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评价杧果种质对黑斑病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64份杧果种质进行细菌性黑斑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发现64 份种质材料有 2 份抗病,9份中抗,53份感病,未发现高抗或免疫种质。  相似文献   

2.
椪柑是目前浙江发展的柑橘主要品种,主要分布在衢州、丽水地区。椪柑果梗炭疽病是柑橘生产的主要病问题之一。从2008年开始连续3年对椪柑果梗炭疽病进行观察和试验,掌握了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黑斑病甘藷可使牛只中毒,其主要病变部分为黑斑病斑。以病甘藷之酒精浸出液注射牛及家兔皮下可引起中毒,會于已完成之試驗中得到闡明,并亦知灭菌培养基上培养之黑斑病菌并无毒性;但仅由上述之結果即断定黑斑病甘藷确实有毒尚嫌不够。因之又选擇无黑斑病斑之甘藷制成患黑斑病之甘藷,进行試驗。由于二月底三月初之間,气溫不超出20℃,因之人工制成了由外部鑑定除黑斑病外无其他病害之病甘藷。观其切面与过去不同,不見甘藷內部呈黑褐色和有干燥的病斑及有大量之Pusarium寄生;此次試驗所用者仅在皮質部有黑褐色病斑,可清楚的看出是單純患黑斑病的甘藷。用这些甘藷給牛、山羊及水牛飼喂,結果山羊  相似文献   

4.
正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7期《不同温度及套袋处理对采后"巨峰"葡萄果梗的保鲜效果》(作者集贤等)报道,为了研究温度和套袋处理对葡萄果梗的保鲜效果,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常规测量法、电导率法和比色法,研究了不同温度(0、10、25℃)及有无套袋包装条件对果实生物学特性、果柄耐拉力、果梗褐变指数、果梗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防治猕猴桃黑斑病和果腐病的有效诱抗剂,对6种诱抗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和香菇多糖对黑斑病的防效显著,阿泰灵和赤.吲乙.芸苔的防效其次,超敏蛋白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效较差;阿泰灵对果腐病的防效较好,氨基寡糖素和芸苔素内酯其次,赤.吲乙.芸苔、超敏蛋白和香菇多糖几乎无效果。建议生产上选用芸苔素内酯、香菇多糖或阿泰灵对猕猴桃黑斑病和果腐病进行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新邵县柑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果梗枯死现象 ,果实提早退绿 ,果皮提早变黄 ,果梗干枯死亡 ,果实提早到 10~ 11月份脱落 ,导致大量的采前落果 ,落果率一般达 10 %左右 ,严重的达 30 %以上。部分落果中心柱呈黑褐色腐烂 ,对产量影响很大。新邵县农业局会同邵阳市农校有关专家于 2 0 0 1年 11月中旬到现场进行调查取样 ,然后镜检 ,初步认为 :柑果梗枯死主要是炭疽病为害所致。引起果实果梗枯死的炭疽病属次生型炭疽病 ,但存在两种炭疽病菌 ,分别属于半知菌类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的刺盘孢属和盘长孢属。两者主要区别是 ,前者在分生孢子盘…  相似文献   

7.
穗轴和果梗褐变、失水干枯和果粒脱落、腐烂是葡萄储运期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探讨了给穗轴补水的效果及其对品质的影响。将穗轴插入装满水的塑料瓶(15mL)(瓶口有供穗轴插入的4.0mm孔径的圆孔),给穗轴补水并分别置于4℃和25℃条件贮藏。结果表明,穗轴补水能够延缓穗轴和果实失水、腐烂、脱粒,也延缓了相关酶活性的上升,使果刷耐拉力提高,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无明显影响,因此穗梗补水可减少葡萄果穗穗轴果梗失水,提高其耐贮运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据杧果专家称,加纳的细菌性黑斑病发生严重,威胁到了杧果产业。已有报道称,布朗阿哈福地区的金坦波已出现了这种病害。细菌性黑斑病通常称为BBS,侵染杧果等果树。植株感病时,树势衰弱,果实出现溃疡腐烂,引起未成熟果实掉落。作物研究所的一位植物病理学家指出,一旦该病害在某个地区暴发,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  相似文献   

9.
望山红是长富2号苹果的早熟浓红型芽变,1993年发现于辽宁省盖州市团甸乡曹屯村的后山果园。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近圆形,部分果稍偏斜,平均单果重260g。果形指数0.87。果面底色黄绿,着鲜红色条纹,光滑无锈,果粉与蜡质中等,果点中大。果梗中粗、中长,梗洼中深、中广,萼洼中广、中深  相似文献   

10.
正"玉香蜜"是由"八月红"与"砀山酥梨"杂交选育而成的梨新品种。2018年3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4月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260 g,纵径8.1 cm,横径7.8 cm,果皮黄白色,果面光滑,无果锈,果点小,果梗长3.33 cm,果梗先端膨大,梗洼浅,萼片宿存、闭合,萼洼深、广,果心大小中等,心  相似文献   

11.
近年广西金柑黑点病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影响了金柑的经济效益,经过分离、纯化,回接;通过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系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发现,该株真菌属于柑桔间座壳Diaporthe citri (无性态Phomopsis citri Fawcett)。  相似文献   

