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鮸鱼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燕  吴天星  李军  胡麟 《水利渔业》2006,26(4):86-87,93
以体重320~350 g的鱼免鱼(Miichthys miiuy)为实验材料,研究鱼免鱼消化酶的分布及不同pH值条件下胃、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中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在各消化器官的比活力顺序: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数值分别为:439.75±6.82、404.46±11.64、255.42±2.41、123.23±0.46、49.39±2.81;淀粉酶比活力顺序为:幽门>肝胰脏>前肠>胃>后肠,数值分别为:3 107.82±84.57、2 420.72±52.852、336.15±10.57、1 617.34±31.71、1 247.36±21.14;脂肪酶比活力顺序: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数值分别为:177.99±0.23、80.79±6.97、46.69±5.06、42.76±2.25。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的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是1.9、9.0、8.4、9.0、8.0。研究表明:鱼免鱼的胃含有较高的胃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在食物消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总酶活比其它消化器官都高,因此认为肝胰脏是消化酶的主要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长阶段兰州鲇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兰州鲇(Silurus lanzhotaensis)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兰州鲇蛋白酶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胃,阶段1[体重(51.9±6.0)g]>阶段2[体重(228.6±16.6)g]>阶段3[体重(448.9±26.5)g],且差异显著;淀粉酶活性: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阶段1>阶段2>阶段3,差算显著;脂肪酶活性大小为:后肠>中肠>前肠>肝胰脏>胃,但各阶段差异不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兰州鲇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千年笛鲷幼鱼耗氧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年笛鲷幼鱼的耗氧量随幼鱼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耗氧量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0.756 0.513X。千年笛鲷幼鱼的耗氧率随幼鱼体重的增加而下降,耗氧率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1246.430X~(-0.036)。幼鱼在遮光条件下的耗氧率比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要低15.362%~31.675%。在低盐度水环境下幼鱼的耗氧率较高,随着盐度的增加,其耗氧率降低。随着饥饿程度的加深,千年笛鲷幼鱼的代谢水平呈梯度下降。在盐度20和28时,千年笛鲷幼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93和1.17 mg·L~(-1)。  相似文献   

4.
以斑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胃、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中4种消化酶活力的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活力在胃组织中活性最大,达到26.63 U,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脏中活力值接近于0,24 h内无显著变化(P0.05)。胰蛋白酶活力24 h内呈波动变化,胃和肝胰脏中具有较高的活性,最大值分别能达到2 520.57 U/mgprot和2 143.53 U/mgprot,胃中17:00、9:00时出现峰值。肝胰脏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织,17:00时达到最大值。胃中的淀粉酶活性最低,且变化幅度不大,肝胰脏中的淀粉酶活性值最大,最大值达到0.57 U/mgprot,24 h内,总体变化较平稳,13:00和1:00时淀粉酶的活性于其他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胃和肝胰脏中脂肪酶具有较高的活性,且在白天时活性较大,前肠、中肠和后肠中活性均呈较低的水平。4种消化酶均呈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5.
澳洲宝石鱼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重比较法分析澳洲宝石鱼肝胰脏、肠道、胃组织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肌肉的营养成份。结果表明,宝石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7.87%,脂肪含量为8.05%,糖类含量为3.21%,灰分含量为2.83%,水分含量为70.29%。说明宝石鱼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种。三种消化酶活力分布不同,淀粉酶、蛋白酶比活力大小均为:肠道>胃>肝胰脏,且三者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胃蛋白酶活力(pH3.0)最高;脂肪酶比活力在胃、肠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极明显高于肝胰脏(P<0.01)。三种消化酶在同一消化器官内的活性,肝胰脏、肠道和胃均表现为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A/P比值均小于1。表明澳洲宝石鱼为肉食性或偏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波纹龙虾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波纹龙虾温度对不同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为人工饲料科学配制依据。用酶学分析方法,设计6个温度梯度(20℃、25℃、30℃、35℃、40℃和45℃),分别测定波纹龙虾胃、肠和肝胰脏的类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显示:在反应温度20℃~45℃范围内,波纹龙虾胃、肠、肝胰脏内的消化酶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不同消化器官中胃蛋白酶活力值出现拐点的温度不一样,胃、肠和肝胰脏的胃蛋白酶活力最大的温度分别是30℃、35℃和40℃;不同消化器官胃蛋白酶的活力有显著差异(P0.05),大小依次为胃肠肝胰脏;波纹龙虾不同消化器官的类胰蛋白酶出现最大酶活力的温度相同,为40℃,但胃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明显较肠和肝胰脏的低(P0.05),差值最大可达40 U/mg;波纹龙虾胃、肠和肝胰脏的淀粉酶活力在25℃均出现最大值;在消化器官中,肠道淀粉酶活力最大,与胃和肝胰脏的酶活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波纹龙虾胃、肠和肝胰脏内的脂肪酶活力最大的温度为30℃,活力最高的是肝胰脏,胃内的脂肪酶活力明显的比肠和肝胰脏的要低(P0.05)。  相似文献   

