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体初级生产力是保证水生生物种群再生产速率的一种体现,可为河流生态系统的运转提供能量来源.为探究珠江干流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PP)状况及水环境影响因子,于2016年3月(平水期)、6月(丰水期)、9月(枯水前期)进行采样调查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水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
江西三种红鲤起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楼允东 《水产学报》2001,25(6):570-575
遗传多样性 (geneticdiversity)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这里指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这或许可称是遗传多样性狭义的定义[1] 。产于江西省婺源县的荷包红鲤 (Cyprinuscarpiovar.wuyuanensis)、兴国县的兴国红鲤 (Cyprinuscarpievar.xingguonensis)和万安县的玻璃红鲤 (Cyprinuscarpiovar.wananensis)是我…  相似文献   

3.
赵文 《水产学报》2004,28(2):167-174
研究了流水轮虫培育池(14^#)、静水轮虫培育池(15^#)和轮虫饵料培养池(11^#)中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特别是超微藻类对浮游植物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结果表明,在14^#池中,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3.7%、82.9%和13.4%。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13.6%、66.0%和20.4%。在11^#池中,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4.5%、16.1%和79.4%。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9.0%、78.9%和12.1%。在15^#池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4.7%、22.3%和73.0%。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12.4%、60.8%和27.8%。水体中的初级生产力主要是由微型藻类提供,占总量的60.8%~78.9%,在轮虫培育池生态系统中微型藻类是主要生产者。  相似文献   

4.
2018年4月10日、6月11日、8月14日在桓仁水库的上游(江南九队)、中游(砬砬岗子)和下游(泗河大地)3个站位用500 mL具塞磨口瓶盛装采水器采集的水库水样,进行限制性营养盐原位试验,同时测定水中溶解氧和初级生产力,并检测分析水体理化指标,以查明辽宁桓仁水库氮磷分布、营养盐限制和初级生产力状况,保护桓仁水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试验结果显示,营养盐加富试验中,0.5 mg/mL氮+0.3 mg/mL磷的添加组可显著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P<0.05);上游和中游氮磷比为2∶1、下游氮磷比为4∶1可显著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P<0.05);初级生产力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原始P/R系数均小于试验组。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知,桓仁水库营养盐限制因素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显著,具有氮、磷双限制等特征;根据初级生产力判断桓仁水库为自养代谢型水体。  相似文献   

5.
张春荣 《海鲜世界》1992,(3):18-19,27
微藻类是生长在水中、个体微小,含有色素或色素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生物。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贮存大量能量,位于自然界食物链的第一级,称为初级生产力.担负着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源的重任,是整个生物界物流和能流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何吉湘 《水产科学》1990,9(2):41-43
影响水库鱼产力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营养元素丰度、初级生产力大小和饵料生物多寡;二是鱼类区系组成和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根据初级生产力或浮游生物量及其P/ B系数对鱼产力进行估算。但我国大部分水库鲢和鳙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9~2002年间对东海南部海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5.1软件构建了该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生态通道模型由20个功能组构成,基本覆盖了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为1.00~4.23,能量流动主要由6个整合营养级构成,营养级I的利用效率颇为低下,大量初级生产力未进入更高层次的营养流动,造成生态系统下层营养流动的"阻塞"。鲹科鱼类、沙丁鱼、鳀科鱼类和其他小型鱼类的生产量较高,占鱼类总生产量的85.6%,而其他大中型肉食性鱼类的生产量都较低。混合营养分析表明,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化的食物网中,底层功能组起关键作用。反映系统成熟度的指标,包括较高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初级生产力/呼吸(NPP/R),以及较低的连接指数(CI)、系统杂食指数(SOI)和Finn’s循环指数(FCI)等,均表明该海区处在一个"幼态化"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第七节能量流和生产力太阳能是维持一切生命系统的能源,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所利用的能量的最初来源都是太阳能。自养生物借助于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高能化合物,使部分光能转为化学能而被固定下来,异养生物直接或间接利用这种高能化合物,使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动。在流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化学能降解为热量而消失,余下的以物质形式积累于生态系中。与能量流动同时,也进行着物质的循环,在地球上已知的元素中约有30—40种为有机体生活所需要的,它们称为生源元素。这些元素作为自养生物的养分,在光合过程中被吸收用  相似文献   

