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得到的12种培养基及对照Zarrouk培养基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S6品系进行培养,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下螺旋藻对无机氮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螺旋藻可以同时以NO3-N 和NH4-N为氮源。NO3-N对螺旋藻是最为通用和安全的氮源,但添加浓度以11mmol/L左右最为适宜,既可满足藻体的最佳生长需求又可降低养殖成本;适宜浓度的NH4-N可促进螺旋藻的生长,浓度过高则会造成NH3中毒,NH4-N的添加量以1.27~2.57mmol/L范围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泥鳅幼苗与不同浓度的NH4C1、NH4HCO3、NH4NO3溶液直接接触48小时,测得NH4CI的24hLc50是238.65mg/L,48hLc50是196.37mg/L,NH4HCO324hLc50是237.64mg/L,48hLc50是146.20mg/L,NH4NO3的24hLc50是443.63mg/L,48hLc50是348.97mg/L。三者对泥鳅的安全浓度分别是NH4C139.88mg/L、NH4NO316.63mg/L、NH4HCO364.78mg/L。  相似文献   

3.
氮素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沈颂东 《水利渔业》2003,23(2):55-57
将淡水小球落在不同浓度的氮素中培养,每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培养液在662nm和632nm的吸光度值,计算小球藻叶绿素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浓度对淡水不球落的影响因添加的氮源不同而异,以尿素(NH2CONH2)的为氮源,浓度在20mmol/L以下时生长速度较快;而当NaNO3作为氮源时,生长速度较快的浓度在100mmol/L左右。  相似文献   

4.
理化因子对原绿球藻生长及其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宪栋  蒋霞敏  符方尧 《水产科学》2007,26(12):643-647
以COA为基础培养基,进行了光照、温度、盐度等理化因子对原绿球藻生长和色素含量影响的单因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绿球藻适宜生长的光照度为500~2500lx,最适光照度为500~1000lx: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5~30℃;适宜生长的盐度为0~44.9,最适盐度为13.7~33.4;适宜生长的pH5~11,最适pH8~10;最适氮源为NH4-N,其次为(NH2)2CO;适宜生长的氮(NH4Cl)质量浓度为5~25mg/L,最适质量浓度为15~25mg/L。理化因子对该藻色素含量的影响与其生长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花津滩芽孢杆菌(Bacillus hwajinpoensis) SLWX2是1株从海水养殖环境分离的可高效去除水体中氨氮(NH4+-N)、亚硝酸氮(NO2–-N)和硝酸氮(NO3–-N)的菌株。本实验在添加葡萄糖条件下,研究NH4+-N、NO2–-N和NO3–-N作为唯一氮源和环境因子(温度、pH、C/N和盐度)对该菌株生长和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对这3种形态氮的去除与其生长保持一致,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期;当NH4+-N作为唯一氮源时,生长和脱氮均没有延迟期,NH4+-N在去除过程中,没有NO2–-N和NO3–-N的积累;当NO2–-N作为唯一氮源时,生长和脱氮均有较长延迟期,在NO2–-N消除过程中,没有NH4+-N和NO3–-N的积累;当NO3–-N作为唯一氮源时,生长和脱氮也有较长延迟期,在NO3–-N消除过程中,基本检测不到NH4+-N,NO2–-N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环境因子影响研究表明,环境因子对该菌株的生长和脱氮性能影响基本一致,在pH为6~8.5、温度为28~40℃、C/N为5~25、NaCl为0~30 g/L条件下,菌株展现了良好的生长特性和脱氮性能。其中,最佳条件中,温度为30℃,C/N为25,pH为8.0,盐度为25。该菌株可高效去除NH4+-N、NO2–-N和NO3–-N,对环境条件适应范围较广,在工业和养殖废水脱氮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大型海藻浒苔、铁钉菜为研究对象,设置2种不同的氮源NO3-N、NH4-N及浓度,在5种温度下,研究氮营养盐对浒苔、铁钉菜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下,氮源对2种藻类的生长都有影响,相对生长率比对照组的都有提高;随着氮源浓度的上升,浒苔、铁钉菜的生长率呈上升趋势;NH4-N更利于2种海藻的生长;浒苔的生长最适温度是20℃,铁钉菜的生长最适温度是30℃。氮源对2种海藻的叶绿素a、b的含量都有影响,叶绿素的含量相对对照组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投喂冰鲜下杂鱼与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养殖水质的影响,在室内水泥池进行了一个月的饲养试验。