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鱼类生殖力的研究是分析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是与补充群体的联系最为密切。此外,生殖力指标及其变动规律也是探讨鱼类种群特征的重要资料。 带鱼是我国最主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产量一直居于首位。但对其个体生殖力的研究还很少,仅在某些综合性的研究报告中有些零星记载,以此作为探索带鱼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的生物学基础资料是不够的。本文就东海近海所采集的部分带鱼卵巢标本,对它的个体生殖力的变动规律及特点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南沿海带鱼种群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带鱼Trichiurus haumela(Forskal)是我国最主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为帆船和机轮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近年来带鱼产量一直居于首位,有关方面迫切需要了解带鱼种群及其资源数量变动的规律。带鱼种群问题的研究既是渔业生产的重要课题,也是带鱼资源数量变动的基础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主要海洋底层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回顾了中国海洋主要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历史和科研成果,并重点叙述了带鱼、小黄鱼、大黄鱼和绿鳍马面鲀等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概述的内容包括地理种群及其产卵群体的鉴别和划分、生活史型的演变、种群和群体结构、种群数量变动、年龄组成和生长特性、摄食习性、性成熟周期、性腺成熟指数(GSI)、产卵群体生殖力、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路线、资源量和渔获量、各种作业渔船的调整及其捕捞力量的限制措施等,并展望了中国海洋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带鱼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产量在我国海洋鱼类中居于首位。因此,带鱼的摄食习性及季节变化的研究,对查明鱼类资源变动情况和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在黄海区历年收集的资料对带鱼摄食习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技术在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燕  刘海映 《水产科学》1996,15(2):25-28
计算机技术在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动上的应用赵燕,刘海映,马志强(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鱼类,种群数量变动数理统计方法是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资源评估和编制渔业预报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利用计...  相似文献   

6.
青鱼胚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奕佐 《水产学报》1964,1(1):39-59
鱼类种群的数量变动,往往决定于仔鱼和幼鱼的成活率,因此,研究经济鱼类仔鱼和幼鱼的形态-生态特点,即鱼类在胚后发育时期中与环境(主要是营养条件)的相互关系,无论对掌握鱼类生长生物学和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以及在渔业生产上,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鳝个体生殖力与第一批产卵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稻田水域中黄鳝个体生殖力及第一批产卵量的变动与雌亲体若干形态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就分批产卵鱼类个体生殖力的研究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孔祥雨  朱家立 《海洋渔业》1988,10(5):198-204
<正> 海洋鱼类资源是海洋捕捞生产的物质基础。以繁殖、生长和死亡三大环节调节其数量,繁殖是数量变动的重要一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都曾对岱巨洋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个体生殖力做过大量研究,并有专题报道。7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黄鱼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生殖力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此,我们于1982~1984年的5~6月,收集岱巨  相似文献   

9.
黄海鲱鱼的性成熟、生殖力和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的种群由于捕捞死亡和自然死亡等因素,使其资源量下降,而个体的性成熟、生殖和生长,又使其种群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补充和提高。因此,研究这些基本情况,不仅是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动必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所必需的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辽河鲇种群生殖调节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辽河流域鲇种群生殖适应性,即个体生殖力及其调节机制、生殖过程及其适应性。结果表明:鲇个体生殖力低于鲤科鱼类而与乌鳢和胡子鲇相近,卵质优于鲤科鱼类;鲇产卵期长,有利于亲鱼充分利产卵场和仔鱼利用铒料资源;产卵后卵巢内有大量的卵母细胞残留是对不稳定生殖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1.
东海带鱼生殖和补充特征的变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汉祥 《水产学报》2003,27(4):322-327
根据1986—2000年对东海和南黄海渔获带鱼的生物学基础调查,利用世代分析方法计算了东海带鱼的资源数量,分析了东海带鱼生殖和补充特征的变动状况,同时研究了环境与带鱼补充量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捕捞压力的增大,东海带鱼的最小成熟体长、产卵亲体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组成进一步缩小,个体繁殖力提高而卵径变小;实行伏季休渔后,东海带鱼的补充群体数量大幅度增加,单位亲体的补充量比伏休前增加45%~60%,证明了伏季休渔的生态效益;带鱼补充群体数量与亲体数量、海中温度、伏休时间成正比。目前东海带鱼的亲体数量仍显不足,应进一步减少对带鱼的捕捞强度。  相似文献   

12.
东海区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黄洪亮 《水产学报》2005,29(2):232-237
通过东海区拖网网囊网目对带鱼和小黄鱼的选择性试验,对拖网最适网囊网目尺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网囊网目45mm,小黄鱼和带鱼的逃逸率均较低,渔获中兼捕大量当年生经济幼鱼;2.网囊网目54mm,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尚小于其优势体长组范围,带鱼的50%,选择体长已部分进入其优势体长组范围;3.网囊网目65mm,选择体长范围与选择鱼种的优势体长组范围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东海区最理想的拖网网囊网目不小于60mm。  相似文献   