9.
象山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Ecopath模型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象山港生态系统在环境和捕捞等多重因素胁迫下的结构和功能现状,实现象山港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和生态承载力评价,本研究根据2011~2014年在象山港开展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定点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4软件构建了象山港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并通过模型系统分析了象山港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和系统功能的总体特征。模型包含了浮游植物、大型海藻、浮游动物、游泳动物等25个功能组,大体涵盖了象山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整个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生态系统表达能流路径的食物链主要有两条,分别为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其中以牧食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系统中各功能组的营养级在1.00~3.62级。系统总能流为2 210 t·km-2·a-1,主要分布在Ⅰ~Ⅳ营养级上。流量中来自碎屑的比例为38%,初级生产者是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营养级Ⅰ和Ⅱ的利用效率较低,大量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未能流入更高的营养层次。系统的总能量转换效率为3.8%;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TPP/TR)为1.52;系统连接指数(CI)为0.342;系统杂食性指数(SOI)为0.182。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反映了象山港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较简单,食物网复杂程度低;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偏低,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基于Ecopath模型的巢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分析和掌握巢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征参数,结合2007—2010年巢湖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 6.1软件构建了巢湖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模型。模型由16个功能组组成,包括初级生产者、主要鱼类、无脊椎动物和有机碎屑等。结果显示,巢湖生态系统食物网主要由4个整合营养级构成,系统规模总流量、总生产量和总消耗量都较大,分别为41 003.08、17 937.42和4 486.67 t/(km2·a);能量流动主要发生在Ⅱ、Ⅲ营养级间;参照Odum的生态系统成熟程度判定指标发现,巢湖生态系统高的生产量和呼吸比值(TPP/TR)和净初级生产量(NPP),以及较低的系统连接指数(CI)、系统杂食指数(SOI)、Finn's循环指数(FCI)和Finn's平均路径长度(FMPL)都表明:巢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征参数远没有达到成熟生态系统的标准,且劣于富营养化的太湖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结构分析发现,导致巢湖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原因是浮游植物生物量、生产量过高,被生态系统利用的效率极低,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食物网趋于简单、能量流动不畅。  相似文献   

