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早在1971年和1975年的JMPR(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和环境中农药残留专家小组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专家小组联合会议)上对其毒性作了评价,并制定了临时ADI(0.01mg/kg),同时推荐了少数食品上的临时MRL值。 1976年当汽巴-嘉基和先令(共同生产厂家)发现杀虫脒及其主要代谢物(4-氯-2-甲苯胺)能使小鼠产生癌性肿瘤时,自动暂停生产和销售,并研究了很多安全措施。虽然这些对小鼠的试验结果与人是否有关系,当时还不清楚,但还是将它看作对人潜在的致癌物。  相似文献   

2.
JMPR评估农药ADI和ARfD清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JMPR简介 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成立于1963年,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管理的3个专家咨询机构之一(其它2个为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微生物风险评估联席会议,JEMRA)。  相似文献   

3.
浙江居民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长期膳食暴露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2007 -2008年浙江省市场销售农产品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的监测数据及浙江不同人群的各类食物摄入量和体重数据,采用分布点评估的方法,评估了浙江省20个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长期膳食暴露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毒死蜱长期膳食暴露带来的慢性风险仍控制在较低水平范围内,只有当长期食用毒死蜱残留超过监测资料中的99th百分位点值(蔬菜、水果和大米分别为0.395,0.165和0.011 mg/kg)的食物时,才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较大风险。而氯氰菊酯的膳食暴露风险更低,即使长期持续食用的果蔬产品中氯氰菊酯残留都达到监测资料中的最大残留值(蔬菜和水果分别为1.830和0.519 mg/kg),其膳食暴露风险仍属于可接受水平。对膳食暴露的贡献率分析结果显示,蔬菜类食品仍是浙江居民毒死蜱和氯氰菊酯膳食暴露的主要来源,控制蔬菜 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是降低这2种农药膳食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WHO/FAO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内成立一个临时专家组,审查WHO所属的不同专家组对草甘膦、二嗪磷和马拉硫磷三种农药致癌性分歧的原因。2015年3月,WHO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以上三种有效成分划分为"可能致癌物",然而JMPR在2003、2006和2011年的评估报告中认为,"有足够证据证明这些化合物不具有遗传毒性,因而在进行暴露评估推荐MRLs的过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将农药残留定义分为2类,即植物源产品残留定义和动物源产品残留定义;同时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又将农药残留定义分为风险评估残留定义和监测残留定义。JMPR在植物源产品农药风险评估残留定义中包含的代谢产物类型主要分4种情况:一是残留定义包含母体和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是农药;二是残留定义包含母体和代谢产物,代谢产物不是农药;三是残留物定义只包括代谢产物,且代谢产物不是农药;四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本文综述了JMPR关于植物源产品残留定义中含有代谢产物的农药进行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时残留数据的计算,旨在为我国制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动态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确认在通过日常膳食摄入带来的暴露量条件下,除草剂草甘膦不太可能对人类带来致癌风险.JMPR同时还对有机磷杀虫剂马拉硫磷和二嗪磷得出类似结论.这些结论与世卫组织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研究结果相反,IARC去年将这3种农药有效成分划定为“可能致癌”.  相似文献   

7.
正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确认在通过日常膳食摄入带来的暴露量条件下,除草剂草甘膦不太可能对人类带来致癌风险。JMPR同时还对有机磷杀虫剂马拉硫磷和二嗪磷得出类似结论。这些结论与世卫组织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研究结果相反,IARC去年将这3种农药有效成分划定为"可能致癌"。针对IARC的报告,世卫组织成立了由JMPR  相似文献   

8.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举行的1988年国际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于9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现将会议有关残留限量部分报告摘译如下。——译者  相似文献   