对水体中的COD、PO4^-P、TP、TN、NH3^--N、NH,-N、NO2^--N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投喂两种饲料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养殖一个月后冰鲜组比饲料组要高许多;杂鱼组COD、PO4^--P、TP、TN、NH3^--N、NH3-N、NO2^--N分别为25.3mg/L、2.4mg/L、2.28mg/L、3.44mg/L、3.44mg/L、2.91mg/L、0.52mg/L、0.075mg/L,而配合饲料组分别为10.2mg/L、0.58mg/L、0.855mg/L、2.17mg/L、0.29mg/L、0.048mg/L、0.03mg/L。特别是PO4^--P、TP,冰鲜组分别为饲料组的4.2倍和2.7倍。这说明投喂人工饲料可以减轻有机污染程度。特别是在控制PO4^--P、TP的增加方面效果显著。试验结果对于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15N标记技术,比较了附着藻类对太湖3种氮源(尿素、NH4+和NO3-)的吸收能力。附着藻类对尿素的吸收速率为1.93~5.52μmol/(g•h),对NH4+的吸收速率为0.89~7.67μmol/(g•h),而对NO3-的吸收速率为0.09~0.35μmol/(g•h)。各氮源的贫化百分比在0.18 %~9.03 %。在浓度为20和50μmol/L时,尿素的贫化值分别为8.41 %和8.14 %,与NH4+的贫化值相当(分别为9.03 %和 7.01 %);NO3-的贫化值在各浓度下都低于0.29 %。附着藻类对每种氮源的吸收速率在3种氮源吸收速率总和中的相对比重:尿素平均为47.9 %,NH4+平均为49.6 %,NO3-平均为2.5 %。根据Vmax与Ks比值,附着藻类对3种氮源的吸收亲和力大小顺序为:尿素>NH4+>NO3-。研究表明,尿素是除NH4+外附着藻类生长可利用的又一重要氮源。  相似文献   

9.
碳酸氢铵等不同氮源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NH4HCO3、(NH4)2SO4、NaNO3、NH2CONH2、NH4Cl和NH。H2PO46种氮源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每组的氮质量浓度均为50mg/L,均添加磷质量浓度为3mg/L的NaH2PO4作为磷源,培养9d。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在第3—5d时小球藻的生长指标达到最大值,添加NH4HCO3组对小球藻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细胞密度、吸光度、干重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次为NaNO3和NH2CONH2,而(NH4)2SO4、NH4Cl和NH4H2PO4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浒苔(Ulva prolifera)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本文研究了4个温度水平(22.5℃、25.5℃、28.5℃和31.5℃)和3种氮源(NH4Cl、NaNO2和NaNO3)下,浒苔对工厂化养殖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净化效果。结果显示,96 h内4个温度处理组浒苔对总氨氮(TAN,包括NH4+-N和NH3)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14.65、14.88、14.48和13.53 μmol/(g?h),144 h内温度各处理组对亚硝态氮(NO2–-N)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11.28、10.48、9.11和8.38 μmol/(g?h),144 h内各温度处理组对硝态氮(NO3–-N)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9.41、8.62、8.80和7.35 μmol/(g?h);温度对浒苔的生长速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氮源对浒苔的生长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相同氮源条件下,浒苔的生长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氮源为氨氮(NH4+-N)时,浒苔的生长速率大于氮源为NO2–-N和NO3–-N的生长速率;温度和氮源对浒苔叶绿素a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氮源为NH4+-N和NO2–-N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浒苔中叶绿素a的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而氮源为NO3–-N时,浒苔中叶绿素a的含量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温度和氮源对浒苔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处理组浒苔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呈升高的趋势,其中,在28.5℃和31.5℃条件下,NO3–-N处理组浒苔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研究表明,温度在22.5℃~31.5℃范围内,浒苔可以有效吸收TAN、NO2–-N和NO3–-N等对虾工厂化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盐,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最大,但随着水温的升高,浒苔对NH4+-N、NO2–-N和NO3–-N的吸收速率均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臭氧处理海水对小球藻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成刚 《水产学报》2001,25(2):151-155
