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急性盐度胁迫对7月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体质量(86.1±18)g]鳃丝Na+/K+-ATP酶活力、血清渗透压和血清离子(Na+、K+、Cl-)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鱼从淡水直接转入盐度15、20、25水中,96h死亡率分别为72.22%、100%、100%,其他组(盐度0、5、10)无死亡。各盐度组96h血清渗透压、Na+、Cl-浓度随盐度升高而增加,且各盐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15组最高,盐度5、10组间各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盐度组血清K+离子在48h中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96h时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盐度15与盐度5、10相比血清K+离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5、10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48h为最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96h时盐度5、10组鳃丝Na+/K+-ATP酶活力与对照组及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盐度15与对照组及盐度5、10均有显著差异(P0.05)。96h幼鱼的等渗点为303.2mOsm·kg-1,相当于盐度10.06,而Na+及Cl-等离子点分别为146.1mmol·L-1和136.8mmol·L-1,分别相当于盐度9.02和8.95。与盐度15组相比,盐度10及其以下处理组各项检测指标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在幼鱼渗透调节范围之内,盐度10中养殖15d后各项指标与淡水组差异较小,因此7月龄俄罗斯鲟幼鱼已具备在盐度10及以下的咸水中生活的能力,但不能耐受高于10的盐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as)广盐性的特点,设计了5个盐度梯度:自然海水(对照组,盐度约30)、盐度20、盐度10、盐度5和盐度0,对点篮子鱼进行了48 d养殖实验,测定了5种盐度条件下点篮子鱼血清渗透压、离子含量及鳃丝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点篮子鱼血清渗透压随盐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除盐度20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它盐度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盐度组血清渗透压均在12 d时达到最小值,24 d血清渗透压有明显的回升,48 d趋于稳定,各时间点上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点篮子鱼血清等渗点渗透压为402.5 m Osm·kg-1。在盐度5和盐度0条件下,血清离子浓度发生急剧下降,并在6 d和12 d达到最低值,24 d时有所回升;盐度20组血清Na+和C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K+和其余各盐度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鳃丝Na+/K+-ATP酶活力随着盐度的降低,分别在3 d和6 d达到最低值;盐度5和盐度0在12 d时Na+/K+-ATP活性迅速上升,并显著超过对照组,24 d再次下降;而盐度10缓慢回升,在48 d达到正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点篮子鱼对盐度变化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在低渗环境中,点篮子鱼通过降低血清中离子含量及鳃丝Na+/K+-ATP酶活力的迅速变化来调节渗透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温度(19~31℃)和盐度(22~38)对华贵栉孔扇贝幼贝淀粉酶和Na+/K+-ATP酶活力的联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淀粉酶和Na+/K+-ATP酶活力的一次效应和二次效应影响显著(P0.05);盐度对Na+/K+-ATP酶活力的一次效应影响显著(P0.05),但对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盐度对淀粉酶和Na+/K+-ATP酶活力的二次效应影响显著(P0.05)。温度和盐度对淀粉酶活力影响存在互作效应,且影响显著(P0.05),但温度和盐度对Na+/K+-ATP酶活力影响不存在互作效应。温度和盐度过高时,抑制Na+/K+-ATP酶和淀粉酶的活力。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温度和盐度对淀粉酶和Na+/K+-ATP酶活力影响的模型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9815和0.9582,表明模型的拟合度极高,可用于预测华贵栉孔扇贝幼贝中淀粉酶和Na+/K+-ATP酶活力的变化。通过模型优化和验证试验表明:25.60℃和盐度30.67时,淀粉酶和Na+/K+-ATP酶活力达最大值,分别为0.4809U/mg和0.0382U/mg,满意度为0.910。  相似文献   

4.
