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配制总蛋白量为35%,以进口鱼粉作动物蛋白源,豆粕为植物蛋白源,添加少量菜粕,棉仁粕及必需的复合维生素,无机混合盐组成不同动,植物蛋白比的饲料,采用体重1.43-1.48g的仔蟹,饲养119d。结果表明,配合饲料中动物蛋白占饲料中总蛋白的30%,动,植物蛋白比为1;2.3,幼蟹的生长处于最优水平,组间差异显著,且性早熟比例明显低于动物蛋白含量高的饲料。因而认为河蟹蟹种阶段不宜投喂动物蛋白含量过高的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添加麦饭石均能不同程度促进罗非鱼生长,尤以添加麦饭石烧结球饱和溶液的效果最为明显,其增重率、生长比速较对照饲料分别提高了54.9%、41.0%。饲料系数降低了23.7%。其次为添加了2%麦饭石烧结球粉的饲料。增重率、生长比速较对照饲料分别提高了38.9%、29.5%,而饲料系数降低了18.2%。饲料中过量添加无机盐后显著降低了体脂含量,但同时再添加麦饭石后,则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弄清外源性促生长剂对促进河蟹生长的效果,将100×10~(-6)甲基睾丸酮、1%沸石粉、1‰中草药粉以及1‰两种市售虾蟹脱壳促生长剂加入基础饲料中,制成5种试验饲料,喂养每只为12g的幼蟹21天。结果:添加甲基睾丸酮和沸石粉组,幼蟹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添加中草药及2种市售脱壳促生长剂组幼蟹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河蟹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分析了这种结果的原因,认为不应当盲目地在幼蟹配合饲料中添加外源性蜕壳激素。  相似文献   

4.
设计4个不同密度组和以动、植物性饲料饲喂的2个组,在20.8-30.4℃自然水温下饲养119d。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蟹种的个体生长率随放养密度的递增而下降,组间差异极为显著,性早熟比例与密度递增组产差异不明显;单一饲料,即植物呈动物性饲料,地生长发育不利,对降低性早熟比率早。每千平方米放养0.9kg大眼幼体有利于控制河解性早熟。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银鲫促生长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饲料中分别添加1%的党参、黄芪、黄芩、刺五加、大蒜、黄连、螺旋藻,对银鲫均有促生长的作用,其中以螺旋藻组生长最快,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11.55%(P<0.01),饲料系数比对照组下降了11.48%。增重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还有党参组、大蒜组、黄芪和刺五加组,分别提高了10.18%、7.99%、7.36%和7.29%,黄连和黄芩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04%、2.00%,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阿散酸,添加量为每公斤饲料60、80、100mg,试验结果表明:各添加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与对照组比有显著的提高,添加量以80mg/kg组为最佳,增重率、饲料效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96%、11.24%。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25±2)℃下,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硬葡聚糖(0.2%,G1组;0.4%,G2组)绿原酸(0.04%,G3组;0.08%,G4组)和金丝桃素(0.066%,G5组;0.132%,G6组),连续投喂放在1.0m×0.5m×1.0m网箱内、体质量11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35d,以未添加者为对照组,探讨三种添加剂对草鱼幼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添加济对草鱼幼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影响不显著,当饲料中添加0.08%的绿原酸时,草鱼幼鱼末体质量和肝体比显著增加(P〈0.05);三种添加剂都可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以添加0.08%的绿原酸效果最好,添加剂各组间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0.132%金丝桃素组的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它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饲料中添加0.2%硬葡聚糖可显著提高草鱼幼鱼血清溶菌酶含量(P〈0.05);三种添加剂对草鱼幼鱼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在月鳢配合饲料中添加螺旋藻粉进行养殖试验,2%添加组与对照组和3%添加组比较,个体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48.5%和40.5%,饲料系数分别降低26.7%和24.5%,差异显著;3%添加组仅比对照组个体增重提高5.7%,饲料系数降低2.8%,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龄河蟹性早熟现象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咸淡水池塘中放养河蟹仔蟹(豆蟹),当年秋冬季就有相当多的个体性早熟。一龄蟹中性早熟个体的比例与池水盐度的高低有关,在3.7‰~5.5‰盐度的池塘中,性早熟个体的比例为62.4%,而在3.0‰~4.2‰盐度的池塘中,性早熟个体的比例为33.0%。性早熟一龄蟹到第二年4月份开始陆续死亡,至6月份死亡率达80%以上。因此,河蟹幼蟹不宜在咸淡水池塘中培育  相似文献   