采用经臭氧处理的海水培养小球藻,分析了小球藻的相对增长速率、叶绿素-a含量,DNA和RNA含量及海水中三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一定剂量的臭氧处理可提高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和叶绿素的含量,高剂量的处理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2、藻细胞中DNA含量对臭氧处理表现的相对稳定,而RNA含量比较敏感,一定剂量的臭氧处理可引起RNA含量增加。3、经臭氧处理的海水,硝态氮(NO3^--N)的含量有所提高,而铵态氮(NH4^ -N)和亚硝态氮(NO2^--N)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绿狐尾藻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氨养殖废水中一定比例的硝态氮对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在总氮浓度为15 mmol/L的条件下,以纯铵处理为对照(CK),设置NH+4∶NO-3=3∶1(以N3∶1表示)和NH+4∶NO-3=1∶1(以N1∶1表示)两个处理,研究绿狐尾藻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培养至第21天,N1∶1处理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茎高分别为13.17 g和35.31 cm,显著低于N3∶1(19.59 g,41.78 cm)和CK组(17.82 g, 38.82 cm)(P<0.05)。不同处理下叶片中的氮含量为50.38~58.82 mg/g,显著高于茎中氮含量26.96~35.42 mg/g;但叶片中磷含量5.17~7.38 mg/g显著低于茎中的磷含量8.44~9.88 mg/g(P<0.05)。培养至第21天时,CK、N3∶1、N1∶1处理之间的叶片磷含量(6.76、7.06、7.38 mg/g)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现为N1∶1> N3∶1>CK。N1∶1和N3∶1处理叶片(7.03、6.75 mg/g)和茎中(6.43、5.04 mg/g)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3.58、3.27 mg/g)(P<0.05)。N1∶1处理叶片和茎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和N3∶1处理(P<0.05)。研究表明,当处理中添加少量或不添加硝态氮时,有利于绿狐尾藻生长和生物量增加;当处理中硝态氮含量相对较高时,植株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同时吸收磷的能力增强。绿狐尾藻在不同铵硝配比的水体中均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较强的氮磷吸收能力,该结果为绿狐尾藻高效净化不同来源的养殖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海链藻对四种抗生素(头孢唑林钠、哌拉西林钠、盐酸林可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的敏感性研究。研究表明,盐酸林可霉素促进海链藻生长的最佳浓度应该为5 mg/L,哌拉西林钠促进海链藻生长的最佳浓度应该为1 mg/L,而硫酸阿米卡星、头孢唑林钠促进海链藻生长的最佳浓度则都为10 mg/L。  相似文献   

14.
绿色巴夫藻的营养试验和生产性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绿色巴夫藻(Pavloua uiridis)的氮磷营养试验研究和生产性大规模培养的应用得出:适宜的NaNO_3量为60~70mg/L;KH_2PO_4为1.5mg/L;N,P为34:1;培养液中添加NH_2COH_2N和(NH_4)_2SO_4均能促进生长,以10~20mg/L效果较好;大规模培养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溶解无机氮加富对海带养殖水体无机碳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在海带养殖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氮(NO-3-N和NH+4-N)对海水无机碳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碳体系各组分的变化趋势与无机氮添加浓度和无机氮形态有关。当NO-3-N和NH+4-N浓度范围分别在(4.73~52.78)μmol/L和(2.56~34.66)μmol/L时,DIC、HCO-3和pCO2均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以NO-3-3和NH+4-3组变化最为明显,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2 054、2 112μmol/L,1 776、1 869μmol/L,86、114μatm;而当NO-3-N和NH+4-N浓度范围分别为(52.78~427.29)μmol/L、(34.66~268.33)μmol/L时,DIC、HCO-3和pCO2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其下降幅度逐渐减弱,但实验结束时DIC、HCO-3和pCO2仍低于对照组。NO-3-N对海带养殖水体无机碳体系的影响较NH+4-N明显,加NO-3-N组对水体的固碳能力显著高于加NH+4-N组。当NO-3-N和NH+4-N浓度分别为52.78μmol/L、34.66μmol/L时,海带的光合固碳能力达到最大,过高或者过低均会降低海带对水体无机碳的吸收固定。  相似文献   

16.
