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巨藻 Macrocystis pyrifera 配子体实验是在光强3,000勒下进行,以每日光照时间分为4、8、10、14、18和24小时等6组,孢子体实验以光照强度分为500、2,000、3,000勒3组。水温均为10~12℃。所得结果: 1.在光强3,000勒下,光照时间对巨藻胚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形成的影响不大,每日光照8~14小时是雌配子体生长的适宜光照时间,雄配子体为8~24小时。每日光照8~14小时是巨藻配子体发育的适宜光照时间,每日光照10小时为最佳光照。雄配子体发育的适宜光时为每日光照8~24小时。2.巨藻幼孢子体所需要的光照时间,随光强的减弱而相应地延长。幼孢子体生长在3,000勒下,以每口光照8~12小时为宜,10小时为最适光照。在2,000勒下,每日光照略短于16小时为宜。500勒下,以光照20小时为最适光照。过短的光照限制了幼体的生长,光照过长引起严重白化死亡。3.首次发现巨藻幼孢子体在光强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下,其长宽生长速度大大超过生长在光强3,000勒,每日光照10小时的藻体。据此认为,对巨藻幼孢子体培养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选用低光强长光照为宜,以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最好。  相似文献   

2.
1978年8月28日,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圣托马斯(Santo Tomas)藻场,采到成熟的巨藻孢子叶数十片,另有幼藻48棵。将孢子叶和幼藻运到恩塞纳达(Ensenada),并在当天晚上采孢子,获得一批胚孢子和配子体。将其中30棵幼藻和配子体,分两批用低温水运的方法,从恩塞纳达启运,分别经9天与8天运到青岛,幼藻和配子体全部成活。运抵青岛后,将幼藻移植在浮筏上和海底浮绳上培养至1979年的7月,体长达11米以上。配子体置于室内培养,培养液用消毒、过滤后的海水,并添加营养盐:N 4 ppm,P 0.4 ppm,Fe 0.04 ppm以及一些海泥浸出液。培养水温为7—13℃。培养用海水每隔3天更换一次。光照强度为500—2000米烛,以8L/16D 为一光照周期。配子体于室内培养13天,配子体性细胞成熟,71天后,幼孢子体个体长度一般为0.1—0.5厘米,大者1.0厘米。将这些幼孢子体移到海上用浮筏培育。在浮筏上培育60天后,藻体长度已达10厘米左右。在直径0.5厘米、长度12米的红棕绳上,共培育出巨藻幼苗10万余棵。  相似文献   

3.
在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的生活史中,配子体阶段的时间很短,如条件适宜只在几周内度过,而孢子体阶段是巨藻生命中最长的阶段,可达4~8年。在育苗过程中(2~3个月),幼孢子体的培养,约占育苗期的3/4。要获得个体较大的优质幼苗,掌握巨藻幼孢子体生长的适宜条件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巨藻的经济价值较高,国外对巨藻的研究较早,但到60年代才陆续进行培养幼体的研究。1978年巨藻配子体自墨西哥引进我国后,短期内发育为孢子体。  相似文献   

4.
巨藻保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采孢子后,将配子体培育至雌雄可辨时进行雌雄分离并培养成配子体绒球。用组织捣碎机将绒球打碎,每个绒球可打碎成数百上千段小枝,每个小枝段都含有相同遗传物质并在短时间内又可繁殖生成新绒球,配子体绒球在低温弱光下可长年保存。将雌雄绒球混合打碎,约15天可长出小孢子体。2.将附有前期配子体的棕帘育苗器置于冰箱黑暗中,6~10℃下保存52天后,移至室内光下培养三个半月,然后挂养到海上,均能正常生长。3.1~2毫米的部分巨藻幼孢子体在黑暗低温(4~9℃)下可成活3个月以上。还观察到在上述条件下少量配子体可成活10个月。  相似文献   

5.
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俗称黄鱼。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及东海,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该鱼适应性、抗病力较强,在我国北方沿海可自然越冬,是增养殖的品种之一。一、养殖区选择1.水质条件以水质清澈、风浪较小、无污染的内湾为宜。在大潮流速0.12~0.31米/秒的养殖海区鱼生长良好。2.海区水温该鱼为冷水性鱼类。据观察适宜生长水温9~22℃,在表层水温0.3~29.6℃的海区鱼生存正常。3.水深条件该鱼常年栖息于水深四五十米以内的近海,养殖鱼则在水深4…  相似文献   

