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5种药物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试验,结果呋喃唑酮无效,硝酸亚汞(1. 25 ±0. 25) mg/L、硫酸铜酸亚铁(5:2)合剂(8.5±0.5)mg/L、甲醛(30±5)mg/L、孔雀石绿(0. 9 ± 0. 1) mg/L对聚缩虫杀死率均在 95%以上;治愈率依次为:(92.5 ± 2.5)%、100%、(87.5±2.5)%、(82.5±2.5)%;剑尾鱼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度为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硫酸铜合剂>甲醛,安全浓度依次为:0.32、0.48、4. 1、9.4 mg/L。表明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用硫酸铜合剂(8. 5 ± 0. 5) mg/L、甲醛(30 ± 5) mg/L浸泡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活性研究的以下三方面:(1)消化酶活性的研究,内容包括消化酶的活性分布,温度、pH、外界环境及季节变化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2)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内容包括与仔鱼生长发育相对应的消化酶形成的时间,稚鱼、幼鱼在生长进程中,消化酶的变化规律;(3)鱼类的食物组成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内容包括饲料的种类和性质,以及饲料不同成分对鱼类消化酶的分泌、活性的影响,进而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本本对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为海水养殖鱼类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崔红 《科学养鱼》2002,(5):13-13
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1)鱼池孵化槽为50厘米×300厘米×25厘米的丹麦槽,内置小槽为45厘米×45厘米×25厘米,孵化共用8只丹麦槽,孵化室仔鱼池为0.9米×10米的条形池,深度为40厘米,试验池和对照池各两个。稚鱼培养池为3米×20米的条形池,深度为40厘米,试验池和对照池各4个。(2)水源、水量亲鱼用水为湖水、涌泉水的混合水,常年水温变化在2~20℃之间,年平均水温为12℃,注水量为3.3升/秒,孵化用水也是混合水,水温控制在6~11℃之间,平均水温为8℃,稚鱼池为涌泉水,常年水温…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人工繁殖与饲养(下)3.稚鳖饲养(1)鳖池规格:稚鳖池必须用砖砌水泥浇制,规格有4×3×0.6m或5×4×0.6m,水深30~40cm,1/2池底放沙厚为15~20cm,1/2底无沙。(2)放养密度:刚出壳稚鳖重3~5克,每平方米密度为60~8...  相似文献   

5.
王波  李友乐 《齐鲁渔业》2000,17(1):31-32
在皱纹盘鲍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稚鲍剥离后大量死亡,育成率低下,是困扰生产单位的一大难题。我们1995年和1996年在稚鲍培育中,采用安特消毒剂处理稚鲍和培养用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在长岛县第一育苗场进行,稚鲍剥离后在规格为 9 m×0. 9 m×. 5 m和 1.0 m×. 0 m×0.9 m的培育池中流水充气培养。所用海水经砂滤处理,海水盐度31.2~31.8,pH8.2~8.4。稚鲍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一般傍晚投喂,每天上午7:00~8:00清除残饵。1.2安特消毒剂…  相似文献   

6.
鲤鱼爱德华氏菌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材料方法1.1材料来源从东樟乡渔场,取病鲤鱼8尾,均重550克,在水温27±1℃水族箱中暂养8小时备用。1.2病原鉴定取鲤鱼腹水,肝组织直接划线接种营养琼脂平板DHL。琼脂平板经30℃、24小时培养,各长出形态一致的菌落,经生化鉴定为缓慢爱德华氏菌(野生型),该菌在营养琼脂上的菌落为半透明、灰白色、圆整湿润,直径1~1.5毫米。在DHL琼脂上的菌落为透明,中央有黑心,直径0.5~1毫米,生化特征:葡萄糖、麦芽糖、阿拉伯糖、赖氨酸等MRH—S均阳性。动力试验:乳糖、蔗糖、西蒙氏枸缘酸、醋盐酸、甘露醇、…  相似文献   

