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Bt伴孢晶体毒素蛋白质,最低可检值7.79ng/0.15ml,灵敏、精确,具高度专化性。测定标准品HI—1—S—1980和Bt乳剂产品中伴孢晶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8.06mg/g粉剂和4.57—6.17mg/ml乳剂。用标准品与待测样品(Bt乳剂)的晶体蛋白质含量,就可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相对毒力效价。ELISA与昆虫生测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ELISA检测和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测定6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系)不同生育期叶片中的Bt毒蛋白含量及其对各世代棉铃虫的抗性水平。转Bt基因棉花叶片中的Bt毒蛋白含量总体上随着棉花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下降,6个品种(系)叶片的Bt毒蛋白含量子叶期最高,达1 210.03~1 733.15 ng/g,与子叶期相比,三叶期、七叶期、盛蕾期、花铃期、吐絮期Bt毒蛋白含量减少幅度为2.5%~96.0%。6个品种(系)对第4代棉铃虫幼虫抗虫性较低,毒杀效果仅为19.0%~41.3%。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逐代下降,各棉花品种对第4代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仅为12.0%~36.2%。  相似文献   

3.
新疆南部棉区转Bt基因棉花Bt杀虫蛋白表达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疆南部植棉区转Bt基因棉花Bt杀虫蛋白时空表达规律,本文利用ELISA技术于2009年和2010年对南疆种植的转Bt基因棉花‘中棉所41’、‘中棉所43’、‘236’、‘K9030’、‘T3’、‘中棉所44’、‘中棉所45’、‘K7’和‘SGK321’各生育期中不同器官中的Bt杀虫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时间表达上,大多数转Bt基因棉花叶片的Bt杀虫蛋白含量随着棉花发育进程而逐渐下降,在子叶期含量最高,至蕾期或吐絮期达到最低点。并且不同品种间Bt杀虫蛋白含量差异显著。在空间表达上,在花铃期,棉铃和花苞叶的Bt杀虫蛋白含量最低,大多数品种表现为叶片>棉蕾>花瓣(花柱)>棉铃和花苞叶。  相似文献   

4.
采集多年连作Bt棉区、Bt棉与春玉米等作物混栽区(过渡区)、多年连作果园(非Bt区)的龟纹瓢虫幼虫,分别用Bt棉上的棉蚜、Bt棉和非Bt植物上的蚜虫、非Bt植物上的蚜虫饲养,模拟研究Bt棉不同推广种植时期和作物布局方式对龟纹瓢虫发育、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采自不同种植区域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的体型由小到大依次为:Bt棉区<过渡区、非Bt区;体重依次为:Bt棉区、过渡区<非Bt区;幼虫历期依次为:Bt棉区>过渡区>非Bt区;新羽化的雌雄成虫体重均依次为:Bt棉区<过渡区<非Bt区;雌成虫比例依次为:Bt棉区<过渡区、非Bt区;羽化成虫的单雌产卵量依次为:Bt棉区、非Bt区<过渡区。表明采自不同种植区域的龟纹瓢虫,体型、体重、发育和繁殖特性均有较大差异,与多年连作果园和过渡区相比,多年连作的Bt棉区中,龟纹瓢虫成虫的体型和体重降低、幼虫发育历期延长、新羽化成虫的体重减轻、雌虫比例降低、单雌产卵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Bt蛋白在水稻不同遗传背景下的含量及对抗虫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Bt基因在水稻杂交转育过程中抗虫作用的稳定性,以分别转入cry1C和cry2A基因的抗虫水稻品系T1C-19和T2A-1为供体亲本,与10个恢复系杂交并回交,筛选BC1F3代转基因纯合株系,用ELISA法测定水稻叶片和茎秆中Bt蛋白含量。结果表明,4个转cry1C株系和5个转cry2A株系叶片和茎秆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亲本,且降低了16.62%~62.03%;相同遗传背景下,叶片和茎秆中的Bt蛋白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在室内转cry1C株系和转cry2A株系上二化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2.50%~95.83%和37.50%~83.33%,其中在cry2A株系上的校正死亡率与茎秆中的Cry2A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田间自然发虫条件下,纯合株系的单株卷叶数和枯心率最高仅为3.97和9.37%,受害程度与相应组织中Bt蛋白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表明Bt蛋白含量会受到水稻遗传背景的影响,但杂交后代株系在田间仍能表现出很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用ELISA法测定了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1号(KMD1)和克螟稻2号(KMD2)花粉中Cry1Ab含量.将转Bt基因水稻和其亲本对照秀水11(XS11)花粉加入到草蛉人工干粉饲料中,评价了对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成虫产卵和寿命等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花粉中表达cry1Ab杀虫蛋白,且表达量较高.分别用含5%KMD1、KMD2和XS11花粉的人工饲料饲喂中华草蛉初羽化成虫,发现两类Bt水稻花粉对该虫产卵前期、产卵量、产卵天数和成虫寿命等参数均无显著影响.