10.
本次试验选用300只1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随机分成3组,2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试验1组的日粮中添加0.2%的加酶益生素,试验2组的日粮中添加40ppm的土霉素,以探讨在肉鸭日粮中添加入加酶益生素和土霉素对其生长、死亡率、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的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加酶益生素组比对照组在促进肉鸭增重、提高饲料报酬方面差异显著(P<0.05)。而添加加酶益生素地和土霉素组间在生长,死亡率、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鳗鱼饲料添加稀土甲壳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国产鳗鱼饲料中添加稀土甲壳素,可使僵鳗在20天内生长复苏和体色好转,日增长率比对照组提高3.25至4.60倍。正常鳗种摄食稀土甲壳素后,可起到增强体质,促进生长的作用,日增长率比对照组提高22.5-29.0%。在国产饲料中添加1-1.5%的稀土甲壳质,饲料系数在僵鳗可降低69.28%,正常鳗种可降低26.47%,基本上可以取代进口饲料。  相似文献   

12.
酸化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体重为5.35±0.02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O.niloticus ♀)幼鱼480尾,随机分配在16个水族箱中,设计4个处理组,分别添加不同梯度水平的酸化剂(0%、0.1%、0.2%和0.3%),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通过8周的生长试验,来评价酸化剂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3%的酸化剂显著促进了罗非鱼的生长(P〈0.05),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也有一定的改善;不同水平的酸化剂不影响鱼体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等营养指标;除0.3%组脏体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各试验组鱼体的肝体比、脂体比和血液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饲料中添加0.3%的酸化剂可显著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提高饲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作为罗非鱼饲料添加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研究壳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把0.25%,0.5%,1.0%,2.0%剂量的壳聚糖(Chitosan)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养尼罗罗非鱼种。3个月后测定各实验组的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统计分析发现,0.5%壳聚糖剂量组的饲料系数比对照组的饲料系数下降11.63%,下降幅度最为显著;1.0%,2.0%组的饲料系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0.25%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实验组的蛋白效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壳聚糖作为罗非鱼添加剂是有明显效果的。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30%、40%的玉米干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ried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DGS0、DDGS10、DDGS20、DDGS30 和DDGS40),饲喂初始体重为(9.69±0.28)g的刺参56 d,研究玉米DDGS作为替代蛋白源对其生长、体成分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玉米DDGS添加水平的升高,刺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略有下降,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实验组刺参体壁指数、肠道指数、肠长比以及体壁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不受玉米DDGS添加的影响(P>0.05).体腔液中溶菌酶的活性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其中,DDGS20和DDGS40组显著高于DDGS0和DDGS 10组(P<0.05),DDGS30组与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DDGS20组达到最大值,其中,DDGS20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DGS40组显著高于DDGS0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酚氧化酶的活性随着DDGS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添加组均显著高于DDGS0组(P<0.05),DDGS40组显著高于DDGS 10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玉米DDGS对体腔液中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0-40%的玉米DDGS均不影响刺参的生长和体壁成分,且添加20%-40%的玉米DDGS能提高刺参体腔液中免疫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4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L)、高直链玉米淀粉(Z)、小麦淀粉(X)和木薯淀粉(M),分别以5%和10%的添加量配制了8种等氮和等能(CP 48%,GE 18.5 MJ/kg)的饲料(L5、L10、Z5、Z10、X5、X10、M5和M10)。用上述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23.46±0.19)g的大口黑鲈45 d,以评定大口黑鲈饲料的适宜淀粉源及添加水平。结果显示,饲料中淀粉的添加水平和淀粉源对大口黑鲈的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同一种淀粉的添加量从5%升至10%,L10、X10和M10组实验鱼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降低,但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升高,而Z5和Z10组间的上述指标的差异不显著;L10、X10和M10组的肝体比、脏体比和肝糖原含量均显著升高,但Z5和Z10组间的脏体比差异不显著;全鱼和肝的脂肪含量及肝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L10组的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Z10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及X10组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Z10组的血清补体活性显著降低;L5、Z5、X5和M5组的餐后3~12 h的血糖水平各自低于L10、Z10、X10和M10组。不同的淀粉源在相同的添加量的情况下,Z5组的淀粉表观消化率和肝体比显著地低于L5、X5和M5组,而脂肪沉积率显著高于L5、X5和M5组;M5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L5、Z5和X5组;Z10组的淀粉表观消化率、肝体比、脏体比和肝糖原含量显著低于L10、X10和M10组,而脂肪沉积率显著高于L10、X10和M10组;M10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L10、Z10和X10组。饲料中淀粉的添加水平和淀粉源对大口黑鲈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沉积率、肝体比、肝糖原含量、红细胞数、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血清补体活性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表明,饲料的淀粉源和水平对大口黑鲈的生长、体组成、血液学指标、餐后血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饲料中添加5%的蜡质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均无妨碍,但添加10%的淀粉水平唯有高直链玉米淀粉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影响河蟹早熟的5种因子,通过控制5种因子,使河蟹性早熟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分析探讨了影响河蟹性早熟的内、外因子。  相似文献   