7.
添加复合酶制剂对鲤氮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分别经常温、60℃、70℃、80℃、90℃100℃处理后投喂给鲤鱼,与不加酶的对照组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在60-70℃能有效提高鱼类对蛋白质及钙、磷等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行设计的鱼类游泳能力测试槽,用“流速递增法”测定了鲤(Cyprinus carpio)(体长24.46±5.9cm)、鲫(Carassius auratus)(体长13.66±4.7cm)、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体长32.73±3.7cm)、鳙(Aristichthys nobilis)(体长30.47±1.7cm)以及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mongolicus)(体长23.51±3.1cm)等五种鱼类的感应流速。结果表明鲤、鲫、鲢、鳙以及蒙古鲌的感应流速分别是(3.55±2.43)、(2.408±2.00)、(4.605±2.575)、(2.033±1.019)和(0.135-3.930)cm?s-1,相对感应流速分别是(0.147±0.097)、(0.182±0.166)、(0.142±0.078)、(0.067±0.034)和(0.08±0.054)BL?s-1; 鱼类的体长与感应流速不存在相关关系;相对感应流速更加准确的表示鱼类的感应流速;不同鱼类之间的感应流速差异极显著(P<0.01),鱼类的感应流速是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00,(2):21-21
选取十世代苏钟Ⅰ系,八世代苏钟Ⅱ系及两系生产的杂交猪120头,进行肥育性能测定结束后选取32头屠宰,观测其胴体性状,结果表明:苏钟Ⅰ系日增重(g)618.56±18.29,饲料报酬3.23,胴体瘦肉率(%)为54.12±0.88,脂肪率(%)25.77±0.73,眼肌面积(cm2)29、40±2.70,平均膘厚(cm)2.35±0.12;苏钟Ⅱ系日增重(g)634.74±21.52,饲料报酬3.21,胴体瘦肉率(%)54.47±0.40,脂肪率(%)25.58±0.35,眼肌面积(cm2)29.60±2.20,平均膘厚(cm)2.37±0.11;Ⅰ系杂交猪日增重(g)702.69±11.60,饲料报酬3.14,胴体瘦肉率(%)58.90±0.40,脂肪率(%)20.59±0.41,眼肌面积(cm2)32.10±2.80,平均膘厚(cm)2.3±0.11;Ⅱ系杂交猪日增重(g)72.722±12.30,饲料报酬3.11,胴体瘦肉率(%)58.80±0.45,脂肪率(%)20.27±0.41,眼肌面积(cm2)32.60±3.00,平均膘厚(cm)2.31±0.17,观测结果表明,苏钟Ⅰ、Ⅱ系及其杂交猪具有较强的肥育性能和良好的胭体品质,是生产商品杂交猪的优良母系猪。  相似文献   

10.
一、方法与材料1.养殖条件玉华洞点水泥池1口,规格8米×3米×1米,水温13~20.5℃,平均水温16.5℃,pH值6.8~7.3,部分水源为熔洞水。郭鹤垄点水泥池2口,规格11米×2.6米×1米,串联,水温6.5~26.5℃,平均水温19.5℃,pH值6.5,水源为山涧水。2.鱼种放养2000年4月1日从北京引进虹鳟苗种3600尾,全长3.5厘米,前期置于玉华洞点进行鱼种培育,于5月30日分池放养。具体分养情况见表1。表1苗种放养情况3.饲料投喂鱼种培育期用鲜杂鱼或新鲜动物肝脏搅碎拌和鳗鱼黑仔料…  相似文献   

11.
宝鱼网属于单片型锚张网。近年来,辽宁、山东沿海部分渔民改用该渔具,主捕鹰爪虾、叫姑鱼等小型鱼虾类,捕捞效益较高。一条29.4~58.8kw渔船,船员6~7人,带网30片,在春、秋两季作业4~5个月,年收入 30~40万元,现将网具结构及捕捞技术介绍如下: 一、网具结构 1.网衣主尺度:68m×3m (1)主网衣:长4000目,高400目,目大25mm,单死结,乙纶1×3股右捻,机织或手工编织,纵目使用。 (2)上缘网:长4003目,高15目,目大30mm,用乙纶2×3、3×3和9×3”股右捻三种网线…  相似文献   

12.
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是长江上游特有的小型鱼类,近年来受采砂、水利工程建设、环境污染和滥捕等多种因素影响,其资源量持续下降,本研究旨在探明四川华鳊胚胎发育规律,为后续人工繁育提供参考。从2014年5月起,在大渡河下游流域收集四川华鳊亲鱼进行池塘人工驯化培育,2016年8月筛选出90尾雌鱼,体重(60.40±7.83)g,全长(16.28±0.62) cm)和30尾雄鱼,体重(31.93±3.77)g,全长(13.90±0.64)cm,进行人工催产和人工干法授精,在溶氧充足的微流水中孵化胚胎,水温变化范围控制在22.3~23.0℃,用体视显微镜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细胞进行连续观察和记录。结果表明,四川华鳊在池塘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成熟可开展人工繁殖,受精卵呈圆球形,浅黄色,具弱粘性,吸水后卵径为(2.11±0.04)mm,卵周间隙为(0.72±0.01)mm;在水温(22.0±0.7)℃的条件下,受精卵发育经过42 h 21 min孵化,总积温931.7℃?h,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胚盘、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以及孵化出膜7个阶段;初孵仔鱼全长(2.91±0.05)mm,肌节数为24对,具心跳和血液循环,仔鱼静卧水底,极少活动,偶尔窜游。四川华鳊胚胎发育与亲源关系最近的鲂属鱼类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该研究为四川华鳊的规模化人工繁育及其他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资源增殖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水库成库期间鱼类空间分布的水声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4月18日~5月1日,利用SIMRADEY60回声探测仪(又称鱼探仪)对三峡水库坝前到丰都干流以及9条主要支流进行了水声学探测。采用垂直探测结合“之”字形路线的方法对库区整个水体鱼类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调查水域长度约有600km,回波数据分成1232个片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m以下水层,体长大于6cm的鱼类在该区域平均密度为567.68尾/dam3,且鱼类分布不均匀。在巫山至奉节江段鱼类的密度最低, 密度的平均值和标准误(mean±S.E)为(8.1±0.47)尾/dam3;在忠县到丰都江段密度最高,平均值和标准误(mean±S.E)为(2597.06±154.08)尾/dam3。从坝前到丰都,干流鱼类资源量总体上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支流资源量要比干流高。目标强度在-60~-50dB的鱼体大小差异不显著,大于-50dB鱼体的平均目标强度在巴东-巫山江段最高,巫山-奉节江段及抱龙河次之。小型鱼体的大小在各江段没有统计学差异,中型和大型鱼体在巴东-巫山江段鱼体个体相对最大,万州-忠县江段以及小江、长滩河等水域鱼类个体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鱼类能量需要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鱼类能量需要量的研究进展。不同鱼类的基础代谢值差别不大,20℃左右的35~45kg/kg^-0.8.d;鱼类维持能量需要低,为摄放总代谢能的15%~24%;鱼类合成Ig蛋白质和Ig脂肪代谢能需要分别主53.9和41.7kJ。鱼类能量总需要可以用适宜能量浓度,单位体重和单位代谢体重能量需要表示,鱼类消化能需要在13~19MJ/kg饵料,适宜能蛋比为33.5~46.1KJDE/g蛋白质左右;单位  相似文献   

