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养殖模式对大黄鱼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工厂化养殖模式、网箱养殖模式养殖的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进行了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模式和网箱养殖模式的大黄鱼粗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大黄鱼(P0.05),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大黄鱼(P0.05)。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大黄鱼必需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网箱养殖大黄鱼,但显著低于野生大黄鱼(P0.05)。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大黄鱼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均显著高于网箱养殖的而显著低于野生大黄鱼(P0.05)。工厂化养殖模式养殖大黄鱼可以生产出肉质营养结构和风味优于传统网箱养殖的大黄鱼。  相似文献   

2.
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同一海区不同养殖模式(大围网、传统网箱)的成年大黄鱼及野生成年大黄鱼,进行体色、背部肌肉肉质性状(pH值、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测定及肌肉感官性状的主观评定.结果表明:1、大围网养殖大黄鱼的体色与野生大黄鱼接近(P>0.05),显著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2、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粗脂肪、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pH值、水分和粗灰分差异不显著(P0>0.05).3、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感官性状显著好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4、大围网养殖大黄鱼上述肉质性状接近野生大黄鱼(P>0.05).大围网养殖可改善大黄鱼的生活环境,补充天然饵料,是一种提高大黄鱼肉质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是一种名贵海水经济鱼类,从上世纪90年初开始大黄鱼在南方地区大规模育苗和养殖。由于没有对大黄鱼实施种质改良,故近几年养殖大黄鱼种质衰退,导致养殖大黄鱼生长速率下降,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大黄鱼的经济价值。如何改良养殖大黄鱼的种质,保持大黄鱼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水产养殖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通过染色体工程技术实现鱼类种质改良成为大黄鱼遗传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多倍体大黄鱼的诱导技术研究较为热门。 本文就热休克法和冷休克法诱导大黄鱼四倍体的实验进行了总结。 …  相似文献   

4.
<正>据椒江区近年来对养殖大黄鱼的病害测报和监测,网箱养殖大黄鱼主要疾病有内脏白点病、寄生虫病、弧菌病、虹彩病毒病等,其中冬春季以内脏白点病为主。台州市椒江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于2017年1月着手开展大黄鱼杀香鱼假单胞菌诊断与控制技术研究,现将大黄鱼杀香鱼假单胞菌实地操作汇总如下。一、大黄鱼杀香鱼假单胞菌现场采集分析根据2016年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发病情况,编写大黄鱼疾病调查方案和操作指南,调查包括大黄鱼养殖基本情况、养殖群体最近一个阶段的摄食、异常活动、有无发病、主要外表异常和解剖  相似文献   

5.
近年,由于养殖一哄而上,大黄鱼目前出现大量积压,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并针对这一问题建言献策。 一、从改善大黄鱼种质入手.因势利导建立大黄鱼原良种场 近年养殖的大黄鱼多系福建引进的闽东族,由于多年的养殖,种质已严重退化,不再具有原来的大黄鱼风味。目前舟山已采集岱衢族大黄鱼亲种进行繁育,因势利导建立大黄鱼原良种场,保持水产原良种的优良性状,应是大黄鱼养殖常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二、改变投饵结构,多喂配合饲料 该市养殖的大黄鱼投饵多为鲜活饲料,尤以富含脂肪的青占鱼为主,这一方面造成养殖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造…  相似文献   

6.
严格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测定了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对三组大黄鱼肌肉的脂肪含量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口感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水域环境和养殖方式是影响大黄鱼肉质的重要因素,增加体脂肪含量在特定的情况下能改善大黄鱼的口味。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黄鱼养殖产业成本与贸易效益分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中国大黄鱼养殖产业的生产成本分析 1.大黄鱼养殖或者加工的成本模型 (1)大黄鱼养殖成本模型①-成本价格20元/千克。2007年浙江大黄鱼养殖每尾成本估算见表3。  相似文献   

