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韭菜提取物及其主要活性物质防控苹果轮纹病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形态的影响;以苹果枝条和果实为材料,研究了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了韭菜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韭菜提取液为1:250(1 g韭菜/250 mL水)和1:100(1 g韭菜/100 mL水)的平板上生长5 d后,苹果轮纹病菌斑直径分别为对照的43.25%和4.62%;在提取液浓度为1:20(1 g韭菜/20 mL水)的平板上,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被100%抑制。韭菜提取液对菌丝形态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的发生也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1:100的韭菜提取液处理的枝条和果实上病斑直径分别为相应对照菌斑直径的46.25%和42.35%;而浓度为1:20韭菜提取液处理则100%抑制了苹果轮纹病的发生。韭菜所含的4种主要活性成分中,二甲基三硫和甲基烯丙基三硫醚对苹果轮纹病菌生长具有最强的抑制效果,在浓度达1:4000(v/v)时即可100%抑制菌丝生长。以上结果表明韭菜提取液及其主要成分对苹果轮纹病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由该病原菌引起的苹果轮纹病的发生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内生放线菌A-1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防效及防病机制,采用平板法和喷雾处理刺伤接种法,测定了其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果实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A-1能显著抑制轮纹病菌菌丝生长,104 CFU/mL菌悬液的抑制率达90%以上;喷施107 CFU/mL A-1菌悬液后,间隔12 h以上接种的各处理,3 d和7 d时防效分别为91.79%~95.67%和77.41%~94.00%,均与对照农药苯醚甲环唑相当。喷施107 CFU/mL A-1菌悬液后接种或不接种轮纹病菌的处理,果实内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升高,且均高于只接种轮纹病菌的处理;喷施A-1菌悬液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酶活性增加最显著,其峰值是对照的2.30~11.00倍。表明内生放线菌A-1可通过产生拮抗物质、提高寄主防御性酶活性等机制实现对苹果轮纹病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3.
9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轮纹病菌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室内比较测定了己唑醇等9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毒力。结果表明: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戊唑醇、腈菌唑、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依次下降,EC50值均在1μg/mL以下,EC90值均低于10μg/mL;上述药剂与异菌脲的毒力相当,高于多氧霉素。苹果轮纹病菌对供试5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略低于斑点落叶病菌,其中仍以己唑醇毒力最高,其次是戊唑醇、氟硅唑、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异菌脲与苯醚甲环唑的毒力水平相当,表明上述药剂对轮纹病有兼治作用,而多氧霉素对该病菌的毒力相对较低。2种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醚菌酯敏感性均较低,而硫酸铜的抑菌毒力最低。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得到防治苹果轮纹病的高效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评价其对苹果生长的安全性及对轮纹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室内毒力较高,EC 50分别为0.107μg/mL和0.140μg/mL;其次为氟环唑、丙环唑和己唑醇,EC 50分别为0.220、0.238μg/mL和0.452μg/mL。在田间防效试验中,氟硅唑(57.1 mg/kg)、丙环唑(166.7 mg/kg)和苯醚甲环唑(66.7 mg/kg)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最高。2018年果实采收前防效分别为84.75%、83.66%和82.05%,采后30 d分别为73.33%、73.33%和68.33%;2019年采收前防效分别为82.25%、87.66%和87.41%,采后30 d分别为75.41%、70.49%和73.77%。同时,各药剂对苹果生长均无不良影响,可用于苹果轮纹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梨黑斑病菌抗药性检测及其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斑病是梨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不少地区反映多菌灵等传统常用杀菌剂对其防治效果已出现下降。作者从浙江、江苏和安徽3省分离了252株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其抗药性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所检测的黑斑病菌群体(n=252)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为57.1%,且全部为高水平抗性(HR);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异菌脲的抗性频率为46.8%,全部为低水平抗性(LR);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的抗性为低水平(LR)及中等水平(MR),抗性频率均为28.6%;表明梨黑斑病菌对常用杀菌剂已产生较为严重的抗性。供试252株梨黑斑病菌对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啶酰菌胺的EC50值分布在0.12~3.85μg/m L之间,平均EC50值为(1.21±0.12)μg/m L,且其分布呈近似正态的单峰曲线。研究表明,啶酰菌胺可作为潜在的梨黑斑病防治替代药剂,其平均EC50值(1.21±0.12)μg/m L可作为梨黑斑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6.