6.
牙鲆为冷水、底栖肉食性鱼类,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适合网箱养殖。一、海区的选择牙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适温范围广,其耐温范围为2~27℃,适宜生长水温12~25℃。是广盐性鱼类,最适盐度17‰~32‰。适宜在风浪较小、水流通畅、溶氧充足、不易发生赤潮的内湾养殖,水深保持7米以上,冬季水温高于2℃或夏季水温不超过27℃为宜。水温12~25℃的时间不应少于6~8个月。二、网箱制作与安放网箱规格有多种,常用为方形,边长在4~8米之间,高度3米左右。侧网网目随鱼体大小变换,一般为…  相似文献   

7.
黑鱼君在我国黄、渤海及东海水域为常见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贵海产鱼。该鱼抗病力强,生长较快,在我国北方沿海可自然越冬,是增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一、海区选择1.水质条件以水质清洁、风浪较小、无污染的内湾为宜。在大潮流速为12~31厘米/秒的海区鱼生长良好。海区流速过小,影响箱内水体交换,短时间内网箱就被杂藻、贝类等附着物附满。海区流速过大,虽然箱内水体可得到充分交换,但饵料流失大,鱼体消耗能量大,影响其生长。2.海区水温据观察适宜生长水温为12~33℃,在水温0.6~2…  相似文献   

8.
一、网箱的设置1.海区的选择海区流速一般在1米/秒以内,流向平直且稳定,避免设置在有洄旋流的海区。在低潮时,箱底距离海底应有1.5米以上距离,全年海区的表层水温在7~30℃,盐度在12~32,透明度在0.2~3.0米间。2.网箱规格的选择目前培育大黄鱼鱼种的网箱均为浮动式网箱,即把网箱悬挂在10个5米×5米框位的木质框架上。规格为4~5厘米的鱼种一般使用目长5~8毫米的无结节网片,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裙带菜海上育苗产生的附着物问题,风浪对筏子的安全影响以及其他技术问题,因而提出了裙带菜育苗与海带相同的方向,以室内培育比较适宜,同时阐明了在室温条件下培育的原因。 实践的结果表明:1.室内水池育苗在每天的最大光强900~1000米烛,水温不超过海上温度,以过滤海水进行培养,裙带菜的配子体可以安全渡夏,秋后可以达到肉眼可见程度的幼苗,而基本不受附着物的危害;2.在水池环境育苗,竹皮比棕绳的育苗效果好,所以竹皮是裙带菜育苗的适宜生长基质;3.水池育苗的幼苗发生稠密,个体大,比海上育苗的幼苗发生量高20~128%。 我们对这一新的育苗法讨论了它的问题,并且认为:1.裙带菜的配子体有耐高温的性能,已为国内外的研究所证实,配子体于室内条件可以发育,也为斋藤报道过,因此配子体在水池渡夏并能培育出幼苗是可靠的。2.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幼苗可以满足养殖嫩菜或成菜的要求,所以是一种有效的育苗方法。3.水池育苗比海上育苗安全,劳动条件好;比低温育苗成本低。由于水池育苗形式符合海藻培养业的专门经营;又因其技术简易又适于小型分散经营,这种育苗法比海上育苗和低温育苗在我国北方沿海更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巨藻幼苗发育及生理生态适应性规律,以巨藻配子体为材料,研究光照周期(10 L∶14 D、12 L∶12 D、14 L∶10 D、16 L∶8 D)对配子体采苗的影响;以光照强度、温度、营养盐浓度3种环境因子设置单因素实验,研究其对巨藻幼苗(0.5~1 cm)的表观光合速率(Pn)、暗呼吸速率(Rd)及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的影响,并进行上述3因素对RGR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1)10 d后显微观察发现,长光照周期(14 L∶10 D、16 L∶8 D)下采苗效果较好,配子体大量发育为孢子体。(2)光强为70μmol/(m2·s)、温度为13℃和氮营养盐浓度为2 mg/L(N/P=10∶1,下同)的条件下幼苗的RGR较大,表观光合速率较强。90μmol/(m2·s)光强组的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其RGR显著小于其他实验组。10℃组的RGR显著小于13℃(P0.05)。氮营养盐浓度上升到8 mg/L,RGR显著降低。(3)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幼苗的表观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0.2 mg/L组的Pn显著小于6 mg/L、8 mg/L组,且Rd与其他组差异性显著(P0.05)。(4)相同光强下,温度升高,Pn随之降低,在40~80μmol/(m2·s),10℃、13℃组与16℃、19℃组的Pn差异性显著。经正交实验验证,适宜巨藻幼苗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40~70μmol/(m2·s)、温度13℃、氮营养盐浓度2 mg/L。  相似文献   