7.
以体重320~350 g的(鱼免)鱼(Miichthys miiuy)为实验材料,研究(鱼免)鱼消化酶的分布及不同pH值条件下胃、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中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在各消化器官的比活力顺序: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数值分别为:439.75±6.82、404.46±11.64、255.42±2.41、123.23±0.46、49.39±2.81;淀粉酶比活力顺序为:幽门>肝胰脏>前肠>胃>后肠,数值分别为:3 107.82±84.57、2 420.72±52.85、2 336.15±10.57、1 617.34±31.71、1 247.36±21.14;脂肪酶比活力顺序: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数值分别为:177.99±0.23、80.79±6.97、46.69±5.06、42.76±2.25.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的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是1.9、9.0、8.4、9.0、8.0.研究表明:(鱼免)鱼的胃含有较高的胃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在食物消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总酶活比其它消化器官都高,因此认为肝胰脏是消化酶的主要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8.
野生和养殖鲻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野生鲻(Mugil cephalus)和养殖鲻的消化道指数及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温度和pH对离体状态下消化道淀粉酶和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鲻和养殖鲻的比内脏重、比肝重、比胃重、比肠长分别为0.043±0.001和0.0480±0.004,0.009±0.001和0.007±0.000,0.008±0.002和0.007±0.000,2.886±0.301和3.158±0.141.野生鲻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在各消化器官中的分布与养殖鲻间存在差异.野生鲻和养殖鲻比较,野生鲻各消化器官中淀粉酶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养殖鲻(P<0.01);蛋白酶活力在肝胰脏和胃中差异不显著(P>0.05),在中肠差异显著(P<0.05),在前肠和后肠差异极显著(P<0.01).在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和幽门盲囊6部位,野生鲻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是40℃、45℃、45℃、45℃、40℃、45℃;养殖鲻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是40℃、40℃、40℃、45℃、40℃、40℃.野生鲻淀粉酶最适pH在肝胰脏为6.2,在其余各部分均是7.2;养殖鲻淀粉酶最适pH在胃和前肠为2.2和8.0,在其余各部分均为7.2.野生鲻蛋白酶最适温度在肝胰脏、胃、前肠和后肠均为45℃,在中肠为50℃;养殖鲻蛋白酶最适温度在肝胰脏、胃和中肠为40℃,前肠和后肠为45℃.野生和养殖鲻蛋白酶的最适pH胃部为3.2,其余各部分的最适pH均是7.2.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 Bleeker)幼鱼(8.0~110.1 g)的消化道指数和不同体重组(10 g、30 g、50 g)幼鱼的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的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结果:(1)长薄鳅幼鱼肝指数平均为(1.400±0.004)%,比肠长平均为(0.418±0.080),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相关,相关式为:W=0.019L2.818 1(R2=0.948,P<0.01,n=43);鱼体肥满度在30 g组中最高。(2)各部位消化酶活性均以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各体重组淀粉酶活性在肝胰脏中最高(P<0.05);蛋白酶活性在胃和中肠中较高;脂肪酶活性沿消化道从前至后升高;(3)各部位淀粉酶活性在各体重组间变化不大,胃蛋白酶、肠段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随体重增加而下降。本研究认为长薄鳅幼鱼为杂食、偏肉食性,其消化酶活性存在组织特异性,体重30 g左右是其营养需求转变或者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0.
对月鳢(Channa asiatica)稚鱼、幼鱼和成鱼的主要消化酶活性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鱼体的发育和生长,月鳢消化系统各器官组织的各种消化酶活性逐渐增强,尤其是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增强更为明显。月鳢幼鱼蛋白酶活性以肠组织最大、肝胰脏次之、胃组织最小,且肠组织和肝胰脏中该酶活性显著高于胃组织;胰蛋白酶活性以肝胰脏最大,胃组织和肠组织均表现较小;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以胃组织最大,且显著大于肠组织和肝胰脏。月鳢成鱼蛋白酶活性以中肠粘膜组织和后肠粘膜组织最高,前肠粘膜和肝胰脏次之,胃粘膜最低;胰蛋白酶活性以中肠粘膜组织和前肠粘膜最高,胃粘膜组织次之,肝胰脏小于胃粘膜,后肠粘膜组织的胰蛋白酶活性最小;淀粉酶活性以后肠粘膜组织和中肠粘膜组织最大,肝胰脏次之,胃粘膜组织和前肠粘膜组织最小;脂肪酶活性以胃粘膜组织最大,其它器官组织该酶活性均表现较小。  相似文献   

