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减小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对鱼类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建设了增殖放流站。介绍了向家坝增殖放流站的目标、任务、场地选择和建设情况,从运行模式、运行管理措施、鱼苗繁育和放流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增殖放流站运行情况,并提出了向家坝增殖放流站未来的适应性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2.
水电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影响河段内鱼类原有的水生生境,造成鱼类物种和资源量减少,须采取适当措施以缓解工程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以大渡河泸定水电站为例,介绍了鱼类增殖放流站的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鱼类资源现状、对鱼类的影响、鱼类增殖站设计、增殖站运行管理、放流效果监测与评估共5个方面,可供其它水电工程鱼类保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渡河泸定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电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影响河段内鱼类原有的水生生境,造成鱼类物种和资源量减少,须采取适当措施以缓解工程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以大渡河泸定水电站为例,介绍了鱼类增殖放流站的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鱼类资源现状、对鱼类的影响、鱼类增殖站设计、增殖站运行管理、放流效果监测与评估共5个方面,可供其它水电工程鱼类保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电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影响河段内鱼类原有的水生生境,造成鱼类物种和资源量减少。因此,须采取适当措施以缓解工程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本文以大渡河泸定水电站为例,介绍了鱼类增殖放流站的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鱼类资源现状,对鱼类的影响,鱼类增殖站设计,增殖站运行管理,放流效果监测与评估等五个方面,可供其它水电工程鱼类保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藏鱼类增殖放流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土著鱼类生长缓慢、性成熟晚并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近年来,受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渔业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是恢复当地渔业资源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西藏鱼类增殖放流概况、苗种来源、放流实施、效果评估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基础研究不足、苗种来源不稳定、缺乏技术规范、效果评估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增殖放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建立西藏鱼类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技术规范、重视放流后的管理与评估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站2018年业务与党建工作,签订年度增殖放流生产、安全生产、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下面,我代表站领导班子讲三点意见。一、凝聚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增殖放流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我站增殖放流工作面临着萝北基地维修改造、增殖放流任务增加、增殖放流资金减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从宜宾中华鲟研究所获悉,在该所向家坝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基地进行的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圆口铜鱼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据该所科研人员鲁雪报介绍,从今年5月至今,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驯养的圆口铜鱼两次催产成功,两批  相似文献   

8.
鉴于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可能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生的生态影响,规划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投资3.82亿元用于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截至2013年底,各项工作均已按计划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果。科学研究方面,已从“珍稀特有鱼类生活史和人工繁殖技术”、“保护区环境因子变动特征及其对鱼类的影响”、“鱼类保护生物学与保护效果评估研究”、“水利工程建设与鱼类保护协调发展对策研究”四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并在几种特有鱼类人工繁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增殖放流方面,完成3个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建设,仅向家坝放流站就已累计放流珍稀特有鱼类72万尾。水生态监测方面,自2006年起每年开展保护区水生态系统尤其是鱼类资源的监测工作,8年间共监测到达氏鲟和胭脂鱼2种珍稀鱼类及46种特有鱼类。金沙江下游二期水电工程阶段,三峡集团计划进一步加强投入,在开展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和推行符合该保护区特点的适应性管理对策,促进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以期对加强和规范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助力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增殖放流是国内外公认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005年以来,为修复日益衰退的水生生物资源,我国开展了全国性、大规模的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国长江第一个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站的建设情况,概述了实施救鱼措施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及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表明中华鲟研究所实施中华鲟人工增殖的尝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月和2010年5月,对北盘江光照水电站影响河段鱼类资源进行现场调查,采集鱼类45种,其中18种为新记录种,各河段鱼类组成特点与生态类型相符。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调查河段鱼类共71种,其中珍稀濒危鱼类4种,珠江水系特有鱼类3种。光照电站的建设对库区河段的鱼类资源影响显著,喜静缓流生境鱼类占76.5%,喜急流...  相似文献   