9.
《农药学学报》2016,18(5):650-650
2016年9月7日—2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2016年年会在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 FAO总部召开,全球40多名农药残留化学和毒理学专家参加了会议。本刊副主编乔雄梧研究员和潘灿平教授以及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叶贵标研究员和张丽英高级工程师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上施用后的残留行为和膳食暴露风险, 研究基于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目标农药在芥蓝上残留分析方法, 得到芥蓝中2种农药的残留水平, 结合我国膳食结构不同性别/年龄组食物消费量及体重数据评估了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对各类消费人群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分别在0.01~1.0 mg/L和0.005~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决定系数(R2)≥0.996 7。在3个添加水平下, 芥蓝中2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0.6%~113.4%,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5%, 定量限均为0.01 mg/kg。10%高氯·吡丙醚微乳剂以推荐高剂量施药, 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 半衰期分别为3.9~10.1 d和4.8~6.3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 最后一次施药3、5、7、10 d后, 芥蓝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最终残留量≤0.904 mg/kg, 吡丙醚的最终残留量≤0.202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 我国不同人群的长期慢性暴露风险最大值为27.26%;短期急性暴露风险最大值为67.17%, 表明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建立了茶叶样品中氯氰菊酯残留量检测方法;通过对贵州省市售茶叶样品中氯氰菊酯的残留情况进行抽检,以了解其市售茶叶的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制备浸泡实验用茶叶样品,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影响茶汤中氯氰菊酯浸出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市场抽检茶叶样品中氯氰菊酯残留量平均值为0.919 mg/kg,最高残留量为1.52 mg/kg,低于茶叶中氯氰菊酯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20 mg/kg;正交实验表明,浸泡次数和浸泡时间是影响氯氰菊酯浸出率的主要因素,茶汤中氯氰菊酯的最高浸出率为5.76%。按人均最高泡茶用量13 g/d计算,由饮茶而进入人体 的氯氰菊酯的最大量为1.5×10-2 mg/d,按氯氰菊酯每日最大允许摄入量(ADI)为0.05 mg/kg bw、 平均体重60 kg计,则其安全系数(K)为200。  相似文献   