8.
福建大黄鱼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黄鱼产业是闽东地区的支柱产业,为准确把握大黄鱼生产形势,促进大黄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结合《大黄鱼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经过深入调研,总结福建省大黄鱼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质量监管、饲料研发、养殖规范、疾病预防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2013,(10):46-47
大黄鱼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大黄鱼产业日益扩大。今天,为了大黄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借2013年中国·宁德大黄鱼国际文化节(经中国渔业协会批准举办的)之势,举行了大黄鱼协会的筹备会,从而让广大大黄鱼爱好者更深一层地认识、了解及参与到犬黄鱼协会中。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殖大黄鱼溃疡病的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海儿  王国良 《水产学报》2009,33(2):334-341
本文以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为研究对象,根据对2001-2005年间网箱养殖大黄鱼发病情况的观察分析、养殖水域环境因子的监测及其收集的气象资料,对大黄鱼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和养殖环境的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溃疡病的发生不仅与季节有关,而且还与环境因子的状况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大黄鱼溃疡病发生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筛选出与大黄鱼溃疡病发生密切相关的环境因子,从而建立了网箱养殖大黄鱼溃疡病发生的预报模型。经检验该模型对预报大黄鱼的溃疡病是否发生及发生的程度有高度显著的效果,用该模型对舟山市2005年大黄鱼溃疡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报,预报的正确率达到81.2%。为能有效、适时地对发病季节大黄鱼疾病的控制,本文还同时给出了网箱养殖大黄鱼发病季节溃疡病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三疣梭子蟹主要病害流行特征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波市人工养殖三疣梭子蟹已有近30年的历史,近十几年来发展十分迅猛,其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但目前,三疣梭子蟹养殖产量普遍偏低,且病害频发,严重制约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业进一步的发展。在对近几年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主要病害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主要病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发病原因,并结合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实际状况,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闽东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东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但目前生产上尚存在诸多问题。在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病理变化、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道了引起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剖析了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了大黄鱼病害预防的主要措施及主要病害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学科发展现状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海平 《福建水产》2011,33(3):48-51
本文简要介绍了福建省水生动物病害发生的种类、流行情况、产生的危害、控制现状与病害防控机构发展现状,对病害控制过程中的病原学研究、诊断技术和综合防控、病害防控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针对学科发展提出了机制、平台、人才培养、科研规划等设想。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通过对铁岭市辖区的开原市、铁岭县、昌图县淡水鱼类主要养殖区的池塘和小型水库鱼类常见鱼病种类、发病季节、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与分析,初步摸清了近三年鱼病的种类、流行、发病特点.共发现鱼病12种:其中细菌性鱼病6种、寄生虫病5种、真菌类鱼病1种,其中细菌性鱼病和寄生虫性鱼病是主要水产养...  相似文献   

15.
天津地区网箱养鲤主要鱼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地区网箱养鲤常见鱼病17种,其中危害大、造成损失重的4种:烂鳃病、三代虫病、鲤鱼出血性败血病、野鲤碘泡虫病。本文分析了网箱中鱼病发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鱼康鱼良白鱼人工育种和驯化的成功,奠定了其养殖业的发展基础。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池塘养殖鱼康鱼良白鱼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发展。然而,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鱼康鱼良白鱼的病害逐渐增多,呈现出寄生虫病增多,多病原、多病种同时发生,流行时间长,危害重的趋势。文章根据养殖实践,总结介绍了鱼康鱼良白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真菌病、寄生虫病、细菌病及其主要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及真菌性疾病着手,对疾病的病原特征、发病时间、疾病症状及现有防治技术方法等进行总结概述,并指出中草药防治和疫苗免疫为后期的主要防控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鲆鲽类养殖大国,近年来产业开始由开放式流水工厂化养殖向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转变,但是受病害问题的困扰,产业转型提升受到巨大的制约,为此探讨疾病有效防控方法成为水产界的紧迫任务之一。目前,鱼病防治仍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生态预防、免疫预防的研究与应用刚刚起步,渔用疫苗具有无残留、不会造成耐药性并能保证环境安全等优点而备受业界的关注。本综述分析了鲆鲽类疫苗的研制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初步预测,以期为鲆鲽类养殖技术的转型提升,也为工业化养殖建立一条安全、高效的鱼病防控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鲍养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我国鲍养殖的主要种类、常见的养殖模式、人工育苗以及育种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就当前鲍增养殖面临的病害和种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我国鲍增养殖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罗芬  李进寿 《河北渔业》2009,(12):36-38,64
中华倒刺鲃为我国名贵经济鱼类,是长江流域近年开发的名优养殖种类之一。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报道,对目前中华倒刺鲃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发病症状、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的防治提供具体的技术和措施,以期为中华倒刺鲃养殖的病害防治提供借鉴,旨在提高中华倒刺鲃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