11.
养殖中患有“突眼症”的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的症状表现为眼球白浊、充血、异常增生.从眼球病灶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株优势菌,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落中部隆起,黄色,有黏性,杆状菌,端生单鞭毛,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定名为CJG01.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对美洲黑石斑鱼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幼鱼眼球突出、脱落,肌肉溃烂,骨胳外露.解剖感染组的幼鱼发现,患病幼鱼的肝脏、肾脏红肿,脾脏肿大,肠道内有淡黄色液体.其半致死浓度LD50为2.67× 105 CFU/ml.API 20NE快速鉴定及相关生理生化实验结果显示,菌株CJG01的生长温度为28-37℃,最适温度为28℃,在含盐量为0-5%之间的TSB培养基可生长,对弧菌抑制剂O/129敏感,氧化酶反应阳性,鸟氨酸脱羧酶反应阳性,V-P反应阴性,可同化甘露醇、麦芽糖、苹果酸,不能同化葡萄糖、阿拉伯糖、甘露糖、癸酸、已二酸、柠檬酸、苯乙酸等,菌株CJG01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哈维氏弧菌(Vbrio harveyi)一致.对病原菌的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菌株CJG01与哈维氏弧菌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9%.药敏实验证实,该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诺氟沙星、青霉素、多粘菌素B、阿奇霉素等药物不敏感,对头孢唑林、恩诺沙星、链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中度敏感,对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新生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唑酮、利福平、四环素、米诺环素等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2.
2014年至2015年,在陕西省的西安市、渭南市、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榆林市和铜川市采集草鱼、鲤、鲫、鲢、鳙、罗非鱼、乌鳢、俄罗斯鲟、鲶、虹鳟和大鲵等11个水产品品种共计274份样品,分别检测Zn、Cu、Hg、As、Cd和Pb 6种重金属(含类金属As)含量。这6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水产品肌肉中残留量分别为2.49~25.15、0.1L~2.15、0.000 15L~0.364 3、0.01L~0.161 9、0.000 1L~0.031 5和0.002 5~0.4 mg/kg(鲜重)。6种重金属在11种水产品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我国限量标准,综合污染指数等级为Ⅳ级,污染程度属无污染,重金属含量总体状况良好。不同养殖品种间重金属的含量水平有一定差异,大鲵体内Zn的含量水平最高,其次为鲤、鲫、鲶及罗非鱼;鲫体内Cu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其它鱼类,其次为鲤;Hg在乌鳢体内含量水平明显较高,其次为大鲵、鲢、鳙和俄罗斯鲟;As在虹鳟体内含量水平最高,其次为俄罗斯鲟和鲢。Cd和Pb的含量在11种水产品间无明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养殖水产品重金属含量目前虹鳟、俄罗斯鲟、鲢和鳙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相对较高,潜在污染风险相对较大,重金属指标中As和Hg的潜在污染风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对天津汉沽区海域渔获物银鲳的形态学性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全长/体长为1.45±0.04,体高/体长为0.54±0.03,头长/体长为0.24±0.01,尾柄高/体长为0.09±0.006,眼间距/体长为0.10±0.006,眼径/体长为0.08±0.005,肠长比为2.81±0.33。背鳍4348、尾鳍2248、尾鳍2236,胸鳍2036,胸鳍2033,臀鳍4233,臀鳍4249、鳃耙1949、鳃耙1924,幽门盲囊16924,幽门盲囊169272,椎骨31272,椎骨3137。当样本个体大小处于同一水平时,以身体主要部分的比例特点为依据难以进行性别区分,可数性状亦不能作为性别区分的可靠依据。另外,不同地理群体样本的可数性状差异与生长阶段和环境因素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牙鲆属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及养殖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介绍了世界牙鲆属鱼类的主要特征及种类,主要介绍了养殖品种褐牙鲆、犬齿牙鲆、漠斑牙鲆以及实验研究品种北美牙鲆、多耙牙鲆、小眼牙鲆、黑斑牙鲆、巴南牙鲆和巴塔戈尼牙鲆的生物学及养殖研究概况。简要介绍了热带牙鲆、四斑牙鲆、河口牙鲆和伍氏牙鲆等生物学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梁成斌  佟庆  崔立勇 《水利渔业》2011,32(5):114-118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强氯杀星、强力消毒粉、高锰酸钾、顶点、三九菌毒清和百菌杀等6种常用水产药物对1龄东北林蛙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常用药物对1龄东北林蛙24 h的LC50分别为23.798、52.367、32.704、94.408、39.129和192.980 mg/L;48 h的LC50分别为15.433、...  相似文献   