11.
水温对倒刺鲃仔鱼发育生长及饥饿致死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人工催产、干法人工授精的受精卵在25.0~27.2 ℃条件下孵化的正常初孵仔鱼为对象,参照倒刺鲃繁殖期的水温状况,观察比较了不同水温条件(23 ℃、25 ℃、27 ℃、29 ℃、31 ℃)对仔鱼发育进程、生长、存活和饥饿致死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对倒刺鲃仔鱼的发育进程、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仔鱼发育的适宜水温和最适水温范围分别为25~31 ℃和27~29 ℃;水温23~31 ℃时,倒刺鲃仔鱼的饥饿半致死时间为21.0~12.8 d,仔鱼50%、100%饥饿致死时间与水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对倒刺鲃苗种培育生产的适宜时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原产非洲大陆及中东地区太平洋沿岸淡成水海区,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底层杂食性鱼类,很贪食,有时会吞食幼鱼。罗非鱼能在9~37℃的自然条件下生存,适宜生长水温为20~35℃,最适宜水温为25~32℃。  相似文献   

13.
1.在巨藻生长发育过程中,依附着器的变化,可划分为卵囊附着期、假根毛附着期、吸附盘附着期和假根附着期四个时期。2.假根毛的各生长阶段形态不同,在生长后期的部分假根毛顶端产生叉状分枝。3.大于1毫米的幼藻,假根毛的数量随光强的提高而增加。有趣的是生长在尼龙丝上、位于弱光下的幼藻,它们的假根毛通常螺旋状缠绕在尼龙丝上。4.幼藻的早期假根与成藻假根一样,有明显的背光性。5.10~15℃的水温,是早期假根产生的最佳范围。6.在巨藻幼苗的生产中,除掌握适当的采孢子密度和适宜光照、温度外,选择适当的附着基,经常保持育苗器的清洁,让幼藻各阶段的附着器,都能直接接触育苗器,是避免脱苗保持苗全苗旺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1.在水温10~13℃,光照强度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的条件下,巨藻配子体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于2000勒、每日光照16小时和3000勒、每日光照8小时组。 2.巨藻幼体从低光强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的培养条件下,大幅度地调至光强2000勒、每日光照16小时和光强3000勒、每日光照8小时下,除了幼藻体长和早期附着器的生长速度减慢外,对幼藻叶片色泽、健康和早期附着器均无损伤。 3.在幼藻培养过程中,大幅度地调整光照强度时,必需给予培养光强下的最佳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栉孔扇贝在秦皇岛海区夏季大批死亡的原因,在近两年来的工作基础上,1982年我们在室内外进行了(八)组对比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东姜庄养殖区的扇贝死亡与该海区夏季水温偏高和养殖方法有密切关系,与水的混浊度无关。海区试验历时106天,从观侧的结果看:(1) 不同养殖密度扇贝的存活率有所不同,挤塑网笼的养殖密度以120个/笼以下为宜。(2) 不同规格的扇贝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小个体扇贝的存活率比大个体高。(3) 底层扇贝生存率较其它水层高。(4) 孔径1厘米的小网目网笼中的扇贝存活率较孔径2—3厘米的为高。(5) 开放式的粘贴养存活率可达100%,而封闭式笼养又因养殖器材不同而有差异,以挤塑网笼养殖存活率最低。(6)自然海区笼养的扇贝,当水温升至25℃以上,体弱个体开始死亡,随温度上升死亡速度加快,水温下降至25℃—23℃死亡速度减慢,23℃以下扇贝恢复正常。开放式养殖的扇贝,能适应较高水温,在旬平均水温26.9℃的条件下,生长正常。(7) 在室内人为条件下,水温升至26℃时第16天开始死亡,随温度上升死亡速度增快,水温27℃时半数死亡量时间为25天,28℃时半数死亡量时间为18.5天,31℃时半数死亡量时间仅2.5天。(8) 扇贝在混浊度180克/m~3的条件下,饲养14天生活正常。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东姜庄沿海贻贝的繁殖规律:一年有二次性腺成熟和产卵。第一次在春季水温升到8℃以上开始产卵,到水温20℃结束,时间在4月中旬~5月下旬。第二次在水温下降到19℃以后开始,时间在10月份以后,这次产卵数量少。附苗期水温13℃~24℃之间,时间是5月中旬到7月上旬。附苗盛期在水温14℃~18℃之间。时间是5月下旬~6月上旬,但随每年春季水温的不同,附着时间会提前或推迟。附苗水层以表层附苗最多,个体最大。靠近养殖区和迥流海区附苗量最大。贻贝的附苗绳可选用稻草绳,它来源广,成本低,附苗数量能满足生产需要。投放时间应在附着期以前。采苗器形式,目前以苗绳垂挂为好,在采苗期间,浮筏注意不能下沉。  相似文献   