设30、24、18、12、6和淡水6个盐度梯度,对平均体重5.19±0.48 g的多鳞四指马(鱼友)(Eleutheronema rhadinum)幼鱼进行7 d、28 d和56 d的饲养,测定了不同盐度对多鳞四指马(鱼友)幼鱼鳃丝Na+/K+-ATP酶及肝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30、24组饲养7 d、28 d和56 d,同一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养7d后,随盐度的降低鳃丝Na+/K+-ATP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盐度18、12和6组中Na+/K+-ATP酶活性28 d后趋于稳定,与56 d差异不显著(P>0.05);淡水组中,鳃丝Na+/K+-ATP酶活性28 d后趋于稳定,但显著高于其它盐度组(P<0.05)。肝脏抗氧化酶结果显示:盐度30和24组各时间段CAT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18、12、6组,随着盐度降低,7 d时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28 d后下降并趋于稳定;28 d与56 d无显著性差异(P>0.05)。淡水组中SOD和CAT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P<0.05)。盐度30和24组,同一盐度不同时间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淡水组外,同一时间下MDA含量均随盐度降低而降低,且各盐度组7 d时MDA含量最高,28 d后下降并趋于稳定。多鳞四指马(鱼友)幼鱼对低盐的耐受力较强,盐度0~30均能养殖。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盐度对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血淋巴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用不同盐度水平(5、15、25、35和45)的人工海水饲养瘤背石磺幼贝[湿重(2.96±1.02)g]60 d后测定瘤背石磺血淋巴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显示:盐度对瘤背石磺血淋巴生化指标和免疫应激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低盐度时血糖浓度显著高于高盐度;白蛋白、球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且均在盐度25时最低;而随着盐度的升高,瘤背石磺血淋巴中甘油三酯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盐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而谷丙转氨酶随着盐度的升高呈现抛物线变化,且在盐度15时最高。免疫指标与血液生化指标相一致,均在盐度胁迫时,诱导瘤背石磺机体发生一系列反应,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试验结果表明,在低盐度时,瘤背石磺用于渗透压调节的能量多于高盐度,且过高和过低盐度均对瘤背石磺的肝胰腺产生损伤,造成血淋巴中谷丙转氨酶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盐度胁迫下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稚贝(壳长25~35 mm)血淋巴渗透压和鳃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突变胁迫下,盐度20、25、35、40组的稚贝血淋巴渗透压均在48 h内显著降低或波动升高后趋于稳定,盐度15组则需96 h完成波动调整。以日变幅5渐变至高盐40过程中,稚贝血淋巴渗透压在48 h内趋于稳定;低盐15组仅需72 h完成渗透压调节,调整时间显著小于突变组。盐度突降胁迫下,各处理组稚贝鳃Na+/K+-ATP酶活力12 h后显著升高,24 h分别达到最大值,随后快速回落并稳定在高于对照组水平;盐度骤升胁迫下,鳃ATP酶活力波动降低,在12~24 h达到最小值后稳定在低于对照组水平。低盐(15)和高盐(40)渐变组的鳃ATP酶活力变幅均小于突变组。盐度胁迫下鳃Na+/K+-ATP酶活力的响应方式不同,即低盐胁迫时活力增强,高盐胁迫时活力降低。采用盐度渐变的驯化处理更有利于魁蚶稚贝应对盐度胁迫。  相似文献   

7.
以瘤背石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不同盐度(5、15、25、35和45)环境下饲养,研究盐度对瘤背石磺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显示:盐度能显著影响瘤背石磺幽门胃、贲门胃、肝胰腺以及肠道结构组织。随着盐度的升高,幽门胃和贲门胃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而肝胰腺在低盐度时部分被溶解,出现"空泡化现象",而高盐度时细胞损伤严重。另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高盐度对肠道绒毛细胞有破坏作用,随着盐度的升高,瘤背石磺前肠褶皱高度逐渐降低,至盐度35~45时表面逐渐呈现扁平化,消化吸收面积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对瘤背石磺消化系统组织结构有显著影响,盐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组织损伤严重,消化吸收率显著降低。从组织学角度分析可见,盐度15左右是瘤背石磺适宜的养殖盐度。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生化指标的影响,该实验设计了3个温度梯度,即22℃、27℃和32℃,以27℃为对照组,胁迫时间48 h,分别测定胁迫前后其代谢酶、离子酶活性以及血清中离子浓度。结果显示,2个实验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GPT)的变化趋势相反,肝脏谷草转氨酶(GOT)的变化趋势也不同;2个实验组的碱性磷酸酶(AKP)变化趋势相反,而酸性磷酸酶(ACP)变化趋势相同,乳酸脱氢酶(LDH)在22℃实验组出现波浪式变化(P0.05);血清钠(Na+)、钾(K+)、氯(Cl-)、钙(Ca2+)在各组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鳃Na+/K+-ATP酶活性在32℃实验组出现下降趋势,肾脏Na+/K+-ATP酶活性在22℃实验组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2个实验组鳃Ca2+/Mg2+-ATP酶活性和肾脏Ca2+/Mg2+-ATP酶活性皆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急性温度胁迫可显著影响银鲳幼鱼的正常代谢,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胁迫,以使其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盐度和温度对半滑舌鳎生长、渗透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盐度和温度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幼鱼的生长、生化组成、渗透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鱼体质量(18.06±3.65)g,全长(15.45±2.77)cm.