16.
方正银鲫、白鲫与鲫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比较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张四明  龙华  张兴忠 《水产学报》1992,16(2):120-129
用 Bam HI、Eco RI、Dra I、Hinf I、Hind III、Hpa II、Msp I、Pst I、Sau 3AI、Sma I、Xba I、Xho I和 Sal I等十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白鲫(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和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的线粒体 DNA(mt DNA)进行单酶酶切以及其中八种识别六碱基对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双酶酶切,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析且计算出各酶切片断大小,得出三种鲫鱼的 mt DNA分子大小:方正银鲫为 15990±90碱基对(bp);白鲫为 16600±130碱基对(bP);鲫为 15540±140碱基对(bp),并且分别建立了方正银鲫、白鲫和鲫 mt DNA由 Bam HI、Pst I、Eco RI 及 Xba I等四种限制性内切酶构建的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17.
沈金鳌 《水产学报》1989,13(3):200-200
来自许多国家共约45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出席人数以日本为最多,195名。我国47名(大陆10人)。菲律宾44名。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还有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业、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科威特、孟加拉和尼泊尔的代表们;国际方面有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挪威,瑞典、希腊、巴西和苏丹等等15个国家的40名代表与会。其中有亚洲水产学会理事长蔡程瑛博士、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新加坡办事处主任戴维博士、日本水产学会理事长须山三千三博士、东京大学农学部研究生院院长羽生功博土、东京水产大学校长野村稔博士、下关水产大学校长青山恒雄博士和本届组委会主席(上届日本  相似文献   

18.
在受控实验条件下,模拟了重金属铜、铅、镉在海水-小球藻-菲律宾蛤仔食物链中的累积和传递,测定了小球藻、菲律宾蛤仔对铜、铅、镉的富集系数以及铜、铅、镉在小球藻-菲律宾蛤仔食物链上的传递系数。结果显示,随着海水中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小球藻、菲律宾蛤仔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增大,小球藻对铜、铅、镉离子的富集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626~3161、3295~7799、5438~9313;蛤仔对Cu、Pb、Cd的富集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64~821、1089~1936、245~736;生物传递因子变化范围分别为0.22~0.26、0.25~0.46、0.03~0.14。在本实验条件下,小球藻对Cu、Pb、Cd的富集系数远大于菲律宾蛤仔,Cu、Pb、Cd在小球藻-菲律宾蛤仔食物链上没有明显的生物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9.
To determine the helminth fauna of wild boars, stomachs and intestines of 124, lungs of 62, and livers of 39 animals from 5 enclosures in Southern Germany were examined. The evaluation of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revealed at least 13 species: Metastrongylus apri, M. salmi, M. pudendotectus, Physocephalus sexalatus, Hyostrongylus rubidus, Globocephalus longemucronatus, Ascaris suum, Trichuris suis, Oesophagostomum dentatum, O. quadrispinulatum, Fasciola hepatica, C. tenuicollis and Capillaria. The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species was M. salmi with 91.9%, followed by G. longemucronatus with 91.1%, M. apri with 88.7%, M. pudendotectus with 87.1%, P. sexalatus with 51.6%, O. dentatum with 46%, T. suis with 30.6%, H. rubidus with 14.5%, A. suum with 12.1% and O. quadrispinulatum with 8.1%.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determined for animals up to 1 year old, 1-2 year-old and adults, were minimal for Metastrongylus spp. and G. longemucronatus. P. sexalatus, T. suis and A. suum, however, occurred more often in 1 year old, whereas H. rubidus, O. dentatum and O. quadrispinulatum were isolated more often from adults. A correlation of the infection rate with the sex of the animals was not found.  相似文献   

20.
南海主要珊瑚礁(鱼旨)科鱼类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3~5月和1999年5~6月,采用手钓、延绳钓和刺网3种作业方式在西沙的浪花礁、华光礁、琛航岛、永兴岛、北礁和南沙的渚碧礁、南薰礁、东门礁、美济礁、赤瓜礁、永署礁、华阳礁等12座珊瑚礁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鱼类资源调查,捕获科鱼类6属25种,渔获量计942尾256.4kg;其中在南沙调查区捕获6属22种,共641尾205.5kg,优势种依次为尾纹九棘鲈、蜂巢石斑鱼、六角石斑鱼、黑边石斑鱼;在西沙调查区捕获6属14种,共301尾50.9kg,优势种依次为尾纹九棘鲈、六角石斑鱼、黑边石斑鱼、蜂巢石斑鱼,同时分析了主要种类尾纹九棘鲈、六角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