17.
日粮中添加蜂花粉饲喂生长育肥猪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蜂花粉的3个试验组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依次为640.7±65g、690.4±74g、687.1±62g,对照组为601.5±71g,2组和3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1组与对照级差异显著(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4.4%、2.4%,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7%、13.6%和7.2%。  相似文献   

18.
两种投饲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扣蟹池塘养殖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扣蟹阶段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和豆粕、麸皮等传统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蟹种生长速度和养殖效果的影响,自2016年5月中旬开始,分别用配合饲料和豆粕、麸皮等传统饲料饲喂淡化后的河蟹大眼幼体,比较两种投饲模式下蟹种的生长情况和养殖效益。试验结果:(1)在整个养殖期间配合饲料组的蟹种平均规格高于传统饲料组,体质量增长率也普遍高于传统饲料组;(2)配合饲料组1龄性早熟个体的亩产(15亩=1 hm~2,下同)及其占总产量的比例均显著低于传统饲料组(P0.05),而两个饲料组中1龄性早熟个体的平均规格差异较小,均为21 g左右;(3)配合饲料组蟹种的产量以及大规格蟹种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组(P0.05),而成活率稍低于传统饲料组;(4)配合饲料组蟹种的最终规格主要集中于3~6 g(42.61%)和6~9 g(24.57%)这两个体质量范围内,而传统饲料组蟹种的规格主要集中于3 g(33.00%)和3~6 g(44.81%)这两个体质量范围内;(5)由于在平均规格、最终产量和销售价格上的优势,配合饲料组的最终净利润和投入产出比均明显高于传统饲料组。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饲料,配合饲料可以提高蟹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故在扣蟹养殖中应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动植物蛋白含量对鲂鱼种生长及鱼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试验使用鱼粉、花生饼、菜籽粕、小麦等原料,分别配制动植物蛋白比为1:7.8、1:3.5、1:2.0、1:1.3的四种饲料,在室内水族箱中饲养朗鱼种。结果表明,在饲料蛋白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饲料中动物蛋白水平的提高,生长比速上升,饲料系数下降,但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高于1:7.8的其他三组,生长比速、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比和蛋白质生产率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鱼粉含量与鱼体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回归公式为Y=56.11—0.108x,r=-0.7996。鱼体中干物质及粗脂肪含量随饲料中鱼粉含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影响河蟹蜕壳生长及致死原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基文 《内陆水产》2001,26(10):35-35
1原因分析1.1缺乏钙、磷等无机盐类河蟹甲壳中的钙、磷等物质,主要通过吸收水和饵料中的钙、磷等而来。若水和饵料中钙、磷等无机盐类缺乏,则河蟹甲壳薄而脆,四肢极易残缺。河蟹不能正常蜕壳而死亡。1.2蟹种性早熟河蟹之所以能正常蜕壳生长,其主要生理机制之一,就是蜕壳期分泌蜕壳激素所致。2龄蟹及性早熟蟹,体内性腺激素分泌加强,蜕壳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并且此时体内渗透压增大,内、外渗透压不平衡,因此,淡水养殖中,放养2龄蟹及性早熟蟹种均在5月前后,第1次蜕壳期时大量死亡。1.3生物敌害河蟹蜕壳一般在午夜及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