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湖鱼类群落变化规律、机制及其对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渔获物调查并结合历年鱼类渔获统计资料,用Wilhm改进式计算鱼类组成的均匀度指数,研究了太湖鱼类群落组成变化的规律.用鱼类食物个数组成比例、体积组成比例及食物重叠指数等定量指标,分析了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特点及相互关系;并根据渔获物统计资料,用SAS软件建立最优回归模型作为辅助手段,分析了鲚与主要鱼类数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探讨太湖鱼类群落演替的内部机制.结果表明:(1)太湖鱼类群落组成变化的规律表现为鱼类种类在不断减少,鲚为绝对优势种,总量快速上升,鱼类组成的均匀程度逐年下降,鲚、鲤、鲫等鱼类年龄结构低龄化趋势加强;(2)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特点及相互关系是鲚主要摄食枝角类,太湖新银鱼主要摄食桡足类,它们的主要食物有很大差别;鲚和鲢、鳙食物中浮游动物组成比例几乎相同,在蓝藻没有暴发期间存在食物竞争;翘嘴鲌、蒙古鲌的主要食物是鲚和小型鱼类,它们之间有捕食与被捕食关系;鲤丰要摄食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鲫主要摄食篮藻,鲚与鲤、鲫可能存在功能上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这些食物关系和鲚与主要鱼类数量变化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相一致.太湖鱼类群落演替的内部机制是特有的鱼类间相互关系,而环境变化通过这种相互关系起作用.鱼类群落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数量的快速上升,对浮游动物的牧食压力不断增加,可能使藻类更易暴发;鲢、鳙、鲫主要摄食蓝藻,可能有抑制蓝藻暴发的作用.控制鲚数量快速增加的有效调控途径是降低捕捞强度,增加鲚捕食者--鲌、食物竞争者--鲢鳙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太湖鲌鱼数量变化规律及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2003~2005年的食性分析和渔获物组成调查,研究了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数量变化的规律及在鱼类群落演替过程的作用。食性分析表明: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主要摄食鲚鱼,其次是小型鱼类和虾。其中鲚鱼在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消化道的出现率分别为95.24%、59.26%;在翘嘴红鲌食物中的重量组成比例为59.2%±11.4%。渔获量统计表明:1952~1958年鲌鱼平均年产量为406.4±102.5 t、占渔获总量的6.28%±0.85%;1987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1 090.8 t、占渔获总量7.65%;1993年后鲌鱼资源在快速减少,由1993年的922.3 t、占6.55%下降到近年的100~160 t、仅占渔获总量的0.4%~0.8%。2004年调查表明,在74 667kg渔获物中,翘嘴红鲌、蒙古红鲌仅占0.0038%。分析历年渔获量变化趋势发现,随着鲌鱼数量的不断减少,鲚鱼和小型其它鱼类均呈相反的快速增加趋势,而银鱼则有大体一致的持续下降趋势。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发现,鲌鱼-鲚鱼、鲌鱼-小型鱼类渔获量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鲌鱼-银鱼渔获量的正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认为: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对鲚鱼和小型鱼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银鱼可能有间接促进作用;人为过度捕捞使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数量不断减少,从而导致鱼类群落向鲚鱼为绝对优势种、小型鱼类不断增加的方向变化。鲚鱼和小型鱼类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其快速增加抑制了浮游动物、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这是太湖蓝藻频繁暴发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太湖湖鲚渔获量及年龄结构变化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恩生  鲍传和  万全 《水产学报》2008,32(2):229-235
在太湖,随着鱼类总渔获量的不断增加和鱼类种类的不断减少,湖鲚(Coilia ectenestaihuensis Yen et Lin),一种小型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已成为绝对优势种.根据1952-2004年的统计数据和2003-2005年对湖鲚年龄结构和食物组成的调查,研究了湖鲚快速增加的原因以及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如下:(1)在1952到2004年期间,湖鲚渔获量从1952年的640.5 t、占总渔获量的15.8%上升到2004年的21 221 t、占63.8%.尤其是1994年后湖鲚渔获量以每年1280.5 t的速度增加;(2)湖鲚种群年龄结构低龄个体呈现不断增加趋势.1979和1980年0 个体仅占33%和34%,而2003和2004年0 个体分别上升到99.04%和99.08%;(3)0 湖鲚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按照个数组成比例计算,枝角类平均占89.77%±13.69%、桡足类占7.84%±11.53%、轮虫仅占2.39%±4.95%.分析认为:江湖阻隔、过度捕捞、富营养化不断加重等人类活动以及太湖特有的鱼类生态学特点是导致湖鲚渔获量不断增加、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随着湖鲚数量的快速增加,在湖鲚生长期间太湖浮游动物现存量呈现相应下降趋势,这可能使太湖浮游植物更易暴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傀儡湖鱼类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0年1-12月研究了傀儡湖的渔获量、组成比例和主要鱼类食物组成.结果表明,傀儡湖渔获物中,发现有9科、26种鱼类,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18种,占鱼类种数的69.23%;鱼类组成中,鲢和鳙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渔获量的(20.82±8.06)%和(41.58 ±19.24)%;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中,优势种鲢、鳙摄食浮游植物,以蓝藻门和硅藻门为主,摄食的浮游动物中以枝角类为主,鳡和翘嘴鲌等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鱼类和虾类.傀儡湖鱼类种类较少,可能是因为投放鱼苗种类单一以及鳡对其它鱼类造成危害所致;鱼类生物量偏高,主要由于鳙投放数量过多造成的;底层鱼类数量偏多.根据Shapiro经典生物操纵理论,应该减少鳙的鱼种投放量,增加浮游动物数量,从而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以达到改善水质和恢复鱼类资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富营养化条件下巢湖主要鱼类对饵料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对环境的影响,于2007年5~9月粗略观察了鲢、鳙的食物组成,在10~11月用个数组成比例和重量组成比例定量分析了鲢、鳙的食物组成,测定了其生长指标,并结合巢湖历年鱼类渔获量统计资料,分析了巢湖鲢、鳙渔获量变化的趋势和原因.结果表明: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巢湖的鲢、鳙都以蓝藻为主要食物.其中,在5~9月份鲢、鳙的食物几乎全部是蓝藻,仅有零星浮游动物出现;在10~11月份,鲢、鳙食物中微囊藻占个数组成比例和重量组成比例的95%以上,而浮游动物很少.生长指标测定表明:以蓝藻为主要食物的巢湖鲢、鳙生长很快,主要捕捞个体的2+龄鳙平均体重为(2 685±551)g,2+龄鲢为(2 278±527)g.渔获量统计资料显示:巢湖鲢、鳙渔获量维持在较低水平,1989~2007年平均波动在(231.60±123.60)t,仅占总渔获量的(2.40±0.58)%.分析认为: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巢湖鲢、鳙主要摄食微囊藻,并且生长很快.巢湖中捕食鲢、鳙的凶猛鱼类很少,而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经常性暴发为其提供了充足饵料,因此具备发展鲢、鳙的良好生态条件,但苗种放养量不足导致其渔获量较低.  相似文献   