为了监测果园中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和甲基硫菌灵敏感水平的变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集自山东烟台地区和北京市昌平区,有较长施药史苹果园中的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和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对连续施用戊唑醇5年、每年施药1~2次的果园中苹果轮纹病菌的EC_(50)为0.017 4~0.114 3μg/mL,即该类果园中苹果轮纹病菌对此药的敏感性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与野生菌株的敏感性非常接近,没有出现敏感性分化的抗药亚群体;甲基硫菌灵对连续施用甲基硫菌灵10年、每年施药2次的果园中苹果轮纹病菌的EC_(50)为0.846 4~4.677 4μg/mL,果园中苹果轮纹病菌与野生菌株相比EC_(50)平均值约上升3.15倍,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是已报道敏感性基线的1.19倍和6.59倍,没有出现敏感性发生显著分化的抗药性亚群体。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烟草麻孢根腐病菌Gelasinospora reticulata的生理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11种不同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产生子囊孢子的最适宜温度为26~32℃,最适生长pH为4;光照对菌丝和子囊孢子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湿度高有利于该菌子囊孢子的萌发,当相对湿度高于98%时,萌发率达100%;温、湿度交互作用中,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是影响菌丝生长和子囊孢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及干重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葡萄糖与酵母膏分别为最适宜碳源和氮源;病菌菌丝体和子囊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1℃和55℃。咪鲜胺对该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_(50)为1.26μg/m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EC_(50)为2.78μg/mL,而代森锰锌、丙森锌、三唑酮和代森联抑制作用较差,不适合用于防治烟草麻孢根腐病。  相似文献   

8.
梨轮纹病和炭疽病是梨果贮运过程中常见的两个重要病害,危害严重。本研究采集江苏省淮阴区、淮安区、盱眙县三地梨园病叶、病果、健叶、健果和土壤样本75份,分离纯化后得到365个细菌分离物。采用对峙生长法,测定细菌分离物对梨轮纹病菌和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皿内抑制作用。采用梨果表面刺伤后接种菌块的方法,测定拮抗细菌对梨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4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对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73.45%~80.36%,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72.02%~76.79%。菌株N106-2对黄冠梨和砀山酥梨接种轮纹病菌块后5 d的防治效果达68.58%和56.98%;对黄冠梨接种炭疽病菌块后5 d的防治效果为56.71%。对4株拮抗细菌进行16S r DNA种属鉴定,其中3株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1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不同发育阶段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并测定了田间接种条件下对小麦赤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氟啶胺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产孢的毒力均较高,EC_(50)≤0.249μg/m L;咯菌腈可抑制该病菌菌丝生长、芽管伸长和产孢,EC_(50)≤0.881μg/m L,但对孢子萌发几乎无抑制作用;菌毒清对分生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产孢的毒力稍低,EC_(50)在5.726~10.244μg/m L之间,但高于其对菌丝生长的毒力;甲基硫菌灵和嘧菌酯对各发育阶段病菌的毒力均较低。在田间,接种前3 d施药,咯菌腈和氟啶胺对小麦赤霉病的保护效果较好,200 g(a.i.)/hm~2处理的效果在80.01%以上,可作为保护剂在发病前使用;菌毒清在接种前3 d和接种后3 d使用时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均较高,200 g(a.i.)/hm~2处理的防效均在69.99%以上,既可作为保护剂在发病前使用,也可作为治疗剂在发病后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幼苗法比较了吡唑萘菌胺和氟吡菌酰胺对23种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吡唑萘菌胺对黄瓜褐斑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斑点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菌核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EC50值为0.10~9.52μg/mL,EC90值为1.87~62.23μg/mL。吡唑萘菌胺对花生白绢病菌、苹果腐烂病菌、棉花黄萎病菌、棉花立枯病菌和镰刀菌属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均高于氟吡菌酰胺,而氟吡菌酰胺却对黄瓜褐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斑点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菌核病菌和苹果褐斑病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EC50值为0.39~3.98μg/mL,与吡唑萘菌胺相当。吡唑萘菌胺对玉米丝黑穗、花生冠腐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有较高的毒力,其EC50值分别为0.002 9、0.07和1.38μg/mL。