12.
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室内离体接种鉴定法,以抗病品种台农1号芒作为对照,对桂热芒3号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及转绿期叶片进行炭疽病和角斑病的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桂热芒3号四个发育时期炭疽病的病情指数依次为37.78、25.33、31.33、28.00,抗性评价结果均为抗病。细菌性黑斑病的病情指数依次为30.56、22.92、27.38、19.45,幼果期抗病评价结果为中抗,其余3个时期评价结果为抗病。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桂热芒3号幼果期和膨大期的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桂热3号芒与对照台农1号芒的转绿期叶片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差异水平。桂热芒3号是一个对炭疽病为抗病、对细菌性黑斑病为中抗的晚熟芒果品种。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一些侵染性病害的影响,浙江省主要梨产区早期落叶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砂梨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商业梨园主栽品种的田间调查发现,不同品种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不同。园黄为黑斑病的易感品种,但对炭疽病的的抗性较强;黄花和翠冠较抗黑斑病,但黄花炭疽病的发病率较高;三个品种的锈病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病菌侵染和落叶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病菌侵染后翠冠和园黄落叶较黄花早;受黑斑病菌侵染的叶片最易脱落,而梨炭疽病菌和梨锈病菌不易引起落叶,仅在后期形成穿孔。总体上园黄早期落叶现象最为严重。受梨黑斑病菌侵染后,叶片诱导POD活性的增加来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14.
桑漆斑病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立道  李雪明 《蚕业科学》1993,19(4):193-197
桑漆斑病是我国近年发现的桑树叶部病害,是由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eum Tode ex Fr.)寄生引起的,病原在病叶、土壤与水中越冬,除寄生桑树外,还寄生豆科作物及禾本科杂草等。发病初期用优氯净溶液喷洒桑叶有明显防治效果。桑园中的禾本科杂草,用10%禾草克水溶液喷洒可以清除,以减少病原。杀草效果为100%,该药对桑、蚕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红豆草黑斑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产毒与侵染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红豆草黑班病病菌生长和产毒的影响因子以及病菌对温度、湿度的适应性和侵染方式。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5~40℃均能生长、繁殖,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佳培养时间为15d,最佳培养液为Fries培养液。黑斑病菌主要通过气孔侵入红豆草,在10-35℃下均能侵染红豆草,最适温度为20-30℃。且病原菌侵染速率与保湿时间关系密切,保湿8h以上,持续时间越长,发病愈严重。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桑树细菌性疫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东省已调查的 16个市 (县 )均有桑树细菌性疫病发生 ,病害主要有黑枯、枝裂、缩叶和叶斑 4种症状。每年 5月底至 6月初开始表现症状 ,7~ 8月份为发病盛期 ,发病率一般为 5 %~ 10 % ,重者可达 4 0 %以上。对病害症状、培养性状、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结果表明 ,山东省的桑树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绝大多数属丁香假单胞杆菌桑树致病变种 (Pseudomonassyringaepv .mori)生物型Ⅴ。疫病病原菌可随病残体在自然表土、灭菌土壤、自然土层 10cm深处以及桑树上越冬 ,存活到翌年 5~ 6月份。室内药效测定表明 ,70 %百菌清、卡那霉素和农用链霉素对桑树细菌性疫病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田间防治试验以 30 %琥胶肥酸铜悬浮剂的效果最好 ,达85 0 % ,其次为农用链霉素 ,防治效果达 4 5 %以上。  相似文献   

17.
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梨黑斑病是目前梨果采后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出防治梨黑斑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以降低采后黑斑病的发生,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梨黑斑病菌的毒力,并对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嘧霉胺等4种杀菌剂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4种杀菌剂中,苯醚甲环唑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4214 mgL-1,异菌脲、嘧霉胺、戊唑醇和咪鲜胺的EC50均小于3.0 mgL-1,抑制效果较强;异菌脲和苯醚甲环唑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1.0790 mgL-1和1.9508 mgL-1。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嘧霉胺等4种杀菌剂均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建议梨果采收后使用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嘧霉胺等杀菌剂进行防腐处理,以有效控制贮藏期黑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家蚕黑尾病主要是由曲霉菌在蚕尾部寄生引起的一种真菌病 ,从病蚕中分离到病原菌有两种 ,一种孢子表面棘多而长、黄褐色 ,孢子大 ,直径 4~ 6 μm ;一种孢子表面棘短而少、蓝绿色 ,孢子小 ,直径 2~ 3μm。黑尾病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多发 ,多发生于 4龄中期至 5龄中期。黑尾病病原菌侵染寄生家蚕的过程是 :病原菌分生孢子附着在蚕尾部背板与节间的三角形节间膜处 ,分生孢子发芽侵入蚕体产生黑色小病斑 ,随病情加重病斑加大 ,甚至在病斑处出现节间断裂 ,直至形成黑尾症状。使用药剂防治黑尾病以 5 %亚迪蚕保最佳  相似文献   

19.
曹师  史敏  李彦忠 《草业科学》2018,35(5):1098-1105
红豆草壳二孢叶斑黑茎病(Ascochyta onobrychidis)是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分离此病菌的同时得到一种对此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为评价此拮抗菌的开发利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鉴定了其分类地位,并测定了其对红豆草壳二孢的抑菌效果。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该拮抗菌鉴定为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菌落为黄白色,可产生黄白色水溶性色素,孢子丝钩状,顶端螺旋形;在平板对峙试验中该菌的菌落对红豆草壳二孢菌落的相对抑制率达74.33%,同时该菌发酵液对红豆草壳二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80.95%和93.87%。该菌具有生物防治红豆草壳二孢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宁夏紫花苜蓿叶部病害调查和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商文静 《草业科学》1997,14(1):23-25
1992年至1995年,对宁夏人工栽培的紫花苜蓿叶病害种类,发生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宁夏现发生花叶病,黑斑病,炭疽病,褐斑病,霜霉病,灰星病,斑枯病,轮纹病,轮斑病,霉斑病共11种叶病,其中霉斑病,炭疽病,灰星病和轮斑病为宁夏病害新记录,在各种病害中花叶病,霜霉病,炭疽病和斑枯病危害重,分布广,应进行防治,锈病和褐斑病流行潜在的危险大,应予以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