人工饲料中水稻花粉的比例上升至20%和80%后,KMD1、KMD2和XS11花粉饲料处理中的草蛉均出现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减少和产卵天数缩短的趋势,但在同一花粉比例下这些参数在3个花粉饲料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Bt水稻花粉中cry1Ab杀虫蛋白对该草蛉成虫产卵和寿命等参数无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1985年在广西隆安县从未施过Bt菌剂的柑桔园中喷洒Bt菌剂(Bt5a5b).1986年对该园的土壤和柑桔叶片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施菌区土壤及叶片的Bt(H5a5b)检出率均高于不施菌剂的对照区。1987年检测果园的鳞翅目害虫,施菌区活虫的Bt检出率为51.4%,其中Bt(H5a5b) 占60.2%,死虫的Bt检出率为81.3%,其中Bt(H5a5b)占67.1%。对照区活虫Bt检出率为20.5%,其中Bt(H5a5b)占34.3%,死虫的Bt检出率为35.7%,其中Bt(H5a5b)占10%。说明施用菌剂两年后,果园中仍残留一定量的Bt,对害虫有致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Bt作物系统害虫发生演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以来的20年间,全球商业化种植Bt作物的国家增加到了25个。目前,种植应用的Bt作物主要是Bt棉花和Bt玉米,年种植面积约0.8亿hm2。Bt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可能会带来害虫发生演替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高度关注。本文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介绍了国内和国际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Bt棉花和Bt玉米的持续利用,以及其他Bt作物的推广应用提供经验与借鉴,进一步提升Bt作物在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Bt抗性种群的RAPD-PCR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室内筛选获得了棉铃虫对Bt杀虫剂、Bt毒蛋白和转Bt基因棉的抗性种群。利用RAPD技术 ,成功地扩增得到 105条多态性条带 ,经过聚类分析发现 ,棉铃虫对Bt产生抗性后在基因水平发生了变异。RAPD技术不仅可以用来鉴定棉铃虫对Bt是否产生抗性 ,而且可以区分不同的Bt抗性种群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在土壤中毒蛋白含量的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中分离纯化的高特异性杀虫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出多克隆抗体,其效价可达到16000。应用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不同土壤样品中Bt毒蛋白含量。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土壤中Bt毒蛋白的含量,因土壤理化特性及组成成分的不同,检测到的毒蛋白含量也略有不同,河沙中的蛋白检测量最低,只有12.53%;另一种沙壤混合物中检测量达到76.16%。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转Bt基因抗虫棉和Bt杀虫剂抗虫机理分析了转Bt基因棉对棉蚜的潜在风险.综述了转Bt基因棉对棉蚜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抗虫玉米(简称Bt玉米)作为玉米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自1996年在美国被批准商业化种植以来,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它的抗虫性和经济效益已得到普遍肯定,与此同时,Bt玉米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也倍受关注。文章综述了Bt玉米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Bt玉米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以及种植Bt玉米的生态风险及对策,包括对非目标昆虫及天敌昆虫的影响、害虫产生抗药性以及治理对策,为今后Bt玉米在我国商业化种植过程中正确评价Bt玉米的生态安全性、充分发挥Bt玉米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莫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转cry1Ab基因玉米植株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动态,选取转cry1Ab基因玉米MON810和Bt11,采用ELISA方法测定4种条件下秸秆中Cry1Ab杀虫蛋白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不同取样时间,2种玉米秸秆中Cry1Ab杀虫蛋白的残留量差异显著;整株秸秆中的Cry1Ab杀虫蛋白降解速度比粉碎后的慢;秸秆粉碎埋入土壤后播种冬小麦,玉米秸秆中Cry1Ab杀虫蛋白降解速度最快,且可完全降解;在不同条件下,MON810玉米秸秆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比Bt11玉米慢,MON810和Bt11玉米秸秆中Cry1Ab杀虫蛋白的DT50分别为10.2~207.8、13.6~124.0 d,DT90分别为185.1~368.3、45.2~224.0 d。研究表明,在不同条件下MON810和Bt11玉米秸秆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不同,依次为秸秆粉碎后埋在土壤后种植冬小麦秸秆粉碎埋在玉米田土壤中秸秆粉碎后放在地表整株秸秆放在地表。  相似文献   

14.