氟吡菌酰胺仅对花生冠腐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有较高的活性,且它与吡唑萘菌胺活性相当。吡唑萘菌胺和氟吡菌酰胺对黄瓜白粉病菌均有较高的毒力,EC50值分别为0.04、0.05μg/mL。因此,吡唑萘菌胺比氟吡菌酰胺更加广谱,且抑菌活性相当或更高。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杀菌剂对玉米顶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平板菌落法测定了杀菌剂对玉米顶腐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1000μg/mL的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7%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3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1000μg/mL和500μg/mL供试各杀菌剂能抑制分生孢子萌发,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抑制孢子萌发EC50分别为0.2719μg/mL和762.8854μg/mL。供试杀菌剂抑制芽管伸长的EC50差异显著,47%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EC50为0.1268μg/mL,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为383.9653μg/mL。杀菌剂对分生孢子产生抑制作用显著,产孢量显著小于对照,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能完全抑制孢子形成。  相似文献   

12.
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监测初报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苹果轮纹病 ( Macrophoma kawatsukai)是苹果产区重要病害之一[1 ] 。富士、金冠、元帅等品种历年发病较重 ,果实在采收期前后往往大量腐烂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以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药剂是防治该病最有效的内吸性杀菌剂 ,但是又具有高抗药风险性 ,病菌极易产生抗性使其失去防效。近期调查表明 ,河北保定郊区一些果园的轮纹病对该类药剂似有抗药性的迹象。但尚未见有关苹果轮纹病菌抗药性研究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有效而简洁的测定苹果轮纹菌抗药性的方法 ,初步确定轮纹菌对多菌灵的敏感基线 ,为进一步查清苹果轮纹病菌的抗…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福建省枇杷心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用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漳州漳浦和云霄的枇杷心腐病样品进行病原菌鉴定,同时以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枇杷心腐病病原菌的ITS序列与Gen Bank中登录的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的相似性为99%,结合病原菌的菌落、分生孢子形态等特征,将其鉴定为尖孢炭疽菌C.acutatum,Gen Bank登录号为KU862634,并命名为EJCA-4。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7种杀菌剂中对EJCA-4菌株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为咪鲜胺和氟硅唑,EC_(50)分别为0.1μg/mL和0.2μg/mL;其次为溴菌腈和腈菌唑,EC_(50)均为0.7μg/mL;异菌脲、三唑酮、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丙森·醚菌酯对EJCA-4菌株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_(50)均小于10.0μg/mL;苦参·蛇床素和波尔多液对EJCA-4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差,EC_(50)分别为536.0μg/mL和2 526.9μg/mL。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梨和苹果种质对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的抗性以及筛选防治其有效杀菌剂,采用离体菌丝块有伤接种方法对40份梨种质和154份苹果种质进行病斑直径测定,通过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对不同种质进行了抗病性分级,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常用杀菌剂对阿太菌果腐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根据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均可将梨和苹果种质划分为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5类。与平均病斑直径法相比,梨和苹果种质分别以欧式距离为14和10作为最佳聚类分割点时进行聚类分析能够更加科学地划分类别,从40份梨种质中筛选出金锤子梨1个高抗种质,仅占总数的2.50%,从154份苹果种质中筛选出垂丝海棠、莫斯科透明、新疆苹果、路边石、伏帅等32个高抗种质,占总数的22.73%。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腈菌唑、咯菌腈和噻呋酰胺对阿太菌果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27、0.048、0.054和0.095 mg/L。