饲料微生物添加剂。试验采用L1(645)正交试验,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针菇菌糠的培养温度(A)、外源氮水平(B)、初始pH值(C)、发酵时间(D)、菌液接种量(E)5个因素对芽孢数的影响,同时测定发酵产物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5℃、棉粕添加量3%、初始pH值7.5、发酵时间48 h、菌液接种量10%。对其发酵结果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外源氮水平>初始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培养温度。此添加剂中的黄曲霉毒素B1以及重金属砷、铅、汞、镉的含量均符合国家饲料添加剂卫生指标。在此条件下固态发酵菌糠,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数为8×109cfu/g(干重),对其发酵后产品烘干即得到饲料微生物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我国产量高且价格低廉的棉籽粕和菜籽粕为原料,按1:1的比例混合作为杂粕,采用黑曲霉、米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固态发酵,分析发酵前后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酶活性、抗营养因子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变化,探索微生物固态发酵对杂粕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1)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5.19%、11.67%、18.18%、22.4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了15.47%,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和总能无显著变化。(2)在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30.93%、23.97%、22.07%、20.56%和21.36%。(3)发酵后,杂粕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游离棉酚、单宁和植酸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1.25%、28.56%、51.51%、21.21%和23.22%。(4)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蛋白酶活性提高了115.21%,脂肪酶活性有提高的趋势,而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经复合菌固态发酵后,杂粕的营养组成、氨基酸含量及蛋白酶活性显著改善,抗营养因子和霉菌毒素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探究不同水分(75.65%和71.39%)下,添加剂(蔗糖添加量:20 g·kg-1和甲酸添加量:6 mL·kg-1)对袋贮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的发酵品质、养分及硝基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蔗糖或甲酸,灰绿藜青贮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氨态氮含量和pH极显著降低(P<0.01)。晾晒使灰绿藜青贮干物质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灰分和pH升高;同时降低青贮中的硝酸盐、氨态氮和乙酸含量。添加蔗糖或甲酸和晾晒对灰绿藜青贮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无显著影响。添加蔗糖或甲酸能改善灰绿藜青贮发酵品质尤其是晾晒后青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添加剂对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水量控制在65%~70%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青贮原料,通过添加麸皮、红糖、甲酸、乙酸、乳酸菌制剂等,探讨了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添加剂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添加剂处理的紫花苜蓿,发酵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pH值及氨态氮含量降低、乳酸含量升高;综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指标及感官评定来看,添加甲酸、乙酸和芯来旺Ⅰ号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明显改善,在90 d的短期青贮中,是适宜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生产的高效添加剂,而乙酸作为青贮添加剂在本次试验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乳酸菌制剂和麸皮对去穗玉米秸秆在不同装填时间青贮质量的影响,利用自制青贮发酵桶研究了乳酸菌制剂Sila-Max、Sila-Mix及麸皮和在2种装填时间(1次和3次装填)条件下对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参数、营养组成、发酵后干物质含量、干物质损失率以及48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发酵45 d后,各试验组玉米秸秆青贮质量良好,未添加组中,3 d延迟装填使发酵产物的乙酸、氨氮、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钙及干物质损失率分别提高了22.05%、50.00%、10.34%、5.19%、10.92%、20.51%和48.37%,干物质含量降低了7.37%,差异显著(P<0.05);1次装填,同时添加麸皮和Sila-Max组与未添加组相比,使发酵产物的乳酸、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2.98%、12.46%和5.57%,干物质损失率降低了39.27%,差异显著(P<0.05),添加Sila-Max组干物质含量提高了6.41%,干物质损失率降低了45.80%,差异显著(P<0.05),添加麸皮使粗蛋白含量降低了9.17%,差异显著(P<0.05);3次装填,添加Sila-Max组相比未添加组,使发酵产物的乙酸和木质素含量分别提高10.94%和9.14%,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1.29%,差异显著(P<0.05),添加麸皮组,使乙酸含量提高10.94%,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1.29%,差异显著(P<0.05),同时添加麸皮和Sila-Max使产物乙酸、木质素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9.67%、12.13%和6.23%,粗脂肪含量和干物质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5.81%和26.73%,差异显著(P<0.05);所有处理均未对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48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可见,延迟装填会使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干物质含量降低,有氧发酵增加,降低发酵品质,增加干物质损失率,1次装填添加Sila-Max及其与麸皮混合添加均可以提高发酵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3次装填同时添加Sila-Max和麸皮,不能提高发酵品质,但可以减少营养物质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水平乙酸对燕麦和紫花苜蓿(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和3个乙酸添加组(0.3%,0.4%,0.5%),青贮后第30,45和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同时60 d后打开剩余的所有实验室青贮窖,将青贮饲料暴露于空气中,测定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乙酸显著(P<0.05)降低了混合青贮饲料的pH,其中0.4%与0.5%乙酸处理组pH显著(P<0.05)低于0.3%乙酸处理组。