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鳖对不同食物的嗜食试验结果及相应食物的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作聚类分析 ,按鳖对食物的嗜食程度在欧氏距离d >0 5 0 6 90时 ,可将食物分为鳖嗜食食物、可食食物、迫食食物和拒食食物四类。进一步分析比较鳖嗜食食物、HE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特点 ,并进行不同配伍的游离氨基酸诱食试验验证 ,可以断定 ,Ala、Gly、Pro和Lys 4类氨基酸对鳖具有很强的诱食作用 ,是鳖的主要诱食物质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2009年2月,对东、黄海663尾黄鱼安鱼康的胃含物及其随发育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鱼安鱼康摄取的食物有120余种,主要食物类群为硬骨鱼类和长尾类,主要食物种类有小黄鱼、短鳄齿鱼、细条天竺鱼、发光鲷和带鱼。在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和东海南部3个区域,黄鱼安鱼康的摄食强度变化不显著,而食物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体长在45~650mm之间的6个体长组,黄鱼安鱼康的摄食强度变化也不显著,但食物组成差别较大,食物种类随黄鱼安鱼康体长的增加有显著的变化。食物多样性指数、食物种类和食物重量范围都随体长的增加而变化。其食物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将黄鱼安鱼康的6个体长组分为两组,一组体长小于250mm,另一组体长大于250mm。  相似文献   

3.
海洋食物网拓扑学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对海洋食物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方法需求.作者针对食物网动态这一生态系统的核心问题,对其近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食物网拓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综述.食物网拓扑学通过建立一系列拓扑学指标,定量描述食物网各个成员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各个成员对整个食物网的作用.评价渔业对食物网的影响或食物网对外界的响应,开发可持续的捕捞方案,需要建立并运用食物网的动态模型.鱼类生物的重要特点是其捕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体大小(体长、体重)决定.而体长结构的渔业种群动力学模型发展已经成熟.因此,建议将食物网拓扑学的动态建模、体长结构的渔业种群生物量模型、鱼类个体大小相关的捕捞过程研究结合起来,作为基于生态系统渔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潜在解决方案.对此,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选择食物网资料采集较为容易、渔业统计资料较为全面的海洋食物网,开展试点研究,从而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EBFM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北非、近东地区拟减少食物损耗和浪费FAO称,在快速发展的北非、近东地区,减少居高不下的食物损耗和浪费对改善食物可利用率、获得食物安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至关重要。该地区食物供给超过50%依赖进口,然而其浪费量高达本地生产和进口总和的1/3,其中包括谷物的14%~19%、鱼类和海产品的26%、肉类的13%、蔬菜水果的45%。2月24~28日在罗马举行的FAO近东地区性会议上,FAO建议成立一个地区性的战略框架以减少食物损耗和浪费。政府已经做出了在未来10年减少50%食物损耗和浪费的承诺。资源和人力  相似文献   

5.
复杂网络理论在食物网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网络系统用于解决各学科系统问题,相关研究已成为当下国际热门研究领域。在食物网中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可弥补传统食物网静态描述的劣势,动态的反映现实网络。随着复杂网络理论的深入,食物网的研究也从关注物种数量和关系发展为关注网络结构,从现象归纳描述逐渐向机理探索。本文回顾了传统食物网的研究方法,从食物网稳定性研究、个体在复杂食物网研究中的重要性等方面综述了复杂网络在食物网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和展望其在水生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太湖新银鱼的食物组成及与主要鱼类间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定量分析太湖新银鱼和鲚鱼间的食物关系,用个体数量百分比为指标,对太湖5个采样点的110尾太湖新银鱼样本进行了食物组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4月份太湖新银鱼的食物中主要是桡足类,占食物总个数的70.11%±10.57%;其次是枝角类,占29.84%±10.62%;轮虫很少,仅占0.05%±0.11%;其中食物中的哲水蚤数量组成比例最高,平均占食物总个数的48.46%±8.58%,其次是剑水蚤和裸腹蚤,分别为18.97%±3.61%和15.63%±2.64%,轮虫和其它水蚤数量很少,共占14.26%±8.33%;在秋、冬季,根据仅能采集到的少数样本,估计桡足类约占食物总个数的80%。;而鲚鱼的主要食物是枝角类,占4月份食物总个数的79.35%±11.42%,占秋、冬季食物总个数的89.77%±13.69%。初步结论认为:太湖新银鱼和鲚鱼的食物组成差别很大;太湖新银鱼的主要食物是桡足类,而鲚鱼的主要食物是枝角类。  相似文献   