12.
样品提取净化过程建立在SN/T1973-2007《进出口食品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基础上,用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外标法定量。Waters2695-TQD电喷雾正离子(ESI+)多反应检测,通过优化锥孔电压(Cone(V)),碰撞能量(Collision),流动相,定容液比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锥孔电压为22,阿维菌素能形成稳定的M+NH4+峰,碰撞能量为25,能形成稳定的碎片离子,并且阿维菌素在0.005~0.25mg/kg范围内保持良好线性范围(R20.999),回收率76.3%~101.8%之间,检出限为0.005mg/kg,符合痕量分析要求并能满足确证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在饲料中添加分离纯化虎尾轮根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其对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取体重为(20±2)g小鼠84只,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即联苯双酯组(150 mg/kg),以及虎尾轮黄酮高、中、低剂量组(450,300,150 mg/kg),连续给药21 d。以四氯化碳(CCl4)进行建模,采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匀浆液进行T-AOC、ALB、TP、AST、ALT、MDA、SOD、GSH-Px等指标的检测;取小鼠肝脏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1)与模型组比较,虎尾轮黄酮各剂量组均能分别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提高小鼠SOD、T-AOC、GSH-Px、ALB、TP水平和降低AST、ALT、MDA水平;(2)各剂量组肉眼观察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对各试验组的肝脏组织显微结构进行比较,发现虎尾轮黄酮各剂量组对CCl4引起的肝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保肝护肝作用明显。可见虎尾轮黄酮对小鼠的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行为,于2016年在山西、山东、天津、安徽、云南和河南进行了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两种作物均包括6地的最终残留量试验和1地的消解动态试验。按照现行的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2 d和1.8 d。最后一次施药3、5和7 d后,氯氰菊酯在茼蒿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1.64、1.19和0.89 mg/kg,在油麦菜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84、0.50和0.28 mg/kg。结合不同试验点试验期间昼夜平均气温发现,气温对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量有明显影响。施药期间较低的气温下,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消解缓慢,残留风险明显增大。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低温天气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另外在开展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时应重视气象条件对残留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任鹏程  王霞  高婧  吕莹  金静  秦曙 《农药学学报》2020,22(4):693-699
为明确啶酰菌胺在南瓜、芦笋、山楂、芒果和木瓜上使用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通过进行规范田间残留试验,检测了南瓜、芦笋、山楂、芒果和木瓜中啶酰菌胺的最终残留量,结合国内和国际两种膳食消费量数据,评估了啶酰菌胺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并就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前处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 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瓜在0.01、0.1和3 mg/kg,芦笋在0.01、0.1和20 mg/kg,山楂在0.01、0.1和60 mg/kg,芒果在0.01、0.1和4 mg/kg,木瓜在0.01、0.1和10 mg/kg添加水平下,啶酰菌胺在空白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9%~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14%。采用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的膳食消费数据,计算得啶酰菌胺针对普通人群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 (NEDI) 为0.707 5 mg/(kg bw),风险商 (RQ) 为28.1%;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供的每种农产品的单独膳食量进行计算,啶酰菌胺的每日摄入量为0.128 2 mg/(kg bw),风险商 (RQ) 为5.1%。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均表明啶酰菌胺对一般人群的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然而,采用不同膳食消费数据进行计算会导致风险评估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所采用的膳食消费数据是作物分类基础上的数据,而不是具体某种农产品的单独消费量,因而易导致中国的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过于保守。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监测工作,提供具体到每一种农产品的膳食消费数据,以便于科学评价农药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改进的分散固相萃取(DSPE)提取净化、测定水果和蔬菜中四聚乙醛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前处理过程: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取2mL上清液与PSA(100mg),和MgSO4(300mg)吸附净化剂涡旋振荡1min;再离心5min(3 000r/min);取全部上清液过0.22μm有机膜,由LC-MSMS检测。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0.1%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四聚乙醛在0.002~1.00m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0.99;方法检出限为0.002 5mg/kg;定量限为0.01mg/kg。添加浓度为0.01、0.10、1.0 mg/kg时,平均回收率在83.7%~116.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81%~6.21%。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HPLC-UVD)对水稻植株、糙米、田水样品及土壤中的三环唑进行检测,三环唑在3种添加水平下:1田水样品添加水平为0.008 8~0.88mg/kg时,回收率为83.53%~10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32%~7.24%;2土壤样品添加水平为0.017 6~1.76mg/kg时,回收率为78.63%~94.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0%~4.43%;3植株和糙米添加水平为0.035 2~3.52mg/kg时,回收率分别为72.01%~97.42%,81.78%~97.0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52%~5.91%,1.69%~10.1%。该方法的浓度范围为0.352~35.2μg/mL时,最低检出限为4.2×10-10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8 8mg/kg。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定量准确,可有效适用于三环唑在水稻上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嘧霉胺在蓝莓上施用后可能产生的膳食暴露风险,通过规范的田间残留试验,检测了蓝莓中嘧霉胺的残留量,结合GEMS/FOOD中关于中国各年龄段居民97.5%位点的浆果类农产品膳食消费量及体重调查数据、每日允许摄入量 (ADI),评估了嘧霉胺对中国各消费人群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在0.01~1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嘧霉胺的平均回收率在97%~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5%~12%之间;嘧霉胺在蓝莓中的检测方法定量限(LOQ)为0.01 mg/kg。露地栽培模式下,嘧霉胺在蓝莓中的消解速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 3.2 d。嘧霉胺按有效成分360 g/hm2施药2次,每次间隔7 d,药后3、5、7、10 d 时蓝莓中嘧霉胺的残留量为 0.18~1.54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在膳食消费量97.5%位点处,蓝莓中嘧霉胺残留对各消费人群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小于0.1%,说明通过蓝莓摄入嘧霉胺残留对人体产生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9.
菊酯类农药在中草药白菊花中的多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报道了采用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同时测定 4种菊酯类农药 (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 )在中草药白菊花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添加浓度分别为 1.0、0 .1、0 .0 1mg/ kg,白菊花中的回收率分别为 86 %~ 10 4 % ,87%~ 95 %和 81%~ 99% ,n=5 ,最低检测量 8.3× 10-4~ 2 .8× 10-3 ng。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