6.
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湖鲚的食物组成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富营养条件下太湖湖鲚消化道食物解剖观察,用个体数量百分比为指标,定量分析了太湖春、秋两季153尾湖鲚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2004年秋季湖鲚食物中枝角类占89.77%±13.69%,桡足类占7.84%±11.53%,在枝角类中象鼻蚤组成比例最高,占85.66%±15.48%;2005年春季湖鲚食谱中枝角类占79.35%±11.42%,象鼻蚤占42.31%±19.26%,桡足类占19.97%±10.78%。由此可见,春、秋两季湖鲚在食物组成上无明显差异,都以枝角类、尤其是象鼻蚤为主。与此同时,对太湖新银鱼食物组成分析得出该鱼以食桡足类为主,太湖湖鲚与银鱼在食物组成上有较大差异。通过分析认为,利用翘嘴红鲌、鳜鱼等肉食性鱼类来控制湖鲚产量的增加,对缓解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太湖鲢、鳙的食物组成及渔获量变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食物组成分析,并结合多年渔获量统计和环境监测资料,就太湖鲢、鳙鱼渔获量变化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9~12月份期间,微囊藻约占鲢、鳙食物体积比的90%以上;鲢、鳙渔获量在1983~2004年期间波动在(1305.4±380.0)t,占鱼类总产量的(7.18±3.32)%,其中仅1984、1985年接近2000 t。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鲢、鳙鱼主要摄食微囊藻。影响其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苗种放养量不足、捕捞强度过高和富营养化提供了充足饵料。提高鲢、鳙放养量,不仅可以利用富营养化条件下的微囊藻饵料资源,而且可以抑制太湖蓝藻暴发。  相似文献   