实验设置了3个盐度水平(22、26和30)和4个温度水平(18℃、21℃、24 ℃和27℃),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8周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半滑舌鳎特定生长率总体变动在1.00%~1.34%.在本研究条件下,盐度对半滑舌鳎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而温度对其生长影响显著(P<0.05).在盐度22、26和30下,其最大生长率分别出现在21℃、24℃和18℃T,而在27℃下生长率最低.饲料转化率和消化率变化趋势与生长率相似.随温度的升高鱼体蛋白质含量有升高趋势,脂肪含量和能值降低,但受盐度影响不显著.渗透生理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和温度对半滑舌鳎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酶活性影响均显著(P<0.05).随盐度的升高,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酶活性均有所升高.温度对不同盐度下半滑舌鳎血浆渗透压影响有所差异,但随温度的升高半滑舌鳎鳃丝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能量收支研究表明,生长能和呼吸能的变化主导着半滑舌鳎的能量收支模式,在本研究设置的温度和盐度范围内,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以盐度18和温度21℃最高,而呼吸能的比例则总体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盐度渐变的方法,研究了盐度2、10、18、26、34共5个梯度对四指马鲅幼鱼(7.82± 0.43 g)生长及其鳃丝Na+/K+-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四指马鲅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验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四指马鲅幼鱼的最终体重、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重(DWG)、增重率(GBW)和增长率(GBL)均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部分盐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上述各项指标中,盐度2组均最高,与盐度10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盐度18、26、3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34组显著低于其他盐度组(P<0.05);幼鱼的饲料系数随盐度升高逐渐增大,且部分盐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成活率方面,除盐度34组的成活率为72.2%,显著低于其他盐度组外(P<0.05),其他各盐度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盐度对四指马鲅幼鱼鳃丝Na+/K+-ATP酶也存在一定影响,经过3 d的盐度驯化后,实验第0天部分盐度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有显著差异,其中盐度 34 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盐度 18、26 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实验开始后到第10天,盐度2、10、34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有所降低,此后,各盐度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趋于稳定.经过30d的养殖发现,盐度34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盐度2、10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略低于盐度18、26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从以上结果可见,盐度对四指马鲅幼鱼的生长和鳃丝Na+/K+-ATP酶活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荧光定量PCR和酶活力测定的方法分析淡化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存活率、体内渗透压及Na~+/K~+-ATPase基因表达和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水体盐度由12‰下降到0‰过程中,虾苗存活率和活力始终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对虾体内渗透压随着水体盐度的降低而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渗透压调节关键基因Na~+/K~+-ATPase mRNA表达水平和酶活力在水体盐度12‰下降到9‰过程中显著升高,之后随着水体盐度的下降表达量显著降低,最后在6‰下降到0‰过程中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毒理实验,研究了盐度、碱度以及盐碱交互作用对大鳞9E(Barbus capito)血清渗透压、血清离子(Na~+,K~+,CI~-、尿素氮)浓度和鳃丝Na~+/K~+ -ATP酶活力的影响.单因子实验中,随着含盐水平(8 g/L,10g/L、12g/L,14 g/L)的增大,大鳞鳃血清渗透压和血清离子(Na~+,K~+,Cl~-)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鳃丝Na~+/K~+-ATP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受体内外渗透压差的影响最显著(P<0.05).