17.
海水深水网箱常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养殖海区的选择选择20米等深线以内的半开放海区(至少有一到二处自然屏障物),泥沙质底较平坦海区,潮流通畅,流速在50~100厘米/秒;表层水温8~28℃,最适水温20~26℃;pH7.8~8.6;透明度0.3米以上,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主要水质指标不超过鱼类养殖要求的安全浓度及国家海区水质标准。二、网箱海区布局网箱设置面积不宜超过养殖海区面积的10%。网箱布局应与流向相适应,可使潮流通畅。为了便于操作管理,可以两组并列排列,组与组间距80~100米,中间可设管理通道。列与列之间应在50米以…  相似文献   

18.
<正>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原产非洲大陆及中东地区太平洋沿岸淡咸水海区,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底层杂食性鱼类,很贪食,有时会吞食幼鱼。罗非鱼能在9~37℃的自然条件下生存,适宜生长水温为20~35℃,最适宜水温为25~32℃。目前罗非鱼的养殖方式主要有池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作者在辽东半岛成功进行了裙带菜室内常温全人工育苗大规模生产试验,并全程进行了光照强度、温度和配子体发育相关性的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双高光期(≥50μmolphotons/m2·s)调控配子体的生长和发育可达到理想效果。从采苗至度夏前,采用高光照使配子体充分完成营养生长;从度夏结束至幼苗出库前,同样采用高光照,使配子体快速发育形成孢子体并迅速生长。现场观察表明,只要光照强度逾越了诱导发育的阈值,裙带菜配子体在24℃仍然能够正常发育并形成孢子体;幼孢子体能够耐受24~26℃的高温,但是最适生长温度为20~22℃;孢子体越小,耐受高温能力越强。在24~26℃的高温条件下,幼孢子体生长缓慢,较大个体会出现尖端溃烂缺失的现象。在整个育苗过程中,根据温度变化和配子体的显微观察结果因地制宜地对光线进行实时调整。出库前培育的苗帘在幼苗密度、大小和健康方面均达到商业化栽培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14年—2016年,当海带养殖区水温降至19℃时,将海带"奔牛"品系的幼苗移植到荣成养鱼池湾海域,采用垂挂式养殖方式暂养,定期调整水层和摆洗幼苗,采用挂袋施肥的方式施加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肥。约11月中旬,在海带苗种长至12~15 cm时开始分苗,此后在Ⅰ类海带养殖区,按照大单架平养的养殖方式进行正常养殖。自1月中旬起,每隔半个月对其叶长、叶宽进行测量,计算绝对生长速率,同时记录养殖海区的水温和透明度。连续3年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透明度最低值出现在水温约6℃,但在同样温度下,透明度不同。海带叶长最大时水温为11~14℃,叶宽最大时水温为13~15℃,比海带叶长最大的温度高1~2℃,海带叶宽生长速率最大时水温为6.5~8.0℃。海带叶长和叶宽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海带由薄嫩期到收获期期间,叶长、叶宽比值为5.4~9.0,在收获期的比值则为6.8~8.7,但相同比值出现的温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