表明梨和苹果种质均可被阿太菌果腐病菌侵染,但不同种质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戊唑醇是采前防治阿太菌果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安徽玉米小斑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现状,从安徽省的主要玉米产区分离到9个代表性玉米小斑病菌菌株,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常用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菌对百菌清、烯唑醇、腐霉利敏感性较高,其EC50分别为0.734 2~13.091 8、0.0106~4.2580μg/mL和0.1406~76.8063μg/mL,且不同菌株之间对同一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10种杀菌剂对板栗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板栗疫病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栗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咪鲜胺和多氧霉素对栗疫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EC50在0.014 8~8.752μg/mL之间,为生产上有效地防治板栗疫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啶氧菌酯的抗性风险,建立了辣椒炭疽病菌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室内筛选获得了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并对突变体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在山西省3个未使用过啶氧菌酯及QoI类药剂的地区采集并分离到45株辣椒炭疽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啶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EC_(50)值介于1.404~16.650μg/mL,平均EC_(50)值为(6.783±3.499)μg/mL。啶氧菌酯与水杨肟酸(SHAM)共同处理时(SHAM的处理浓度为100μg/mL),EC_(50+S)为0.022~0.275μg/mL,平均(0.109±0.058)μg/mL,EC_(50+S)呈连续性单峰曲线,且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EC_(50+S)平均值可作为辣椒炭疽病菌对啶氧菌酯的敏感基线。且水杨羟肟酸旁路氧化贡献值F(F=EC_(50)/EC_(50+S))最低为6.039,最高为301.441,平均78.026。室内诱导获得8株抗性突变体,其中低抗突变体6株,中抗突变体2株。中抗突变体无性繁殖10代,其抗性可稳定遗传。突变体产孢量和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菌株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但无药条件下,突变体致病力较敏感菌株有所降低。抗感菌株均以淀粉作为碳源、硝酸钾作为氮源时利用率最高;最适pH均为5和6;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表明辣椒炭疽病菌抗啶氧菌酯突变体具有较高的适合度,对啶氧菌酯具有较高抗性风险,这一研究结论为指导生产用药,延缓抗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栝蒌叶枯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致病性链格孢引起的叶枯病是栝蒌生产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在安徽大别山栝蒌生产区发生严重。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12个代表性栝蒌叶枯病菌菌株对4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栝蒌叶枯病菌对咪鲜胺敏感性较高,其EC50为0.013 0~0.219μg/mL;代森锰锌和百菌清对栝蒌叶枯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各菌株对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EC50分别为0.997~95.64μg/mL和1.66~185.84μg/mL;多菌灵对栝蒌叶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能高效、安全防控采后贮藏期苹果轮纹病的方法,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韭菜挥发物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采后苹果轮纹病的防控作用,并通过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韭菜挥发物主要成分及其抑菌效应。结果表明,韭菜挥发物能显著抑制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的生长,不同浓度挥发物的抑制率为85.57%~100.00%;韭菜挥发物能造成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畸形。韭菜挥发物也能显著抑制采后苹果轮纹病的发生,其防控效果达53.42%~100.00%。韭菜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硫化物,在离体情况下3种主要硫化物均能显著抑制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的生长,500μL/L和250μL/L二甲基三硫醚、甲基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在整个试验期间均能完全抑制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的生长。其中二烯丙基三硫醚的抑制率最高,在62.5~500μL/L范围内其抑制率高达66.25%~100.00%。表明韭菜挥发物及其主要成分均能显著抑制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这可能是韭菜防控苹果轮纹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晓军  范昆  曲健禄  张勇  亓彬  王涛 《植物保护》2010,36(3):158-161
2007年8-10月从我国5个苹果主产省份轮纹病果上分离获得111个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sp.piricola)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各菌株的抗性水平和抗性频率。结果表明:通过对多菌灵最敏感的泰山海棠菌系进行测定,将其EC50平均值0.0428μg/mL确定为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基线;所测5个省份山西、河北、辽宁、陕西、河南都有抗多菌灵菌株出现,但大部分抗性菌株的抗药性表现为低抗水平,抗性频率分别为8.3%、18.2%、27.3%、11.1%、76.0%,均未发现中抗和高抗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