碱度的增大(19.05 mmol/L,30.20 mmol/L,47.86mmol/L,75.86 mmol/L)能引起血清K~+和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但对血清渗透压和鳃丝ATP酶活力无显著影响.在双因子实验中,盐碱交互升高会引起渗透压和血清离子(Na~+,CI~-、尿素氮)显著升高(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盐度、碱度及交互作用均对渗透压有显著影响,影响作用最大的是盐度,其次是碱度,交互作用最小.鳃丝Na~+/K~+-ATP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值出现在盐度10 g/L、碱度30.20 mmol/L的正交试验组.从实验结果可得出,大鳞鳃在盐度12g/L以下的水体中能生存,在盐碱共存的环境下,能耐受的上限为盐度10 g/L、碱度30.20mmol.本研究旨在掌握大鳞鳃的生存盐碱度范围,以期为该物种的增养殖生产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封苏娅  赵峰  庄平  章龙珍 《水产学报》2012,36(9):1386-1391
为了研究盐度10条件下中华鲟幼鱼鳃丝Na+,K+-ATPase(NKA)α亚基的分子调节机制,采用克隆方法得到中华鲟幼鱼鳃丝NKAα亚基部分基因序列,在鲟鱼转移后3,6,12,24,48,72和96 h检测实验组(淡水-盐水)和对照组(淡水-淡水)中华鲟幼鱼鳃丝NKAα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鳃丝NKA活性、血清Na+、Cl-的浓度和渗透压。结果显示,在转移后0~12 h,实验组中的mRNA表达量与酶活性为适应盐度变化而显著增加(P<0.05),离子浓度和渗透压均显著上升(P<0.05);在转移后12~24 h,mRNA表达和酶活性开始降低到一个较低值,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值(P<0.05),离子﹑渗透压的变化与酶活性及mRNA变化趋势一致,这表明中华鲟鳃丝NKA在应对盐度变化时通过改变mRNA表达量来增加酶活性,高活性NKA调节血清离子和渗透压平衡。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组织学观察与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了野生瘤背石磺不同体重(2~25 g)与胃盲囊的组织结构和PAS阳性细胞及肥大细胞的分布关系,为进一步探讨瘤背石磺消化生理和食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瘤背石磺胃盲囊组织主要由浆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膜和粘膜上皮层构成。瘤背石磺胃盲囊绒毛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非纺锤型绒毛和纺锤型绒毛,其中非纺锤型绒毛比例有随瘤背石磺体重增高而降低的趋势。胃盲囊横截面积、绒毛长度和粘膜上皮高度均有随瘤背石磺体重增高而增高的趋势,其中尤以低体重组(<8 g)和高体重组(>18 g)差异明显(P<0.05)。经PAS染色和肥大细胞染色后,发现仅在高体重组(>18 g)瘤背石磺胃盲囊绒毛粘膜上皮有大量的PAS染色阳性细胞和肥大细胞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饲喂不同镁水平饲料后,鲈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和鳃丝ATP酶活力对急性盐度胁迫的反应,实验用镁水平为0.413 g/kg(D1,对照组)、1.042 g/kg(D2)、1.577 g/kg(D3)、1.991 g/kg(D4)的4种实验饲料,分别投喂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0±0.5)g的鲈。实验鱼在淡水循环养殖系统中饲养50 d后立即转入海水循环养殖系统,并在转入前(0 h)和转入后1、3、6、12、24 h分别采集鲈鳃丝和血液样本。结果显示:盐度胁迫前饲料镁水平对鲈血清渗透压、Na+、K+、Cl-、Mg2+含量和鳃丝中Na+/K+-ATP(NKA)与Ca2+/Mg2+-ATP(CMA)酶的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血清渗透压、Mg2+含量和NKA酶活力随饲料镁水平的增加而升高。D4组的血清渗透压、Mg2+含量、NKA和CMA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表明该组鲈处于高强度的渗透压调节的生理状态。急性盐度胁迫中,血清Na+和Cl-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血清渗透压、K+、Ca2+、Mg2+和鳃丝ATP酶活力在0~24 h内呈波动性变化。D1组的NKA和CMA酶活力在胁迫1 h时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表明长期摄食低镁水平的饲料会降低鲈鳃丝NKA和CMA酶对环境盐度刺激的敏感度。研究表明,淡水养殖鲈的饲料中镁水平应低于1.991 g/kg,以减少维持鳃丝NKA与CMA酶高活力而导致的能量损失,而在环境由低盐向高盐的快速转变过程中,较高的饲料镁水平可通过快速提高的鳃丝NKA与CMA酶活力而有利于鲈快速适应高盐环境。  相似文献   

16.
赵峰  张涛  侯俊利  刘鉴毅  章龙珍  庄平 《水产学报》2013,37(12):1795-1800
为了研究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盐度适应过程及其调节规律,将7月龄幼鱼直接转入0(淡水对照),5,10,15等4个盐度组中养殖32天,分别在0.5,1,2,4,8,16,和32 d 检测幼鱼血液水分、血清渗透压和血清Na 、Cl-、K 的浓度,结果显示:试验过程中,淡水和盐度5组中华鲟幼鱼血液各项指标始终保持一致,未呈现显著性差异。盐度10和15组,中华鲟幼鱼血液水分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下降程度与盐度呈正相关,16 d时各组幼鱼血液水分无显著性差异。中华鲟幼鱼转入盐度10和15条件下,其血清渗透压与Na 和Cl-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达到新的平衡;12 h是其上升和下降的拐点。而血清K 浓度的变化趋势与血清渗透压和Na 、Cl-离子不同,呈现先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从结果可以看出,中华鲟幼鱼与其他广盐性鱼类一样,其盐度适应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即临界期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17.