11.
比较研究了卯形鲳够(Trachinotus ovatus)成鱼和幼鱼阶段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结果表明:1)成鱼蛋白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大小依次为胃〉前肠〉中肠〉幽门盲囊〉后肠〉肝;淀粉酶活性为前肠〉后肠〉幽门盲囊〉中肠〉肝〉胃;脂肪酶活性为前肠〉中肠〉后肠〉幽门盲囊〉肝〉胃。2)幼鱼蛋白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大小依次为胃〉肠〉幽门盲囊〉肝;淀粉酶活性为肠〉幽门盲囊〉肝〉胃;脂肪酶活性为肠〉幽门盲囊〉肝〉胃。3)成鱼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小于幼鱼,成鱼胃和幽门盲囊的淀粉酶活性与幼鱼的差异显著;幼鱼胃脂肪酶活性大于成鱼,但其他器官的活性均小于成鱼。卵形鲳鳕幼鱼不同消化器官中的3种消化酶活性大小顺序与成鱼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太湖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不同生长阶段的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太湖秀丽白虾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体质量小于0.1g时,蛋白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体质量介于0.1~0.3g之间时,蛋白酶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体质量大于0.4g以后,蛋白酶活性进一步降低;其中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很低。成虾肝胰腺、胃和肠3种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活性差异显著,蛋白酶活性依次为胃〉肝胰腺〉肠,淀粉酶活性则为胃〉肠、肝胰腺。  相似文献   

13.
黄鳍鲷主要消化酶活性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鳍鲷(Sparus latus Houttuyn)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在消化道不同部位(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比活最高的部位分别是胃、肝胰脏和前肠,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部分(P〈0.01)。从肠道消化酶的比活大小来看,蛋白酶比活是前肠、中肠、后肠依次降低,淀粉酶比活是中肠〉前肠〉后肠,脂肪酶比活是前肠〉后肠〉中肠。  相似文献   

14.
不同蛋白能量比饲料对草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共配制4个蛋白水平(20%、25%、30%、35%),每一蛋白水平设4个脂肪水平(4.5%、8%、11.5%、15%),共1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在水温23~29℃下,连续投喂初始体重为(16.84±0.28)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10周,研究不同蛋白能量比饲料对草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肠道蛋白酶的活性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蛋白水平在20%~30%时,饲料中的脂肪水平对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蛋白水平在35%时,高脂肪抑制了蛋白酶活性,肝胰脏的蛋白酶变化规律类似于肠道;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在饲料蛋白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脂肪含量的升高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但饲料中蛋白(30%,35%)和脂肪(8%,11.5%,15%)含量较高时,淀粉酶活性较稳定;肠道和肝胰脏的脂肪酶活性在饲料蛋白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脂肪含量的升高,呈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但在蛋白含量(30%,35%)和脂肪含量(8%、11.5%,15%)的6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脂肪含量分别为4.5%、8%和11.5%时,饲料的蛋白含量对肠道的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当脂肪含量为15%时,随着蛋白含量的升高,肠道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草鱼饲料中蛋白含量为30%和脂肪为8%(即蛋白能量比21.7 mg/kJ)的试验组草鱼获得较高的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大规格幼鱼(全长10.53±1.41 cm,体质量15.02±2.46 g)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分布,以及5、15、25、30、35五种盐度对肠、幽门盲囊、胃和肝脏中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盐度下,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在各消化...  相似文献   

16.
对月鳢稚鱼、幼鱼和成鱼的主要消化酶活性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随着鱼体发育和生长,月鳢消化系统各器官组织的各种消化酶活性不断地增强,尤其是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发育更为明显。②月鳢幼鱼蛋白酶活性以肠组织最大,肝胰脏次之,胃组织最小,且肠组织和肝胰脏中该酶活性显著高于胃组织;胰蛋白酶活性以肝胰脏最大,胃组织和肠组织均表现较小;淀粉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均以胃组织最大,且显著大于肠组织和肝胰脏。③月鳢成鱼蛋白酶活性以中肠粘膜组织和后肠粘膜组织最高,前肠粘膜和肝胰脏次之,胃粘膜最低;胰蛋白酶活性以中肠粘膜组织和前肠粘膜最高,胃粘膜组织次之,肝胰脏小于胃粘膜,后肠粘膜组织的胰蛋白酶活性最小;淀粉酶活性以后肠粘膜组织和中肠粘膜组织最大,肝胰脏次之,胃粘膜组织和前肠粘膜组织最小;脂肪酶活性以胃粘膜组织最大,其他器官组织该酶活性均表现较小。  相似文献   

17.
饥饿对褐菖鲉消化道指数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18±0.5)℃、盐度27.0±0.5条件下,测定了褐菖鲉不同饥饿时间(0、3、7、14、21 d)的比肝质量、比胃质量、比幽门质量、比肠长及各消化组织消化酶活力。试验结果表明,在饥饿过程中,褐菖鲉消化道组织萎缩,比肝质量、比胃质量、比幽门质量和比肠长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其中比肝质量下降速率最大,饥饿21 d的比肝质量比对照组下降85.033%。饥饿期间,蛋白酶活力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差异显著(P<0.05)。淀粉酶活力的变化趋势亦为先升后降,饥饿1 d,前、中、后肠、幽门的淀粉酶活力呈不同程度上升,之后,除胃和幽门外,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皆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脂肪酶活力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pH值对黄鳍鲷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pH值对黄鳍鲷肝、胃、肠3个部分主要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比活的影响。结果显示,黄鳍鲷肝脏、胃和肠道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7.0、2.8和7.4,脂肪酶最适pH值分别为:7.2、7.6和7.6,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4.8、5.2和6.8。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酸性范围,肝和肠的最适pH值都在中性偏碱性范围。淀粉酶的最适pH值都在酸性范围,脂肪酶的最适pH都在碱性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