15.
水温对大鲵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1年多的观察证明,大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温对其摄食具有显著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大鲵冬眠的复苏温度为8.5℃±1.5℃,春季摄食高峰期的温度为23.2℃±2.0℃,夏季停止摄食的起始温度为27.8℃±1.8℃,夏季复苏温度为24.7±1.2℃,秋季摄食高峰期温度为18.0℃±1.6℃,开始冬眠的温度为11.5℃±1.6℃。  相似文献   

16.
鳜鱼二级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索鳜鱼养殖新模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01年进行了鳜鱼二级网箱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网箱结构与设置1.一级网箱(育种箱)无结网做成,网目0.5~1.0厘米,网箱规格为10米×1.3米×1.5米,数量为3个。2.二级网箱(成鱼箱)网目1.5~2厘米,小体积网箱3只,规格2米×2米×1.8米;常规大网箱3只,规格4米×7米×1.8米。3.网箱设置选择紧靠青通河的一口面积近80亩、水深2米以上的池塘,作为网箱设置水域,敞口浮动式设置,以毛竹框架作浮子…  相似文献   

17.
松花江鲤鱼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鱼肉保鲜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纸层析法对松花江鲤鱼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鱼肉保鲜时间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室温20℃下,鲤鱼肌肉存放3小时左右,肌苷酸含量达到了最高值为6.326±0.12μmol/g,保鲜时间为9小时。冷冻-18℃下,鲤鱼肌肉存放10天,肌苷酸含量达到了峰值为5.931±0.13μmol/g,保鲜时间为20天。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绒螯蟹配饵中适宜动植物蛋白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常规饲料原料为基础配制全价配合饲料,考察河蟹饲料中适宜的动植物蛋白比,为应用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从上海市购买当年蟹种180只,体重范围为4.8~5.5克,平均体重为(5.2±0.1)克,背宽为1.8~2.2厘米。河蟹饲养于0.65米×0.5米×0.35米水族箱中,有效水体0.0585米3。养殖用水为充分曝气后的自来水,内置砖块、竹筒等遮蔽物,供河蟹藏匿,并搭设投食台。以鱼粉作为动物蛋白源,豆粕、菜粕、棉粕作为植物蛋白源,固定菜粕、棉粕的用…  相似文献   

19.
复合酶制剂在鱼虾营养中的应用(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1998,(12):34-34
五、复合酶制剂在甲鱼和鲤鱼养殖中的效果1.复合酶制剂对甲鱼的养殖效果复合酶制剂中α一淀粉酶活力为115活力单位/g;糖化酶3517活力单位/g;中性蛋白酶2149活力单位/g;酸性蛋白酶2792活力单位/g。在稚鳖饲料中加入0.2%复合酶、观察其生长效果。对照组以1997年8月签发  相似文献   

20.
嗜水气单胞菌苗免疫接种试验表明,室温30℃时,试验鱼注射接种1.8~2.7×108个/尾的灭活菌苗,8-10天后即产生较强的免疫力,注射接种1%一1‰的灭活组织苗0.2-0.3ml/尾,6-8天后即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两者的保护力均达92%以上,浸泡相当于1.8×106个/ml的脂多糖粗提物(LPS),10—12天后产生的保护力可达70%左右。不同温度的接种试验表明,水温30℃时接种比15℃时接种,免疫力的形成早4—7天。大池试验表明,灭活苗苗接种鱼的免疫时效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