以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 Michx)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为试验对象,研究水体中不同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浓度比对植物碳氮(C-N)代谢的影响。2015年春季栽培3种沉水植物;7月,截取长约10 cm的植物顶端于1 L的玻璃烧杯预培养,光暗比为14 L∶10 D,温度控制为光周期25℃,暗周期15℃,光照强度为110μmol/(m~2·s),预培养7 d后截取植物顶端1 g左右转入250 m L的锥形瓶,设计培养液总氮浓度为2 mg/L,按照NH_4~+-N与NO_3~-N的浓度比设置2∶1、1∶1、1∶2、2∶0、0∶2共计5个处理,以预培养液为对照,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氨氮添加显著提高了3种植物组织内游离氨基酸(FAA)的含量,且在氨氮浓度2 mg/L时FAA达最大;(2)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SC)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二元方差分析显示处理间SC的差异,种间差异的贡献值为69%;(3)硝态氮完全替代氨态氮时,3种植物组织中的SC/FAA显著升高,二元方差分析显示处理间SC/FAA的差异主要源于氮源形态组成(56%);(4)伊乐藻体内FAA和SC含量均大于穗花狐尾藻和金鱼藻。这可能是它在富营养水体中更有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营养盐因子对孔石莼和繁枝蜈蚣藻氮、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混合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考察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孔石莼和繁枝蜈蚣藻氮、磷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范围内,2种海藻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均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NO3-N×NH4-N交互作用影响2种海藻对NO3-N的吸收;NO3-N×PO4-P交互作用影响孔石莼对3种氮、磷营养盐的吸收,还影响繁枝蜈蚣藻对NH4-N的吸收;NH4-N×PO4-P交互作用影响孔石莼对磷的吸收;藻质量对2种海藻营养盐的吸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20L水箱中加入15L人工污水模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滤池,采用优势菌种挂膜法,对滤材种类、混合菌液添加比例及接种次数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快速挂膜的最佳实验室工作条件。在21d内对试验水体中的NH+4、NO-3和NO-2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显示,最优试验条件为使用塑料弹性滤材作为生物膜载体,每7d接种1次优势菌液,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菌∶动胶菌添加比例为2∶1∶1∶1,在此条件下,第7d开始形成生物膜,第14d生物膜基本形成,第21d形成均匀完整的生物膜。成熟的生物膜在15d内对水体NH+4的最大降解量可超过5.00mg/L,即成熟生物膜降解NH+4的速率为每日降解超过0.50mg/L。当初始NH+4为5.00~10.00mg/L,成熟生物膜对NH+4和NO-2的降解能力在15d内可达到上限。  相似文献   

19.
使用质量浓度1mg/L的二氧化氯对循环水养殖池进行月1次、分2d进行的直接泼洒消毒试验,从杀菌效果、对生物膜的损害程度及对养殖鱼体生活状态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二氧化氯消毒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影响评价。在第一次消毒前及消毒后24h时,第二次消毒前(即第一次消毒后48h时)及第二次消毒后24h时分别进行水样采集,测定养殖水体的异养菌总数变化,结果显示,第一次消毒后24h时水体的异养菌总数较消毒前有极显著降低(P0.01),而48h时降低不显著(P0.05),第二次消毒后亦变化不显著(P0.05)。同时分析了消毒前后2个月内的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变化情况,以间接评价二氧化氯对循环系统生物膜的损害性大小。结果显示,在消毒工作完成后7d时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有明显上升,分别由消毒前的1.0mg/L、0.30mg/L升至1.25mg/L、0.36mg/L的水平,持续约10d才开始降低恢复。在消毒前后观察鱼体生长状态及摄食量结果显示,水体消毒对鱼体状态及摄食量无明显影响(P0.05)。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质量浓度为1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可极显著降低异养菌总数,对鱼体生长状态及摄食量无明显影响,但对生物膜有轻微的损害作用,在养殖生产中应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