The fluid uptake rate of the posterior intestine of salmonids increases during the parr-smolt transformation. Intestinal fluid uptake in post-smolt Atlantic salmon was investigated after treatment with cortisol and growth hormone (GH), alone or together. Two replicat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ugust 1991 and August 1992. Cortisol was emulsified in vegetable shortening and vegetable oil (1:1) and implanted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 GH was administered as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s in a saline vehicle on days 0 and 2. On days 5 and 6, plasma cortisol levels, gill Na+,K+-ATPase activity, andin vitro measurements of fluid transport rate (Jv) across the posterior intestine were measured. Implants of cortisol elevated the plasma cortisol levels within a physiological range, and resulted in elevated gill Na+,K+-ATPase activity, as expected. The fluid uptake rate across the posterior intestine was roughly doubled by cortisol treatment. GH treatment did not affect intestinal fluid transport, gill Na+,K+-ATPase activity, or plasma cortisol concentrations. The seawater-adapting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fluid uptake by the posterior intestine of smolting salmon is probably stimulated by elevated plasma cortisol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8.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盐度胁迫下各时间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肠、鳃中催乳素(PRL)基因和Na+-K+-ATPase a1两种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盐度30为对照组,盐度5、10、40和50为实验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基因在两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基因的表达量具有组织和时间特异性。肠组织PRL、Na+-K+-ATPase a1基因的表达量,在盐度50和5条件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鳃组织PRL基因表达量,在盐度50和盐度5条件下,随胁迫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而Na+-K+-ATPase a1基因表达量在低盐条件下(盐度5)没有显著变化,在高盐条件下(盐度50)随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肠组织中,两种基因存在极显著的协同作用,随着盐度的升高,两种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在鳃组织中,在10–40盐度范围内,两种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当PRL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升高(或下降)趋势时,Na+-K+-ATPase a1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下降(或升高)趋势,且两种基因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研究表明,PRL具有抑制Na+/K+-ATP酶活性的作用,为今后盐度胁迫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盐碱胁迫条件下鱼类渗透生理调节机制,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实验材料, PCR扩增得到了Na+/3HCO-共转运子(NBCe1)基因cDNA部分序列,比较了单盐(盐度10、盐度15)、单碱(1.5 g/L、3 g/L NaHCO3)、盐碱混合(盐度10,碱度1.5 g/L;盐度15,碱度3 g/L)胁迫后不同时间(0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Na+、K+、Cl–、Ca2+)以及鳃碳酸酐酶(CA)活性、CA与NBCe1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不同胁迫条件下,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鳃组织 CA 酶活、CA 与 NBCe1基因 mRNA 表达变化均与胁迫强度呈正相关。随时间推移,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单盐、盐碱混合组血清渗透压值较单碱组高。单盐、单碱、盐碱混合组中, NBCe1基因mRNA在鳃中均呈略微上调,但不显著(P>0.05)。单碱组和盐碱混合组鳃CA活性较单盐组高,低盐碱胁迫(盐度10,碱度1.5 g/L)下CA活性较晚达最高值;不同胁迫条件下, CA基因mRNA表达均表现上调,单碱、盐碱混合组更为显著(P<0.05),推测CA较NBCe1对体内3HCO-转运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尼罗罗非鱼盐碱适应生理调节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盐度突降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用水由海水和淡水配制成20%、40%、60%、80%和100%SW,其盐度分别为6.4、12.8、19.2、25.6和32.0。在不同环境盐度突降条件下,盐度6.4处理组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在24 h内全部死亡;盐度12.8、19.2、25.6和32.0处理组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幼体蜕皮持续时间分别为2、2、3和4 d;当发育至C1期第2天时,盐度12.8处理组体重平均增量低于盐度19.2、25.6和32.0处理组,且差异显著(P<0.05)。盐度6.4处理组酶活性从实验开始即急速增加,至6 h时与其它各组呈显著差异(P<0.05);盐度32.0处理组酶活性从实验开始就下降,至72 h后变化趋于平缓;盐度12.8、19.2和25.6处理组酶活性在6 h内逐渐上升,之后迅速下降,于72 h时降至最低,之后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缓。在96~120 h内,盐度12.8处理组酶活性始终显著高于25.6和32.0处理组(P<0.05)。结果表明,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生长的最适盐度为19.2,适宜生长盐度下限在12.8~19.2之间,生存盐度下限在6.4~12.8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