8.
太湖新银鱼的食物组成及与主要鱼类间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定量分析太湖新银鱼和鲚鱼间的食物关系,用个体数量百分比为指标,对太湖5个采样点的110尾太湖新银鱼样本进行了食物组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4月份太湖新银鱼的食物中主要是桡足类,占食物总个数的70.11%±10.57%;其次是枝角类,占29.84%±10.62%;轮虫很少,仅占0.05%±0.11%;其中食物中的哲水蚤数量组成比例最高,平均占食物总个数的48.46%±8.58%,其次是剑水蚤和裸腹蚤,分别为18.97%±3.61%和15.63%±2.64%,轮虫和其它水蚤数量很少,共占14.26%±8.33%;在秋、冬季,根据仅能采集到的少数样本,估计桡足类约占食物总个数的80%。;而鲚鱼的主要食物是枝角类,占4月份食物总个数的79.35%±11.42%,占秋、冬季食物总个数的89.77%±13.69%。初步结论认为:太湖新银鱼和鲚鱼的食物组成差别很大;太湖新银鱼的主要食物是桡足类,而鲚鱼的主要食物是枝角类。  相似文献   

9.
巢湖刀鲚食物组成及渔获量变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7年8~9月采集的164尾巢湖刀鲚(Coilia ectenes)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历年巢湖鱼类渔获量统计情况,对其渔获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巢湖刀鲚8月份主要摄食枝角类,个数组成比例为(73.28±10.00)%,其次是桡足类占(10.05±6.32)%;9月份刀鲚也以摄食枝角类为主,组成比例(46.18±13.58)%,其次为桡足类占(34.70±11.21)%。同时刀鲚食物中还发现少量微囊藻。刀鲚渔获量由1990年的3728 t上升至2007年的9540 t,平均占总渔获量的比例为(58.05±4.22)%;刀鲚绝大部分个体在80 mm以下,体重在2 g以下,生长年龄为0+和1+,代表巢湖刀鲚的主要群体。结果表明:刀鲚是巢湖鱼类的绝对优势种,但存在低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张晶晶 《水利渔业》2011,32(6):66-71
为了分析傀儡湖鱼类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0年1-12月研究了傀儡湖的渔获量、组成比例和主要鱼类食物组成。结果表明,傀儡湖渔获物中,发现有9科、26种鱼类,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18种,占鱼类种数的69.23%;鱼类组成中,鲢和鳙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渔获量的(20.82±8.06)%和(41.58±19.24)%;主要鱼类...  相似文献   

11.
太湖大银鱼生长与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成德 《水产学报》1985,9(3):275-287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Abbott)为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为了合理利用太湖银鱼资源和探讨湖泊鱼类构成“小型化”问题提供参考,在1981年2月至1982年2月研究了太湖大银鱼的周年生长与食性,主要结果如下:大银鱼全年在太湖生长发育,属一年生的定居性小型鱼类,其生长较为迅速,经7个月平均体长可达到110毫米;大银鱼为肉食性鱼类,幼鱼阶段摄食枝角类与桡足类,成体在太湖中主要以湖鲚和太湖短吻银鱼等为食.为提高太湖银鱼产量和合理利用资源,建议大银鱼的起捕规格由全长40毫米提高到60毫米(体长约为52.4毫米)。  相似文献   

12.
Changes in mean trophic level (MTL) of catch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fisheries on aquatic ecosystems because this measure represent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fished species across the trophic level spectrum. In this study, fisheries data from six important freshwater lakes at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and Huaihe River reach of Southern China from 1949 to 2009 were used to evaluate changes in catch MTL. After fishery markets opened at 1985, fish catch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the lakes. Lakes Poyang and Dongting, which were dominated by omnivores and connected to the Yangtze River,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catch MTL before and after 1985. Catch MTL in lakes Taihu and Hongz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pelagic zooplanktivorous. Catches in Lake Chaohu were dominated by zooplankton‐feeding lake anchovy, Coilia ectenes Temminck & Schlegel and icefish, 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 while Lake Donghu was dominated by phytoplanktivorous carps. Due to low biodiversity, catch MTL of these two lak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1985. Both fisheries‐based and human activities‐based drivers influenced the structure and catch MTL of fisheries in Chinese freshwater lakes.  相似文献   

