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GGE技术是由Fischer等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用于检测DNA突变的电泳技术[1],之后Myers等首次在DGGE的引物中使用“GC夹子”,使得突变检出率大大提高,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该技术。1993年,Muyzer等将DGGE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并且证实了该技术在研究自然界微生物群落的种群差异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2]。与传统的菌种分离培养技术及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相比,DGGE技术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的核酸信息进行分析,能更准确、更快速的对菌群进行鉴定,同时可鉴定出自然状态下不可培养的菌株。由于DGGE技术具有重现性高、可靠性强和高效快捷等优点[3],现以用于微生物群落的复杂性分析、检测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对比细菌的富集培养及分离培养、单基因组中rRNA的多样性分析、DNA提取方法比较等方面,在废水、海洋、森林、土壤等环境样品研究以及发酵工艺、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种群演替规律研究等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DGGE技术是由Fischer等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用于检测DNA突变的电泳技术[1],之后Myers等首次在DGGE的引物中使用"GC夹子",使得突变检出率大大提高,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该技术。1993年,Muyzer等将DGGE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并且证实了该技术在研究自然界微生物群落的种群差异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2]。与传统的菌种分离培养技术及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相比,DGGE技术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的核酸信息进行分析,能更准确、更快速的对菌群进行鉴定,同时可鉴定出自然状态下不可培养的菌株。由于DGGE技术具有重现性高、可靠性强和高效快捷等优点[3],现以用于微生物群落的复杂性分析、检测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对比细菌的富集培养及分离培养、单基因组中r RNA的多样性分析、DNA提取方法比较等方面,在废水、海洋、森林、土壤等环境样品研究以及发酵工艺、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种群演替规律研究等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反刍动物利用瘤胃微生物的效率,微生物学家和动物营养学家都致力于瘤胃微生物的培养分离纯化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但是由于瘤胃微生物大多是厌氧性的,很难培养成功,传统技术在瘤胃微生物的研究上受到很多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分子技术也开始逐渐渗透到瘤胃微生物的研究中来.文章将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简要划分为纯培养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上述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并重点阐述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肠道微生物被称为动物的"隐藏免疫器官",不仅能参与宿主代谢还能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作者主要介绍了培养组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意义、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研究微生物时各自的优、缺点。培养组学是基于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同时采用多种培养条件进行微生物培养,再辅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建立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分离、鉴定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优点融为一体。该方法在挖掘"新微生物"的研究中,具有发现、找到并获得的优势;在微生物的研究中可定制分离目标菌株进行验证,并能通过丰富注释清楚地了解肠道微生物组。此外,分析了培养组学分别在家禽肠道、猪肠道、反刍动物肠道等动物肠道的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环境条件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如人类接触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同物种不同性别肠道菌群的差异,以期为培养组学在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运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瘤胃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饲料营养物质消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瘤胃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技术是研究瘤胃微生物生长及动态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瘤胃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技术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为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要进行鹅病毒性传染病的确诊,必须借助于病毒学检验.因此,必须了解常用的病毒学诊断技术.病毒不同于细菌等微生物,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一般不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只能在活的易感组织细胞内生长繁殖.用于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有禽胚接种法、细胞培养接种法和接种实验动物分离培养等.在兽医临床工作中,分离病毒的方法最常使用的是禽胚接种.  相似文献   

7.
自然环境中绝大部分微生物仍"尚未被培养",这极大限制了人们对微生物功能的研究,以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组学基于微生物基因组信息获得目标微生物的最佳生存环境,利用膜扩散型培养技术、微流控型培养技术和细胞分选培养技术等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培养"尚未被培养"的微生物,并通过高通量组学技术加以鉴定.已成功应用于小鼠、白蚁...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条件下可培养的微生物约占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这限制了人们对环境微生物的了解和利用.宏基因组学绕开传统纯培养方法,提供了一种探知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基因组的新方法.作者简述了宏基因组学的概念、基本方法,着重介绍了宏基因组学在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并对宏基因组学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人和动物体内也存在,具有生长快、易培养、易变异等特点.目前有些养殖户普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有些饲料生产厂家在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用来预防疾病,兽药厂家还为养殖户制订了用药程序,如此导致了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大大增加.大肠杆菌又是最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临床大肠杆菌的耐药问题也随之日益严重.本文主要针对辽宁地区分离到的禽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菌株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辽宁省禽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选取本项目组分离鉴定和保存的34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且为辽宁地区优势血清型的代表菌株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是指将已知的有益微生物(动物体内或自然界中存在的),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培养、发酵等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包含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培养物。  相似文献   