转Bt基因植物对不同抗性棉铃虫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转Bt基因的烟草和棉花 ,对经转Bt单基因、转Bt与CpTI双基因烟草汰选 1 8代和常规烟草处理的棉铃虫种群进行生长抑制作用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 ,转Bt烟草对以汰选后的抗Bt单基因汰选棉铃虫种群的体重抑制作用显著低于转双基因烟草汰选种群和对照种群 ;转Bt棉花对单基因种群的杀虫活性、体重、龄期发育以及化蛹率的抑制作用亦显著低于双基因种群和对照种群  相似文献   

15.
从钙粘蛋白介导苏云金杆菌晶体(Bt Cry)毒素对害虫的毒杀过程、钙粘蛋白重复区和近膜区与Bt Cry毒素的分子间作用涉及的结合位点及可能的互作机制等方面,综述了钙粘蛋白片段与Bt Cry毒素协同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昆虫钙粘蛋白某些片段在非折叠状态时,可与Bt Cry毒素形成寡聚体,从而增加Bt Cry毒素对靶标害虫的毒杀活性。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Bt Cry毒素毒杀害虫的能力,克服害虫抗药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微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对害虫的田间药效,确定其毒力测定的最佳时间点,本研究分别测定了6种不同Bt产品对3龄小菜蛾幼虫在24、48和72h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Bt产品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24h致死中浓度LC_(50)在30.719 5~166.094 0mg/L之间;48h致死中浓度LC_(50)在14.104 8~55.667 8mg/L之间;72h致死中浓度LC_(50)在3.218 8~9.496 2mg/L之间。通过对不同时间点Bt产品对小菜蛾LC_(50)进行比较分析,发现Bt对小菜蛾的毒性具有连续积累作用,并且这种连续积累作用在不同剂型Bt中普遍存在。同时,通过对不同Bt产品的毒性研究分析发现,不同Bt产品对小菜蛾3龄幼虫在染毒48h具有表现出最大毒性的趋势。此外,比较不同剂型Bt对小菜蛾的毒力回归方程坡度,发现48h时不同Bt产品对小菜蛾毒性变化稳定性呈现出最大化的趋势。因此,48h是Bt产品毒力测定的最佳检测时间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参与烟粉虱免疫反应的clip丝氨酸蛋白酶(clip-domain serine proteases in Bemisia tabaci,Bt CLIPs)基因,对已鉴定的8个Bt CLIPs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序列分析,与冈比亚按蚊、家蚕、黑腹果蝇、烟草天蛾4种模式昆虫的同源蛋白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通过q RT-PCR检测球孢白僵菌侵染烟粉虱4龄若虫后Bt CLIPs的时间表达模式。结果显示,8个Bt CLIPs基因均为含有CLIPs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Bt CLIP19、Bt CLIP20和Bt CLIP21独自聚在进化树的一支上;其它Bt CLIPs均与4种模式昆虫中的1种或多种同源蛋白聚在一起;与对照相比,8个Bt CLIPs基因受球孢白僵菌侵染后在不同时间的相对表达量均上调,但诱导程度不同,48 h的相对表达量达最高,其中Bt CLIP19上调表达最明显,为对照组的71倍。研究表明,8个Bt CLIPs可能参与烟粉虱对真菌侵染的免疫反应,并成为烟粉虱生物防治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8.
Bt杀虫剂防治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国外研究Bt杀虫剂方兴未艾。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外在Bt杀虫剂的研究、生产、应用方面进展。新亚种、新菌株相继出现,尤其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选育的特异菌株,为Bt杀虫谱增添新的内容。Bt杀虫剂的工业生产向大型化发展,剂型不断增加,产量持续上升,防治面积和防治对象也不断扩大,以Bt杀虫剂为主的综合防治日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对棉铃虫取食行为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云金杆菌(Bt)杀虫剂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已广泛应用,但关于Bt杀虫剂对棉铃虫的作用机理尚无系统研究。Bt杀虫剂是胃毒剂,昆虫取食作用对其杀虫效果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Bt杀虫剂对某些昆虫有抑制取食的作用,对另一些昆虫无此作用。作者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的Bt杀虫剂对棉铃虫取食行为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Bt作物自1996年开始进入生产种植,到2004年已有9个国家种植转Bt玉米和棉花,面积超过2 200万hm2.其中美国的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57%.最近几年利用Bt作物防治玉米和棉花害虫的国家数量不断上升,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较快.另外,转Bt水稻被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中国商业化种植.中国批准种植Bt水稻将深刻影响其在亚洲的接受程度.故多数人认为利用转Bt作物进行害虫治理今后还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