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苗种生产与虾苗价格走势。2001年南美白对虾在南海及东海南部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占养虾面积的60%-70%,虾苗价格高,育苗成活率高,苗场利润高。在高利益的驱使下,2001年下半年各地虾苗场蜂拥而上,仅广东湛江沿海虾苗场就发展到500多家,而且规模相当大。海南省也建起400多家虾苗场。不少投资者还到省内外大办虾苗场,2002年以来在南海沿海虾苗生产量供大于求,苗价猛跌。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通过肉眼观察、镜检,进行干露、饥饿、盐度突降、福尔马林等抗性试验,并采用病毒检测等方法,以期建立评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虾苗活力和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健康虾苗具有趋光性、集群性,体表光洁,肌肉透亮,肠胃食物充盈等特性。测试虾苗干露时间以15min为宜,健康虾苗干露后能立即恢复活力,而病弱虾苗多出现死亡、昏迷现象;虾苗的成活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福尔马林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降低,随盐度突降幅度增加而降低。健康虾苗能忍受100~200μL·L^-1福尔马林溶液30min,成活率近100%;在盐度20~30下虾苗的成活情况较好,而其在淡水中仅能存活1h。对虾苗进行病毒检测,可以避免养殖中因虾苗携带病毒而可能导致的病毒性疾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3.
首先选择技术水平高,规模大,信誉好,交通方便,距离较近的虾苗场:然后测量待售虾苗池水温、盐度、pH值,与待放苗池塘水质指标不能相差太大:最后随机抽样虾苗进行病毒检测,带病毒的虾苗不能要。优质的虾苗体长在0.8厘米左右,虾苗透明,体形肥壮,形态完整,体表光滑,全身无任何附着物;虾体无损伤和畸形,群体发育均匀整齐,虾体肌肉饱满,胃肠充盈食物,虾苗弹跳灵活,对外来刺激反应十分敏捷。具体鉴别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庄德 《科学养鱼》2006,(8):83-83
1如何选择优良南美白对虾种苗? 生产上判断苗种质量主要可以根据苗种应激试验的情况而定,其做法是:带冰块到虾苗场,用盆装上苗池水,水温约30℃左右,将冰块放入盆中,当水温降至4-5℃,用水瓢在虾苗池打上一瓢倒入网袋,连网袋和虾苗一起放入降温后的盆垦4~5秒,然后迅速提起网袋把虾苗放回虾苗池中。  相似文献   

5.
第三讲虾苗中间培育和成虾养殖的主要方式1虾苗中间培育虾苗中间培育是将体长O.8~Icm的虾苗放在较小池内密集培育20天左右,长成3cm左右大规格虾苗的过程。进行虾苗中间培育有如下优点:(1)便于虾苗管理和集中投饵;(2)虾苗体形大,适应环境和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放养后成活率高;(3)便于养成阶段精确计算投饵量,做到合理投喂;(4)延长养殖地内基础饵料的培养时间,减少虾在养殖地内的饲养时间,减轻养殖地的压力;(5)加速育苗池的周转,减轻虾苗在育苗池中的自相残杀;(6)调节二茬或多茬虾的养殖时间,使之合理衔接。中间…  相似文献   

6.
罗氏沼虾育苗中的水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罗氏沼虾养殖业发展很快,新会、斗门、肇庆和中山等几个县市已形成连片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由于养殖面积不断增加,虾苗要求量大,省内虽然建立了不少虾苗场,但由于育苗技术尚未完善,虾苗成活率低,甚至培育失败,造成当地虾苗量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7.
在池塘肥水、加注海水完毕的一周后进行。先从池塘的不同位置(指池塘四个角)取出适量水样,然后装进大塑料盆里(常称为“试水盆”)并置于室内(盆的规格大小可灵活掌握,为便于观察,通常以盆内径60厘米,内高22厘米的试水盆为宜,装水16~18厘米)。3.2虾苗取样先用小三角网在淡化池的不同位置的底层捞取虾苗和准确过点数量,然后将其放在试水盆中。如果同批虾苗数量大,分数池进行淡化。总而言之,要求被取样的虾苗应具有代表性。4虾苗过筛同批虾苗经过淡化后,虾苗免不了会或多或少出现规格大小不一的现象。因此,虾苗在…  相似文献   

