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7,(12):76-76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及精养技术的发展,池塘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也趋增多,有机污染物分解需大量消耗溶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等。随着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严重的甚至产生中毒死亡。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浓度直接相关,如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条件之一是水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亚硝酸盐的产生过程及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5,(9):79-79
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水体的负载大都达到或超过饱和程度,进而使水体的理化条件不断恶化,水体的氨氮、亚硝态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养殖鱼类容易生病甚至中毒死亡,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一、亚硝酸盐的产生过程亚硝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逐渐由传统的池塘养殖转向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导致养殖尾水排放量增加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研究表明,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致使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氮和磷有机物、等污染物含量升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1])。其中亚硝酸盐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将亚  相似文献   

4.
在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养殖水环境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在日常生产中要认真做好水质监测工作,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所谓水质监测是指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监视和测定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其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集约化养殖的推广和发展,对虾养殖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由于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配合饲料的大量使用及对虾排泄物的积累,导致了水体中无机氮等环境胁迫因子的大量积累,严重影响了对虾的生长和繁殖。在对虾养殖水体中,无机氮主要包括氨氮(NH_3~-N)、亚硝酸盐氮(NO_2~-N)和硝酸盐氮(NO_3~-N)。一般认为,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对虾有毒害作用而硝酸盐氮无毒害作用。其中,氨在水体中主要有2种形式:离子氨(NH_4~+)和非离子氨  相似文献   

6.
<正>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残饵、动植物尸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被池塘中的微生物菌分解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氨氮;②当养殖水体中氧气不足时,水体发生反硝化反应,亚硝酸盐、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而产生氨氮;③鱼类可通  相似文献   

7.
7月份,全国气温、水温继续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水生动物摄食代谢旺盛,残饵、粪便等极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浓度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水体溶解氧含量低,影响水体环境。同时7月也是雷雨多发季节,南部沿海进入台风期,养殖水质、底质较不稳定,水产养殖进入病害高发期,做好防控工作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7月份,全国气温、水温继续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水生动物摄食代谢旺盛,残饵、粪便等极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浓度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水体溶解氧含量低,影响水体环境.同时7月也是雷雨多发季节,南部沿海进入台风期,养殖水质、底质较不稳定,水产养殖进入病害高发期,做好防控工作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9.
养殖水体氨氮积累危害与生物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包括氮、碳、磷、硫四种主要物质,而后三者形成的产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对鱼类的影响程度不是太大,当氮以分子氨态或亚硝酸盐氮态存在时,却会对水生动物产生很强的神经性毒害.当前以强饲为特征的集约养殖方式加大了水体有机氮物质分解转化的负荷,微生物分解环节严重受阻,从而成为水体系统循环过程的制约瓶颈,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引发出诸多病害、药残、食品隐患等问题.水体系统的氨氮循环及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的七八月,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高,常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困扰,严重时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一、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形成水体中的硝酸盐还原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大量繁殖,将池塘中的残饵、动物粪便等有机物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水体环境中硝酸盐的含量和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力。在水体氮循环中,氨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  相似文献   

11.
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是衡量养殖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随着人工配合饵料的投喂以及鱼、虾代谢产物的积累,往往导致氮在养殖水体中大量积累,而不同形态的氮又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主要是通过鱼类呼吸作用从鳃部进入血液,  相似文献   

12.
<正>微电解水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的应用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其核心是微电池,微电池是由铁、碳、二氧化硅、二氧化锰、锌等材料复合改性而成,利用原电池的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得水体中低价位的氨态氮、亚硝态氮氧化为高价位的硝酸态氮,为浮游植物所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大幅度降低,碳、氮达到一定平衡,从而加快养殖水体物质循环,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的累积,促使水体成为有益于微生物、鱼类生长和繁殖的"活  相似文献   

13.
池塘养殖中沉积的有机污染物(如:残渣剩饵、粪肥等),在水体溶氧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大量产生氨氮等有害物质,恶化水质,诱发疾病.研究认为氨氮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对鱼容易致死的浓度在0.2~2.0mg/L开始,一般认为2.5mg/L的氨氮在pH值为7.4~8.5之间对鱼有毒,主要是体内中毒.……  相似文献   

14.
<正>养殖水质的好坏,主要看以下几个水质指标: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pH值、化学耗氧量、硫化氢等七个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如何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的转化,以确保养殖水质维持良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养殖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先转为氨态氮,再转为亚硝态氮,最后为硝态氮。转化过程中,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需要的时间不长,从氨态氮到亚硝酸盐的时间较短,但亚硝酸盐的转化时间比较长,这是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席文秋  刘谞  孙娜  郑岩  杨占全  马佳 《当代水产》2021,(4):76-77,79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从传统的养殖模式逐渐向集约化、工厂化模式转变,高密度、低污染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已逐步成为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该模式以人工投饵为主,加之养殖密度高、投饵量大,养殖过程中易产生并积累大量的残饵、粪便和生物残体等物质,水体中氮素含量超标,并积累了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最终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目前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自动监测控制等高新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其在大幅度提高产量、推动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对自身所依赖的水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水体的负载达到或超过饱和程度,进而使水体的理化条件不断恶化,水体的氨氮、亚硝态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养殖品种容易生病甚至中毒死亡,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系统中常见的污染物,也是影响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超标会造成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等水生动物中毒甚至死亡。本文论述了亚硝酸盐的产生机理、毒性与危害以及治理方法等,以期为安全有效地降解亚硝酸盐、提高水产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修复生态环境的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核心问题是水体的氮、磷富集,目前尚无有效的工程治理方法,本研究通过有机水产养殖减轻水体的氮、磷污染。结果表明,有机水产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水体的COD、无机氮和无机磷的浓度,有机海水养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效果较有机淡水养殖更明显;有机养殖方式下严格而系统的管理措施及饵料质量的控制可能是减少氮、磷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硝化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珏 《水产科技情报》2004,31(3):130-134
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产物,对生物体有毒,亚硝酸盐还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如何降解这两种物质,是水产科技工作者一直所关注的研究课题.硝化细菌是一类具有硝化作用的自养菌,包括硝化菌和亚硝化菌两个生理菌群,其主要特性是生长速率低,具有好氧性、依附性和产酸性等,可通过NH4+·NO2-·NO3-这一过程将NH4+转化为NO3-,从而降低水中氨氮及亚硝酸氮的含量.因此,它对水产养殖业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忙友 《水产养殖》2012,33(10):55-55
氨氮和亚硝酸盐是养殖水体最常见隐形杀手.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经常伴随在养殖的全过程,给养殖动物造成诸多不良后果. 1 产生过程 氨氮和亚硝酸盐是由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水体施肥、动植物尸体、淤泥中的有机质等厌氧分解转化而来. 亚硝酸盐是氨氮在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参与下转化而成,一旦水体溶氧不足,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数量不足等,正常的硝化作用受阻,亚硝酸盐的生产机制就会加强,并在水体内大量积累,形成潜在危害.可以说,水体中的含氮物质是生产亚硝酸盐的原料,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则是加工厂,水体缺氧或微缺氧是产生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