青贮60 d后乙酸添加组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但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乙酸显著(P<0.05)降低了青贮过程中氨态氮/总氮,且氨态氮/总氮随着乙酸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各乙酸添加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中0.4%乙酸添加组最高。在有氧暴露前10 d,各组pH和氨态氮/总氮基本保持稳定,其中乙酸添加组低于对照组。暴露10 d后各组pH均有上升,其中对照组显著(P<0.05)上升。在整个有氧暴露阶段,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下降,但各乙酸添加组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中0.4%乙酸添加组乳酸含量始终保持最高。综合考虑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0.4%乙酸添加量最适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乙酸和糖蜜对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以全混合日粮(TMR)为发酵原料,设对照组、乙酸(A)、糖蜜(M)、乙酸和糖蜜组合添加(AM)4个处理,发酵45 d后分析FTMR的发酵品质,同时将所有FTMR暴露到空气中,分别在第6,9和12天取样评定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和AM组降低了乳酸含量(P>0.05),各组仅检测到微量的丙酸、少量的丁酸和较低的氨态氮/总氮,表明各组FTMR发酵品质均良好。有氧暴露6 d后,各组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和M组pH值在第12 天显著(P<0.05)上升至5.70和6.50,具有较高的氨态氮/总氮和酵母菌数量。而A和AM组乳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好氧性微生物和酵母菌数量在整个有氧暴露的过程中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有氧暴露12 d后pH值仍维持在4.50左右,延长了有氧稳定时间。综合考虑,为了获得品质优良的FTMR饲料,可在TMR中添加0.3%乙酸,既不影响发酵品质,也可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有效合理地开发桑枝叶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方法]试验以新鲜的桑枝叶为原料,对不同微生物组合青贮桑枝叶的发酵品质进行研究,试验分3个组,自然发酵组(对照组)、自备菌剂微贮组(试验组Ⅰ)、商品菌剂微贮组(试验组Ⅱ),每组设3个重复。30 d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Ⅱ的CP含量差异显著(P0.05);NDF和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pH相比,试验组Ⅰ、Ⅱ均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丙酸、丁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中氨态氮含量均有所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最终得出,添加米曲霉(XMS01)、植物乳杆菌(XMS02)、植物乳杆菌(XMS03)、枯草芽孢杆菌等可提高桑枝叶青贮CP、乳酸和丁酸的含量,显著降低NDF和ADF含量,改善桑枝叶青贮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实验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饲用酸化剂中甲酸、乙酸、丙酸、乳酸、柠檬酸含量的方法。采用Grom-Sil org acid柱(250 mm×2.1 mm,5μm)进行分析。流动相为pH值2.5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在此色谱条件下,5种有机酸分离良好。平均回收率均大于85%,RSD小于10.0%。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西藏乡土乳酸菌和商品乳酸菌制剂对箭筈豌豆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试验设对照组(C,无添加)、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G)、乡土乳酸菌添加组(分别添加西藏乡土乳酸菌HG24、LMG4、LOG5),共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在青贮第60天打开实验室青贮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均具有较高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较低的pH值、氨态氮/总氮和微量的丁酸含量,发酵品质良好;LMG4组和LOG5组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pH值、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HG24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P〈0.05),pH值、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P〈0.05)。综上所述,箭筈豌豆青贮发酵品质改善效果为:LMG4组、LOG5组〉HG24组〉商品乳酸菌制剂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多花黑麦草种子外植体组织培养灭菌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占彬  袁庆华 《草地学报》2009,17(4):474-479
针对多花黑麦草组织培养中的污染问题,以多花黑麦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将组培过程中的污染物进行纯化培养、鉴定,并对组织培养中降低污染的措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青霉菌、曲霉菌、木霉菌、毛霉菌、根霉菌、肠杆菌、假单孢菌是引起多花黑麦草组织培养污染的主要微生物;效果最好的外植体灭菌方法是用洗涤剂混合液浸泡种子6 h,然后75%乙醇表面灭菌2 min,再用0.1%次氯酸钠进行1 h浸泡灭菌;培养基中添加70mg/L制霉菌素,10 mg/L氨苄西林钠和0.1%次氯酸钠,可以很好地控制污染,并且2种方法对材料分化的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添加剂(麸皮、红糖、甲酸、乙酸、乳酸菌制剂等)对含水量控制在40%~45%的全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饲料质量的影响。青贮90d后,对开封后的青贮饲料进行了感官评定及实验室测定,探讨了低水分紫花苜蓿青贮过程中发酵品质的变化及添加剂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经添加剂处理的低水分紫花苜蓿,发酵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pH及氨态氮含量降低。芯来旺I号,max200和红糖对低水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明显改善,在90d的短期青贮中,是适宜进行低水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生产的高效添加剂。芯来旺I号作为青贮添加剂在此次试验中效果最佳,甲酸最差,而麸皮作为青贮添加剂的适宜剂量有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