13.
Aspects of the feeding ecology of planktivorous juvenile fishes were assessed by comparing stomach content samples from purse seine catches with food environment samples from vertical hauls of a WP-2 mesozooplankton net. Sampling was performed fortnightly over 2 years, around moored experimental floating objects and at open water control stations in oceanic Mediterranean waters. Species composition, abundance and seasonal occurrence of both potential prey (zooplankton) and predators (fish) were studied. Dietary composition was examined for six fish species, and prey selectivity was assessed by means of several selectivity indices: Ivlev's selectivity index, linear food selection index and forage ratio. A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variations among indices, related to both the degree of selection an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 food type in the environment. Most fish caught were pelagic juveniles, and had fed on plankton; however, there was variability in diet composition and prey selectivity among species allowing their separation into generalists and specialists. The pilot fish Naucrates ductor (Linnaeus) was a specialist, preying upon neustonic hyperiid amphipods, whereas the three congeneric species of Trachurus: T. picturatus (Bowdich), T. trachurus (Linnaeus) and T. mediterraneus (Steinachner) fed on copepods and other planktonic crustaceans. The species studied appeared to partition food resources to minimize the overlap in use of a very specific habitat.  相似文献   

14.
刘红艳  李存耀  熊飞 《水产学报》2016,40(10):1521-1530
为了探讨太湖新银鱼快速适应新环境和快速入侵的遗传学机制,本研究利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5个入侵地和2个原产地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显示,入侵地滇池、邛海、抚仙湖和三峡库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原产地高,入侵地洱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原产地太湖而高于巢湖群体,原产地巢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结果表明邛海群体和其他群体的遗传关系最远,太湖与抚仙湖的遗传关系最近。ANOVA显示大多数遗传变异存在于太湖新银鱼群体内(95.78%),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4.22%,固定系数(Fst=0.0422)显著,表明太湖新银鱼群体间存在显著的小尺度遗传分化,两两遗传分化指数也证实了这一点。MVSP主成分分析显示邛海、三峡库区、巢湖和滇池群体有明显的分化。由此推断,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显著的遗传结构差异性可能是太湖新银鱼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太湖敞水区鱼类种间关系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圣法 《水产学报》1998,22(1):44-48
太湖敞水区鱼类群落组成,除人工放流的种类外,河湖洄游性鱼类已基本消失,以湖鲚、银鱼、虾类和小型鲤科鱼类种群占绝对优势。8种优势种种间协调系数显示,湖鲚、银鱼类,白虾,似鲚、九州稣箴等相互关系较为密切,其中太硝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之间除产卵期有先后外,时空分布和食饵对象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太湖翘嘴红鮊的生物学及其增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品诚 《水产学报》1984,8(4):275-286
本文从研究翘嘴红鲌的生长、各个时期的食性和繁殖生物学出发,对于翘嘴红鲌在太湖渔业资源中的地位及作用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过去把翘嘴红鲌简单地当作有害于太湖鱼类资源的凶猛鱼类而不加节制地加以捕杀,是造成目前太湖鱼类组成小型化和渔获物经济价值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出了保护和增殖翘嘴红鲌的主张,并且具体地提出了有关翘嘴红鲌的起捕规格、禁渔期和禁渔区、限制有害渔具、实行人工放流和保护水域环境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围网养殖对华阳河湖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涵  蒋忠冠  夏治俊  郭婉昀 《水产学报》2018,42(9):1399-1407
为了发展渔业生产,人们将大量自然湖泊通过围网的方式投放鱼苗进行养殖。目前,这种养殖模式对鱼类群落的影响没有得到有效的评估。本研究于2016年在华阳河湖围网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分别设置采样点对鱼类进行季度调查,探讨围网养殖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围网养殖区共采集鱼类6目12科35属46种,非养殖区采集鱼类6目11科40属57种,其中以鲤形目种类最多,分别占养殖区和非养殖区鱼类总数的65.22%和63.16%。非养殖区的优势种为?和短颌鲚,而鲢、鳙是围网养殖区的优势种。与非养殖区相比,围网养殖区山溪河流性鱼类百分比从21.05%降低至15.22%。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解析养殖与季节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发现围网养殖区的鱼类密度、物种数、优势度指数都显著低于非养殖区,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非养殖区。通过SIMPER分析得出,造成养殖区和非养殖群落结构差异的重要贡献物种为短颌鲚、?、鲤、太湖短吻银鱼、鲫、鱵、鲢和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