8.
随着罗氏沼虾养殖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推广,虾苗异地运输已成为整个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日益受到养殖业者的重视。由于虾苗生命力脆弱,适应环境能力差,为了提高虾苗运输成活率,现将罗氏沼虾淡化苗长途运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一、师自选择淡化虾苗的质量与产地、繁殖技术等因素有关。优质的淡化南应是体色鲜亮透明,无色素沉着;个体大小均匀,游动活泼;盛火盆中,搅水后,虾苗由水中心向外游动,水流平静后,虾苗趋向盆边。育出优质淡化虾苗要求湮状幼体阶段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培育,以便使90%的幼体完成变态,…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动态     
《水产养殖》2009,30(11):45-45
优质虾苗明年供应仍紧张,南方农村报讯:往年以养普通虾苗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因养殖效果差,病害多,今年以来养殖户开始追捧优质虾苗,尤其以二代苗为甚。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红螯螯虾幼虾和虾苗对温度的耐受性。38℃时,虾苗仅能存活4d,幼虾仅能存活3d;35℃15d后虾苗存活40%,幼虾存活70%。25℃时,虾苗和幼虾的成活率分别为93.3%和100%。15℃时15d后虾苗存活63.3%,幼虾存活100%。10℃时虾苗8d全部死亡,幼虾15d后存活90%。幼虾8℃时,15d后存活20%,5℃时4d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1.
水蜈蚣(龙虱幼虫)和松藻虫是鱼苗培育中的大害,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如果出现大量虫体,除了会抑制虾苗生长外,更大的害处是伤害幼虾,造成虾苗培育成活率大大降低。1996年6月底我公司从广西水产研究所运回10万尾罗氏沼虾淡化虾苗,进行中间培育。在淡化虾苗入池前两天水泥池里放入了大革和水葫芦培育水质及供虾苗附着、栖息。虾苗入池数天后,池中出现了大量的水娱蚣和松藻虫。渔业上常用的杀死水蜈蚣和松藻虫的方法是放敌百虫和煤油,敌百虫对罗氏沼虾是禁用药品,所以我们考虑用煤油。煤油不能直接倒入培育池,如果直接倒入培育池,煤油…  相似文献   

12.
近日,台山市山咀虾苗场培育成1500多万尾沙虾(即基围虾)苗投放市场,既满足该市沿海咸围、鱼塭放养虾苗的需要,又有部分沙虾苗销往珠海、斗门等地。  相似文献   

13.
韦家永 《科学养鱼》2001,(12):36-36
虾苗的质量是关系到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把握好虾苗的质量。笔者在育苗实践及走访琼海一些养殖户过程中总结出育苗时应注意的4点:一、培育温度在培育的适温范围内,培育温度越高,虾苗的活动越强,摄食量增加。因此,培育时间较短。但是,不应使用高温育苗。因为高温培育出来的虾苗成虾养殖过程中,养殖技术难度会加大:①成虾养殖水温与培育温度相差较大,虾苗适应需要较长时间,成活率降低;②高温培育出来的虾苗抗病能力弱。在培育中,应根据虾苗生长情况,逐渐地增高育苗温度。笔者在育苗中取得较好效果的控…  相似文献   

14.
一次放足,集中标粗、分批上市已是对虾淡化池塘养殖的成功模式,其中集中标粗尤为关键。很多虾塘在投苗20d-30d之间,出现离奇的死亡现象,就这问题,笔者不久前随多名对虾专家走访了珠三角的大部分养殖区,普遍认为这跟虾苗标粗时管理不善及天气突变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虾苗从苗场转到虾塘时,环境及饲料发生较大的变化,造成虾苗应激及营养不良,导致虾苗体质差,抗病力弱,免疫力下降,最终感染疾病而出现死亡甚至大规模死亡。为了提高育苗期虾苗的成活率,促进虾苗的健康成长,必须从种苗、水质管理及苗期营养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台山市四九、海宴等镇逐步推广罗氏沼虾的养殖,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该市还未能孵出罗氏沼虾苗,养殖户每年都需要提早到外地订购虾苗。有时因虾苗不足或价格波动,造成很多养殖户都不能按时按数量投苗,这就直接影响了该市养殖罗氏沼虾的发展。为了方便群众养虾,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台山市山咀虾苗场充分发挥孵化设备和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我县是国内最大的罗氏沼虾养殖县,现有虾苗场33座,年产苗4亿多尾,虾塘面积4万多亩,年产量近8千吨。然而在罗氏沼虾育苗中近年出现不明原因的大批幼体死亡和虾苗白浊病,使虾苗场遭受很大的损失,并使得虾苗价高质劣,直接影响了养殖的成本和产量。据去年的估计,因此损失的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为此有关部门正寻找尖付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在北方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并从沿海向内陆发展,由海水养殖向淡水养殖迈进。虾苗淡化是南美白对虾在淡水地区养殖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育苗场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降低风险,很少将虾苗淡化到1‰以下,通常淡化到7‰左右甚至更高就作为淡化苗出售(因为7‰左右盐度的虾苗运输成活率高)。这种虾苗在进入淡水池塘养殖前必须经过进一步淡化才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我们于2003年6月13日在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引进虾苗,随机取样,进行了二级淡化试验。现将淡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漳浦县佛昙镇石埕村虾农总结去年的成功经验,改虾苗一次入池为三期暂养,有效地提高了虾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怎样提高虾苗放养成活率,继而获得较好的产量,是广大养殖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根据各地经验,虾苗放养时应注意下述事项:  相似文献   

20.
塑料大棚充气培育早茬虾苗,每亩放养体长0.7cm虾苗1000万尾以上,培育20天左右出棚,虾苗平均体长1.62cm,成活率50%左右,两年平均每公顷创利250575元。1992年11月专家鉴定认为,本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