12.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库尾河段是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栖息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河段受上游观音岩、金沙以及桐子林等水电站非恒定流下泄影响,河段流速、水深等水力条件变化频繁且复杂,河段栖息地保护功能和效果难以保障。为调控栖息地保护河段水位变幅和流速,改善鱼类产卵适宜的水力生境,采用MIKE21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在3―4月裂腹鱼类产卵期对上游梯级下泄流量过程和下游乌东德水库运行水位的控制要求。结果表明,从水深适宜度看,在3―4月特定流量条件下,乌东德水电站运行水位应在974.0~974.5 m;为营造较为适宜的流速,裂腹鱼类产卵繁殖期间,乌东德水电站库水位应维持在974.5 m附近。当上游梯级下泄流量时段内变幅小于1 600 m3/s,下游乌东德水库库水位保持在974.0~974.5 m,可控制河段水深在0.5~1.5 m、流速在1.5~2.5 m/s的适宜阈值区间变动。研究可为进一步提升乌东德库尾栖息地保护河段功能及其保护价值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梯级电站开发下金沙江下游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于2017年对春季和秋季金沙江下游尚未建成的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江段以及已下闸蓄水的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江段应用多网目复合刺网进行了鱼类群落定量研究,同时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鱼类多样性特征以及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仍保持正常流水未成库区的乌东德和白鹤滩江段鱼类群落与已成库区的溪洛渡和向家坝江段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仍为峡谷激流型生境的江段,鱼类组成以土著特有鱼类为主,优势种为喜流水的圆口铜鱼C. guichenoti、泉水鱼P. procheilus、犁头鳅L. fimbriata;而在已蓄水的库区江段,鱼类组成多为长江中下游常见种类,优势种为喜静水缓流的?H. leucisculus、飘鱼P. sinensis、似鱎T. wwinhonis。应用典范对应分析对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做了相关分析,发现影响金沙江下游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包括水深、总固体悬浮物、电导率、pH和水温等。这些研究结果为制定金沙江下游鱼类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管理政策提供了基础与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乌江思林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效果,2013年和2014年对思林(沙沱)鱼类增殖放流站放流的中华倒刺鲃(Barbodes sinensis)和白甲鱼(Varicorhinus simus)部分个体进行了荧光标记,共标记放流1.98万尾中华倒刺鲃和4.56万尾白甲鱼,并在2014年与2015年进行了2个周期的回捕调查。结果显示,回捕调查捕获鱼类12种,共计2687尾;其中,中华倒刺鲃和白甲鱼的渔获物占比分别为1.60%和0.71%,未见荧光标记个体。通过走访调查,收集到标记中华倒刺鲃7尾(2014年6尾,2015年1尾)、白甲鱼7尾(2014年4尾,2015年3尾),回捕率分别为0.013%~0.049%和0.009%~0.030%,回捕地点共7个,距离放流地点226~24 105 m。研究表明,思林(沙沱)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增殖放流活动可对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等起到一定增殖效果。为取得更好的增殖放流效果,建议调整放流方法、放流地点、加强渔政管理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蓄水运行对下游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群聚动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6-2020年宜宾江段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数据,对鱼类早期资源种群结构和年际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宜宾江段共计采集鱼卵20种,主要优势种为吻鮈和寡鳞飘鱼;估算出鱼卵年平均径流量为15.07×106粒,漂流性卵为9.89×106粒,年际间总体呈增加趋势;推算采样点以上分布有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3处;从多样性指数和相似度指数看,宜宾江段鱼卵种类组成结构较为稳定,年际间变化不大。尽管受到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发的影响,宜宾江段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是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的重要分布区,但主要以产漂流性卵小型鱼类为主,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长距离洄游性鱼类鱼卵没有监测到。建议继续加强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鱼类的增殖放流,同时,针对产漂流性卵小型鱼类的生态需求,开展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对其生态效应影响的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6.
清江梯级发电与生态均衡优化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清江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运行尚未考虑河流生态需求的现状,导致自然径流过程发生极大改变,采用逐旬频率计算法,确定清江梯级生态流量区间范围,进而在梯级发电调度的基础上,引入径流生态离差系数,建立发电与生态均衡优化调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型解算方法,构建调度方案的发电与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清江梯级2008-2010年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发电与生态均衡优化调度方案在梯级发电量仅减少1.85%的情况下,径流生态离差系数提高6.81%,梯级生态溢水量减少57.66亿m~3,梯级生态缺水量减少3.92亿m~3,生态调度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当前长江大保护与清江流域环境保护背景下清江梯级联合调度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定量的评价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效应,是合理开发和运营水电站的重要前提。青藏高原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有“亚洲水塔”的美誉。丰富的水能资源促使该地区水电事业快速发展,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破坏青藏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本研究运用能值分析法,以西藏雅鲁藏布江加查水电站为例进行研究,将水电站建设、运行过程中各项资源的投入,以及因水电站建设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失纳入能值核算体系中,对水电站的生态效应进行综合定量评估。本文摸清了加查水电站的能量物质流动过程并计算得到了能值核算表,该表显示加查水电站平均每年的运行需要的能值投入为1.18×1021sej,生态系统服务年损失能值为8.40×1018sej。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加查水电站系统的环境负载率(ELR)为0.85,能值可持续指标(ESI)为3.60。青藏高原加查水电站能值的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性指标较为合理,生态影响较小。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建设水电站是可行的,但水电站的开发规划必须遵循适度开发、生态为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鱼类增殖放流站亲鱼池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殖放流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影响的措施之一。亲鱼培育是增殖放流的关键环节,亲鱼培育池是增殖放流站中的关键设施。鱼池不同流速流场区域的形成与亲鱼池的结构型式、工艺尺寸、进出水流量等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针对国内山区急流河段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亲鱼池的数值模拟研究还处于空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亲鱼培育池流场进行了模拟,从亲鱼适宜流速区间最大化的角度,通过标准k-ε模型对最常用圆形和矩形两种不同结构型式的鱼池进行三维建模,分析比较了不同结构尺寸圆形池与矩形池的水力学条件,建议优先采用圆形池作为亲鱼培育池的型式,最适宜径深比为6∶1~3∶1;场地紧张而采用矩形池时,适宜长宽比为4∶1~2∶1。除流场外,温度、溶氧、排污分布等其他环境因子对鱼类繁殖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特定鱼类,应该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适时调整鱼池的流速,满足相关需求。研究结果丰富了国内鱼类增殖放流站亲鱼池结构设计内容,推荐的亲鱼池结构型式可为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