13.
东海带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利用2002年12月~2004年8月在东海中北部(27°~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带鱼渔获样品,共采集788ind,每月对带鱼矢耳石生长轮计测和带鱼样品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带鱼年龄与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东海群系带鱼呈现出较以往任何时期低龄化和生长加快的渔业生物学特征;体重与肛长的关系性别间无明显差异;该群系的生长其性别间无显著差异,雌雄合并估算的vonBertalanffy生长参数L∞=493.3mm,K=0.346/yr,t0=-0.387yr。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乌苏里白鲑的个体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和2014年的10–11月,在黑龙江抚远江段采集成熟度为IV期的雌性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nsis)133尾,鉴定年龄(A),测量叉长(L)、体重(W)、净体重(Wn)和卵巢重(Wo)等生物学指标。计算了绝对繁殖力(F)、叉长相对繁殖力(FL)、体重相对繁殖力(FW)、性成熟系数(GSI)和肥满度(K),并运用6种数学模型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了乌苏里白鲑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于统计繁殖力的样本由4+~8+龄5个年龄组组成,乌苏里白鲑F分布范围在1.161×104~5.921×104粒,平均为3.027×104粒;FL分布在307.13~1119.4 eggs/cm,平均为622.5 eggs/cm;FW分布在19.81~56.98 eggs/g,平均为34.62 eggs/g。F与叉长、体重和年龄拟合度最高的函数分别为幂函数、线性函数和抛物线,FL与叉长、体重和年龄分别为幂函数、幂函数和线性函数相关,而FW与叉长、体重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FW只与卵巢重和性成熟系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拟合度最高的方程均为幂函数。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乌苏里白鲑F与卵巢重、叉长和性成熟系数显著相关,而FL和FW均受卵巢重和性成熟系数的显著影响,从二者偏相关系数值来讲,卵巢重与个体繁殖力(F、FL、FW)之间的相关性均高于性成熟系数。  相似文献   

15.
海鳗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96 indⅢ期以上海鳗性腺样本,计算得到海鳗个体繁殖力的数据,分析了海鳗个体繁殖力与各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个体绝对繁殖力F变动范围为(5.3~384.8)×104egg;个体相对繁殖力FL变化范围为202~3847 egg/mm;FW变化范围为156~618 egg/g。通过对个体繁殖力与6个生物学指标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复合分析、综合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海鳗的个体繁殖力与总重、性腺重的关系最密切。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各生物学指标的综合作用,可以把生物学指标归纳成生长指标因子和性体指标因子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集东海区黄鳍马面 (Thamnaconushypargyreus) 7批样本共 56 0尾 ,南海区 4批样本共 330尾 ,用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判别函数以及等级聚类分析等数值分析方法 ,对其第二背鳍、臀鳍、左右胸鳍等计数性状和头长 /体长、头长 /体高、体高 /体长等量度性状进行检验和分析 ,并结合生态系方法对两海区的种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东海与南海的黄鳍马面为 2个种群 ,称之为东海种群和南海种群 ,并提出了东海种群资源的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勇  严利平  胡芬  程家骅 《海洋渔业》2005,27(2):133-138
本研究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30°~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鲐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777ind,通过对鲐鱼耳石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结果表明叉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所鉴定鲐鱼年龄组成为1~3龄鱼,共3个年龄序列,并补充20世纪80年代4~5龄鱼对鲐鱼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1993、451.3514和-1.20307;鲐鱼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7yr,拐点体重为450g,拐点叉长为320mm。比较分析东海群系鲐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在目前所能观察得到的鲐鱼年龄段内(1~3龄),东海区鲐鱼个体平均叉长比20世纪80年代的都要小;与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群系的相比,东海群系的平均叉长在鲐鱼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明显的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5年3月在钓鱼岛海域捕获的竹鱼产卵群体样品测定数据,对其主要生物学特征、主要产卵期和繁殖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钓鱼岛海域是春季东海南部竹鱼的主要产卵场,主要产卵期为3月中下旬。根据叉长和体重的频率分布图,可以看出该产卵群体主要有3个叉长优势组,其中以200~220mm和230~240mm叉长组为主,260~270mm叉长组个体极少;体重的组成特征与叉长组成基本一致。由于所取样品处于产卵后期,因此条件生长因子相对较小。个体绝对生殖力在12264~37629粒/尾,个体平均绝对生殖力为27844±10179粒/尾;单位长度生殖力范围为50~157粒/mm,平均值为121±42粒/mm;单位纯体重生殖力为82~238粒/g,平均值为202±68粒/g。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2009年2月,对东、黄海663尾黄鱼安鱼康的胃含物及其随发育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鱼安鱼康摄取的食物有120余种,主要食物类群为硬骨鱼类和长尾类,主要食物种类有小黄鱼、短鳄齿鱼、细条天竺鱼、发光鲷和带鱼。在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和东海南部3个区域,黄鱼安鱼康的摄食强度变化不显著,而食物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体长在45~650mm之间的6个体长组,黄鱼安鱼康的摄食强度变化也不显著,但食物组成差别较大,食物种类随黄鱼安鱼康体长的增加有显著的变化。食物多样性指数、食物种类和食物重量范围都随体长的增加而变化。其食物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将黄鱼安鱼康的6个体长组分为两组,一组体长小于250mm,另一组体长大于250mm。  相似文献   

20.
东海宽体舌鳎的个体生殖力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倪海儿 《水产学报》2000,24(4):318-323
对宽体舌鳎的个体生殖力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生殖力r、相对生殖力r/L、r/W均服从正态分布;个体生殖力r、r/L与全长、体高等各度量指标均呈幂函数关系,与体重、纯重等各称量指标均呈线性相关,而r/W除了与表明性腺成熟程度的指标(性腺重、成熟系数)线性相关外,与其它各体征指标均不相关;由典型相关分析得到r主要与鱼体的大小有关,而r/L则主要与鱼的体型有关;4龄前个体生殖力r、r/L都随着鱼的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r/W则不随鱼的年龄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