11.
显色培养基是一种新的微生物培养检测技术,通过它与普通PCR技术的结合能够快速而准确地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首先用安德森采样器采集猪舍中的空气样品,采样介质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通过培养并继续分离后刮取菌苔并煮沸后进行PCR扩增。结果在用显色培养基分离的菌中有84.4%的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通过API20E标准生化鉴定系统分析鉴定所得菌株,证明用此种方法所得结果与API20E标准生化鉴定系统分析鉴定所得菌株的符合率高达96.4%。因此显色培养基与普通PCR结合是一种快速准确地鉴定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士龙 《养殖技术顾问》2012,(3):224-224,275
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到目前为止,已有几百种多糖从自然界被分离和提纯,多糖不仅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免疫调节、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抗辐射、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抗寄生虫等。多糖作为非细胞毒物质,对正常细胞几乎无毒副作用。近10年来中药多糖在兽医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套式PCR在支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它对猪、牛、禽以及实验动物等具有广泛的致病性,主要以侵害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为主,还能引起关节炎、乳腺炎以及眼部感染.由于它为难培养的微生物,因而限制了一般实验室对其深入的研究.目前,其检测方法主要有分离培养法、电镜法、血清学方法以及核酸探针法等[1],但都存在着种种不足.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在PCR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套式PCR方法(nested PCR,nPCR)来研究支原体.目前,应用套式PCR技术已在组织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动物支原体病诊断和人类疾病与支原体感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土壤、空气、动植物体、生霉材料等等都有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栖居,要研究自然界某一具体物质上有哪些真菌,首先必须把它们分离成单一的培养,再加以鉴别。根据各类微生物生长所要求的条件,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获得纯培养。  相似文献   

15.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在饲料消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是目前反刍动物的一个研究热点,瘤胃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是研究的前提,本文对瘤胃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瘤胃微生物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宏基因组学揭示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瘤胃内栖息着庞大和复杂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与宿主的消化吸收、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息息相关,宿主及其微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超级生物体"。由于绝大部分瘤胃微生物不可培养,因此以厌氧培养为基础的传统研究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宏基因组学通过高通量的测序方法,能够全面展示微生物多样性,准确发现新的功能基因。此外,宏基因组学揭示了宿主基因和微生物组之间的互作关系。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宏基因组学在瘤胃微生物组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彭娜  彭先启  乐敏 《畜牧兽医学报》2020,51(12):2942-2953
实验室条件下可培养的微生物约占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这限制了人们对99%未知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而研究表明,那些“不可培养的微生物”是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未能被纯培养的微生物才是未知微生物的主体。微生物培养组学探索利用多种培养条件和长时间的培养,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和16S核糖体RNA(rRNA)测序可以大规模鉴定各种微生物,同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手段对未知微生物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微生物菌群培养组学在反刍动物胃肠道、禽类盲肠及家畜鼻腔微生物菌群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探讨将动物体内菌群培养组学方法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治领域的可行性。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法,尽管该培养组学还存在一些不够成熟的方面,但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微生物菌群培养组学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的互补已经逐渐成为发展兽医微生物学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微生态制剂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术语,是 Parker(1974) 提出的与抗生素相对的新概念, 指从动物或自然界分离、鉴定或通过生物工程人工组建的有益微生物, 经培养、发酵、干燥和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并用于动物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培养方法转向分子生物学方法,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解决了不可培养微生物研究的难题,使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是整个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关键.主要总结了前人提取土壤、植物、粪便、瘤胃和肠道微生物DNA的试验方法,介绍了微生物总DNA的纯化方法,为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瘤胃微生物生态研究方法主要经历了微生物纯培养、混合培养、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瘤胃中提取DNA,进行PCR-16S rDNA(rRNA)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瘤胃微生物群落丰富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但由于各种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人类对瘤胃微生物的全面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微生物研究方法的配合将为瘤胃微生物生态研究提供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