7.
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首先总结归纳了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中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胃含物分析法、碳氮稳定同位素法、特定化合物同位素法等实验方法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随后介绍了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最新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中食物组成、摄食方式、摄食量和食物用于机体各种生命活动分配方式,以及海洋食物网研究中以传统胃含物分析法为基础、以简化食物网为核心,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和生态系统模型的应用发展;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海洋鱼类摄食生态和食物网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1cm的大口胭脂鱼幼鱼主要以小球藻为食,小球藻占所摄食食物总量的77.1%。2~6cm的幼鱼。枝角类是其主要食物,分别占所摄食食物总量的66.2%、53.08%、67.78%、81.62%和63.19%,桡足类和枝角类是其次要食物。7cm的幼鱼的主要食物仍然是枝角类,占所摄食食物总量的51.37%,同时其也开始摄食底栖生物。8~9cm的幼鱼底栖生物取代枝角类成为其主要食物,分别占所摄食物总量的49.2%和62.24%,枝角类和桡足类是其次要食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59–2011年莱州湾渔业资源摄食习性、营养级的分析,构建了莱州湾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结果表明,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食物网经历了"以鱼食性种类为主的食物网—以浮游动物食性种类为主的食物网—以浮游动物食性种类和底栖动物食性种类为主,但浮游动物食性种类占比大于底栖动物食性种类的食物网—以浮游动物食性种类和底栖动物食性种类为主,但底栖动物食性种类占比大于浮游动物食性种类的食物网—以底栖生物食性种类为主的食物网"5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中低营养阶层生物替代高营养阶层生物成为莱州湾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顶级捕食者,食物链越来越短,食物网通过碎屑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成为食物网能流的主体。在1959–2011年,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平均营养级从4.4下降到3.4,平均以每10年0.19的速度下降,高于整个渤海生态系统的下降速度;种类组成的变化、个体小型化,以及摄食食物种类的变化是引起莱州湾生态系统营养级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大鲵俗称娃娃鱼,其生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光周期、食物以及自身的生理状态等。就食物而言,生长不仅受食物性质、食物数量的影响,而且还受投饵方式的影响。在自然状态下,大鲵摄食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养殖中,投饵也常采用一定的时间间隔。目前关于不同投饵方式对大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2007~2008年的国际粮食危机中没有受到冲击,主要原因是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粮食安全系统,具有较低的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但仍存在着一些制约粮食安全的因素和隐患,中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虽然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但是国际粮源的可供性、政治上的可靠性、国际规则的有效性都难以保障。因此坚持95%的粮食基本自给政策,实施“宽进严出”策略,完善粮食贸易管理措施,实施粮食进口贸易伙伴国的多元化,就成为中国粮食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仿生海洋食品,是以海洋资源加工副产物为主要原料,利用食品加工技术,模仿天然海洋食品的形状、质地及风味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食品。本文就仿生海洋食品的原料选择、加工技术及其质量安全性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它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来,与粮食有关的问题始终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他们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进口、粮食储备、粮食需求状况、粮食价格波动情况和国家粮食政策效率等与国家粮食安全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意见。本文对众多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细致和全面的梳理与评价,总结了各种学术观点的优点与不足,为其他学者和相关机构对我国粮食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继2007~2008年期间国际粮价大起大落之后,2010年国际粮价再次大幅度上升。从当前粮食供求角度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短期内我国粮食安全没有重大问题。但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速度减缓,人均粮食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反弹,耕地的保护、单位面积产量需要提高等方面考虑,我国长期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要保障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应对耕地实行动态保护,对发达地区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开发利用,提高中低产田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的粮食需求持续增长,但粮食生产仍存在一些传统的和新的束缚,实现粮食供需平衡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加强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发展中国家微观层面的粮食获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后认为,就发展中国家整体而言,由人们的自行生产能力、市场交易能力以及获取粮食援助的能力三方面构成的微观层面的粮食获取能力还较弱,粮食获取能力较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落后和人均收入水平低。  相似文献   

17.
食品生产废水回收蛋白质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叶辉  许永安 《福建水产》2010,(1):95-97,74
食品生产过程中,经常有大量富含蛋白质的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被排放,这不仅浪费了蛋白质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因此,如何处理和利用这种食品废水中的蛋白质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此综述了食品废水中蛋白质回收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长毛对虾幼体的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柏云  易建生 《水产学报》1991,15(3):218-227
本文采用11种单细胞藻类、3种动物、2种人工饵料,分别喂养不同发育期的长毛对虾幼体,从其变态速度和存活率,比较各种饵料的效果.并对幼体口器与食性关系、溞状幼体死亡率与食性转化关系,以及人工投饵与生态系育苗相结合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production, imports, exports and equitability of distribution determine the supply of aquatic food to people. Aquatic food security is achieved when a food supply is sufficient, safe, sustainable, shockproof and sound: sufficient, to meet needs and preferences of people; safe, to provide nutritional benefit while posing minimal health risks; sustainable, to provide food now an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shock‐proof, to provide resilience to shocks in production systems and supply chains; and sound, to meet leg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for welfare of animals, people and environment. Here, we present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these elements of the aquatic food system in the United Kingdom, a system linked to dynamic global networks of producers, processors and markets. Our assessment addresses sufficiency of supply from aquaculture, fisheries and trade; safety of supply given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radiation hazards;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production systems and supply chains; system resilience to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hocks; welfare of fish, people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food. Conventionally, these aspects of the food system are not assessed collectively, so information supporting our assessment is widely dispersed. Our assessment reveals trade‐offs and challenges in the food system that are easily overlooked in sectoral analyses of fisheries, aquaculture, health, medicine, human and fish welfare, safety and environment. We highlight potential benefits of an integrated, systematic and ongoing process to assess security of the aquatic food system and to predict impacts of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food supply and demand.  相似文献   

20.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feeding frequency on the growth of young estuary groupers (Epinephelus tauvina) with initial size ranging from 16.2 to 16.9 cm in total length were conducted in floating net-cages. Seven feeding frequencies in the order of one feeding in 5 days, 4 days, 3 days, 2 days, 1 day, two feedings daily and three feedings daily were studied. Optimal growth and good food conversion ratio as well as higher survival rate were obtained in groups fed to satiation with one feeding in 2 days. Weight gains were substantially reduced in groups fed to satiation with one feeding in 5, 4 or 3 days and were not enhanced when the feeding frequencies were increased to two or three feedings daily. The fact that food conversion ratios were similar in fish fed to satiation with one feeding in 5, 4, 3 and 2 days suggests food intake to be important as a growth limiting factor. Total food intake per feeding was appreciably higher in fish fed once in 2 days. The intake of food was foun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mount of food remaining in the stomach, intake being maximal when the stomach was empty. The food deprivation time in estuary groupers was found to be about 36 hours at which over 95% of the food was digested and less than 0.5% body weight of food remained in the stomach. Hence, feeding the fish at 48-hour intervals, i.e. once in 2 days, greatly enhanced maximum intake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the f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